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音樂的產業化模式構建初探

2017-10-21 02:41潘曉軍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模式構建產業化

潘曉軍

【摘要】:計算機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某些生活方式,也從根本上改變了音樂傳統的貯存和傳播形式。作為一種載體,網絡音樂的出現對音樂的沖擊絕對是劃時代的。網絡給我們帶來了網絡音樂,網絡音樂也正在改變我們傳統的視聽方式,它傳播迅速、影響效果之大是我們所始料不及的。本文重點初步探討了網絡音樂在當前的產業化模式構建,及其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網絡音樂;產業化;模式構建

一、網絡音樂的內涵與外延

1.網絡音樂的跨時空性

網絡是音樂拓展了存儲空間了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具有全球性,網絡傳播使世界變成了一個村落,音樂在其中傳播的更廣泛,由此也可看出網絡傳播的開放性。于是,空間、邊界、國界等詞在網絡傳播中被賦予一種新的含義。

2.網絡音樂的自由性

音樂借助網絡這個媒介,使得音樂在網上大量復制,免費下載,在線試聽,滿足了受眾對音樂大量的需求,另外它使網絡原創音樂的創作者能獨立,自由的在網上展示其作品,擺脫了由出版商發行的傳統模式,大量的網絡歌手出現,使得音樂門檻降低。

3.網絡音樂的雙向交互性

我國學者有的把這些模式都歸結為線性傳播模式,但其中有單向傳播模式和雙向傳播模式之分。不管如何區分,其傳播模式都是和媒體的特性緊密相關的,描述的是依賴傳統媒體的傳播景象。網絡媒體將打破傳統媒體的體制,改變大眾接受信息,交換信息的方式。受眾從接受者變為索引者,在浩瀚的網絡資源上尋求自己有用的音樂資源,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并參與其中,如通過bbs發表意見,制作自己的音樂網站,在網站上發表自己的音樂作品。

4.網絡音樂的多媒體綜合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指出:“信息社會,其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比特與源自遵循著完全不太的法則。比特沒有重量,易于復制,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在它傳播時時空障礙完全消失。原子只能由有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價值高?!彼终f:“比特會毫不費力的相互混合,可以同時或分別地被重復使用。聲音,圖像和數據的混合被稱作多媒體,這個名詞聽起來很復雜,但實際上,不過是指混合的比特罷了?!眰鹘y音樂傳播方式不外乎紙張,收音機,電視機,CD等,在網絡上我們欣賞音樂的方式有了新的改變,一首歌曲,在看著歌詞的同時音頻在同時播放,如果喜歡視頻還可以欣賞到視頻,在線看完后還可以把音頻或視頻下載到手機等載體上,方便而快捷。

音樂作為人類重要的精神文化產品,其具有重要的娛樂功能,所以音樂跟隨信息時代的腳步發展也是非常明確的,網絡音樂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聽音樂是目前中國網民上網的首選活動。數字音樂改變了音樂的傳播和體驗方式,數字音樂出現之前,人們主要是通過購買各類磁帶,唱片通過特定的播放設備播放欣賞,而數字音樂則讓存儲數字化的硬盤,存儲器,計算機成為了音樂播放體。也其改變了音樂的銷售渠道和方式。以前的CD唱片銷售需要求不斷下降。大多數的唱片公司也都面臨被迫轉型,還有就是盜版問題對老式產業的沖擊。而如今網絡音樂的出現商家提供各種接入手段,使信息獲取,銷售都更加方便快捷了。比如蘋果公司的以技術為基礎賣終端(如IPOD機)售音樂,特別的音樂在特別的地方購買,在特別的終端上欣賞。再次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個人計算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采用MP3數字音樂形式來保存音樂,從網上直接下載數字音樂或在線收聽也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可見網絡音樂的到來時不可逆轉的。在這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網絡有非常好的積極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不好的一面,比如近幾年網上流行的一些低俗的網絡歌曲是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相背而馳的,是極其影響社會風氣的,會給我們的下一代青少年靈魂造成精神污染,所以即使是高度開放的今天,也應有高度的思想建設和管理。

因此,在網絡的管理上應從幾個方面來抓:

(1) 加強網絡音樂經營主體管理。從事網絡音樂產品的相關經營活動,必須是經文化部批準,設立的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

(2) 加強網絡音樂內容的管理。其經營單位的網絡音樂產品,必報文化部進行內容的審查或備案,進口音樂也要經文化部審查通過后方可投入運營。

(3) 加強對網絡音樂的知識產權的保護,政府改進服務,提高審查效率,為企業的合法經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的同時,對從事違法網絡音樂經營活動依法開展監管和查處工作。

(4) 加強對音樂產品搜索服務的管理。必須確保通過該種方式傳播的是經文化部內容審查通過后投入運營的音樂產品。

二、網絡音樂產業化模式的構建

(一)音樂產業發展的機遇

伴隨著數字娛樂時代的到來,我國網絡音樂產業正處在一個戰略機遇期。首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音樂產業作為文化產業中的一個重要部門,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無限的空間。巨大的經濟效益與高新技術的參與,使音樂文化產業擁有自我擴張的內在動力和勢頭,可以突破任何阻礙與約束而擁有一個廣大的前景。這一切都促使了音樂文化產業的領域與空間呈現出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性。就這方面來看,我國音樂產業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其次,據調查顯示:中國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已經接近40%,表明人們在滿足了吃、用之外有能力進行高一層次的消費,提出了新的需求——產品要蘊含一定的文化內涵,因為文化的狀態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精神狀態?,F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在緊張工作之余,需要文化娛樂來調劑生活,以放松情緒、美化生活、吸取精神食糧。通俗音樂及商業化音樂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因為年輕人熱情、時尚,而流行音樂貼近生活,有著鮮活的藝術生命,勢必擁有眾多的年輕受眾群,這批眾多的年輕受眾群恰恰又是吸引商家的關鍵所在,他們被視為:“最有消費能力的群體?!?/p>

(二)網絡音樂的產業化

“產業化”的概念是從“產業”的感念發展而來的,“產業”這個概念是屬于微觀經濟的細胞與宏觀經濟的單位之間的一個集合概念,它是具有某種同一屬性的企業或組織的集合,又是國民經濟以某一標準劃分的部分的總和,而“化”是指要形成社會普遍承認的規模程度。所謂的“產業化”就是指要是具有同一屬性的企業或組織集合成社會承認的規模程度,已完成從量的集合到質的激變,其正成為國民經濟中以某一標準劃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產業化”。而我們又知道產業劃分為三大類,第一產業為農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等,第二產業為制造業、采掘業、建設和公共工程等,第三產業類就包括商業、金融、保險、通訊業、服務業等。音樂在人類社會中本是一種人類用來娛樂休閑放松的精神糧食,最開始他并不是一種商品來做為交換的,它成為一種商品是隨著人類的不斷商業化發展,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的結果,使得音樂也成為了一種有交換價值的物品,來滿足人們的需求,隨著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發展,文化需求平臺的轉移,音樂的傳播也發生了變化,在以前音樂是在第二產業中發展,他是伴隨功業的發展而發展的,如磁帶是工業制造的,光碟等都是。而現今人們消費的轉移,音樂也應跟隨步伐向第三產業來發展,使之成為音樂信息的產業化模式來發展。只有這樣的音樂在符合時代的要求。

1.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網絡時代音樂產業的發展會面臨很多問題,需要盡快解決,其中就有法律規制問題。首先,網絡音樂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它既是傳統音樂產業的延伸,更是日益興旺發達的網絡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音樂的管理政策是在我國網絡文化整體管理制度的大框架下擬定的。其次,營造健康良好的市場法律環境。將打擊非法經營,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文化部及各地方文化市場管理和文化執法部門的工作重點與發展網絡音樂的重要舉措。對未經文化部許可,擅自從事網絡音樂等網絡文化經營活動的,要依法取締。對傳播含有違法違規內容的,應予以處罰。再次,要整合執法資源、增強協作意識,提高辦案效率,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的協查制度。文化行政部門要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打擊侵權盜版音樂的違法行為。對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傳播他人音樂作品,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據《刑法》予以處罰。打擊非法網站導致音樂產業市場份額被盜版者大量侵蝕的情況,健全法制,讓消費者更多地樂于從合法網站獲取音樂,使互聯網給音樂產業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要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知識產權合理使用,尤其是加強網絡音樂知識產權保護。

2.實施音樂產業融合策略

應該轉變觀念,重視音樂產業的產業融合,抓住產業融合帶來的新機遇,進行宣傳和促進,使音樂產業融合跟上世界潮流。首先,要樹立正確心態。在數字音樂領域,對于詞曲版權的保護,在美國、歐洲等版權保護非常受重視的國家,都走過了一段相當曲折的道路,對于中國則更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其次,音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使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音樂產業融合的基礎,現代信息技術在音樂產業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是音產業融合的根本原因。傳統的音樂活動主要包括作詞、作曲、歌手演唱、樂隊演奏、唱片錄制、唱片發行和舉辦演唱會等等。由于計算機的普及與相關數字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音樂領域被廣泛應用,音樂產業應逐漸實現與信息技術產業的融合。再次,業務融合。在技術融合發生后,音樂和電信業在各自傳統業務基礎上開發新業務,延伸產業鏈,電信業開始向寬帶業務發展,音樂產業開始把數字音樂作為自己發展的方向。雙方業務的發展使雙方原來獨立的產業出現了交叉——無線音樂、在線音樂。在技術融合和業務融合的基礎上,音樂和電信業出現了產業融合。

3.積極拓寬音樂產業鏈

從傳統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音樂產業可以分為三個環節:音樂創作、音樂傳播、音樂消費?;诨ヂ摼W絡的運營商控制音樂創作的能力大大增強,其對音樂制作和銷售環節的控制力也不斷增加。所以要求制定正確的行動策略,團結一致,共謀發展。在目前數字音樂市場,基于手機的無線下載市場,發展還是比較健康的,這一市場的SP和CP具有比較強的版權保護意識,發展比較迅速。而基于計算機的互聯網下載市場,則充斥著非法下載或鏈接,而且服務商極其分散,較難監管。所以,在目前階段,數字音樂市場的發展重點并非互聯網領域,而是無線下載市場,首先做好這一市場的詞曲版權工作,比較現實可行。由于中國數字音樂市場前景廣闊,所以唱片公司、版權公司、有關協會社團等各方機構,都希望在這一市場取得一定的利益,在版權保護問題上,卻往往各說各話、自說自話,甚至在自己所主張的權益得到保護的情況下,對其他方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持默許態度。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雖然會存在利益、觀念上的不一致,但關起門來一家人,營造一個良性的版權保護環境,建立完善有效的版權保護機制,促進數字音樂市場的健康發展,是大家共同的根本利益與長遠利益所在。所以,音樂產業界內部,應該在版權保護方面,進行更有效、積極的協調,高瞻遠矚,共謀發展。

4.加強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產業融合往往表現為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音樂產業的融合也常常表現為信息技術在音樂產業中的應用,從而使信息技術產業與音樂產業發生融合。必須清醒地看到:無論是數字音樂產品,還是傳統音樂產品,其核心價值都應該是真正擲地有聲的作品,以及擁有專業健全的音樂產業人才隊伍。創作出具有全新創意、核心競爭力及個性化的原創產品,才是打造、開發核心競爭力的最佳資源和主體。這樣在培養音樂產業的經營人才方面,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和訓練,使他們掌握與音樂產業融合的有關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等等。應該采取“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方針,一邊著手引進,一邊自己培養。從音樂企業角度看,應該拿出更多資金,投入到員工培訓,加速員工專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從高校角度看,應該開設音樂經濟、音樂管理、藝術管理和娛樂營銷等方面的專業,培養高層次音樂專業人才。從社會角度看,應該培育濃厚的文化氛圍,舉辦更多的音樂產業論壇,為音樂創作和音樂專業人才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機會。最后,加強詞曲作者的培養。

5.強化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國網絡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戰略基點。我國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依靠網絡文化企業來實現。為激發社會興辦網絡文化的積極性,文化部對國內提供網絡文化服務的企業取消了所有制、行業、地區、部門等各種壁壘,積極鼓勵國內企業開發具有先進技術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內容健康有益、形式豐富多樣的先進網絡文化產品。積極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國家網絡文化創新體系,努力把我國的音樂資源和市場優勢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和產業優勢。隨著音樂的發行渠道逐步從以音像店和音像專柜為主的物理渠道,過渡到以網絡和無線下載為主的數字渠道,音樂銷售的內容也將逐步從專輯走向單曲甚至是單曲的節選。只要把單曲的定價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范圍內(譬如一兩元錢),并且能提供非常方便的支付手段,購買正版音樂的消費者一定會成為主流。此外,針對盜版問題一般都認為應該依靠健全法制加以解決。我認為,作為傳媒產業一個特殊行業,音樂產業若想常青也要把內容作為產業發展的要義。音樂產業屬于創意行業,要實施自主創新,投入資本,堅持促進技術進步與合理可控地利用技術相結合。技術發展對音樂產業是一把雙刃劍,必須趨利避害,加強管理,既要發展新興的網絡音樂,也要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改造并提升傳統音樂產業。

參考文獻:

[1]唐霞.網絡文化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構建[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1(01)

[2]衛麗軍.全球化與中國傳統音樂發展戰略[J].平原大學學報.2006(2)89-91

[3]蔡際洲.中國傳統音樂的生態系統及其可持續發展中國音樂[J].2003(2)9-17

[4]張巨斌.音樂文化的傳播形態[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4(05)

猜你喜歡
模式構建產業化
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經受市場考驗,漢服步入產業化進程
航空集團公司共享式財務集中管理模式構建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多元化評價體系融入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構建
淺談構建林業產業化經營體系
高職院?!?+3”企業化教師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論國產青春片的青春消費與懷舊敘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