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的滲透思路

2017-10-21 06:12張楊彬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關鍵詞:聯系教育管理

【摘要】人文精神是關于人全面發展的必要論斷,同樣是我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對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的關系、內涵、本源進行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是我國目前高校在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基礎和前提。本文從實踐性、職業性、個體性、發展性、教育性等方面分析了人文主義的精神含義,簡要分析我國高校管理中人主義文精神的滲透思路,為日后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建議。

【關鍵詞】教育管理 人文主義精神 聯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005-01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和特征

1.人文主義精神的內涵

人文主義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命運、價值的維護、關切和追求,對人類遺留下來各種的精神文化現象高度重視,對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肯定。在西方人文精神主要指的是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人的理性的貶低,重視人的價值,以人為本,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迫;主張肉體和靈魂相互協調,立足于塵世生活的超越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魂和肉體相互對立的說法??偠灾?,人文主義精神的主要內涵是指尊重精神的價值、尊重人的價值。

2.人文主義精神的特征

人文主義精神具有實踐性、職業性、個體性、發展性等四大特征:實踐性是指高校學生在教育管理中以教育活動為人文精神教育的出發點,將學生和教師視為教育的整體,從而發揮高校的育人功能;職業性是指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塑造,將學生培養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個體性是指注重對每一個大學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注重每一個個體身心發展的完整性與整體性;培養大學生健康的人格和人性體現及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發展性是指高校關注大學生的發展狀況,對學生的社會需求和生存狀況進行及時的了解,注重學生的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

二、我國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存在的問題

1.人文主義精神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我國高校在教育過程中過分強化了文化發展、經濟、政治社會的價值,片面的強調了社會的價值,卻對大學生的自我價值視而不見。在高校教育過程中,過于強調集體的利益,忽視了教育個體和對象的實際生活需求,忽視了學生自身價值的完善,使得人文主義精神存在偏差。另外,我國各大高校都將人文主義精神教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人文主義精神工作卻與大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育過程中缺少實踐活動的開展。有些高校對人文主義精神教育斷斷續續,沒有認識到大學生人文主意精神教育的艱巨性、持久性和連續性,從而導致了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教育效果不佳。

2.人文主義精神內容理論化

目前我國人文精神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人文主義精神內容過于理論化,無法利用情感性文字的煽動力量來觸動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其次,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內容脫離了生活實際,無法符合學生的生活規律,幫助學生解決切實困難。最后,人文主義精神的內容并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在眾多高校中道德教育內容仍然十分陳舊,很難達到與時俱進的教學需求。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的滲透思路

1.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是傳授式、單向度的師生主導教育,通常教師是主動地為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則被動的接受。這種教育模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對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的滲透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平等的對話,淡化教師角色,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精神的溝通與交流。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讓學生充分了解人文主義精神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

2.構建師生平等的關系

教師和學生是教育中的兩個主體,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滲透的基礎。故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民族的和諧氛圍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確保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引導學生發揮創造性和主體性,從而實現自我的提升。

3.結合隱性和顯性教育方法

在對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主義精神進行滲透時必須要實施規范的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顯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可以通過確定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一種灌輸式的教育活動,其主要內容包含主題報告、教育講座等,顯性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隱性教育是指教育者通過間接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活動,其主要內容由榜樣示范和情感熏陶,隱性教育具有方法隱蔽、內容多樣、范圍廣泛等特點,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對教育的逆反心理。因此,只有將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相互協調、相互融合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琳.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現代人文主義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 2013, 07(03): 4-5

[2]邵軍.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茖W人文教育相互融合[J]. 科學社會主義 , 2008, 07(05): 6-8

[3]李素萍. 增強高校哲學教育的人文主義精神——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思考 [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 2007, 08(23): 4-7

作者簡介:張楊彬(1982.1-),男,漢,河北石家莊人,中國藥科大學,本科, 助理研究員,從事教育管理 。

猜你喜歡
聯系教育管理
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論職業學校教學管理中的賞識教育
ERP系統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平面圖與立體圖的思維培養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