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門女將形象的產生與明代社會環境的關系

2017-10-28 04:56王賢妹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忠君楊家將演義

王賢妹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藝術形象的產生和演變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它既受到文學自身發展規律的制約,也受到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集中描寫楊門女將形象的《楊家府演義》與《北宋志傳》之所以能夠在明代出現并不是偶然的現象。本文主要探討明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與楊家將傳說的盛行及楊門女將形象形成的關系。

1 尖銳的民族矛盾

《北宋志傳》與《楊家府演義》這兩部小說都是以楊家將抗敵御侮、保家衛國作為主要內容,以尖銳的民族矛盾為線索。其中,楊門女將在抗擊遼國和西夏的戰斗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里既有歷史上民族矛盾的積淀,同時也有明代外患不斷的現實因素影響。

楊家將故事的廣泛傳播及楊門女將群體形象的出現,是宋元至明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尖銳的民族斗爭的產物。從北宋到元末明初的數百年間,連綿不絕的民族戰爭使民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廣大民眾飽嘗戰亂之苦,渴望出現英勇善戰的民族英雄,以抗敵御侮、保家衛國。從北宋到元末,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期。

明代社會嚴重的外患問題使民族意識受到進一步的刺激。在強烈的民族意識作用下,民眾產生了對本民族的英雄崇拜。演義小說的廣泛傳播,使社會的各個階層形成了崇拜英雄的文化心理,以至“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婦,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對于英雄人物“無不能悉數顛末,詳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徹旦,幾忘食忘寢,聚訟言之不倦”①。久在民間傳播的楊家將故事也因此獲得了傳播擴展的契機,一時間在坊間推出不止一部楊家將題材的長篇小說。

女將們英勇善戰的才能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征,而忠孝節義的道德品質無疑具有傳統漢民族的倫理觀念。正如葛兆光所言:“楊家將故事的形成與流傳,可以用于透視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觀念凸顯的歷程?!毙≌f中的楊門女將形象體現了明代的民族觀念,從中可以透視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這一藝術形象既反映了歷史與現實中漢民族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尖銳的矛盾和沖突,也反映了不同民族通過交流與融合所產生的認同感在逐步加強的趨勢。

2 忠君主題的確定

《北宋志傳》與《楊家府演義》中的楊家將不畏犧牲、前仆后繼,表現出了強烈的忠君思想。文學作品中塑造了許多忠君愛國的典型,但是其中的女性并不多見。而《北宋志傳》與《楊家府演義》中的楊門女將雖為女流,卻是保家衛國的忠臣。

作者所以塑造楊門女將這一女性英雄群體,還特別標舉“十二寡婦征西”的悲壯故事,其實就是要格外張揚楊家將滿門忠烈、前仆后繼、誓死保國的家族精神:男子為國盡忠,戰死疆場,他們的女性親眷來不及擦干眼淚,便拿起父兄、丈夫、子侄留下的刀槍,義無反顧地走上戰場。還有比這更壯烈的英雄史詩嗎?

歷史上的楊家將,確實有著很強的忠君觀念。同時,楊家將故事產生后,在從北宋到元、明流傳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以忠君思想為特征的基本主題。楊門女將形象延續了楊家將故事的忠君思想。她們在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忠于朝廷的實際行動自不待言,其言論也具有濃郁的忠君色彩。如令婆曾說:“曾憶汝父遺言:國尚有兵革,須盡忠所事?!毙镆舱f過:“荷殿下盛情盛德,日后全家當效犬馬之報”②。

楊家將故事自身的忠君主題具有較強的內聚性和穩定性,它為小說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內核。而《楊家府演義》與《北宋志傳》作為明代的文學作品固然反映明代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同時,小說的作者也必然受到文學創作自身規律的制約。

3 結語

本文簡要分析了楊門女將形象在明代出現的原因。其實,民族矛盾與忠君思想是相互聯系的兩個要素,并不能截然分開。正是因為邊患不斷、戰爭頻仍的外部因素,才引發了上層統治者和普通民眾對忠臣的呼喚。而明代民間扮演“十二寡婦”的活動則是促使楊門女將形象產生的較為直接的因素,她們在小說中的出現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種偶然現象,其實體現了歷史和現實中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楊門女將作為武藝高強、忠心保國的巾幗英雄形象,開創了女性英雄群體的先河,豐富了楊家將故事的人物畫廊。她們為流傳已久的楊家將故事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由此產生的婚姻愛情等家庭生活內容成為此后楊家將故事發展的方向。

注釋:

① 明·袁宏道.《東西漢通俗演義》序,見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883.

② 楊家府演義.十二寡婦征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 明·宋濂.元史[M].卷一百○四.中華書局,1976.

[2] 清·張廷玉.明史[M].中華書局,1974.

[3]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下冊)[M].中華書局,1963.

[4] 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5]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王季思.全元戲曲(第五卷)[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7] 王季思.全元戲曲(第五卷)[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8] 王季烈.孤本元明雜?。跰].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

猜你喜歡
忠君楊家將演義
登雁門關
魏晉時期忠君道德管窺——以《世說新語》為例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三國演義
多元民族文化影響下的楊家將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儀式與雜劇《昊天塔》為中心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例析
淺談高考數學中的審題要點
逐鷹演義之戰三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