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相融合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2017-10-21 00:11高國志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校園文化技能

高國志

我國近幾年來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投入,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明顯提高,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并不是單靠學生的專業技能來衡量,用人的單位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職業精神便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部分畢業生就業取向功利化、缺乏誠信意識、缺少敬業精神、反復跳槽等現象,不僅影響企業的發展,也影響學生自身的發展。學生就業以后崗位能力發揮的程度,更多的是取決于他所具備的非智力因素,即職業責任、職業態度、職業紀律、勤業、敬業等職業精神。

所以我們要加強學生職業精神的培育,將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構建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支撐、以評價方法和校園文化建設為保障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的育人模式,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關鍵。

一、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方案沒有將職業精神納入教學內容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開設相關職業精神培養這方面的課程,只是通過教育部規定必須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來進行教育。這種培養缺乏職業精神所需的專業性、針對性和實踐性。同時,高職院校缺乏職業精神培養的大環境,沒有將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融入到學生職業人才培養的相應高度。這就使得老師對學生職業精神培養不重視,進而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不能正確對待職業精神。

(二)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輕示職業精神培養

目前我們職業教育強調的依然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強調技能的學習,而對職業精神的培養仍是傳統的講授。這樣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無法激起學生對職業精神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缺乏實踐認識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這種理論式的教學純粹是老師完成工作,學生完成任務,并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職業精神培養的意義所在。

(三)缺乏校企融合的校園文化建設氛圍

很多學校強調校企合作只是在培養學生技能及如何能夠給企業帶來收益,而忽視了應該注重對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融入企業元素的校園文化;在學生各種技能大賽中老師們重視的是比賽的技巧、比賽的結果,卻很少從學生精神的精神、規章制度等方面來確定評判的標準。

二、實現“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融合培養”的途徑

(一)制訂“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往往是以教學口為主,所有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注重教育課程,教學方式等要素,忽略了職業精神、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因而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過程中應該有教學、學工、管理服務等相應的人員才加,在培養方案中要將職業精神元素融入專業課程中,要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堅持知識學習、技能培養與品德修養相統一,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及頂崗實習過程中滲透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在每個環節融入職業精神元素。制訂以“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上體現出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所應達到的目標和要求,在課程體系設置上要突出實踐技能培養,并將職業精神培養融于課上課下、校內校外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

(二)實施“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的課程改革

“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必須以如何突出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和提高職業能力為出發點,構建以職業素質為核心、職業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在公共課程、思想政治課中增加職業精神相關的教學內容;要使職業指導貫穿于學生三年學習生活中,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的課程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突出職業精神培育。將職業精神的培育滲透在理論和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把學生職業精的納入學生素質量化考核,以課程項目化成績作為學生畢業考核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突出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制定具有專業特色的職業精神培養目標,將職業精神內容滲透到全部專業課程標準中,落實到教學環節中。把具有專業特色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等作為重要評價內容納入到課程成績評定中。

(三)強化“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培養”的實踐育人

實踐教學既是高職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環節,又是職業精神培養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學生入學教育及軍訓的契機制訂融入職業精神的培養計劃,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校規校紀教育、適應性教育、安全及衛生教育等。通過入學教育及軍訓,提高學生職業認知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強化紀律觀念、磨煉學生意志、培養吃苦耐勞和抗挫折能力;要精心制訂融入職業精神的校內實習實訓計劃,并落實到具體的實習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將職業精神認知,體會等體現在實習實訓報告中,結合學生技能操作和平時職業精神行為表現,應該制訂融入職業精神的考核評價標準;要制訂融入職業精神的學生頂崗實習計劃,將企業文化、企業相關管理規定、規范操作規程、職業人應具備的職業精神等納入到頂崗實習內容中。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強化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校企合作制訂頂崗實習管理辦法,校企合作聯合指導實習學生,構建以職業素養及專業核心能力為主的頂崗實習評價標準。

(四)營造滲透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包含校園文化設施的建設和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在進行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融合培養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的構建中可以設置企業文化長廊,引進企業優秀文化進行展示等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職業精神教育氛圍;在學生的校園生活中舉辦各種各樣的技能大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提升學生了技能,在比賽中融入職業精神因子,學生通過賽項活動不知不覺的接受融入職業精神的教育;要多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服務活動、社會調研、及志愿者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加社團組織,參與到“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校園生活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目標,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五)建設校企合作的師資隊伍,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融合

在高職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融合中,教師的角色起著重要的地位。在“職業精神與職業技能融合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應建立起一支具有豐富企業經歷、能夠彰顯企業元素的師資隊伍,并在教學實踐中融入職業精神的內涵要素,營造逼真的職場環境,在學訓過程中不斷地積淀和熏陶。要推動校企教師互動實踐制度,建立學校與企業共同培訓教師,完善行業企業人才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的相關政策,建設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讓學生不僅在實踐中、在教學中學習,還讓我們的教師用其自身的職業情感以及職業精神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加強自身知識技能的提升,同時也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對自身的言行進行不斷規范,在學生中樹立一種敬業、樂觀、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人格魅力,進而不斷影響學生,為學生職業精神形成起到示范作用,充分利用特殊的職業身份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三、小結

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把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培養融合培養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樹立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融合的辦學理念,應該在校園文化和實踐教學等主要因子的帶動下,推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融合培養,在教學實踐不斷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出企業、社會需要的人才,也才能為畢業生就業及學生就業以后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董剛.將職業精神養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N].中國教育報 2015.

[2]姬穎超.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精神培養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校園文化技能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人社部將組織開展2021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21年對口升學考試獲獎加分(免試職業技能)專業對照表
2019年對口升學考試獲獎加分(免試職業技能)專業對照表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小鮮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