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爵士樂的起源發展演變和對于中國的影響

2017-10-21 17:41潘琪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演變起源中國

潘琪

【摘要】: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爵士樂逐漸開始流行,并且快速的繁衍,這也對我國音樂藝術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雖然美國爵士樂在我國的發展速度比較快,但是對于我國的影響卻并不廣泛,而本文也針對這樣的情況重點分析美國爵士樂的發展歷程,以及在《海上鋼琴師》電影中的配樂情況,重點了解其對中國影響范圍較小的因素,以此對爵士樂的未來走向提出建議。

【關鍵詞】:美國爵士樂;起源;發展;演變;中國

前言:爵士樂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其主要誕生在南部的港口城市新奧爾良。爵士樂主要講究的就是演奏人員的即興創作,并且把搖擺作為主要特點,這也是美國地區把歐洲和非洲文化結合得出的作品。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爵士樂在全國各個地區逐漸開始流行,同時快速的發展,但是受到其發展影響的僅僅是我國一線城市,并且截止于一線城市。所以能夠看出,美國爵士樂在我國的影響范圍并不廣泛,所以還需要對其起源和發展歷程,以及在電影配樂中的特點進行分析,找到不受國民歡迎的原因,詳細情況如下:

一、美國爵士樂的起源發展演變

(一)爵士樂的起源

實際上在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觀察能夠看出,美國的爵士樂從誕生到繁榮受到了一定的社會背景影響,這也是工業化逐漸走向城市化的產品。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階段,美國的社會大環境開始發生變革,逐漸由原有的工業化城市向城市化發展,這也為當地的人口帶來了一定規模得了流動。特別是黑人的涌入,導致美國國內出現著名的黑人移民,這些人的到來為美國城市的快速發展提供勞動力,同時也帶來了積淀幾百年的美國黑人的文化,其中就包含音樂。所以當時的音樂人,把美國當地白人的云音樂與黑人音樂相互結合,形成了最為重要的音樂元素,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知的美國爵士樂。

(二)爵士樂的發展

世界大戰的出現為美國國家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而隨著這次戰爭的結束,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走向了平靜,實際上戰爭并沒有解決當時歐洲國家長久以來存在的困難,反而加重了當時國家的社會負擔,也為社會未來的發展埋下了不同程度的隱患。所以在20世紀20年代階段,美國的爵士樂出現,這也為緊張、尷尬氣氛中的人們找到了最佳的緩解方式,同時也代表著黑人與美國白人文化的融合,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美國原有的音樂表達形式。在當時美國的爵士樂順應了當時時代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甚至在戰爭后期幫助人們緩解心中的沮喪,所以也正是爵士樂的出現,打破了人們生活中的孤獨和恐懼,把人們引向最新的社會,也正是這一階段,爵士樂在美國的發展空前繁榮。

(三)爵士樂的演變

在1929年~1933年期間,美國總統大選,胡佛成為當時的美國總統,經濟的下調影響社會的發展,經濟也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內容。所以當時繁榮的市場場景不再出現,甚至很多人感受到了不安。到1931年階段,羅斯福競選美國總統,股市停盤,美國的經濟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谷底,整個社會充斥著絕望。正是因為經濟的變化,年輕的人們重拾理性,減少了原有極端自由的追求,社會習俗逐漸回歸。而還只能是在這一時期,黑人的移民,文化的融合,爵士樂出現在美國社會,影響了當時絕大多數人。后來美國經濟開始轉變,人們的生活也開始富裕,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精神生活,所以爵士樂也逐漸開始走向成熟,這些就是爵士樂在美國發展過程中的演變。

二、美國爵士樂的應用——以《海上鋼琴師》電影配樂為例

很多人都說電影是把多種藝術相互結合的一個藝術經典,所以在這眾多藝術內容中,音樂是每一個電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電影藝術展現的一個最新題材,其能夠幫助觀眾在聽覺的角度進入電影,通過音樂情感的展現,讓人們對熒屏內容一目了然,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而爵士樂在《海上鋼琴師》的使用過程中能夠看出,整部電影都是把古典音樂和爵士樂作為主要的背景內容,不管是在描述愛情、友情、甚至是生命的時候,都是利用音樂進行抒情,把懷舊作為主要的電影特點。其中爵士樂大多數使用在浪漫的情節之中,所以毋庸置疑,浪漫色彩是爵士樂的特點,也是在這部電影中使用較多的主要因素。當今很多電影依然使用爵士樂作為配樂,這也突出顯示了這一音樂的重要地位。

三、美國爵士樂對中國產生的影響

(一)美國爵士樂進入中國

在上個世紀20年代中,爵士樂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且進入歐洲眾多國家之中,在這樣的時期,隨著媒體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爵士樂也逐漸走向了中國相對比較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中。在1923年,美國人創辦了上海電臺,這也是中國的第一家廣播電臺——ECO,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爵士樂隨著廣播的電波走進了中國,這種最新的音樂形式被方式的人們所接受。而也是在后期,上海地區成立了第一只爵士樂隊——朱家樂隊,這也標志著美國的爵士樂進入中國。

(二)美國爵士樂在中國的發展

在爵士樂進入上海之后,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在上海的夜總會等地受到了一定的追捧,其中我國的爵士樂代表作就有《夜上?!?、《夜來香》等,但是在內戰的時期,爵士樂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政府對于外來文化開始放松管理,在這一時期爵士樂復蘇,并且再一次進入我國上海和北京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這一時期我國一線城市之中,爵士樂風靡一時。但是發展到現在,爵士樂依然是我國音樂文化中比較少見的形式,即便是少有出現,也很難收到人們的共鳴,一直到現在能夠看出,美國爵士樂的發展歷程長遠,北歐中眾多國家人群追捧,但是在中國依然處于落寞狀態。

(三)美國爵士樂在中國難以發展的原因

在以上內容中能夠看出,美國爵士樂在歐洲國家的發展速度非???,并且受到了當地人民的追捧,但是在我國的社會中,雖然有發展的鼎盛時期,卻依然被很多人排斥,這也是因為中國有屬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西方國家也是一樣,想要做到接受他國文化,就需要把文化進行融合。爵士樂屬于黑人和白人音樂的結合,這樣的情況很難被中國居民接受,所以雖然爵士樂對于美國意義重大,但是在我國發展和影響范圍依然比較小,還需要注重文化的創新和融合,這樣才能夠保證各個國家文化的相互傳承,也能夠保證這一音樂受到世界上更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結論:根據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在西方國家,爵士樂表現出自由和美好愿望,所以音樂在變化,人們的生活也在變化。雖然爵士樂進入我國也為我國音樂的流行趨勢開啟了一個最新的篇章,但是依然沒有受到更多人的歡迎,所以對于這樣的音樂發展結果,僅僅是因為國家文化差異,還期望在爵士樂的發展歷程影響下,在未來我國的文化能夠與世界共進退,為世界各國文化融合做出最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戴虹. 論爵士樂技法在改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以爵士鋼琴版《月亮代表我的心》為例[J]. 黃河之聲,2016,(14):85.

[2]陳超. 爵士樂的和諧之音——論爵士樂對拉爾夫·埃利森創作的影響[J]. 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8(03):49-52.

[3]曾琳智. 音樂在公共外交中的運用及影響探究——以美國爵士樂在冷戰中的運用為例[J]. 國際觀察,2013,(03):42-48.

[4]周春. 爵士樂時代視閾下的哈萊姆文藝復興——兼論哈萊姆文藝復興與美國主流文化的關系[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35(02):37-42.

猜你喜歡
演變起源中國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異類女性故事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演變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