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芋頭侗寨:陳年水墨中的意蘊

2017-09-14 05:58吳信萍
散文百家 2017年9期
關鍵詞:侗寨鼓樓芋頭

吳信萍

與江浙平原一帶水鄉古鎮相比,芋頭侗寨在顏色和意境上更有水墨畫的意蘊。尤其是古侗寨依山傍水、以芋頭溪流為南北軸線、沿兩側分叉建置的民居沿山谷呈階梯形次第向上的獨特布局所帶給人的視覺錯位意識,很是貼近水墨畫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蘊豐富的特點。站在一個適當的位置去看,比如說萬佛山之巔,芋頭侗寨就像一幅水墨長卷在通道百里侗文化走廊的西北部鋪展開來,折射著幽深的景意和氣韻。

或許,這幅水墨早在明洪武年間就開始寫意,隨著那位楊姓侗族青年在芋頭溪畔砍樹搭棚,淡淡的墨香便氤氳在芋頭界一帶,再經過歷朝歷代不斷的“濃涂淡抹”,千年架構下的古侗寨被層層渲染,如今,猶如一幅藝術珍品展現在世人面前。仰望抑或凝視這樣的水墨,人的心境也變得素雅起來,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侗寨的一磚一瓦,一扇門窗,一塊橋的基石,甚至是一棵生長于石坎上的千年古樹。即便這些物件有些陳舊蒼老,但都是這幅水墨的底色,都是侗寨生命的一部分。

芋頭侗寨坐落的位置確是不錯。獨特的“山脊型”與“山谷型”民居模式,依地勢,順風水,現清靜,山環水抱,凝結天地之氣,取得與環境和諧統一的效果,達到本乎自然、生氣涌動的審美旨趣。同時,將自然風光與人為創造結成天、地、人三位一體,充分體現了人們衣食住行、祭祀這些傳統堪輿學說在侗民族生活中的運用。在這里,我似是讀到了《徐霞客游記》中某些文字的意境。

一條芋頭溪蜿蜒曲折于侗寨中間,這讓一座古村落靈動起來,也讓芋頭侗寨這幅水墨長卷鮮活起來。溪流仿若侗族始祖母遺留的綢帶,纏起一道道古橋,串起一座座鼓樓,連起一棟棟民居,以及戲臺、學堂……動靜相宜,極盡唯美。溪水岸邊古木參天,竹影扶疏,花綻蝶舞。有身著侗族服裝的素雅女人臨水浣衣,嬉笑聲融進溪流,攪亂一溪秋韻。鷺鳥啜破蒲草深處的薄霧,夢幻般隱去仙子般身影……如此詩情畫意,在江蘇周莊看不到,在浙江南潯遇不著,都寫意在這大山深處的水墨長卷之中。

很喜歡芋頭侗寨淡雅的基準色調。以侗族人常用的青灰色外加少許暗黃色調配的建筑物,無論是民居木樓還是族有鼓樓,抑或涼亭、橋梁、門樓、古井、蘆笙場、薩歲壇、古墓葬群等古建筑,鋪陳的是一種本真,矗立的是一種氣質,從形式到內容都凸顯著民族底蘊和古典意蘊,凸顯著通道濃郁的地域風情和歷史文化。

走在這六百多年不變的陳年水墨中,腳下纏綿的不僅有古風古韻的車轍,似乎還有正在遠去的馬蹄聲響。因為這里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其古驛道為三國時諸葛亮七擒孟獲所行之路,為清末太平軍石達開部西行之路,亦為民國時紅軍通道轉兵時所行之路。悠久的人文歷史,匯集天南地北多元文化之精髓,所以,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古侗寨建筑和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格。如今,雖然那些古樓、古民居,以及其他古建筑,墻壁或門窗上斑駁的脫痕多少顯得有些孤寂寥落,但絲毫不影響侗寨曾經的恢弘氣息和如今的時代風情。一座座規矩整飭、布局嚴整的老建筑如同一部史書的頁面,敘說著曾經的繁榮,塵封著久遠的故事。精致的木雕、石雕、磚雕,如貼近史實的插圖,恰到好處地點綴著古侗寨的意境,用水墨一般的語言描述著古侗寨的深邃和悠遠。

侗寨內所保存的建筑,無論是從整體到局部,還是從布局到工藝,都融匯了侗族工藝的傳統和山里人的樸實風格,全面反映了侗族的民族史和民俗史。在這幾百年不變的陳年水墨中,我能感悟到芋頭侗寨的莊重與典雅,仔細品味,還能體味到一種倫理的意象力量給人以哲思和自省,那意蘊里凸顯出來的不僅有侗族農耕文化的純樸,還有執著堅守的耕讀傳家文化的精脈,更有一個民族文化的厚重與傳承。侗寨中高高矗立的門樓,巍然屹立的鼓樓,浸透古韻的風雨橋,想必是侗寨人刻意打造的標志性建筑,透過其宏觀和微觀的內涵,可看出一個侗寨的縝密規劃,一個民族的獨特風格,一種思維的卓識遠見。而老戲臺、薩歲壇、吊腳樓等一些古建筑,則讓我們看到了在歷史的滄桑巨變中,侗族人遵循著自己的文化邏輯,在古樸而恢弘的古宅里,在沉重而悠遠的石板小路上,將古老的文化風情用自己樸素的方式一代一代傳承。并靠著這份自尊和自得,用水墨一樣的情懷演繹著一部厚重的侗寨故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幾百年的時代更迭,古侗寨依舊如此的完美和堅固,成為侗民族建筑的“實物博物館”,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錄。

在芋頭侗寨,最具特色的建筑大概要算四大鼓樓了。它們坐落于侗寨不同位置,工藝精湛,建造精美,裝飾講究,巍峨中極盡莊嚴,給人一種大氣與華麗??烧l能想到,它們居然為純木結構,不施一釘一鉚?寨中鼓樓簡樸地立于田中,給侗族人遮風避雨,帶來生活的希望;龍氏鼓樓昂然立于山上最高處,像昂起的龍頭,引領著侗寨人勤勞耕作,生生不息;蘆笙鼓樓雕梁畫棟最是漂亮,為九層密檐攢尖蘆笙頂木樓,下五層為四角,上四層為八角,翹檐上下都塑有龍鳳花鳥圖案,金光閃亮;而牙上鼓樓最為奇險,一半搭在山坡上,一半懸于山坡下,由十七根梨木柱子支撐,最長的一根竟有九米多高,乃目前所有吊腳樓中最長腳柱,可謂民族建筑中的經典。仰視這些廳堂式、干欄式、密檐式的鼓樓,凝視樓內或雕塑,或繪畫,魚蟲鳥獸,栩栩如生,讓自然界生命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靈性生動,透顯威武之美與和諧之美,不禁感嘆萬千,由衷的為一個民族的聰明才智點贊。

位于山脊頂部的楊氏老宅,是芋頭侗寨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棟吊腳樓。這座歷史久遠的古建筑,在歲月喧囂和人心靜默中安然矗立,經過三百多年歲月,榮辱不驚,淡定如墨。老宅不遠處,有一口水井,相傳為乾隆神井,建于清乾隆年間,有著神奇的傳說。它的底部和四壁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并蓋上一涼亭加以呵護。井水依然清澈甘冽,為村民及過往游客送上生命之源。深深吮吸一口這老井里的水,再看看那座古老的吊腳樓,似乎對所有的物質和精神都有了一種歸屬于生命真諦的理解。

一棵似和侗寨一般年齡的古榕樹屹立在龍氏鼓樓下的山坎旁,茂密的枝葉如同水墨畫中濃濃的一筆,意蘊豐盈。那伸向侗寨方向的枝葉,遮住的不只是陽光,還有逝去的歲月。這棵古樹是否見證了諸葛亮七擒孟獲,在崇山峻嶺中運籌帷幄、從容取勝的情景?是否見證了石達開率部西行,統帥千軍萬馬的威武雄風?是否見證了紅軍通道轉兵,開啟絕處逢生、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是否見證了芋頭侗寨這幅陳年水墨,謀篇布局、精心描繪的萬千歲月?遒勁的枝丫挑起的不僅是古侗寨如墨的光陰,還有古侗寨厚重的歷史。撿起一片飄落的樹葉,有沉沉蠕動的意味,一如古侗寨彌散的情愫。endprint

古樹下,一簇素雅的碎花,啜著從樹葉縫中灑下的暖暖陽光,釋放出一種從容與淡定,像是要把整座侗寨的從容與淡定展示出來。在這樣的從容與淡定面前,不難理解古侗寨幾百年不變的本色內涵,也不難理解侗寨人幾百年淡泊的生命真諦。這不可用單純數字來表述的幾百年時光,把侗寨的人和事都凝固成一尊尊泛著綠銹的銅塑。

滄海桑田,繁華落盡,侗寨依舊。千百年來,多少飛檐翹壁在世事更迭中坍塌,多少畫梁雕棟在塵土飛揚中腐爛,唯有芋頭侗寨這樸素的顏色,樸素的裝裱,始終安然在通道山明水秀的厚土上堅守,凸顯著一種穿透時空的生命情懷,矗立著一種歲月不可戰勝的內在力量。這種力量,不隨時間而削減,不隨時尚而泯滅,就像水墨凝聚成的厚度,風雨不腐,塵封不螻。世界和人心就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寧靜而守恒。

走進一戶老宅,看似凌亂實則有章可循的木窗格子,鑲嵌著一個蝴蝶形狀的框條,虛實相間;規整雋永的木格子中間,雕工細膩的花朵,剛中帶柔;形態各異的魚蟲鳥獸,或動或靜,栩栩如生。廳堂上,侗族特有的圖案精雕細琢,極其講究。在這樣的空間里仰望凝視,隔著數米遠的距離,如同隔著百年的光陰,歲月的風塵雖然熏黑了橫梁的顏色,卻不忍抹去能工巧匠的杰作。

斑駁的墻沿下是端坐在藤椅上的老人。水墨一樣的服飾,水墨一樣的面容,水墨一樣的神態,猶如水墨畫中點睛之筆,讓老宅立時鮮活厚重起來。就連那不多的話語也是水墨的韻味,簡潔明快,一如淡淡的線條和清墨,單純而自然。這讓人想起古侗寨淳樸的民風,每個人都像清墨一點,滴在宣紙上就是一筆純粹的素描,為人處世行善積德,忠厚傳家,用幾百年的執著,繪就一幅珍品水墨,鑄就一種傳統精神。這精神,含有民族的底蘊,含有侗寨人的厚德與純粹。

一扇窗戶把一片天空折射至屋內,于是,古樸陳舊的空氣里便有了一抹時代的氣息。舊的梁柱、舊的柱石頂起的不僅是一片黝黑的屋頂,還有幾百年歷史的負重。舊的門窗、舊的擋板攔截的不只是房屋轉呈銜接的格局,還有多少代人忙忙碌碌的舊日時光。山墻根部木板裂開的縫隙像滄桑老人臉上的皺褶,刻有永恒的記憶。走進這樣的古老建筑,嗅到的不僅是侗寨古老文化的芬芳,還有幾百年風雨洗刷、多少代人精心描繪傳承至今的詩情畫意和積善厚德的蘊涵。

在芋頭侗寨,一扇門窗、一幅木雕、一個長廊、一座吊腳樓……都能讓人感悟到不同的情感,品味出不同的意趣。這是古老歲月蘊含的古典與優雅,也是東方文化孕育的溫婉和靜美。

有風從窗戶上旋進來,恍惚間,會感受到時光的輪回,身心似是走進一冊塵封已久的歷史線裝書里。從時空里走出,帶著純純的黑白心境,忽然發現眼前鋪陳著一幅幅秀麗的書法,有大開大合的酣暢淋漓,有精細秀美的巧奪天工,震撼人心。endprint

猜你喜歡
侗寨鼓樓芋頭
香糯芋頭花樣吃
胃有恙者最好常把芋頭吃
鼓樓頌
秋食芋頭正當時
肇興侗寨
音畫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侗寨里的斗牛舞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侗寨鼓樓傳歌聲
苗鄉侗寨乒乓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