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劇藝術研究初探

2017-10-21 17:41胡欣泉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發展創新研究

胡欣泉

【摘要】:概述了徽劇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的重要影響及其歷史定位;介紹了徽劇名稱由來的歷史沿革以及發展概貌。對徽劇藝術研究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徽??;研究;發展創新

徽劇,是一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種。它曾經雄踞京師舞臺長達半個多世紀,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起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及至昆山腔開始衰微,“四大徽班”揮師北上京師,吸收了京腔、秦腔、昆曲、以及楚調、漢劇等劇種的聲腔和劇目的表演特色而最終孕育了京劇。中國南北幾十個地方劇種都與它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它的影響幾乎遍及全國。關于徽劇孕育形成,發展興衰及至徽京嬗變的歷史,歷來是各抒己見,百家爭鳴,各家各派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一、徽劇的形成

在靈秀壯美的皖山皖水中蘊育成形、發展成熟的徽劇,先后繼承吸收了余姚腔、海鹽腔(通過昆山腔間接吸收的)、弋陽腔、昆山腔和秦腔等聲腔、劇目和表演藝術表現手法,融會糅合,兼合并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不僅安徽省現在流行的諸如黃梅戲、目連戲、皖南花鼓戲、廬劇等大部分劇種的發展、衍變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過徽戲的滋養和哺育,長期以來,它的影響幾乎遍及全國。至昆山腔開始衰微,徽班進軍京師,融合、吸收、兼并秦腔、京腔、昆山腔、楚調、漢劇等劇種而最終在徽戲的基礎上形成京劇,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全國其它劇種。婺劇、湘劇、滇劇、閩劇、粵劇、桂劇、漢、楚劇等等,幾乎全國所有劇種都在不同程度和范圍上受到過徽戲的影響。

二、徽劇的藝術影響分析

二百年前,北京劇壇是京腔、秦腔、昆曲等多種聲腔劇種爭勝并榮的局面?;諔虻囊粋€演出團體“三慶班”進京不久,很快便贏得了首都廣大觀眾的喜愛,榮獲“京都第一”的聲譽,出現了徽調壓倒昆腔、京腔、秦腔,各大戲院皆以徽班為主的新局面。又經過四五十年的孕育發展,競誕生了一個中國戲曲嬌子—京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經驗和啟示:

2.1徽劇本來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地方戲,最初的腔調,只有徽州腔、青陽腔等,后來又廣泛吸收了弋陽腔、昆山腔、梆子等聲腔,加以獨創的兼蓄融合,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就是說,它從一開始就不保守,不僵化,而是善于吸收其他地方戲的聲腔曲調的特長,以豐富和發展自己。特別是進京的徽班,不只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聲腔和表演藝術,而且還網羅了其他流行的聲腔劇種。這就使它成為一個不同與其他單一聲腔的綜合性戲班,而能把各種聲腔曲調匯聚在同一舞臺上,既高亢激越,又渾厚深沉,演出豐富多彩,蔚然新聲。如此,一下子就壓倒了在京都流行已久的平直高亢的京腔和低回沉悶的昆曲,較充分地顯示了戲曲聲腔曲調的表現力和聲樂藝術的美感。所以在它留京以后,很快就在民間演出中扎下根來,爭得了有各種戲曲愛好的京都觀眾。

2.2徽劇目題材廣泛,它來自民間,積累了大量的民間生活題材的小戲,思想清新,藝術上生動活潑,同時又擁有反映社會政治題材的正劇,劇目很豐富。據徽戲老藝人回憶,徽劇自己的傳統劇目就有一千多種,而且它還把其它劇種的許多優秀劇目移植到徽劇,其中不少劇目一直保存到成熟后的京劇里。這較之與人民生活一直游離的昆劇就有了巨大的不同,表現了它獨具特色的生活特色以及生活氣息,而且語言也貼近人民,通俗易懂。因而,也比詞義艱深晦澀的昆曲,更為京都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一新耳目。

2.3徽班的藝術家們,既具有精湛的技藝,又具有創造與開放的意識。當時進京的徽班,演員是經過嚴格精選的,他們各個身懷絕技,大多是尖子人才,而且行當一應俱全,表演與聲樂藝術水平較高,有文有武,有唱有做,有長靠,有短打……尤其是側重于做工細膩,講究表情。他們絕不保守,更不忌賢妒能,而是廣采博取,化他為我。這里有三個層次;一是在班社的組織結構上,廣羅人才。凡是有才能的藝人來投,不論是昆腔、秦腔、漢調,都按納,允許他們搭班,實際上是一種“文、武、昆、亂”的混合班,他們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二是在藝術創造,從聲腔、念白到表演,都積極地向姐妹藝術借鑒、學習、吸收,形成了徽漢合流,最終形成了以皮黃為主體的多種聲腔組合的音樂體系,并適應當地群眾的審美需要,在念白上加以“京化”,從而誕生了~個新的藝術機體。三是它的這種廣取博采,既來自民間,又有來自文人士大夫乃至宮廷的廣泛吸收,即是說,它是由縱向的數千年傳統文化與橫行的現實生活這樣廣博的文化層面上汲取營養的。它雖是走向大城市,走向宮廷,走向雅化,又不脫離人民,仍保持民間藝術的朝氣蓬勃與通俗易懂,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賞。

2.4徽班之所以能在北京立住腳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能適應北京的習俗而變革它的劇藝?;瞻噙M京后,就以它的多劇種、多聲腔的豐富多彩的同臺演出而吸引觀眾,它立住腳跟后,也并不是故步自封。它一方面能廣為接納正在衰落的北京各劇種藝人投入徽班,以吸引各劇種的老觀眾:另一方面,仍繼續從在京的各劇種聲腔曲調中搏采眾長,廣泛吸收藝術營養,以提高自己“京化”的水平,直到漢戲進京,仍然還有徽漢合流,又給徽班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為皮黃聲腔的逐步形成,逐步向京劇演化奠定了基礎。

三、結束語

徽劇在不斷發展和豐富自己的同時又逐漸改變著自己,革新著自己,完善著自己。而所有的改變、革新抑或是完善,都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的,都是在精通傳統的基礎上的繼承與發展??梢岳没談”旧砩朴诩嫒莶⑿?,吸收融合的特點,借鑒嫁接其他表演藝術的程式、手法來豐富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徽劇資料匯編》,安徽省文學藝術研究所、安徽省徽劇團合編(內部資料)一九八三年八月編著。

[2]《中國戲曲志·安徽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第一版。

[3]《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徽劇》(上冊曲譜),謝林義編,一九九一年六月,合肥初稿。

猜你喜歡
發展創新研究
公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市場發展趨勢下的電子商務運營教學研究
物流化背景下物流貨運險的發展與創新
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品牌打造與發展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