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學與當代青年價值教育研究

2017-10-09 11:23李雅倩
資治文摘 2017年6期
關鍵詞:儒學青年價值

【摘要】本文從分析提取傳統儒家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入手,認為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整體觀和“人倫思想、積極入世”精神以及“剛健自強、吃苦耐勞”的傳統,分別對于當代青年的集體主義教育、主觀意識教育、現代參與意識教育以及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培養具有特定的價值。

【關鍵詞】儒學;青年;價值;教育

眾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主體部分之一。作為儒學傳統的繼承者,我們有責任來發展這一巨大的精神資源,以便服務于當代社會。從當代青年價值觀教育的角度看,正確考察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分析提取儒家文化的積極成分,并將它與先進的教育思想結合在一起,對現代青年價值觀教育研究是有深刻意義的。

一、儒家文化的思想特征

春秋末年,中國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思想意識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經過西漢董仲舒、陽明心學的演化和發展,儒學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鮮明的思想特征:

1.“天人合一、萬物一體”。就自然與社會而言,儒家主張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從這種天人觀出發,強調個體與社會,人類與宇宙秩序的統一性、共同性。中庸曰:“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背填椧舱f:“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边@都充分表現了儒家觀念中人與天地為一體,這一天人觀是儒學的核心,其他思想大多是由此生發的。

2.人文主義精神。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何為“仁”?孔子曰:“仁者,愛人”?!睹献恿夯萃酢吩唬骸叭收?,人也”,意即“仁”是人之為人的道理,儒家的基本精神方向是以人為主,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它認為人為天地之靈,萬物皆備于我,人應極大地弘揚其“萬物皆備”的特性,以便表現出最大的人生功效。儒家看來人皆可以為堯舜,而只有堯舜這樣的大賢才是人根本價值的體現者,這種思想在王陽明那里得到登峰造極的發展,也就是他的成賢成圣理論。

3.從社會倫理中實現個體。傳統儒家認為,人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群體的一分子??鬃铀f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所說的“人之貴,事親是也”便有此含義在。儒家學說把個體的人用血緣紐帶和政治紐帶,層次分明地結合起來。從社會關系中透視人的本質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在儒家那里人的這種社會關系格局雖局限與自然的血緣關系,但卻由此伸展到國家和天下。

4.是個體修養及人的充分發展。儒家一貫主張學習是為自己的事。主張將人塑造為充分、完整的人。比如孔子認為人欲成仁首先應“克己復禮”??鬃佣蟆靶奚怼北愠蔀槿寮沂冀K倡行和遵守的不二法門,所有的人生努力都必須從修身開始。這個特征雖然在后來演化為成圣成賢、居敬首志、致良知等等,但修身的宗旨并未改變。儒家學說希望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美的人,是有知識的人,受道德的人,也是有情趣的人。

二、儒家文化對當代青年教育的啟示

繼承舊有的傳統以為現代服務,化腐朽為神奇,是我們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挖掘其文化價值的責任。就教育而言,我們本著這一宗旨,也可以挖掘出傳統儒家文化對當代青年教育所蘊含的積極因素,他可以表現為:

1.傳統的人倫思想與重視人的主觀意識的教育。雖然儒學是從人與天地為一體的整體角度來看待世界的,但是在這個整體園景中人居于中心位置,人為萬物之靈,儒家深信價值之源在于人心,每個人只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就能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成為“圣人”。傳統儒家的這一思想,其實質是在重視人的主體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市場經濟正全面鋪開。在此種經濟形勢下,機會均等,時不待我,每個青年人都必須強化自身的主體意識,增強責任感、義務感,為了達到這樣的思想程度,我們也有必要從儒家人文思想中汲取精華。

2.積極入世精神與現代參與意識。從儒學發展的源頭來看儒學的價值之源,不是寄托在人格化的上帝觀念上,因此既沒有創世的神話,也沒有包羅萬象的神學傳統。不論是先秦的孔孟荀卿之儒學,還是西漢以后的儒學以及新儒學,其功能指向是經世致用,安邦治國,教民化俗。立功、立德、立言,是中國人自古相傳的三不朽人生目標,也是儒家最為倡導的人生最高價值。

3.剛健自強,吃苦耐勞與當代青年人的人格培養。儒學之所以流傳至今而經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他倡導的一種剛健自強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簡單的手工勞動方式、艱苦的農業勞作,不僅創造了一個農民為主的中國人的“重實際而黜幻想”民族性格,而且也練出世界各民族中少有的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鬃映珜А鞍l憤忘食樂以忘憂”的積極生活態度;孟子呼吁“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意志修煉;荀子則宣揚鍥而不舍的精神。這種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優秀的民族精神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發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精神可以表現為各種特色,但剛健耐勞是我們無論何時都應該繼承和發揚的。

【參考文獻】

[1]包兆會:《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及其對漢代文論的影響》【J】《人文雜志》,2016年6期。

[2]潘丹丹:《中國哲學精神之我見》北京地區哲學專業學術論壇

[3]李霞:《論兩漢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南京林業大學2007級碩士論文

作者簡介:李雅倩(1993.03--);性別:女,籍貫:山西省晉城市,學歷:碩士研究生,就讀于西南交通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歡
儒學青年價值
儒學視閾下芻議簞食瓢飲的顏回之樂與現實意義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2015 年新儒學“一體兩翼”發展格局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談儒學的“復興”
儒學研究的新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