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歷史課堂的語言運用藝術

2017-09-13 07:23張璐
青蘋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感染力肢體語言

張璐

摘要 語言是課堂的重要表達形式,作為人文學科的歷史,更是需要教師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才能展現自己的課堂藝術魅力。本文結合自己的歷史課堂,探討了歷史課堂語言的運用藝術,從語言表達要富有感染力,要形象生動,要幽默風趣,要準確嚴謹,還要借助肢體語言等五個方面對課堂語言的運用藝術作出了自己的嘗試與思考。本文對于提升歷史課堂語言表達的藝術性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感染力;形象生動;幽默有趣;準確嚴謹;肢體語言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人們常常說,文史不分家。這也充分說明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語言的表達力,需要歷史教師有較強的語文功底。因此,一堂課講得生動與否,往往和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直接相關,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動、幽默有趣、準確嚴謹的語言,輔之以自然、貼切的肢體語言,能更好地表達教學中的學習內容,提高教學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呢?

1 語言表達要富有感染力

語言的感染力是指教師通過語言或者肢體語言,引發學生相同的思想感情,或者形成相同的想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總是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態度、情感傾向,對歷史事件的評判等對學生有感染、熏陶的作用。教師要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其或褒或貶、或喜或悲、或愛或恨,或鞭撻假丑惡、或謳歌真善美,從而引發學生的共鳴。如講到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教師運用控訴性的語言,悲壯而憤怒的語調,強烈譴責西方列強的犯罪行徑,把他們在我中華大地上犯下的令人發指的罪行印刻在學生的心中。富有感染力的表達,才能讓他們牢記歷史,勇于進取,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為了提升語言表達的感染力,教師要在多讀、多練、多聽上下足功夫。多讀,是指大量閱讀歷史書籍,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形象庫。多練,是指在多讀的基礎上,精選一些語段進行朗讀訓練。很多歷史老師沒有朗讀的習慣,造成的后果是課堂表達上缺乏流暢。多練,就是要練習朗讀,練習演講。要練嗓子,對語音、語調、語速、語氣等表達技巧特別注意。要訓練自己語言的輕重緩急,實現課堂語言的抑揚頓挫。歷史教師還要多聽“百家講壇”,看看錢文忠、袁騰飛等名師是如何把歷史演繹成生動的講演的,并把它借鑒到課堂上來。

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有助于還原一段鮮活的歷史,有助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實現了文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從而,開啟了學生的智慧之門,點燃了他們思想的火花。

2 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因此,語言表達生動形象就顯得非常重要。歷史課堂語言表達首先要學生“聽得懂”,其次要學生“喜歡聽”。要保證學生“聽得懂”,就要結合學生現有的生活體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點出發。要讓學生“喜歡聽”,就要讓課堂充滿樂趣,富有想象的空間。如何讓歷史課堂語言更加形象生動呢?除了錘煉自己的語言表達外,還可以從以下方面著力。

首先,要結合語文知識學習歷史。我們知道,那些歷史名著其實也是文學佳作。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就被譽為“無韻之離騷”,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不少篇章還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一些稗聞野史如《左傳》也是文學的精品。還有《資治通鑒》。這些著作都是史以文傳,文史交輝的典范。又如,學習《隋唐時期的文化》,就可以結合語文學習過的古詩。重溫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詩人的優秀詩篇,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其美感。

其次,盡量口語化表達。我們知道,《南京條約》是英國攫取的權益,引發了美、法等國的垂涎。這里“攫取”“垂涎”都是書面語言,不容易理解。我們可以把“攫取”口語化為“撈到好處”,“垂涎”口語化為“流出了口水”。另外,如“囹圄”指的是“監獄”,“唾罵”我們說成“責罵”,“叩首”今天說“磕頭”。把文言的、書面的表達盡量用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它們。

最后,還可以借助視頻材料。如學習《外交關系的突破》時,喬冠華部長在會上發出了“最爽朗的笑聲”。這個“最爽朗的笑聲”是怎樣的呢?歷史老師怎么講都不如回放一下視頻,因為這個場景視頻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直觀印象。

3 語言表達要幽默有趣

語言的趣味性并不是指用粗俗的話語或者用“傻瓜”等語言逗引學生捧腹大笑,而是指善于運用和剖析事例,恰當地使用比喻、摹狀、夸張等方面,把復雜、抽象的歷史事件說得具體、生動、通俗易懂。如袁騰飛老師在講到《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慈禧太后不自量力向列強聯軍宣戰時,是這樣風趣的評價慈禧太后的:當時的慈禧太后,是那些憤青們心目中的偶像,最偉大的中國老太太。沒有一個人有比慈禧更偉大。一口氣向十一國宣戰,大清創古今未有之舉。戲謔中把慈禧好大喜功又不自量力的一面表達得淋漓盡致。

語言的趣味性還表現在教師講課的發音清楚,咬字準確,音調的抑揚頓挫,語言表達的輕重緩急和音量的高低起伏上。為此,教師在講課時,音量的大小輕重,要根據教學內容,環境條件、學生數量和情緒來把握。

4 語言表達要準確嚴謹

語言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詞匯為建筑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體系。語言表達要力求準確嚴謹。

首先,要求發音準確。特別是作為客家人,要努力克服客家方言的不利影響,力爭發音準確。另外,還要克服一些不必要口頭禪和粗俗的俗語。

其次,精心組織課堂語言。要在備課、試講、或者開展其它教研活動的過程中,認真修改教案或者講稿,刪除一些牽強附會、可有可無、模棱兩可的空話、套話,做到課堂語言精確。如《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而不是2100萬兩?!而f片戰爭》中是虎門“銷煙”而不能說成“燒煙”。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割據局面,但并非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這些都要注意表達的準確嚴謹。

再次,理清思路,突出重難點。每一節課的教學語言都要圍繞教學內容,事先考慮好如何講好開場白,怎樣連接好上下文內容,怎樣講好結尾,特別是重點、難點問題的小結,歸納性的語言,更要反復推敲,精益求精,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句句扣題,前呼后擁。切忌夸夸其談、故弄玄虛、信口開河,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使學生理不清思路,抓不住重點。

最后,教師的語言表達要有嚴肅性與思想性。

教師的語言要有嚴肅性。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有影響。學生們常常不自覺地把教師視為“道德形象模特”加以效仿。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內容和方法對學生都有深刻的影響。

教師的語言要有思想性。教師的教學語言都要與教學目的相一致,保證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在語調上要莊重,即使需要激昂的表達,也應在熱情中透出沉穩,絕不可以油腔滑調,嘩眾取寵。在內容上,要始終圍繞教學目的,突出教學重點,把重點內容講得有深度、有板有眼、聲聲入耳,使學生就事導理,常聽常新。

5 要借助肢體語言

也就是無聲語言的運用。無聲語言指的是教師的手勢,面部表情、儀態、儀表等。在課堂教學與管理中,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無聲語言,加強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身體的造型、手勢的動作能給有聲語言以補充。站立的姿勢應給人以挺拔、穩健、活躍之感。例如,學習到近代西方殖民主義者在美洲實行種族滅絕政策時,教師要表情嚴肅沉痛,眼睛里似乎要冒出憤怒之火,輔之以手勢變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教師對侵略者的憤慨之情,也認識到歐美殖民者對美洲原住民犯下的可恥的侵略罪行。

綜上所述,教師的課堂語言是一門藝術。歷史教師應努力提升自己的課堂語言表達能力,使自己的課堂語言表達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動、幽默風趣、準確嚴謹,同時借助肢體語言,使歷史課堂更加富有生命力。本文僅是筆者對歷史課堂語言的運用藝術的初步嘗試與思考,限于筆者水平,表達上可能掛一漏萬。寫出來,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引發大家更多的關注與思考。從而,更好地提高每一堂歷史課的教學效果,圓滿完成歷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 蘇華南.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語言運用技巧[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11).

[2] 楊思富.也談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學語言的使用[J].求知導刊,2016(07).

[3] 林永成.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藝術[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3(03).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化第七中學)

猜你喜歡
感染力肢體語言
Pygmalion
信息技術讓古詩教學更具感染力
論舞感培養的路徑選擇
網絡音樂文化研究
讓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煥發生機
例談肢體語言在Phonics教學中的運用
探討影視表演中肢體語言的有效應用
論合唱指揮中的肢體語言藝術表現
淺析打擊樂和音樂撼人心靈的藝術感染力
肢體語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