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中華奇石》二、三事

2017-09-18 11:40田雨
中華奇石 2017年7期
關鍵詞:玩石石友賞石

田雨

俗話說,人間世事,往往都是有一定緣分的。如人與人交接有人緣,人要成事有事緣,收藏奇石講石緣……我不是一名唯緣分者,但是,我確實承認,如果我們每個人回想一下自己過去的成長、成才、成事等方方面面的事,就會感到,是有一些“機緣”的因素在輔佐你。作為一名奇石愛好者,同時也是《中華奇石》的忠實“粉絲”,說起我與《中華奇石》雜志的交接,就有一種冥冥之緣??梢哉f,“認識”、相遇《中華奇石》,對我的玩石、賞石是起了重要影響的。它既給了我藏石方面的知識,又開啟了我玩石賞石的視野,還給了我玩石賞石的大力“支持”……這里,謹將我與《中華奇石》的二、三“緣事”,述說給石界廣大同仁,以饗石友。

一、偶遇《中華》成“摯友”

說起我玩奇石,那純屬偶然。二十多年前,我因愛好收藏老舊物件,常去古玩市場逛市。一次,忽然看到古玩城的地攤上有人擺著許多奇形怪狀的、五顏六色的石頭在賣,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如此怪異又美妙的石頭,當即就被它“吸引”。請教攤主得知,它們是風凌石和戈壁石。我情不自禁地選了幾塊奇石,買了下來?;丶液?,我愛不釋手,把玩了幾天仍不盡興。從此,我開始了關注奇石、收藏奇石。其時,買石頭純屬愛其奇美,并不知道玩石賞石還有一套理論,有這樣那樣的玩、賞方法,有林林總總的石種等等,說白了,那時在“認識”奇石上我就是一個“石白”。憑著愛,看到喜歡的奇石就買,然后就“孤芳自賞”。就這樣,竟“悶頭”玩了幾年。記得大約是在2007年的一天,我在家門口的一個書攤上,發現了一本《中華奇石》雜志,我信手拿起來一翻,便被書中內容吸引,對其愛不釋手,于是,買下了此書?;丶液?,我一字一句地反復看了兩遍。首讀《中華奇石》讓我得知:原來玩石賞石是有一套理論和規制的,用老百姓的話說,也是有一定“門道”的,為我的玩賞奇石打開了一扇窗戶。于是,從2008年起我就開始訂閱了《中華奇石》雜志,直到今天,已訂閱了近十年??梢哉f,近十年來,《中華奇石》就是我業余生活中的一位“摯友”、“良師”。日常生活中,每當茶余飯后,它便與我相伴,看看它翻翻它,我就有一種安逸、享樂之感;每每在工作緊張之余,看看它翻翻它,我就頓感神清氣爽,頓生精力……它作為我玩石賞石的“良師益友”,給了我言不盡的“點化”,使我慢慢地、逐步地積淀了許多玩石賞石的理論,打開了玩石賞石的視野,認知了或有名頭或無大名頭的種種奇石藏品,并使我從一個單純的愛石的“石白”,一步一步地變為了一個懂一些理論、了解一些石種、知一些賞石玩石方法的“石青”,玩石之路也從孤軍“野玩”,變為入列隊伍,走入正道,并與陜西一些資深石友如老楊、康老師等相識,有了書、友的“交流”,更得益匪淺,也學會了一些挖掘和探索奇石的“奇、雅、美、趣、妙”等內涵的方法。當今,雖然是知識、理論傳播手段和方法“大爆炸”的時代,各種傳播媒體、媒介層出不窮,就紙質媒體而言,國內也有許多奇石雜志和刊物,但我骨子里就有執拗的個性,我自己就認定了《中華奇石》,就偏愛《中華奇石》。因此,在今后的玩石賞石“生活”中,我愿與《中華奇石》不離不棄,有它的一直相伴,我相信自己的“玩石”生活必定會精彩紛呈,歡樂無比。

二、夫人一語“投”《中華》

我因工作需要,有時要爬格子寫東西。多年的磨礪及被動適應,慢慢地養成了在業余生活中,只要有時間、有體裁、有靈感時,也會動手寫一點隨筆、小散文、小材料等。玩上奇石后,有時在即興時,我會自娛自樂地寫一點收藏奇石、玩賞奇石的小記事、小感悟和欣賞隨筆,自命為“玩石拙記”,并建立了自己的玩石文字小“檔案”。2016年初的一日,著名的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鐘明善老先生,在鑒賞了我收藏的奇石,特別是我的“奇石拼接組合小品”的一些作品后,十分喜愛和肯定,專門提寫、贈送給我“斑爛石趣”四字墨寶。晚上,當我坐在書桌邊拿起筆來準備記述這件小“幸事”的時候,夫人來到我身邊對我說,你寫了一些玩石小文品,何不選出好一點的來向有關刊物投稿??!如發表了,那不更好嗎?于是,我有了向奇石刊物投稿的想法。投稿的文章是不能隨便“出手”的,我翻閱了自己過去寫的那些“玩石拙記”,感到沒有滿意的文章,就決定構思寫作一篇新的文稿。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選了自己已玩了五六年、有一定實踐體會的、又是反映新玩法的“拼接組合小品”方面,動筆寫了“談拼接組合小品石”一文,并精心選了幾個自己“拼接”的精品作品做配圖。成稿后,稿件投給那家刊物竟讓我很是糾結,經過反復思考,我最終選擇了我玩石的“摯友”、引我走上“正道”、伴我多年業余玩石生活的《中華奇石》雜志。于是,我按照雜志上的投稿說明,向《中華奇石》雜志的電子郵箱,投去了我的第一份關于“玩石”的稿件。很幸運,稿件很快就被采用,刊發在了《中華奇石》2016年第九期的雜志上。

三、交接《中華》感真“美”

眾所周知,2016年,《中華奇石》雜志被評為全國最美刊物之一,榮獲“最美書刊”殊榮。這既是每個“中華”人的榮耀,也是每個“中華”粉絲們的榮耀。在與《中華奇石》雜志的“交接、交往”中,我切身體會、感受了《中華奇石》的美。這里,我不必再從“專業”上去贅述、評價《中華奇石》刊物的美,我想說道的是另一面:即《中華奇石》人的“美”。首先是《中華奇石》人的“勤奮”。在我的稿件幾次編輯及相關事宜聯系中,張春婷編輯有時都是在周末節假日時間,這種“勤奮”的辦刊精神,很讓我感動,我曾就此向她特別表達了我對《中華奇石》人的敬意。其次是《中華奇石》人的“包容”。常言道:有容乃大。作為有“中字”頭銜的奇石刊物,我們玩石同仁從《中華奇石》刊發的文章與石品,都有感受,那就是它在堅持傳承和弘揚奇石文化、積極反映石界玩賞動向、支持和扶持玩石和賞石創新等等宗旨下,所刊登的文章和石品,既顯高雅又都很貼近廣大石友,反映的是大眾的玩石賞石,無“八股”氣,無“酸雅”氣……它有“門坎”卻無芥蒂,充分體現了《中華奇石》人的包容性,反映了《中華奇石》人遠見卓識即:在“親民”中追求品質,體現“特色”和“水平”。再次是《中華奇石》人的“親情”。在我與“中華”人的交往中,我與他們雖然未曾謀面,但卻深深地感知了他們的知情、重情、懂情,這也是促使我撰寫此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與《中華奇石》編輯間的稿件事宜“往來”中,她們言語可親,尊重他人,沒有傲慢之氣等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每次編輯“完工”,待排版大樣出來后,不論文章長短,編輯都要發給我,再次聽取、征詢我的意見,看我對稿件的編輯和排版是否滿意,還有何意見等,一切如同老熟人的交往,完了還要誠懇地附一句: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您說,有誰能不被她們的真情和摯誼所感動嗎?雖然我與《中華奇石》人的交接是有限的,但我相信《中華奇石》人的“美”,一定不止這些?!吨腥A奇石》刊美,人更美!

這就是我要向石友們講述的“我與《中華奇石》二、三事”。在我來說,這“二、三事”一直在我胸中“涌動”,不吐不快。衷心祝愿《中華奇石》雜志越辦越好,更上一層樓;更祝愿《中華奇石》雜志能成為我們所有石界同仁的良師益友。endprint

猜你喜歡
玩石石友賞石
求知·悅性·磊落·寧靜
本期石友通訊錄
本期石友通訊錄
本期石友通訊錄
石友天地
賞石·人
賞石·圖
賞石·景
賞石拍賣新觀察
三緣點石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