?

預科語文教學中涵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途徑

2017-09-13 03:25鄧宇萍
青蘋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民族教育途徑重要性

摘要 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是當前各種民族矛盾、民族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兼具人文性與思想性的預科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消解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開闊文化封閉心態方面,以儒家修身理論為代表的傳統漢文化和西方近現代以“人道、人權、民主”為中心的人文文化的精神特質都有著新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有必要在預科語文教學中充分補充、完善二者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民族教育;預科語文;涵養人文精神;重要性;途徑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系總體上和諧、穩定。但近年來,少數極端民族主義分裂分子打著人道主義、人權、民主的幌子,策劃組織了一系列成規模的暴力恐怖破壞活動,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給社會穩定帶來重創,給國家安全帶來威脅……為什么極少數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卻能夠鼓動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參與到破壞活動中去?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民族文化自我封閉心態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思想意識形態的問題只有從源頭——教育上來解決。民族教育是民族素質提高、民族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預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基礎組成部分,肩負著初步奠基少數民族人才學識、智識、見識健康養成的重要任務。而兼具人文性與思想性的預科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科學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就責任重大了。但目前我國預科語文學科建設存在著方向上的偏離與人文教育的嚴重缺失等問題。由于民族教育的教育群體具有特殊性,基本是來自老、少、邊、山、窮地區的少數民族農村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有些學生甚至連漢話都說不利落,因此長期以來,它不像普通教育,側重研究人類教育的共性方面,民族教育首先解決的是提高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诖朔N原因,預科教育的語文學科建設長期以來把重點定位在以聽、說、讀,寫為載體的語言能力的培養上,側重其工具性,屬于智力教育,忽略其人文性、忽視道德教育、人格教育。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人的教育,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睆倪@個意義上說,教育的重要本質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其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所謂涵養人文精神,就是體現出的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一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培養人健康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使人具有獨立的人格意志、健全的判斷能力和價值取向。據此,人文教育不僅不應該從預科語文教學中抽離,反而在文化沖突的現實背景下,更具進行文化調適的重大意義。

基于自然、歷史等多方原因,我國各民族文化文明發展程度不一, 文化的“先天性”決定了各種觀念、思維、價值標準差異性的客觀存在,從而在文化的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帶來文化上的沖突。如何讓少數民族學生既能夠較好地傳承本民族文化,保持著文化的獨異性, 又能夠接受和適應現代文明熏陶, 是民族預科辦學的重要目的。針對少數民族這個特殊的教育群體在文化沖突的背景下文化調適的現實需要,以儒家修身理論為代表的傳統漢文化的人文精神特質在消解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方面,無疑有著新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而儒學經學更是中國人文化性格中的最重要的優勢基因。儒家理論中主張的做人原則、治世理念、生存體驗、生活智慧、精神境界、性格修養諸多理論中體現出了強烈的人本主義精神,如儒家修身理論的要旨是尊重人、愛人,對人要有仁、義、禮、誠、信;個人的價值要通過對家庭、社會的作為來體現,作為家庭成員要為家庭負責、盡義務,作為社會成員要在盡忠報國、利濟蒼生方面有所作為。為達到這些目的,要“克己”“修己”“約己”“治性”“正心”,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和諧共存,這就表現出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人樂群精神?!皬臍v史作用看,儒家修身理論長期處于傳統道德教育和社會教化的主導地位,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形成發揮過重要作用。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敬業樂群的美德;舍身取義、急赴國難、維護統一的愛國情懷;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清正廉明、執法如山、愛民利民的官德政風;中國在世界享有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都與儒家修身理論的倡行密不可分”。 預科語文教學中應當有針對性地從傳統漢文化中充分汲取以上營養成分,對預科生進行健全心智、開闊心胸,涵養人文情懷,培養和諧健康的人格。

另外,近年來,臺獨、藏獨、疆獨、港獨打著現代文明社會的救世觀念——人權、自決權做口號,勢力有所擴大??梢?,人權、自決權有著全球的宣傳作用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感召力。民族教育者們不必忌諱這兩個詞,更不要在這兩個詞面前心虛。恰恰相反,我們要與時俱進,大膽吸收現代社會誕生的各種好思想、好觀念,高舉人道主義、人權、民主的鮮艷旗幟,與各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做斗爭。因為如果能夠充分對西方人文文化精神的本質進行認知,了解其真正內涵和實踐準則,人道主義、人權、自決權、民主反而正是反對臺獨、藏獨、疆獨、港獨的最有力武器。試想,當一個人懂得了人權、人道、民主等文明觀念的真正內涵和實踐準則,還會被當做殺人工具殘害生命嗎?如果了解了歷史上民族地區農奴制、等級制的殘酷真相,還會助紂為虐,反歷史潮流而行了嗎?……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開闊文化封閉心態,接受充分的、全面的、客觀的西方人文文化教育,就不會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一知半解地被別有用心的極端民族主義分子蠱惑了。

據此,未來的預科語文學科建設應當充分重視傳統漢文化人文精神、西方人文文化精神的介紹與引入,首先可以通過教材內容改革的方式,在教材內容上加入相應內容的優秀作品,教學者有意識地做好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其次通過組織選修、演講、辦報、社會實踐等形式結合社會現狀研究,在聯系實際中延伸課堂人文教育。在課外輔導時,引導學生自覺自發閱讀相關資料,兼及涉獵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宗教學、風俗學等,引導學生站在一定高度來解讀人類、人性、社會生活世態,潛移默化地進行人文文化熏陶。通過對人類千百年積累下來的精神成果的認同和吸納,涵養學生科學的、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養成清醒獨立的分辨意識和思考能力。具備了這些要素,民族學生就能夠充分尊重文化的差異性, 具備認識、理解、容忍、吸收多種文化的意識和能力,養成理智與成熟的多元文化包容與研究心態,相信學生就能夠順理成章地從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出發,客觀辯證地評判本民族的傳統價值標準和道德規范、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繼承本民族文化中健康優秀的方面,摒棄某些反人性的、落后不文明的方面。從而成為有良好的修養和同情心,對個人、家庭、國家、天下有一種責任感,對人類的命運有一種擔待意識的現代文明人。在預科語文教學中充分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才能讓這些接受了現代人文文化熏陶洗禮的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將來能夠帶領本民族人民走向更加健康的文明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吳建萍,鄧宇萍,柳霞.人文教育——歷史與現實的反思[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09).)

[2] 劉端,卜愛華.民族文化多樣性背景下的民族預科語文教育[J].民族論壇(學術版),2011(10).

[3] 任淑媛.民族預科語文教學定位與教學模式建設改革實踐[J].安徽文學(學科園地),2009(06).

[4] 陶君,吳曉娟.如何在少數民族預科大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神州,2012(29).

(作者簡介:鄧宇萍(1975-),女,四川西昌人,西昌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少數民族預科語文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歡
民族教育途徑重要性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
發展民族教育現狀及解決新措施
新中國民族教育發展道路的探索
閱讀經典著作的重要性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