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誡子書》為例談“文”“言”融合

2017-10-21 15:12鄒寧秀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沖刺 2017年8期
關鍵詞:子書諸葛亮文言文

鄒寧秀

【摘 要】

在文言文的教學中,要怎樣處理好“文”與“言”呢?筆者以具體教學課文《誡子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例,進行了一次探索,在文言教學中體現以“文”解“言”,“文”“言”融合,以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

文言教學 《誡子書》 “文”“言”融合

文言文,顧名思義,既是言,更是文。文言文的教學是側重于“文”還是側重于“言”呢?注重“文”,考試中我們難免吃虧,而把重點放在“言”上,又會在瑣碎的解詞譯句中失去文言文的閱讀美感,造成學生的學習倦怠。文言文的教學中怎樣處理好“文”與“言”的關系呢?筆者以為,文言教學應以“文”解“言”,“文”“言”融合,既要讓學生讀懂“言”的內容,更要讓學生品出“文”的蘊味,感悟到中國傳統美文的魅力來。

下面試以教學《誡子書》為例。

一、以比較引導為線索,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誡子書》可以用比較法來作為線索引導學生。一是找反義詞。如“寧靜”是“心情安寧,內心澄凈,用心專一”的意思??勺寣W生找出“寧靜”的反義詞來。學生容易通過對稱的否定句里找到“淫慢”“險躁”兩個詞,通過注釋明白“淫慢”是“放縱懈怠”的意思,險躁是“輕薄浮躁”的意思。二是正反比較?!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對“靜”價值的闡發,只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達成志向;讓學生找反面闡述的句子。學生容易找出“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耙薄半U躁”都說“用心不專的”,從反面說明不靜的害處——好高騖遠、博而不精、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的態度不會有好的學習結果,急于求成、浮躁不專對學習無益,有害于品格的培養,達不到陶冶品格的目的,這樣正反進行對比,彰顯突出“靜”的價值。學生的通過閱讀歸納,明白了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文章內容的比對和分析,重視前后知識點的溝聯。再比如教師讓學生找出“惜時”的句子,體會是從哪個方面來寫?學生找出并明白從反面來說“不靜”(用心不專)的結果:流年似水,蹉跎時光,必將老大徒傷悲,于事無補。讓學習明白文意是諸葛亮告誡兒子要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同時讓學生落實“馳”““枯落”“接世”“窮廬”的意思。通過比較讓學生將 “文”“言”融合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和文章的內容。

二、以探究結構為途徑,把握文章知識點

在誦讀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小組合作精讀課文,進一步探究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結構,落實文言知識點。在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結構時,教師指出要通過文中提示思路的標志性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例如在討論開頭作者提出的觀點“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時,教師帶著學生落實“靜”“儉”實詞的意思和“以”虛詞的常見用法。接下來讓學生回到文本中找出修身的方法、學習的方法、行為的要求的句子。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很善于根據教師設置的問題在文本中找到相關的文句,在這里就要求學生正確翻譯句子,掌握重點詞語“淡泊”“明志”“致遠”“廣才”的意思,明確“險”和“慢”的古今異義,“遠”詞性的活用,“學”一詞多義的意思和用法。再請同學討論最后一句話的用意,明確諸葛亮是在做殷殷囑咐,強調勤學刻苦,不荒廢學業,暗含惜時之意。講到這里要提示學生課文翻譯時直譯和意譯的使用,翻譯的目的是能看懂理解內容,翻譯時要注意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雙重否定)和文章的風格特點,讓學生學會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

這一過程的學習,學生通過理清結構、探究層次關系,學生細心尋找,認真思考,老師設置的相關問題基本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整個課堂也活躍起來,學生真正意義上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導。教師引導學生在探究中,以“文”解“言”,積累詞匯,以“文”解“文”,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耙晕慕庋?,以文解文”,咬文嚼字,“文”“言”相融。

三、以賞析妙點為突破,感受作者情感

文言文的教學,“言”是基礎,“文”的品析探究才是最終核心,我們應緊緊扣住關鍵的“言”,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去理解在句中的意思,去探究在文本的深處的意蘊、含義和情感。故教師設置問題集體探究:

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這個問題,學生通過集體探究,得出諸葛亮寫此文的用意一開頭就表明了,告誡孩子要“靜”,要“寧靜”,要注意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我讓學生圍繞“靜”字來賞析。怎樣才能做到“靜”,“不靜”有什么害處,讓學生明白“靜”是文章的核心詞,作者圍繞“靜”這個來進行論述自己的觀點,先闡述“靜”的價值,然后先正后反,論“靜“與“學”“才”“志”的關系,論“不靜”的害處,最后強調要惜時勤學。各個層次的內容都是對“靜”的闡述和延伸,既叮囑兒子要怎樣做才是“靜”,也讓兒子明白做到“靜”的好處和“不靜”的害處。這樣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明確了本文的主旨所在。從而讓我們感受到諸葛亮的兒子的諄諄教誨和良苦用心。

2.文章抓住核心詞“靜”字,圍繞修身、治學告誡兒子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分別找出原句,加以品讀,聯系自身實際,進一步感受諸葛亮的情感?!墩]子書》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篇,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文字雖少,但字里行間諄諄教誨,情真意切。諸葛亮的父愛,呈現出的是對幼小兒子的期望和要求,是教誨,而不是溺愛。在此基礎上引發學生聯系實際談感受,明白現在作為學生要做的就是:寧靜、淡泊、立志、惜時。并找出相關句子,正反對比的句子,對稱整齊的句子,否定及雙重否定的句子,這些句子或容易記誦,或整齊上口,或增強語氣,表現出作者對后輩的殷殷期望,學生在感情誦讀中主動與作者建立起情感共鳴。

教學《誡子書》,以比較引導為線索,理解重點詞語;以探究結構為途徑,把握文章知識點;以賞析妙點為突破,感受作者情感。這樣由淺而深,梯次而上,有效地把“文”“言”融合在一個整體,而不會人為割裂,既解決了“言”這個閱讀基礎,也帶領學生感受古代名篇美文的文學魅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學習文言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升學生品評鑒賞古代經典名篇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是不是更具有語文味,更有有效性呢?

猜你喜歡
子書諸葛亮文言文
文言文閱讀專練
柳佳瑋作品
諸葛亮喂雞求學
“傳承非遺——平湖鈸子書”倡議書
諸葛亮沒看過的書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諸葛亮隆中決策
《誡子書》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