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語專業少數民族學生三語習得問題探究及教學啟示

2017-09-13 07:23金莉
青蘋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對策研究

金莉

摘要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不斷同中亞各國加深交往的同時,也為新疆的俄語發展帶來更大契機。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因語言間的部分內容互通優勢,學好俄語有較為重要的意義。但因受到漢語水平的限制,學習俄語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研究少數民族學生俄語學習中的問題及對策,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少數民族學生俄語專業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問題;對策研究

新疆的主體民族中,有近一半民族的母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與我國鄰近的中亞各國的母語也幾乎屬于這一語族。在語言溝通方面,新疆的少數民族有更多的優勢。同時,因中亞國家通用俄語,隨著不斷加深交流交往,俄語中的一些詞匯也被引入到了新疆主體民族的語言中。因此,少數民族學生學俄語占有一定的語音、詞匯方面的優勢。但在新疆,各個高校的俄語專業采用的近乎是國家統一編訂的漢俄教材,因種種因素,導致南北疆學生的漢語水平參差不齊,從而對俄語中的一些專業表達無法完全理解。本文旨在發現并研究少數民族學生俄語學習中的優勢及現存問題,從而進行對策研究,以便更好服務于教學、有效提高少數民族學生俄語學習的成效。

1 語言類型距離對三語習得的影響

第三語言習得是指除了學習者的母語和已經掌握的第二語言之外目前正在學習的一種或多種語言,三語習得是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二語習得研究的深入,尤其是遷移理論的發展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新疆的主體民族是維吾爾族,母語為維吾爾語。通常,如果少數民族學生學習一門外語,需經歷這樣的過程:母語—漢語—外語,也就是說,少數民族學生學外語有個前提是必須要學漢語。而從語言類型學角度看,維吾爾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的突厥語族,漢語屬漢藏語系的漢語族,而俄語屬于印歐語系的斯拉夫語族。這三個語言屬三個不同的語系,語言間距離較大,因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語音、詞匯、語法、語義、語用及社會文化知識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三者之間無任何關聯。漢語是典型的方塊字,是表意文字,維吾爾語和俄語同屬拼音文字,是字母型語言,均有元音,均有重音,因此,在三語學習初始階段,少數民族學生就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優勢,比如字母和語音的接受能力相較于漢族同學較強。此外,母語中的一小部分名詞發音與俄語幾近相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更高,由此可看出母語對三語習得的正遷移作用相對明顯。然而隨著語言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會發現,俄語的語法、詞匯、語義等與母語相差甚遠,且難度遠不是只會說與母語發音相同的名詞這么簡單時,母語對俄語的負遷移作用就占據了主要地位。這也是很多民族學生在學習中期覺得吃力,再到后來慢慢失去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

2 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正負遷移現象

俄語專業少數民族學習三語習得的過程是俄語—漢語—母語—漢語—俄語這樣的一個過程。在三語理解和產出的過程中,母語和二語遷移的表現方式和程度不同,具體表現在:(1)語音方面,幾乎所有的民族學生在學習俄語時,會在語音語調上保持母語的發音習慣,而受到二語遷移的相對較少。維吾爾語和俄語都以元音為單位劃分音節,并且有重音,對初學者的語音學習會產生正遷移作用,使得民族學生能較快掌握俄語語音。(2)詞匯方面,維語及哈語中,有些詞匯,尤為常見的是名詞,最早從俄語或歐洲其他語言借來,經過口口相傳,最后融入維吾爾語或哈薩克語中,初學者在接觸到這些詞的時候,首先聯想到的是母語中相同意義、相同發音的詞,從而表現出了很高的興奮度,此時俄語的學習就會受到母語正遷移的影響,比如“信封”,俄語是конверт,維語是konwert等,類似的名詞較多,相較于漢族學生,民族學生更加容易記住。但也正因為兩個語言間存在發音相近、意義相同的詞匯,對民族學生而言,在記憶俄語單詞時,也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比如“學院”這個單詞,維語中的發音是inistitut,而俄語是институт,學生會受到母語的影響,而將單詞記成иниститут。類似的問題還體現在相同意義的詞,俄語中有元音弱化的問題,但在母語中卻并不出現弱化現象,從而導致學生在記憶詞匯的時候會受到母語不弱化的影響,而出現詞匯記憶不正確的現象。由此看出,詞匯學習雖有母語正遷移的影響,但也不能排除負遷移的存在。(3)語法方面,初學者在語序學習上,受到二語影響更多,原因是漢語和俄語的基本語序結構為:主語+謂語+賓語(俄語中為補語)。而維語的語序結構卻為:主語+賓語+謂語,這與漢語和俄語的基本語序結構有差異,所以會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受到負遷移的影響,而影響三語習得進程。語法方面的近似性還表現在詞的變化上,雖然構法不同,但也存在相似之處,比如維語中的名詞同俄語一樣有單復數一至六格的變化,俄語中的動詞需要根據不同人稱進行變位,維語中的動詞同樣也會根據人稱進行變位等。因此,存在知識的遷移影響,既有正遷移,也有負遷移,這取決于學生對母語語法及二語掌握的程度。

3 三語習得過程中的問題對策研究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大環境的影響下,俄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且對俄語人才培養的質量也越來越高,在新疆特殊的地理優勢下,培養優秀的少數民族俄語翻譯人才就必須要在教學上下功夫。這主要體現在:

3.1 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

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授課,不能沿用針對漢族學生的相同授課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轉換師生間的主體地位,不應再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需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保持母語對三語帶來正遷移影響的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發現母語對三語習得的負遷移作用,并找出解決辦法。

在教學過程中,在保留母語對三語習得正遷移的影響下,教師應設計出一套以民族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案,包括師生間的課堂交流,知識輸出與輸入的方法與技巧,可能預知到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民族文化,因材施教,對于程度不同的學生,應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游戲教學法,來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檢驗,比如俄語數字接龍、單詞首字母接龍、看圖猜詞等,可加強學生的詞匯教學。通過情景模擬教學法,來對教學過程中的專題進行分組演練,比如做客、就醫、商貿談判等場景,可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鍛煉了學生開口說俄語的勇氣。通過合作學習法,來進行單詞或對話的記憶,或對所布置的翻譯或寫作任務共同完成,可促進更多學生的學習進步。通過興趣激勵法,來引導學生試著用三語對即將學到的知識點所感興趣內容進行簡單闡述,比如交通工具的使用、喜歡的運動項目等,可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關注及興趣。

3.2 師資力量的加強

俄語專業的漢族教師除了要在自身專業方面有過硬的知識和能力外,還可適當學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可以拉近同學生的距離,吸引他們對所教授課程的興趣。而民族老師也應有較強的母語基礎,在學生不理解一些專業術語和表達的情況下,可用母語進行解釋,從而讓學生更好掌握所學內容。

此外,職業院校的教師可利用假期到不同外貿企業進行調研,了解外貿形勢的變化以及對翻譯人員的需求,同時還可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推薦學生假期前去實習,根據人才需求,可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能。

3.3 適度調整人才培養計劃,明確學生學習任務

新疆職業院校俄語專業的學生沒有必須取得俄語專業四級、八級的學習壓力,在畢業時只需具備一定的職業資格證書,就能順利畢業,但相較于國家級的俄語等級考試則容易的多。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加,如果學生手上除了一紙畢業證書外,再無其他“敲門磚”,就業情況更加不容樂觀,除了能順利畢業外,還可適當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可硬性要求學生在專業等級考試方面必須達到一定分數線才能順利畢業,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從而認真對待學習,也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而不只報以能畢業就行的僥幸心理。

3.4 多方面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并嚴加考核

職業院校既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主,就應切實做到不只讓學生具備理論知識,同時也應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無論哪個民族,學生走向工作崗位都應盡快轉變角色,以能為用人單位帶來利益為主,所以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則必不可少。俄語專業的學生,尤其是民考民的學生,因為漢語水平有限,更應加強口譯、筆譯能力的培養,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比如文字性的材料翻譯、口頭性的言語表達、聽力材料的訓練等。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除了要定時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還應對學生已完成的工作進行批閱指正。此外,俄語專業的每位學生還應加強一項技能,即能熟練操作并使用俄語鍵盤,這將會使今后的工作更得心應手。因此,在學校期間,教師完全可以給學生布置這一項任務,通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及操作,教師可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并適時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比賽,從而更實際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對于這些職業技能的培養,教師可將其與學生在校表現的平時成績掛鉤,以此來引起更多學生的重視。

3.5 加強不同語言間文化的傳播

三語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流過程,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了解、比較和使用這三種語言類型,認識和理解異域文化,學會平等對待不同文化,善于從不同文化中汲取知識,掌握語言知識在不同文化中的表達方式,才能起到提高學習者學習能力的目的。

新疆的少數民族在這方面占有一定的優勢,他們在語言、飲食、風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與說俄語的中亞國家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通過三語的學習,結合相近的文化習俗,則能更好了解俄語文化。文化間總存在差異,學生一方面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母語文化,另一方面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又要接受中國的主流文化—漢文化,在學習三語后又要接受帶有一些西方因素的俄語文化,難免會受困擾,教師不應忽視這一點,而應積極發現帶給學生困擾的因素,尊重少數民族本身的文化,在教學中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從而使學生不會因文化間的差異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4 結語

在新疆,三語教學是國家教育發展的需要,然而因地理位置及經濟水平差異,新疆的三語教學發展相對滯后,三語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學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資力量、教學手段、學生自身努力等因素,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能及時有效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更好服務于三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劉懋瓊.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三語文化習得研究[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2] 羅德·埃利斯著,牛毓梅譯.第二語言習得概論[M].商務印書館,2015.

[3] 雷彩.三語習得的語言遷移現象及其教學啟示[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05).

[4] 李珂.三語習得及其對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語教學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9).

(作者單位:新疆職業大學 外國語言學院)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學生對策研究
雙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
少數民族大學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徑的思考
互聯網對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影響的調查
淺談提高高職院校法律事務專業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成績的路徑
伊犁師范學院“民考民”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焦慮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