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一份歷史資料

2017-11-13 18:33
大江南北 2017年6期
關鍵詞:淮陰新華日報蘇中

解讀一份歷史資料

肖木

北京的老戰友周巖同志在研究新聞出版史料中,發現了一份他認為具有“收藏和紀念意義的珍貴文物”,因資料中有我的名字,故復印了一份給我。

這份資料是“中共華中分局文化機關總支委候選名單”(以下簡稱“名單”),共計16位候選人。我是年齡最小之一,今年也已96歲了,年齡比我大的計14人。合到今年,有10人高達100-113歲,余下4人,也在96-99歲之間,想來大多都已不在世了。因此,我有責任對這份歷史資料的產生時間、地點、人物情況及時代背景等作一解讀。

這份“名單”產生的時間應該是1945年,這可以從這份“名單”的有關我的簡歷欄中找到印證。第一,在年齡格內,注明“25歲”,我出生于1921年,1945年正好是25虛歲;第二,我的簡歷中有“今年七月,任《蘇中報》印刷三廠廠長”,這正是發生在1945年夏天的事。當時新四軍一師政治部印刷廠廠長缺位,組織上決定從《蘇中報》印刷廠抽調人去當廠長,我就是在1945年的六七月間被派去任職的,同時,師政印刷廠被改屬為《蘇中報》的第三印刷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蘇北運河沿線的淮陰、淮安等主要城市相繼解放,這就將過去被隔裂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塊根據地聯成一片,而兩淮(淮陰、淮安稱兩淮)則成為蘇皖邊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淮陰市成為中共華中分局和蘇皖邊區政府所在地,淮安市成為華中軍區機關的所在地。

華中分局決定要在淮陰市辦一張報紙——《新華日報》(華中版),委任范長江同志負責籌備工作,決定將《蘇中報》和《淮南日報》兩個報社的人員、印刷器材向淮陰集中,負責報紙的全部出版工作。我們《蘇中報》的一、二印刷廠合二為一(原師政印刷廠,重組領導班子,留在蘇北工作)。我調回《蘇中報》印刷廠,和編輯部的干部于10月中旬北上抵達淮陰。經過兩個月的準備,1945年12月9日《新華日報》(華中版)順利創刊。

這份“名單”產生的確切時間,應該是在1945年的10月中旬我們到淮陰報到時開始至12月底這段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從常理上來說,籌備報紙創刊工作和籌備黨組織的組建工作應該是同步的。

從這份開列了16位候選人的“名單”上看,它是由華中分局決定組建的,《新華日報》(華中版)、新華書店(其實是出版社兼發行)和華中文協等三個文化單位組成一個聯合黨總支委員會。16個候選名單中我熟悉的有13人,他們是:

包之靜

:《新華日報》(華中版),副社長;

蘇揚

:《新華日報》(華中版)專職黨務工作

;史乃展

:《新華日報》(華中版)編輯部主任;

杜諾

:《新華日報》(華中版)編輯;

蕭木

:《新華日報》(華中版)印刷廠政治指導員;

徐澄波

:《新華日報》(華中版)印刷廠廠長;

郭超柏

:《新華日報》(華中版)印刷廠機印組組長;

顧松

:《新華日報》(華中版)印刷廠澆字組組長;

沈琮

:《新華日報》(華中版)校對員;

華應申

:華中新華書店總經理;

倪德甫

:華中新華書店印刷廠廠長;

黃源

:華中文協知名作家;

黃則民

:華中文協。

還有3個人(王林芳、張克威、王實)的情況我不熟悉。

最終被選入這屆總支委員會的究竟是7人還是9人,我記不清了,但在我的記憶中,當選的有8個人,他們是《新華日報》(華中版)的包之靜(總支書記)、蘇揚(專職總支副書記)、史乃展和蕭木,新華書店的華應申和倪德甫,華中文協的黃源和黃則民(蘇揚以下為總支委員)。

該總支委員會僅存在約半年左右時間。1946年上半年,召開過幾次總支委員會,討論工作。幾次會議都在社長范長江辦公室召開的,范也列席會議。1946年6月國民黨發動內戰,淮陰城遭受轟炸與掃射,黨政機關紛紛撤至農村,總支委員會也就無形中消散了。

為了穩定和振奮民心,報紙必須堅持在淮陰出版。報社印刷廠于6月底搬至淮陰城外,堅持出版至9月19日,我們才撤出淮陰。當晚國民黨74師占領淮陰城。

70多年過去了,現在重讀這份名單,感到既熟悉又親切,激情的歲月又重新浮現在眼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作者為《解放日報》離休干部)

猜你喜歡
淮陰新華日報蘇中
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被授予“揚州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一飯千金
蘇中少年英雄——周銀海
蘇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蘇中小延安”的由來
我的奶奶
一飯千金
《新華日報》首報 “敢死隊”英勇事跡
左中右三報抗戰時期想象的共同體建構
背水一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