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跨界音樂的呈現方式

2017-10-21 23:11趙娟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呈現方式古典音樂

趙娟

【摘要】:“跨界音樂”是一種新的音樂類型,它表現為由不同類別的音樂相互融合在一起,從而產生一種新的音樂類別或風格。目前受到后現代主義去中心性思想、拼貼文化的特質所影響,古典音樂流行化已成為音樂界的一個趨勢。本文針對近十多年來古典跨界音樂的呈現方式做概略性探討。

【關鍵詞】:跨界音樂;古典音樂;流行化;呈現方式

古典跨界音樂(Crossover Classical Music),顧名思義就是介于古典音樂及流行音樂間的一種音樂型態,簡而言之也就是,將古典音樂以流行化的方式呈現,但若要更深入去探討此類型音樂,可發現它的呈現方式可以分為以不同演奏手法重新詮釋古典音樂;以古典音樂詮釋手法演奏流行音樂;流行樂手演奏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演奏家演奏流行音樂的作品,諸如此類都可算是古典跨界音樂,音樂類型之多,也促使越來越多人喜愛聽跨界音樂。

后現代社會是一個娛樂化的時代,娛樂化正逐漸的表現在各個領域之中,文化在許多情況下往往都是應娛樂而產生的。然而,娛樂的本身如果失去藝術的精神和格調,將會對藝術本身及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說到藝術價值,流傳數百年的西方古典音樂,其的確有極高的原創性及延續性,值得保存及流傳下去。而目前受到后現代主義去中心性思想、拼貼文化的特質所影響,古典音樂流行化已成為音樂界的一個趨勢,將古典音樂以搖滾樂、爵士樂、電子化交響曲……等流行音樂風格重新詮釋,再通過塑造跨界明星的方式,將古典音樂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推展給社會大眾欣賞。

追溯古典跨界音樂的歷史,法國籍的鋼琴演奏家賈克.路西耶(Jacques Loussier)的《巴赫靈感》(Play Bach)被公認是唱片史上第一張跨界音樂專輯,他在1960年以爵士樂三重奏的組合,全盤演奏音樂之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作品,可以說是唱片史上的創舉,雖然當時引起極大的震撼,也受到古典及爵士兩派人馬的質疑,最后他成功的打破了時間與文化的藩籬,讓廣大的海內外樂迷接受了這樣的音樂,也締造了跨界古典音樂這個音樂類型。之后,披頭士(The Beatles)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 Cartney)也曾寫出有古典作曲法結構的管弦樂作品,70年代的藝術搖滾(Art Rock)、皇后合唱團(Queen)也將古典音樂的元素融入音樂之中,1976 年流行藝人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灌錄《Classical Barbra(古典芭芭拉)》專輯,用流行的唱腔詮釋古典樂曲,明顯看出跨界的性質,此專輯為她首度獲得葛萊美古典音樂范疇提名;由以上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充分結合的例子,即可窺見跨界音樂類型的在當時即已發展。80、90 年代之后,跨界音樂更是蓬勃的發展了。音樂?。∕usical)、電影配樂大量的使用古典跨界音樂,讓古典音樂在被流行化的同時,也捧紅了多位跨界巨星,例如: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成功的捧紅了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二十一世紀以來,音樂市場也出現了改編自古典音樂的跨界音樂以及新世紀音樂。以下將針對近十多年來跨界音樂的呈現方式做概略性的探討。

一、古典跨界音樂以演奏者做呈現。在演奏者的部分可以區分為兩類:

1.古典音樂界巨星跨界演出。運用古典音樂界巨星的知名度,跨界演出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家以其精湛的演奏能力,吸引大眾目光。例如:三大男高音 1990年世足賽開唱、馬友友為電影演奏配樂等,將流行音樂以古典樂的方式做編曲或以古典樂的演奏方式詮釋,使得流行音樂精致化。 近幾年來,央視春晚中我國的兩位古典音樂家“鋼琴偶像”李云迪與郎朗更是將“鋼琴跨界音樂”進行到底,例如李云迪與王力宏演繹的《金蛇狂舞》、郎朗與魔杰二人組演繹的《野蜂飛舞》、《鴻雁》、《查爾達什舞曲》,還有李云迪與周杰倫共同演奏的《土耳其進行曲》(莫扎特)等,都是在古典音樂中融入的流行音樂元素帶給人們視聽上極大震撼與驚喜。此外鋼琴家們與流行歌手亦嘗試各種新的組合與創新,例如郎朗與林俊杰合作的《靈魂的共鳴》(改編自《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片段),以及郎朗與李克勤合作的《我不會唱歌》(改編自李斯特的《鐘》),這種將古典鋼琴音樂與流行音樂混搭的音樂形式受到大眾的熱烈追捧,鋼琴音樂的跨界現象不斷升溫,呈現出古典音樂流行化的趨勢。

2.古典音樂的大眾取向。以包裝流行樂手的方式包裝古典音樂界演奏家,企圖以絢麗外在表現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在音樂的部分,古典音樂運用流行音樂的節奏、和聲、音色、織體等音樂元素使古典音樂流行化,例如如理查德·克萊德曼所演繹的李斯特《愛之夢》和貝多芬的《命運》,“鋼琴玩家”馬克西姆演繹的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以及宋祖英與席琳迪翁混搭演繹的中國民歌元素的《茉莉花》等等。古典音樂流行化手法,還將古典音樂結合電子合成器等科技產品,重新編曲呈現,例如:辣妹(Bond)將古典音樂改編為流行舞曲并且配合舞蹈的肢體動作及性感的服裝造型;小提琴家陳美,性感的形象、精湛的琴藝,演出曲目橫跨古典與流行音樂,甚至應曲目要求,和小提琴原音產生區別,改使用電子小提琴。無論是古典巨星跨界演奏流行曲目抑或是將古典樂重新編曲成為流行音樂,利用偶像明星精湛的演奏技術將音樂推廣出去,讓多數聽眾在名氣、視覺、情感的感召下,能領略到古典音樂平易近人的一面,進而增加其接觸正統古典音樂的機會。

二、以音樂本身做呈現。此部分可分為歌曲方式和新世紀音樂兩種呈現方式。

1.以歌曲方式呈現。流行歌曲的歌詞可以抒發個人情感以及反應當時社會的意識型態,因此為較能引起聽眾共鳴的音樂種類。流行歌曲的樂種繁多,包含了搖滾、爵士、嘻哈……等;旋律的來源也是十分的廣泛及多元,作曲者原創、地方民謠、圣歌、甚至古典音樂等皆包含其中。

將古典音樂放入流行歌曲中,早在披頭士(The Beatles)時期就已經被應用,之后更是產生了古典音樂與搖滾樂(Classical Rock)、重金屬(Heavy metal)等流行音樂樂種相結合的流行歌曲,足以可見古典音樂與流行歌曲結合方式的多元化。近十年來這股流行化的趨勢更是加速的被蔓延開來,以流行音樂團體“Sweet Box”為例,以《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一曲橫掃全歐,在 11 個國家登上排行榜前 20 名,此曲為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Suite No.3 in D Major)與流行音樂間的結合,形成了混搭音樂風格;之后,更是有多首樂曲取材自古典音樂的旋律,例如:《Life is Cool》取材自帕夏貝爾(Pachelbel Johann1653-1706)《卡農》(Canon)。

國外的跨界音樂風潮,同樣的也影響了華語流行音樂界,產生了許多跨界流行歌曲,流行音樂從采用或借用某首西方著名古典音樂或民族音樂的主體旋律作為樂曲的一部分,例如S.H.E的《波斯貓》取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材自凱泰比(Albert William Ketelbey1875-1959)的《波斯市場》,陳奕迅的《給愛麗絲》取自貝多芬的鋼琴曲《致愛麗絲》,周杰倫的第6張專輯《十一月的肖邦》作曲靈感取自肖邦的鋼琴《夜曲》;專輯赴威尼斯拍攝 MTV,期望在音樂與視覺上都能呈現古典音樂的氛圍。古典音樂旋律搭配歌詞,以流行歌曲方式呈現,讓每位聽眾接能朗朗上口的哼上幾句,無形中音樂的旋律深植于聽眾的腦海里,同時也拉近和聽眾間的距離。

2.以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呈現。新世紀音樂崛起於 70 年代,至80 年代中期逐漸成熟,此種音樂以心靈和冥想為創作出發點,風格跳脫過去所有的音樂類型,于是定名為「新世紀音樂」。新世紀音樂延續了修身的冥想、并且加入重視環保、宣揚人文思想、關懷社會的理念,此類型音樂帶著新世紀哲學理念,提升人們的精神層面,超越種族間隔閡,達到世界和平的最高層次。

新世紀音樂的音樂呈現方式大致上包含了:器樂演奏、自然音響(蟲鳴、鳥叫、風雨聲等大自然音效)、電子合成音響、人聲演唱等演奏方式;運用的題材十分廣泛,包含了代表民族自我文化特色的經典音樂、宗教音樂、流行音樂、西方古典音樂、配樂等,將以上述題材進行重新編曲創作,在曲式、調性等架構尚做部分保存,以原有架構重新編曲,透過電子合成、特殊器樂或音響效果、人聲等表現方式,呈現出富有溫潤美感、寧靜自適的空靈樂聲,為新世紀音樂一大音

樂特色。新世紀音樂所使用的題材非常廣泛,根據創作者自身的音樂背景,將其熟悉的音樂手法融入其中,創作出多元的曲風。西方古典音樂在新世紀音樂中常被引用為音樂素材,例如:帕夏貝爾《卡農》、亨德爾(George FrederickHandel1685~1759)《慢板》(Adagio)等樂曲被改編為新世紀音樂。

結語

綜觀以上對古典音樂流行化近十年來音樂類型的概略分析,可以發現其已由不同的表現方式廣泛的被呈現。古典音樂流行化這個趨勢,在一些捍衛精致藝術文化人的眼中,將古典音樂世俗化、商業化,將會喪失音樂本身的藝術價值;但換個角度來看,音樂是人對社會內心折射的產物,有其獨立的發展規律,每一個時期的風格和下一個時期又互相突破和繼承,正因如此,可以循著歷史的腳步發現古典音樂,甚至追隨其腳步。一直以來,音樂都是社會文化下的產物,雖然古典音樂和現在有著時間的差距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但不可否認,其高度藝術價值,是可以提升目前社會的文化水平;然而以流行化表現方式,不僅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更是可以將大眾帶領到古典音樂純凈、甜美的藝術領域之中,這不啻也為大眾開了一扇走進古典音樂殿堂的一道門。

參考文獻:

[1]宋學軍,王小夕,中國新音樂的現狀和未來——2011 北京現代音樂節﹒中國美育論壇之新音樂跨界論壇綜述》[J],人民音樂,2011.8

[2]和云峰,知其難為而為之——有關當代“跨國族群”音樂文化研究之難點透析[J],音樂研究,2011 . 6

[3]閆釗,為跨界音樂把脈[J],安徽文學,2008 . 1

[4]王思琦,是“跨界”還是“跨借”?——對“跨界演唱”現象的幾點認識[J],歌唱藝術,2011, 03(3)

[5]曹錫,嚴昕,試論“古典跨界”現象[J],人民音樂,2010 . 10

猜你喜歡
呈現方式古典音樂
淺析古典音樂欣賞的技巧
樂隨心動與古典同行
論古典音樂在當代中國的發展
淺析在音樂教學中影響學生提高古典音樂欣賞水平的因素
論鋼琴即興伴奏編配思維的呈現方式
論鋼琴即興伴奏編配思維的呈現方式
人教版與北師大版中黃金分割內容呈現方式研究
優化例題呈現方式夯實數學教學研究
嶺南民間舞蹈文化類型及其呈現方式研究
聽點古典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