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新聞傳播中的微博、微信應用分析

2017-10-21 01:13劉振強羅通鄭延旭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微博應用分析微信

劉振強 羅通 鄭延旭

摘 要:在智能設備不斷的更新以及普及的情況下,傳統的傳播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廣播觀眾逐漸流失的情況下,如何結合微信、微博等平臺的優勢來提高廣播電視的影響力,已經成為行業內需引起重視的問題。本文將會對微信、微博等平臺對廣播新聞傳播產生的影響做詳細的闡述,并深入剖析微信、微博傳播的特點,并探討廣播新聞傳播與微博新聞結合后產生的影響,期望能為行業進一步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方向。

關鍵詞:廣播新聞傳播;微博;微信;應用分析

隨著國內經濟水平不斷的增長,信息產業以及移動設備得到了高度的發展,微信、微博等平臺也逐漸成為當前新聞傳播領域的主要力量。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對社會新聞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當前信息傳播效率日益提升的今天,微博、微信等傳播途徑已經被逐漸應用于廣播新聞中,大大提高其傳播的時效性。目前,人們的生活幾乎都與這兩大平臺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甚至已經習慣于自主搜素喜愛的新聞,而不再被動的接受廣播新聞傳播的內容,可以說,這對于當前新聞傳播行業將會是一項較為嚴峻的挑戰。

一、微博、微信在廣播新聞傳播中的優勢

1.微博的優勢

在微博用戶持續增加尤其是明星用戶帶來的名人效應,使得微博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國內的微博用戶都可以成為微博的制造者,而同時他們也是新聞的消費者??梢哉f,事發的群眾是最快接觸新聞事件的人,而微博給他們提供了傳播的平臺,他們只需要將新聞的內容寫入到自己的賬號中,便可以得到及時且廣泛的傳播,使得廣播新聞的傳播高門檻在被逐步打破,也大大豐富了新聞傳播的途徑。這種渠道的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讓信息發布者獲得更為快捷的服務,他們可以在平臺上直接發布自己的聲音,并且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進行即時的交流。

當然,除了用戶身邊發生的新聞之外,廣播媒體也可以將此作為自己的途徑,將各項信息進行加工與歸類,并最終形成專業化且可讀性較高的新聞資訊。比如,當用戶想了解九寨溝地震的前后現狀,從業者則可以將微博中相關的信息進行整合,并及時發布讓用戶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當前地震發生時的情景,這種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媒體平臺吸引一部分忠實讀者,也能夠達到新聞傳播的目的。再比如,在甬溫線鐵路事故中,新浪微博的實時性優勢給事件的傳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也讓人們能夠有曝光率更高的平臺來獲取自己親友消息。因此,微博的優勢在于平臺的普及率高、實時性強且具有較好的互動性,讓每一個現場觀眾都能成為新聞的編輯者,也保證了其最終內容傳播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2.微信的優勢

微信是騰訊公司旗下推出的一項即時通訊軟件,截止到2016年,官方統計的用戶已經超過了9億人,具有非常雄厚的群眾基礎。此外,微信的準入門檻極低,只需要通過QQ號或者手機號等來進行注冊即可,隨著應用的不斷普及,新用戶的增長還有較大的可拓展空間。因此,在如此強大的群眾基礎上,新聞傳播者有必要與其相互結合,產生新的模式,給用戶創造豐富的新聞獲取途徑,打破過去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從而擴大其普及的范圍。此外,微信可以傳送各種類型的信息,當微信用戶發現相關的新聞線索,并能夠近通過圖片、文字的形式進行轉發,從而達到傳播蔓延的效果。其中微信公眾號也是新聞傳播可選擇的而一向重要途徑,讓信息在生產之后盡快的散播開來。并且微信也有著較強的時效性,在突發的事件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比如對四川蘆山地震的報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便是利用了其強大的推送功能,讓其能夠在事件的傳播中占據先機。而且,與其他付費途徑相比,微信的傳播成本極低,且帶有聲音、圖片、視頻等各種類型的傳播形式,加之當前4G網絡的普及,使得智能用戶可以快速的獲取并分享,提升整體的傳播效率。

二、廣播新聞傳播與微信、微博的結合與應用

廣播新聞傳播大多是沿用傳統媒體的形式,并且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具備了較為強大的積累。而微博、微信由于其較強的傳播能力以及低門檻時期使得各種虛假的新聞在網絡中傳播,因此相對于這些新的平臺來說,傳統的傳播優勢在于其較高的真實性,因為需要通過層層嚴格的審核,并且會受到民眾的監督,可以說他們的真實性所帶來的公信力也是當前浮躁社會中難能寶貴的要素。公信力是傳統媒體傳播的重要基礎,即便在網絡迅速普及且發達的今天,保持傳統媒體的真實性也依然是當前廣播新聞傳播中所需要堅持的職業操守。曾經,在微博上熱傳的“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使得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而當中國之聲聯系官方平臺后才得知了其消息的真偽,也因此達到了較好的必要效果,對于媒體公信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在廣播新聞傳播與微信、微博平臺的結合中,應當注意自身消息的真實性,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其當前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此外,由于傳統的廣播新聞記者在采訪中可能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無法深入的了解現場的情況,因此,從業者急需要有一項資源豐富的平臺來幫助自己更新與夯實,而微博微信就是這樣一種選擇。當然,在海量的消息面前,從業者需要對各項信息進行審核與辨別,并且做好正面的引導。畢竟網絡平臺中也存在較多的生活不順的用戶,他們常常會散播不實或者不健康的謠言,這就需要廣播媒體能夠做好輿論的正確引導,為人們樹立健康的價值導向。

最后,微博、微信等平臺都可以借助視頻、聲音等形式來進行傳播,讓用戶能夠更深刻且更加直觀的了解事件本身,這也是新聞傳播中較好的選擇。因此在與這類平臺的融合過程中,廣播新聞從業者需要學會如何將新聞轉變為與微信、微博相適應的內容,并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進行再次提煉與加工,然后進行發布。同時,在發布過程中,從業者需要了解其發布的信息除了是個人的觀點外,也是代表其工作的媒體所發表的內容,因此都需要樹立一定的責任意識,確保消息傳播的客觀性與正面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網絡技術以及智能設備不斷普及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臺已經逐漸成為當前社會新聞傳播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大范圍傳播的過程中,也加劇了信息的不確定性,因此需要媒體從業者做好正確的引導,才能為群眾提供更加可靠的新聞信息。而這也是廣播新聞傳播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讓微博、微信的平臺為其提供契機,順應時代的變化,實現傳播途徑的創新。

參考文獻:

[1]任重.探討微博微信在廣播新聞傳播中的優勢及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1):280.

猜你喜歡
微博應用分析微信
傳統媒體所辦新媒體的傳播特性分析
微信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發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新型傳感器在汽車技術中的應用分析
微信
微信
神回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