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形成產業發展新格局

2017-10-18 10:25董志強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7年10期
關鍵詞:土地流轉啟示效應

摘要:大力發展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這是中央對現有農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完善。山東省龍口市常倫莊村是較早進行土地流轉的農村經濟組織,經過十幾年的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應,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許多啟示。

關鍵詞:常倫莊村;土地流轉;效應;啟示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20.013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即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這是我國農村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近年來,各地響應中央號召,已紛紛出臺政策推進這項工作。為了解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的進展及取得的實際效果,筆者選取山東省龍口市常倫莊村為調查點,對該村的土地流轉情況進行了調查。

1 常倫莊村土地流轉基本情況

常倫莊村隸屬于山東省龍口市七甲鎮,東鄰王屋水庫,是為新中國建立做出突出貢獻的百名英雄模范之一——戰斗英雄任常倫的家鄉。全村共有220戶人家,總人口581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約80人,80歲以上老年人約30人。村民年富力強者大多進城務工,年老體弱者則多留在本鄉從事農作物種植。農作物種植以薯類、豆類和花生為主?,F有耕地約800畝,大多處于低山丘陵,所以農作物產量并不高,村民農業收入微薄。

2006年,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龍)經與村民集體協商,與常倫莊村民簽約,租用該村土地約600畝,建設葡萄種植基地,租期至2030年,年租金為380元/畝。同時,威龍也在周邊擇地修建酒莊和酒堡,就地對葡萄種植基地所產葡萄進行深加工。

2 常倫莊村土地流轉產生的經濟社會效應

土地流轉極大地推動了常倫莊村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應。

2.1 土地流轉提高了常倫莊村土地的利用效率

常倫莊村的土地多為丘陵山地,地高坡陡,土地貧瘠,并不適合大類糧油作物種植。而且由于人多地少,過度開墾也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水土流失。但丘陵地形卻適合林果業發展,尤其適合葡萄的種植。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征和水庫提供的充足灌溉水源,為種植優質高價品種克瑞森葡萄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也為間隔種植提供了可能。經過土地流轉,低產谷物類種植轉變為高產、高價的葡萄種植,不僅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而且起到了涵養水源和保護水土的雙重功效,使常倫莊村的山更綠,水更清,變成了龍口市聞名的生態村。同時,葡萄種植園、酒堡和王屋水庫這一旅游景點相結合,形成了現代生態農業旅游熱線,招攬了大量游客,促進了當地農家樂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旅游業收入,提升了農業用地的附加價值。

2.2 土地流轉增加了當地村民就業機會,提高了村民收入

土地流轉給常倫莊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從初期威龍葡萄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鋪設灌溉設施、構建葡萄樁等),到早期葡萄苗種植,再到目前葡萄的日常生產管理、采摘、運輸和加工都需要勞動力。威龍葡萄種植基地增加了村民就業機會,方便了村民的就地就業,使村中外出務工人員減少了50多人。由于種植和加工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往農業種植的重體力勞動方式不復存在,使原有村中不能從事勞動的老人和婦女也能夠到基地從事工作,從而大大提高了當地農民的就業率。

在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土地流轉還為常倫莊的村民創造了客觀的收入。土地流轉后,常倫莊村常年在威龍葡萄種植基地工作的村民有130多人,人均提供勞務200標準工作日/年,每個工作日的平均工資為56元,僅此一項,村里總收入增加145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510元。

2.3 土地流轉降低了常倫莊村農戶單一經營的風險

威龍為主板上市公司,企業掌握市場信息及時、充分。與以往個體農民單一經營受氣候、技術、市場供求等影響較大的情況相比,其對土地的連片經營和標準化管理,使常倫莊農戶的經營風險大大降低。

2.4 土地流轉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科技致富意識

在土地流轉之前,常倫莊村在水果種植方面也有小規模種植,該村不少村民種植過長把梨、山楂、蘋果和草莓等,但由于不注重科學管理,普遍存在果品質量不高,價格上不去的問題。威龍在常倫莊村建立葡萄種植基地后,一改過去粗放的農業發展模式,根據當地情況選育優良葡萄品種,根據土壤成份科學施肥,根據壤情適時適量灌溉。這種科學的種植模式,提高了葡萄產量和質量,對常倫莊村民起到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村民紛紛效仿基地的做法,走以科技發展農業的道路,農產品質量顯著提高。以糧食作物為例,由于科學種田,近年來該村生產的小米不僅產量高,而且色感、口感皆為上佳,在當地成為搶手貨,其市價每斤20~30元,高于市場同類產品3~5倍。

2.5 土地流轉促進了威龍的發展

土地流轉不僅使常倫莊村受益,還給威龍帶來了穩定的、低成本的熟練勞動力和品質優良的葡萄酒原料,從而使公司得到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威龍因得天獨厚的原材料供應保障和精湛的釀酒技術,產品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6年,公司整體在主板市場上市成功,凈利潤增長159.98%。

3 常倫莊村土地流轉的啟示

常倫莊的經驗為當前正在進行的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了諸多啟示。

第一,發展生態高效現代農業,必須推進我國農村土地經營體制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進行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改革,適應當時形勢,改變了大集體生產形成的嚴重平均主義,極大釋放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分散的小規模家庭經營既不利于進行大型機械化作業推廣,又不利于農業標準化管理,更難以提升農產品的質量,解決當前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早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社科院的相關專家在對山東省萊西市進行的相關調查中,就指出了分散經營的局限性。通過推進土地流轉,既能引導農業走規?;l展道路,又能逐步實現農業標準化管理。從而,實現農戶增收、農業增效,使我國農業向現代化生態化農業過渡。因此,必須適應我國人多地少的現狀,在保持農村現有基本土地經營體制的同時,大膽創新,鼓勵土地流轉,鼓勵承包農戶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

第二,減少農戶經營風險,必須推進單一家庭經營主體向合作社、公司等聯合經營主體轉變。在分散經營模式下,農戶由于資金、信息、技術缺乏,經營面臨各種風險。單一農戶的抗風險能力極低,一旦風險發生,農戶動輒經營破產,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農戶走向市場、實施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土地流轉是單一經營向聯合經營、公司經營轉變的跳板,這一制度使產權更為清晰,也使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三,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良性循環,必須辯證處理農業與工業發展關系,走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促農業的發展道路。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良性發展既是其他各業健康發展的保障,也為第二、第三產業發展提供了必需資源。因此,土地流轉既能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也能推進城市工業的良性發展。目前,我國面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艱巨任務,工業經濟發展急需改變過去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發展模式,這需要工業立足于當地資源和產業優勢,延展產業鏈條,走品牌、綠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展道路。而農村經濟要更好更快發展,使土地和勞動力實現價值的最大化,也必須堅持開放性的原則,積極進行城鄉合作。

第四,現代農業發展必須發揮信息引領作用,以新模式、新業態促進產業智慧化與融合化發展。一是云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決定了現代農業從經營方向、生產管理到產品銷售都必須高度重視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智慧果園、智慧大棚、農村電商將成為農業領域新的主流經營模式;二是傳統農業產業鏈條短,利潤率低,發展空間日益縮小。要發展現代新型農業,就必須充分挖掘現有農業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目前,許多地區積極保護農業生態,將農業資源中的旅游要素進行深挖,建立了許多農業生態旅游項目,這是農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有益嘗試,未來這一發展趨勢將成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董志強,本科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猜你喜歡
土地流轉啟示效應
鈾對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應
懶馬效應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農民土地權益影響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