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路基施工質量與水損害的處治

2017-09-16 04:47黃志星
中國建筑科學 2017年9期
關鍵詞:工程質量路基

黃志星

摘 要:文章分析了路基工程質量,水損壞的特征成因,并對路基施的處治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路基;工程質量;水損害;處治

Shallow theory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water damage treatment

Huang Zhi-x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eature causes of Sugared Quality, water damage, and the roadbed facilities of Treatment Measures to explore.

Key words: roadbed; quality of the project; water damage; Treatment

1.前言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照路線位置和一定技術要求修筑的帶狀構造物,承受由路面傳來的荷載,應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損壞的主要原因之一。路基的強度受穩定性,受水、溫度、土質等客觀因素影響,同時也受行車荷載的作用,路基設計、施工方法及養護方法是否正確等人為因素制約。本文結合工程實踐討論路基施工質量 與水損害的處治措施。

2.路基工程水損壞的特征

2.1路基整體或局部不均勻沉降;路基縱橫向開裂;路基滑動或者邊坡滑坍。

2.2工程地質條件不良,原地面比較軟弱(如泥沼地段等)若填筑前未經換土或軟基處理,易形成壓縮下沉或擠壓位移;

2.3工程地形條件復雜,當路堤穿過溝谷時,溝谷中心填土最大,向兩端逐漸減低,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產生不均勻下沉;

2.4水文氣候等因素,降雨量過大、洪水、冰凍、積雪或溫差過大,都可能使高填路堤產生不均勻下沉;

2.5路堤填料,若填料中混入種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質土,或土中含有未經打碎的大塊土或凍土等,填石路石料規格不一,性質不勻,亂石中空隙很大,在一定期限(例如雨季)可能產生局部明顯下沉;

3.路基施工質量要求

3.1填石路基填料要求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壓實容易,強度高,水穩定性好。其中強度要求是按CBR值確定,應通過取土試驗確定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

3.1.1 土石材料

(1)石質土,如碎(礫)石土,砂土質碎(礫)石及碎(礫)石砂(粉土或黏土),粗粒土,細粒土中的低液限黏質土都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足夠的水穩定性,屬于較好的路基填料。

(2)砂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但由于沒有塑性,受水流沖刷和風蝕易損壞,在使用時可摻入黏性大的土;輕、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規范規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應用時,必須采取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措施(例如含水量過大時加以晾曬),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1.2工業廢渣

煤渣、高爐礦渣、鋼渣、電石渣等工業廢渣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4.預防處治措施

4.1 設計及施工方面

4.2合理設計路拱橫坡

從有利于排水的角度出發,路基橫坡和路肩橫坡的坡度值都取高值,但路基橫坡過大會影響到行車的安全。因此,應綜合考慮兩方面因素,第一,在南方多雨地區應適當取高值,在北方冰凍地區取低值。第二,硬路肩的橫向坡度可采用高限值,但考慮到目前路面攤鋪已基本實現機械化施工,從方便施工考慮,硬路肩的橫坡方向宜與行車道相反,以避免將硬路肩積水匯集到行車道上。

4.3正確選取超高漸變段的合成坡度

一般在高速公路線型設計中,如果單純考慮行車的舒適和線型的美觀,超高漸變率宜緩一些,超高漸變段也希望盡量長一些。但超高漸變率過小,超高漸變段內路面橫坡接近零的區段過長,形成路面局部滯水,從而影響行車安全。當路線縱坡與超高漸變率方向一致時,最小合成坡度位置即旋轉軸位置(對于高速公路來說通常是中央分隔帶外緣),其大小就是路線縱坡;當路線縱坡與超高漸變率相反時,最小合成坡度位置即行車道外側邊緣位置,大小為路線縱坡與超高漸變率的代數差。

4.4合理設置縱坡確保挖方路段排水

一般在挖方路段因其水文地質條件差對這種路段的地下排水設計,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一是將凹形豎曲線的最低點設在挖方路段內,致使路表水和進入結構內的自由水停滯時間長,不易排除;二是較長挖方路段縱坡坡度設置過小,標準斷面的邊溝無法滿足路面和邊坡匯水流量的需要,對于超高地段,中央分隔帶處必須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橫向排水管,將匯集在中央分隔帶邊緣集水溝(管)的路表水引排出去,如果挖方路段過長且縱坡較小,同樣會增加該部分排水系統的設計和施工的難度。因此,縱坡設計切忌將凹形豎曲線置于挖方路段內,同時挖方路段較長時(超過400m)其縱坡不宜小于3%,一般情況不得小于1%。

4.5做好地質勘探調查對路線經過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詳細探查,尤其要對特殊路基段提供詳細的設計資料,地表不良路段,設計可考慮換土或摻白灰、水泥及鋪設土工布等措施。

4.6 確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

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須保證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細水及凍脹作用的影響而降低其穩定性,按照路基設計規范要求,根據土基干濕類型及毛細水位高度,確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

4.7 明確路基填料質量標準

要求在各級公路工程施工圖設計中,必須明確不同填高內路基填料的CBR值(最小強度)及最大粒徑要求。種植土、腐殖土、淤泥凍土及強膨脹土等劣質土嚴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礫(角礫)類土應優先選作路床填料,土質較差的細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endprint

4.8 確保路基邊坡穩定性

高填、深挖路基的邊坡應根據填料種類、邊坡高度和工程地質條件等規范確定,高填路堤必須進行路基穩定性驗算。填方邊坡過高時,可考慮在邊坡中部加置邊坡平臺。

4.9 積極采用路基綜合防護形式積極推行植物防護與硬防護相結合的綜合防護形式。

4.10 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順序,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調配人員、設備,是保證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

4.11 認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質,加強地基壓實處理,地表植被、樹根、垃圾、不良土質(鹽漬土,膨脹土等)必須予以清除,同時應加大地表的壓實密度,采用大噸位振動壓路機處置。

4.12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須疏通路基兩側縱橫向排水系統,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別是地基土為黃土、粘土等細粒土,在干燥狀態下(最佳含水量)結構比較強,有較強承載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將易形成翻漿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暢通尤為重要,工程監理和施工質量自檢人員應認真監督;其次,要嚴格選取路基填料用土。

4.13 填石路基與雞爪形地段路基施工,可利用重型夯實設備進行強夯處理,或將土工隔柵(土布)水平分層布置在填石路堤內,防止或減緩細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動。

4.14路基施工必須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嚴禁路改工程中滾填,一般路段壓實度不得大于30cm,構造物兩側(橋涵頭處理)松鋪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質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種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兩層)。路基填筑須全幅填筑,一次到位,嚴禁幫寬。碾壓過程中,要控制好含水量,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壓實度檢測每層2000㎡(不足2000㎡ 按2000㎡計)不少于4點。根據不同填土類型和壓實厚度,選擇好壓實設備,對于砂礫土振動壓路機具有滾壓和振動雙重作用,效果較好。

4.15 路塹施工要保證排水暢通,對上坡施工時,應注意確保坡體的穩定性,避免欠挖或超挖現象發生。石方爆破盡量采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方法,避免大規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積過大,坡體失穩,機械開挖時,邊坡應配以平地機或人工修整。路床頂面如有超挖,應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進行回填,并認真碾壓,壓實度按路床項目標準進行控制。

4.16 路基施工中,按照設計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場地附近的臨時排水設施,以保持路基能經常處于干燥、堅固和穩定狀態。路基頂面做成2%~4%橫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時排出。

4.17 路基土石方施工時或完工后,應及時進行路基防護工程施工和養生。各類防護與加固應在穩定的基礎或坡體施工。防護工程的砂漿、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拌和,隨拌隨用,并注重做好養生。

5. 結語

5.1路基質量質量控制尤為重要,嚴格控制路基填筑材料、砂料、石料、水、電、水泥等質量,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施工。

5.2 設計前必須作原有舊路的詳細調查和地質勘探,收集有關舊路基設計、施工和現狀的資料。對工程沿線調查有: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地震基本烈度、氣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與建設項目的影響分析。

5.3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的穩定性是十分關鍵的,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路段做具體的施工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路基的穩定,從而提高整條公路的質量,保證公路的持久和耐用性。

參考文獻

[1] JTG F10-2006 F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2] JTJ051-93.公路土工試驗規程

[3] JTJ018-97.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文章編號】1627-6868(2017)09-0037-02endprint

猜你喜歡
工程質量路基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
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的處理技術
關于改良市政給排水管網工程質量的探討
基于系統可靠性的工程質量量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