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綜合護理在消渴病痹證中的干預效果探討

2017-11-02 03:20白麗娟通訊作者李雪麗
中國民間療法 2017年9期
關鍵詞:痹證證候療效

白麗娟 通訊作者:李雪麗

中醫綜合護理在消渴病痹證中的干預效果探討

消渴??;痹證;護理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發癥之一,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DPN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本病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逐漸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肌無力等,甚至導致患者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山西省中醫院內分泌科診斷為消渴病痹證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36~64歲,平均(55.8±8.3)歲;病程5~21年,平均(10.2±4.4)年。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8~63歲,平均(56.1±8.4)歲;病程6~20年,平均(10.4±4.3)年。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排除標準:腰椎病變、腦梗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經病變者;過敏體質者;妊娠、哺乳期女性;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者。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并予降糖、降壓、調脂、甲鈷胺片營養神經、貝前列素鈉片改善微循環。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綜合護理干預。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中醫綜合護理:①飲食護理:根據患者體質差異及運動量制定個體化食譜,指導患者合理飲食;②運動護理:根據年齡、體質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如太極拳、易筋經等健體運動;③情志護理: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種顧慮,對病情的擔憂、對用藥副作用的顧慮以及家庭經濟負擔、疾病癥狀的困擾等,導致患者常處于焦慮狀態,針對不同患者,耐心講解糖尿病及并發癥的注意事項、糖尿病正確用藥,使患者解除思想負擔,更好地配合治療;④中醫特色護理:使用本院治療消渴病痹證的外用中藥熏蒸方,組成:川牛膝、木瓜、當歸、細辛、甘草、黃芪、桂枝、赤芍、伸筋草、紅花等,熏蒸患者雙下肢,溫度40 ℃,每日1次,每次30 min。

治療結果

1.療效指標:觀察患者臨床癥狀、中醫臨床證候積分、多倫多臨床評分(TCSS)及下肢肌電圖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的變化。

2.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顯效:中醫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分率≥70%。有效:中醫臨床癥狀有好轉,30%≤證候積分減分率<70%。無效:中醫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分率<30%[3]。

3.結果

(1)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TCS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TC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CSS評分均降低(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TCSS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3)SCN、MCV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SCN、MCV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腓總神經、正中神經的SCV、MCV均升高(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SCN、MCV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討論

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發癥之一,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多數會出現明顯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西醫主要對因治療,如控制血糖、抗氧化應激、改善微循環及對癥止痛治療。DPN屬于中醫學“消渴病”“痹證”等范疇,其發生發展與氣血病變密切相關,涉及臟腑主要為肝、脾、腎[4]。

中醫藥治療消渴病痹證具有幾千年的臨床經驗,可以根據個體差異采用辨證論治方法,效果頗佳,副作用極少,對于癥狀頑固的患者效果更佳。由于消渴病病程長,纏綿難愈,病情復雜,并發癥多等特點,患者常常日久疲于重視,或者過度重視,心理負擔重,不配合治療,嚴重影響臨床治療療效。研究證實中醫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改善DPN患者的腓總神經運動傳導速度、腓腸神經感覺傳導速度[5]。

綜上所述,中醫綜合護理干預不但能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而且能改善下肢感覺神經、運動神經的傳導速度,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10):447-498.

[2]龐國明,閆鏞,鄭曉東.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醫防治指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2):119-121.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7.

[4]張其慧,李然偉.健脾柔肝通絡中藥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2 例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8):832-834,843.

[5]劉燕平,李金花,徐玉梅,等.中醫綜合治療護理技術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9):3-5.

2016-11-18)

猜你喜歡
痹證證候療效
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醫證候相關性研究進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紅細胞增多癥中醫證候研究
近端胃切除雙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術用于胃上部癌根治術的療效
上海地區2型糖尿病中醫證候分布特征初探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烏頭對寒、熱痹證大鼠痛覺敏感干預作用的藥效學及作用機制研究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針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療落枕的療效報道
壯醫外治法治療痹證的研究進展
陳昆山治療痹證驗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