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視角下創意農業人才開發途徑研究

2017-10-12 10:52權周啟良
武漢輕工大學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人才農業學生

張 權周啟良

(1.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羅定 527200;2.云南財經大學,云南 昆明 650221; 3.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新常態視角下創意農業人才開發途徑研究

張 權1,2周啟良3

(1.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羅定 527200;2.云南財經大學,云南 昆明 650221; 3.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

簡述了新常態背景下創意農業發展的重要保證是開發創意農業人才。創意農業人才開發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政府、企業以及涉農院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圓滿的效果。政府主要從宏觀視角出臺各種政策措施為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奠定基礎;企業主要應該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通過開發、職業生涯規劃、績效考核與薪酬設計的角度開發創意農業人才;涉農院校則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創意競賽、建設創意型校園文化和建立創業孵化基地等角度開發創意農業人才。

創意農業人才;開發戰略;開發途徑;校園文化

Abstract:The new normal context,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talents. Creative agriculture talent development is a very complicated system work, which needs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effect. Mainl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government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and measures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enterprises should develop creative talents of agriculture through training, career plann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alary desig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ould develop creative lalents of agriculture from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 reform, creative compet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campus 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business incubator etc.

Key words:creative agricultural tal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approach; campus culture

1 引言

“新常態”是經過一段不正常狀態后重新恢復正常狀態,以之描述經濟狀況,即是經濟新常態。目前我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具體表現為經濟在總體上速度放緩,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不是依賴要素投入而是依賴創新驅動型。在“新常態”背景下,使產業結構中原本就不具有競爭優勢的傳統農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轉變傳統農業,提升農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地位是“新常態”背景下農業擺脫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改變傳統農業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創意農業,發展創意農業的重要條件是如何培養出各種優秀的創意農業人才。筆者主要從政府、企業以及涉農院校三個角度探討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途徑,旨在全面而系統地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為創意農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創意農業人才的內涵

2.1 創意農業

創意農業與創意產業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概念,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 又叫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創意產業是 “指源于個體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1]。創意農業這一概念有多種別稱,國外學者使用較多的術語是“鄉村創意產業(Rural creative industries)”與“鄉村創意經濟(Rural creative economics)”兩詞;“創意農業(Creative agridulture)”一詞則主要出現在中文文獻中,國內學者呂慶華等人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全面而內涵深刻的創意農業概念,即創意農業是以創意為基礎,以知識產權為保障,以“生產、生活、生態”為經營理念,在生產過程中有效融入文化、藝術、技術元素,并以市場為導向,解決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新型模式[2]。從創意農業的本質來看,其產業功能與創意產業概念敘述相符??梢?,創意農業是創意產業的組成部分,是創意產業在農業領域的具體體現。

我國的創意農業研究始于2007年,其后由于我國經濟及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并在近年來步入經濟“新常態”,完全依靠提供實體農產品的傳統農業發展后勁不足,傳統農業的發展主要依賴生產要素投入,難以體現農業發展的“創意”,而創意農業,主要提供服務產品,體現新的“創意”,產品具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為了保證創意農業的健康發展,專家學者們就創意農業發展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政府也高度重視創意農業的發展,從而在全國范圍內迅速開展了創意農業的科研和實踐活動。

2.2 創意農業人才

創意農業人才源于創意人才,是涉農產業中的創意人才。不同學者對創意人才有不同的闡述,林劍等人在總結其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認為創意人才是源于創新人才和知識型人才的一個溯源概念,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從事創意(文化創意科學創造或經濟創意)生產策劃和經營管理的勞動群體[3]。而關于創意農業人才的定義,目前只有少數學者在研究,更多的學者關注的是創意農業而不是創意農業人才。秦向陽等人把創意農業人才界定為具備對農業生產經營過程、形式、工具、方法、技術、產品具有并進行創意和設計能力,并依賴這些創意和設計能力提高農產品的創意含量和科技含量,為廣大客戶創造價值,獲得更高的農業經濟效益的專門人才[4]。在本研究中筆者認為創意農業人才是指在農業領域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并在農業價值鏈中融入文化、藝術、技術元素,在產前、產中、產后以及在涉農服務機構中從事創意生產策劃和經營管理的高素質群體。農業價值鏈中的創意應包含創意構想、創意性生產輸入、再生產中的再創意、創意性交易等環節,每個環節都存在創意性的任務,因此相應的創意農業人才包括四種類型:原創型人才,創造加工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經營管理型人才[5]。另外,從需求的角度來看,創意農業人才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創意金領”,是位于創意農業價值鏈高端的“領頭羊”,是可以開拓農業新領域、提供新思路、完成新作品的原創型人才。第二層是“創意白領”,是懂農業知識、懂農業技術、懂農業經營管理的策劃設計者,這類人才是創意農業發展的支柱,決定涉農企業及農莊或者農場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第三層是“創意藍領”,是能夠根據農業產業的各種公眾文化生活需要和生產需要的要求進行設計制作的設計人員和技術人員,也稱為創意農業中的工程師,這是實現創意農業產業化的基礎。

3 創意農業人才開發的重要意義

3.1 創意農業人才的欠缺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 “新常態”,整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導致依靠傳統農業為主要支撐的農村經濟更加落后,收入相對其他行業增加更為緩慢,“三農”問題更加突出。創意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形式,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非常有利于是緩解和解決三農問題的,因此國家對創意農業越來越重視。但我們應該看到,雖然我國創意農業發展迅猛,市場潛力巨大,但作為創意農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的創意農業人才還相當缺乏,表現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和素質上都不能適應創意農業快速發展的要求。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國創意農業發展的瓶頸,開發創意農業人才(培養只能讓人們掌握顯性技能,開發重在激發出人們的內在潛能),推進創意農業的發展已經迫在眉睫[6]。

3.2 創意農業人才開發的重要意義

從近 10 年的經驗來看,世界各國創意農業的發展無不得力于各國創意人才的教育與培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一村一品”運動構建了一個“由政府、涉農院校、涉農人才開發機構、農民協會和各級農業服務推廣體系等多元主體參與、相互補充、相互交流的農民教育開發體系”,培養了適應于各層次、涵蓋農業價值鏈的各類創意人才,對日本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東亞發展農村經濟的典范[7]。英國創意學人才培養體系從本科到研究生都非常完備,對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2006年英國創意產業增加值(GVA)為573億英鎊,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4% ,成為英國的第二大產業。此外,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家也有相當完備的創意農業人才開發體系,這些國家的創意農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發達國家不僅通過教育開發手段開發創意農業人才,而且還具備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以及對創意人才激勵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和吸引全球高端創意人才加入[8]??梢?,從發達國家的創意產業或者創意農業的發展可知,這些國家非常重視創意人才的開發,同時還制定了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保護創意人才的成果,并且非常注意對創意人才的激勵,起到了培育創意人才、保護創意人才、激發創意人才的目的??梢?,創意人才是支撐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同理,創意農業人才也是支撐創業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創意農業人才開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4 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途徑

創意農業人才開發是一項綜合型強,技術含量高的系統工程,不是某一個開發主體單獨能完成的,必須依靠政府、涉農企業和涉農高校以及行業學會或協會等開發主體共同開發才能形成綜合的開發力量。其中政府、涉農企業和涉農高校是主要的開發主體,只有這三個主體進行有機的配合與銜接才能更好的開發創意農業人才。

4.1 政府對創意農業人開發戰略及政策措施

4.1.1 明晰創意農業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我國創意農業管理體制必將與世界接軌,創意農業也必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在這一過程中,創意人才必然面臨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完善的知識產權,有利于保護創意者的成果不被復制,激發創意者的創意積極性,發達國家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比如英國對創意企業實施了跨部門的持續扶持政策,其中就包含知識產權保護等;日本也加強防范盜版的對策措施以保護知識產權;美國是世界上知識產權保護最嚴密的國家;新加坡執法嚴且懲處力度大;韓國軟件保護法律完善[3]??梢?,發達國家創意產業發展迅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相應的法律保駕護航,因此我們應該借鑒這些國家的經驗,明晰和完善創意農業的知識產權戰略,從戰略的高度為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提供法律保護,提高創意農業人才的“創意”積極性,保證促進創意農業的健康發展。

4.1.2 政府在創意農業人才開發中的政策措施

中央政府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強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工作。首先,中央政府應倡導全民性的“創造性教育”與“創意教育”,并給予相應的經費和政策支持,在全國掀起創業教育和創意教育的高潮,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創意農業的發展依賴于相應農業人才素質的提高和群體創造力的提高,隨著全體農業人才素質和創造力的提高,就能夠在農業行業中產生眾多的創意。

其次,中央政府應積極出臺各種激勵政策,提高地方政府、涉農企業和涉農高校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構建有利于地方政府、涉農企業和涉農院校合作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的長效機制,達到長期激勵地方政府、企業與涉農高校共同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的目的。

第三,中央政府可以設置涵蓋農業價值鏈以及涉農行業各個層次的國家級獎項,對確實有重大創意的產品、方案、方法等給予重獎。此外,授權給地方政府,鼓勵地方政府設置涉農行業的省市級的創意獎項,以激勵所轄范圍內的農業創意活動,提高創意人才的創意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四,著力打造主題各異的“創意生活圈”、“創意城市”以及“創意農業區”,以便產生創意農業人才的集聚效應,吸引世界各地創意農業人才在這些地區集聚,產生農業創意的放大效應。比如,作為世界創意產業的龍頭美國,其企業家和學者均十分注重對創意產業、創意人才的研究,打造了不同主題的“創意生活圈“進而建立”創意城市”,讓更多的創意人才在這里頭腦風暴,產生了更多創意成果[9]。

第五、地方政府在不違背中央政府有關創意農業人才開發的相關政策條件下,根據本省、本市的實際情況積極創建創意農業園區、吸引農業企業在創意農業園區匯聚,以涉農企業為載體,積極吸引各種創意農業人才在農業園區落戶,產生聚集效應,以便促進園區內各種創意農業人才之間相互交流,激發創意靈感;地方政府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可以積極出臺各種吸引、激勵性的措施,提高本地區涉農企業的經營積極性,為農業創意人才提供更好的創意載體和平臺,同時以優越的條件吸引和激勵農業創意人才在本區開展創造性的工作。

4.2 涉農企業對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途徑

涉農企業是人才使用的主體,自然也是創意人才開發的主體,它們既為創意人才開發提供了物質條件,又為創意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重要舞臺。涉農企業對創意農業人才開發途徑比較多,但這些途徑主要依賴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創意農業人才,主要是通過構建科學的開發體系、設置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通道、構建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以及科學的薪酬激勵體系來開發創意農業人才。

4.2.1 構建科學的開發體系

涉農企業應構建科學的開發體系,對有創意潛力的員工進行專門開發,以便在提升員工的知識、技能、觀念等方面進行開發,以激發出他們的創意潛能。

首先,可以參考有關學者關于創意農業人才勝任力特征,結合員工心理行為和日常工作行為確定待開發的員工名單。易華( 2010) 認為創意人才具有七大特征: (1) 具有創意與創造力;(2) 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3) 具有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和能力;(4) 以團隊化形式進行創作;(5) 獨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取向;(6) 對城市生活的便利條件需求較高;(7) 在創意城市集聚[10]。凡是具備這七大特征中的大多數特征的員工均初步確定為可開發的對象。

其次,企業需要從組織、工作任務和員工個人三個層面進行開發需求分析,分析與農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相關的工作崗位及勝任該工作所缺的知識及技能要求,更精準地確定開發對象。開發對象確定好之后,企業可以根據各個開發對象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似性,劃分不同的開發小組,然后針對各開發小組的情況確定具體的開發方案。開發方案包括開發內容、開發時間、開發方法、開發講師、開發設施設備、開發預算、開發期間的考勤以及待遇等相關內容。

第三,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評估,包括開發的組織、實施過程的評估和開發效果。通過開發評估,能夠了解開發組織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根源,也可總結開發的寶貴經驗。另外開發效果的評估更能夠了解員工在開發前后的差異,包括產量、行為、態度、技能、觀念等方面的差異,通過量化員工在開發前后的差異,準確地評估開發效果,這可以作為下一次開發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能準確地量化企業在創意農業人才開發方面的效果。

第四,需要注意的是,要使開發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相應的政策措施作保障。比如把開發結果與員工的晉升、轉崗、留學深造掛鉤;把開發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并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績效工資或者設置相關獎項等等。有了這些措施作保證,一方面可以保證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員工的創意潛力。

4.2.2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的質量關系到留才、育才、激勵才等各個方面,因此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首先,農業企業應該為員工設計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通道,特別是根據創意農業人才的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通道,使他們能根據企業的情況以及自己的實際情況沿著特定的職業生涯通道不斷發展,從而實現創意人才由“創意藍領”向“創意白領”乃至“創意金領”的路徑不斷發展。

其次,做好員工配置,根據員工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求職傾向等因素把員工配置到適當的崗位上鍛煉,讓他們通過工作認識自己和工作環境,同時企業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形式、內容各異的創意大賽,科學合理的設置比賽規則和獎項,鼓勵員工參加比賽,通過比賽,發現各種創意人才,然后指導這些創意性人才規劃職業生涯,引導他們沿著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通道發展,從而達到開發創意人才的目的。

4.2.3 構建基于能力的績效考核與薪酬體系

績效考核對人力資源開發有重要的意義,績效考核在農業企業中是企業聘用、選拔和開發員工的重要依據,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能夠較好的評價出有創意的農業人才,以此為重要的依據把他們安排在適當的崗位上或者提拔到更高的崗位上鍛煉,同時可以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最終達到提升他們的創意能力的目的。

構建基于能力的績效考核體系。首先,要根據創意農業人才的特征設計有針對性的、體現關鍵績效的指標體系,這些指標應該以體現創造、創新方面的“軟“指標為主,以創造性成果等“硬”指標為輔,須準確界定各個指標之間的界限和確定各個指標之間的權重;其次,必須恰當劃分每個指標的等級(如優、良、中、一般、不合格),并準確界定每個等級的標準(比如創意農業人才在某一個指標方面要達到什么程度才算優秀、什么程度才算良好等等);第三,對每個指標的各個等級賦分,根據等級的不同賦予不同的分數,比如團隊合作能力這一指標的優秀等級可以賦5分的話,那么良好等級就可以賦4分等等,當對每一個指標的各個等級賦分之后,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第四,企業必須成立績效考核小組,人力資源部應該對績效考核小組進行開發輔導,使他們掌握績效考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并合理安排考核的進度和具體時間,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各崗位的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重新聘用、選拔和開發員工,從而達到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的目的。

此外,構建富有激勵性的薪酬體系也是創意農業人才開發的重要方面,創意農業人才往往是學歷較高,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群體,因此農業企業在設計薪酬體系的時候必須有針對性地設計。創意農業人才的薪酬設計可以根據考核結果設計物質薪酬,并且增加能力和創意成果導向的薪酬權重,這樣可以從物質待遇上激勵創意農業人才;同時,針對創意成果的類型、價值賦予創意農業人才相應榮譽及其他非物質性的獎勵,包括公費旅游、深造、職位晉升、職責權限、辦公環境等方面的待遇。通過設計這種富有激勵性和針對性的薪酬體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可以更大限度地達到開發員工創意能力的目的。

4.3 高等涉農院校的創意農業人才開發途徑

高等涉農院校是培養創意農業人才的主陣地,涉農院校在培養創意農業人才方面與政府以及涉農企業有所不同,政府主要是通過知識產權戰略促進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涉農企業則是針對具體的業務要求對創意農業人才進行開發,而涉農院校主要是夯實學生要求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意精神,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人文、社科、哲學知識素養,使學生具有創意意識、創意精神和創意能力;對部分學生還可培養他們的自信、堅強、果敢、團隊合作等特殊品質。因此,高等涉農院校應該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系統的創意人才培養體系。高等涉農院校創意人才培養體系可以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構建。

4.3.1 構建體現創新教育和創意教育的課程體系

構建體現創新和創意教育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在理論課程體系方面,涉農院校必須構建體現創新教育和創意教育以及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包括:第一,加強人文社科課程建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開設邏輯、創新思維訓練、哲學、法律、文學、藝術類課程。第二,加強創意管理、創業管理、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農業信息等學科課程培養學生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創意能力。第三,設置工具性課程,如統計學、數學、系統工程、計算機繪圖,農業生態網絡等課程。第四,創設跨學科、邊緣學科課程,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11]。

在建設實踐教學體系方面,高等涉農院校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也要體現出對創意農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要真正體現出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在課時的分配上,應該適當壓縮理論課時,增加實踐課時。在設置實踐課程體系設時要注意壓縮課內學時,教師以項目驅動的形式增加學生課外自學、團隊協作、小組實驗的學時,以完成項目任務的形式增加學生的可支配時間。所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和學校實際,合理安排生產勞動、專業技能訓練、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論文設計實踐課程體系;注意處理各個課程之間內在邏輯聯系,合理安排各課程之間的學時,這些實踐課程必須根據涉農院校各個專業的特點編寫大綱、教案以及評估細則,這些大綱、教案和細則必須體系創新、創業和創意教學的要求。

4.3.2 改革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改革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培養創意農業人才的關鍵,涉農院校在實施創意農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不斷根據創意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市場動態,結合地方創意農業實踐和本校各專業的實情進行相應的改革。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選擇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相關內容,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的遷移、移植的能力;果斷吸納、更新和擴充農業學科發展的新知識、新理論以及農村經濟改革、農業經營組織改革,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改革以及盈利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術,比較準確地掌握和預測農村、農業改革和發展的動向,能夠根據國內農業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產生新的農業“創意”。

在理論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上,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為學生構建一種嚴肅認真的氣氛,引導學生理解、記憶、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存量和技能存量。其次,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條件下,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教學法,即以完成項目為目標、以分工和分組討論為手段、以創意評估指標為衡量標準,從而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授權給項目小組長,組織本小組成員根據老師的安排完成項目。在采用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融入 “啟發式”、“參與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塑造一種“求異、聯想、逆向、歸納及推斷等思維和操作技能”,并在項目式教學與學習過程中解決“知”、“會”、“創”、“適”、“悟”的問題,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意能力。

在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方法上,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搭建學生社會實踐平臺,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在創業、創新、創意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涉農院校要加快教學體制改革,打破閉門造車的傳統做法,整合社會資源,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平臺。

首先,涉農院校應該設置負責外聯的崗位,賦予外聯崗位的外部聯系功能,專門負責與掌握農業資源的農業企業、各種類型的農業生產示范區、涉農的科技組織、經營組織、農業生態觀光示范區等機構聯系,為學生深入這些機構開展實習和實訓工作提供平臺。

其次,積極引導學生或者帶領學生深入調查農業企業、農業市場、農業服務機構、農村需求以及農民問題,從市場需求的角度思考農產品、農肥、農藥及其相應的研發、組織、生產和銷售問題,從而在調查中激發創意動機和實際創意能力。

第三,讓學生借鑒一些典型的創意農業經典經驗,并且設法讓這些學生參與一些典型的創意農業活動,對提升學生的創意意識和創意欲望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一是讓學生參與有創意的農業生產過程,如參與類似于浙江千島湖巨網捕魚的整個過程,學生可以體驗到巨網捕魚過程中種種創意,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意欲望。二是讓學生參與農業景觀的設計過程,可以使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體會到景觀設計中的各種創意。如美國曾利用農作物或其他植物生長形成對視覺阻隔的環境,設計玉米迷宮,吸引大量游客參觀,取得了可觀的旅游觀光收入。如果讓學生參與此類似的迷宮設計,可以直接豐富學生的農業景觀設計技能,激發他們的創意欲望和提升他們的創意能力,同時讓他們直接感受到“創意”的收益。三是參與農業廢棄物創意利用實踐,比如讓學生用廢棄的魚骨作畫或者用農作物秸稈作畫等等。四是讓學生參與農產品用途轉化,如可以通過微型化,把水果和蔬菜盆景化,做成觀食兩用的盆果、盆菜等等。五是讓學生參與農產品奇異化生產,培養新、奇、特農產品,如培養特大南瓜、培養方型西瓜、飼養袖珍寵物等[12]??傊?,讓學生參與到農業生產組織、農業景觀設計、奇異農業產品生產等活動中來,必將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意動機和能力,使創意農業人才的開發真正落到實處。

第四,由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參觀各地典型的創意農業發展模式示范區,激發學生的各種聯想和思考,激發創造性思維和產生農業創意活動。如在位于北京密云縣古北口鎮湯河村的“紫海香堤藝術莊園”,種植了薰衣草、紫蘇、馬鞭草、洋甘菊等200余種世界珍貴香草品種,是一個集養生、度假、休閑、體驗、藝術創作、婚紗攝影、影視拍攝為一體的綜合性都市型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區,也是集“情景式休閑度假”、“文化創意產業”、“現代都市型農業”、三位一體的文化旅游模式。學生參觀這些富有創意的農業發展模式,必然會激發學生的各種聯想和思考,激發創造性思維和產生農業創意活動[13]。

4.3.3 積極打造創意型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猶如企業文化一樣,對涉農院校的師生具有導向功能、約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和輻射功能。創意型的校園文化必然能構建良好的創意氛圍,能對學生的創意意識和能力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 打造一種敢冒險、富于創新的校園文化。涉農院校通過營造一種敢于冒險、富于創新的校園文化,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意意識、創意精神并使創意“落地”。所謂創意“落地”,可以理解為使創意構想轉化為創意方案、再實施創意方案,最終使創意變成一種新的產品、新的方法或者一種新的組織形式或者一種新型經營模式或者新營銷模式等等。打造這種敢于冒險、富于創新的校園文化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要通過開展大量與創意有關的活動,收集農業創意典型人物及其優秀事跡,利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的創意欲望,提升各種與創意相關的能力。二是成立有利于進行創意教育的“創意實踐工場”或者學生社團。如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的“創意實踐工場在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該實踐工場的實驗室和工作室包括教學實驗、內容創作實踐、 展覽展示實踐、 仿真經營實踐四個部分。其中教學實驗方面包括新華08終端實驗室、數字采編實驗室、創業實驗室;內容創作實踐方面有文心工作室、創意工作室、視覺傳播工陶藝工作室作室、陶藝工作室;展覽展示實踐方面包括39號藝術空間、文化盛宴長廊;仿真經營實踐方面包括文化用品商店、創業咖啡屋、模仿廣告公司。中央財經大學的“創意實踐工場”效果很不錯,為學校培養高素質的文化創意領域的創意與管理人才做出了較大貢獻,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文素質培養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14]。

其次,積極開展并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創意競賽。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創意競賽,能夠深刻理解整個創意方案的形成過程、體驗創意中的各種得失,以便總結經驗,為各種涉農產業及相關產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的創意奠定基礎。此外,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創意競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和提升競爭能力,競爭能力的提升必將在創意方案制作中得到深刻的體現。在創意競賽開展思路上,一方面可以設計校級、院級甚至系級的創意競賽項目,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出臺各種政策措施,鼓勵各學院、各系乃至各個相關專業的學生社團負責設計、組織相應的創意競賽項目,并把宣傳、組織報名以及參賽流程設計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負責人,相關管理部門需做好監督檢查,鼓勵相關專業的學生組隊參加比賽。各學院也可以依托院、系的學生會、職業生涯發展聯盟、創意協會等社團組織設計、組織各種形式的創意競賽。另一方面,學院就業指導中心或者職業技能中心及其他相關部門應該積極輔助國家、省、市各種機構舉辦的涉農創意競賽,并把相關信息轉達給各院系,各院系應該積極部署,做好組織、宣傳、安排指導教師、報名等相關事宜,積極主動地組隊參賽。此外,院系應該形成指導教師的激勵機制,以便利鼓勵教師對參賽小組進行指導,并給予相應的物質報酬和榮譽獎勵。

第三, 積極推動創意項目孵化。一個好的創意,要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可行的實施方案或者一個好的組織形式或經營模式,對農學類大學生而言,選擇創業是創意“落地”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學生創業往往受到各種條件的約束變得困難重重,因此涉農院校要建立以專業為核心的創業孵化基地,幫助農類大學生或畢業生在農業孵化基地開展以專業為核心的自主創意,并給予如專業技術、創業技術、工商注冊、財務管理、經營等方面的專業輔導以及相應的融資支持,使學生的創意成果通過創業過程轉化為市場所需的實際產品。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斷碰到新的問題,促進他們不斷產生新的創意解決創意難題,隨著創業的成功,創業者的創意欲望和創意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從根本上達到了創意農業人才開發的目的。創業孵化基地的類型很多,比如有的叫創業園、有的叫創業科技園、有的叫創業孵化中心,涉農院??梢越修r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可以為涉農大學生創業提供場所和其他硬件設施,能夠使其將創意成果或發明進行一定程度的轉化,在孵化基地這個全真環境下,創業者可以零距離地接觸市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經營觀念[14]。同時在學生的創業過程中,相關專業教師需要隨時進行指導和研究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對學生的創業起鼓勵與助推作用,這對培養學生的自信、預測與判斷等能力有很大好處??傊?,通過農業科技園的孵化和教師的精心指導,創業者的創業很可能取得成功,并在創業的各個環節中產生各種創意,可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創意欲望和創意能力,達到開發創意農業人才的目的。

[1] 褚勁風.世界創意產業的興起、特征與發展趨勢[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16-21.

[2] 林炳坤 ,呂慶華. 創意農業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3(10):177-183.

[3] 林劍,李中斌.創意人才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2(10):165-171.

[4] 秦向陽,王愛玲,張一帆,等.創意農業的概念、特征及類型[J].中國農學通報,2007(10):29-32.

[5] 朱澍清. 對高職創意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2):33-35.

[6] 蔣亮.成都舉辦創意農業發展論壇專家稱中國創意農業人才稀缺[EB/OL].[2010-10-17].http:llnews.ifengrcom/gundong17/2809400_0.shtm].

[7] 張永強,郭翔宇,秦智偉.日本“一村一品”運動及其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啟示[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6):11-14.

[8] 杜海東,關冬梅 ,劉捷萍.中國創意產業發展戰略:基于創意人才培養視角下的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8(8):45-48.

[9] 李程驊,趙曙明.發達國家創意人才的培養戰略及啟示[J].經濟學研究,2006(11):1-5.

[10] 易華.創意階層理論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0(3):61-65.

[11] 葉雪影,蘇利瑞,余少娜.論農業高職院校創意農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0):60-64.

[12] 王樹進,張志娟.創意農業的發展思路及政策建議——以上海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1):264-270.

[13] 楊良山,朱奇彪,何海玲,等.生態文明視角下浙江創意農業發展模式選擇[J].浙江農業科學,2015, 56(1):32-36.

[14] 王強,劉颯.高層次創意人才特色培養模式的個案研究——以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的“創意實踐工場”為例[J].教育理論研究,2011(1):250-25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talents under the new normal perspective

ZHANGQuan1,2,ZHOUQi-liang3

(1. Luod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oding 527200, China; 2.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China; 3. Jiangxi Foreign Languag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chang 330099, China)

2017-08-10.

張權(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E-mail:mbazhangquan@126.com.

2095-7386(2017)03-0079-08

10.3969/j.issn.2095-7386.2017.03.016

F 323.6

A

猜你喜歡
人才農業學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人才云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趕不走的學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