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同貓說

2017-11-13 22:40尹建國
遼海散文 2017年1期
關鍵詞:豐子愷母親媽媽

雞同貓說

“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边@是豐子愷先生所繪,刊登在《申報》上的一幅“雞貓箋”漫畫。沒想到,一甲子后,復現于“丁酉年”的《遼海散文》第一期封面之上。細細觀之,雞、貓護生、繞膝之情,耐人尋味。

當初,豐子愷先生作此畫時言明:這是一張雞貓畫箋,蘊具祥和孝思之意。我想,值此“雞年”到來之際,畫面之上的,雞與貓又在竊竊說些什么呢?

畫面之上一只溫婉、柔美的雞媽媽呵護著一群小雛,“全家?!逼錁啡谌???吹贸?,雞媽媽此時是幸福的,孩子們是安全的。而那只小貓咪,卻緊緊地依偎在貓媽媽的懷里,雖然略顯單薄,但是,也難掩其知足的表情。

我端視良久,忽爾感慨萬千。年關將至,一股淡淡的鄉愁在腦際彌漫開來。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張羅返鄉探望雙親的最佳時機。遺憾的是雙親往生天國已有經年,一想到此,便念及白居士的那首詩來:“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爾雅”里說:“雞者,首戴冠者,文也;足博距者,武也;敵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者,仁也;鳴不失時者,信也?!毕氘敵?,兄弟姐妹六人就像那一只只嗷嗷待哺的雞雛,圍聚在母親的周圍,雖然那個年代,吃不上、穿不上,但是,瘦弱的母親卻帶著我們在“土里刨食”,硬生生地把偌大一個家給撐了起來。待我們羽翼豐滿,各自東西的時候,母親卻先于父親十年撒手人寰。

自母親老后,每隔幾年我便趕在年節回去一次,每回去一次,我發現父親蒼老一次。那年的年關,當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于黃昏時分推開老家房門的時候,眼前的境況,讓我淚流滿面。父親佝僂著身子,坐在輪椅上,他的腳下靜靜地臥著一只黃色的貓兒,父親瞇著眼睛,貓兒也瞇著眼睛,享受著冬日里那最后一道暖陽。

那天,我還問父親,為啥不養幾只雞,父親搖搖頭,沒有作答。

這種畫面時不時出現在我的夢里。我想將來有一天,我也會像父親一樣老去,待我走不動的那天,我也要像父親一樣養上一只貓兒。

(沈陽 尹建國)

《雞同貓說》,這題目初看之時讓我感到啼笑皆非。每天在鄉下我都能看到農戶家散養的雞、鴨、鵝,貓和狗,她們各尋其樂,悠然散淡。偶見狗兒追逐雞鴨玩耍,卻不曾見過雞與貓之間有過親昵或“交談”。

然而,當我靜下心來,仔細觀賞豐子愷先生所繪《雞貓箋》的時候,我發現在這位高超的漫畫大師筆下,雞和貓早已經跳出了這幅畫面之外。雞母親和她羽翼呵護下的那群淘氣可愛的雞寶寶,貓娘與她護佑在胸前的乖巧幼子,其神態無不出神入化,鮮活靈動,蘊具祥和孝思之意,令人耳目一新。雞與貓雖分屬不同種群,但在豐老先生的畫中,她們是友好、和睦的,超出了人們慣常的思維想象。雞母親友善的同貓娘侃侃而談。有可能是在夸獎她的寶寶們何等聰明伶俐,也有可能是在向貓娘傳授“雞撫群雛爭護母”的育兒經驗,或者是驕傲的炫耀她與人類的親密無間?!巴鹑缒铩钡呢埬?,安靜地蹲在一旁,洗耳恭聽,彬彬有禮。

我臆測,雞母親同貓娘談論最多的可能是母愛。理由有三:其一,《雞貓箋》是《豐子愷護生畫新傳》之《舔犢情深》中的一幅,畫面上引用了高吹萬的《望江南》詞句“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雞、貓,雖為異類,但同為母親。舔犢之情,不言自明。其二,雞的母愛超乎人類想象。她可以長時間不吃不喝,堅持用自己的體溫孵育寶寶出生。當遭遇天敵侵害時,她會奮不顧身,用孱弱的身體全力庇護她的寶寶。八十年代初,一部臺灣電視連續劇《星星知我心》轟動了大陸,劇中凄婉的母愛故事讓我潸然淚下。劇集片頭就是以一只母雞與她的雞寶寶們不離不棄來隱喻身陷絕境的主人公古秋霞偉大無私的母愛。其三,老舍先生的佳作《母雞》,也曾經對一位“偉大的雞母親”大加贊譽。

想到這里,我如夢初醒,恍然大悟。時值丁酉雞年來臨之際,《遼海散文》編輯部以“德勤”“太陽的使者”《雞同貓說》,引發我們對“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雞母親與貓說的熱議,意在喚起我們以大愛情懷迎接吉祥新春,可謂獨具匠心。

(錦州 馬福春)

這是一幅很溫情的畫,母雞感喟于貓母子的親昵相擁,不無羨慕地說:“貓兄,你甚是幸福??!你育一兒,弗付甚多,未體驗多子繁勞,這一兒,如此體恤,足矣!”

貓聽了安閑地笑了:“是??!吾家是幸福著??!”

隨即,貓見母雞的眾子女圍攏周遭,愛護它有加,更是驚羨:“兒女護衛,你才天倫之樂耶!”

母雞回頭,頓時淚眼婆娑,暖至肺腑:“我的孩兒,不遜耶!”

正是“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一股芬芳慰安心性的光芒,從畫里傳出,放射開去,照耀寰宇。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付予與回報,是人類社會最本能最樸素最初始的人倫情形,它是人類社會所有關系的起點和終點?!皭邸?,它不是個字眼兒,不是浮于口上的音節,它是發軔于靈魂底部的義無反顧、堅持不懈、篳路藍縷的“行為”;“感恩”它不是個詞,不是詞典里的解釋,它是蕩漾在人性表層的情不自禁、自然而然、責無旁貸的“行為”。沒有愛,沒有感恩,這個世界將一片哀慟,繼而一片死寂。有了愛,有了感恩,這個世界生機盎然,絢麗多姿。并且,隨著人文進步,愛和感恩演繹得越來越高尚和美好。

想到自身,我的父母生養五個兒女,無論多么艱辛,他們都是老母雞,一路呵護我們長大。他們給予我們從不是最理想的,而從來是最好的。父母到了年邁,五個兒女悉心照顧,安度晚年,安然離世。我們也從未給過父母最理想的,只是做到了最好。

曾被一句話強烈感念:什么是母親,母親就是在關鍵時刻,可以不要全世界,只要孩子在。我想幸福的孩子們都有一個這樣的母親。

父愛如山,母愛如河!所以《燭光里的媽媽》《母親》《?;丶铱纯础贰肋h讓我們深情演唱。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儒家思想,其中的父慈子孝早已讓我們懂得人倫里為人的操守。禮儀之邦文明的國度,善念的種子一茬一茬拱土發芽。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校園里誦讀經典,圣賢的聲音,先哲的諄諄教誨正在孩子們的耳畔回蕩。

就像雞同貓,給了全世界最好的孩子!

(沈陽 溫麗娟)

喜歡豐子愷老先生,除了緣于他的恩師弘一法師李叔同,還緣于喜歡老先生的畫,喜歡老先生的畫緣于喜歡老先生的字,喜歡老先生的字緣于喜歡老先生的文。先生那溫柔悲憫的心境和平易的文字、純仁的畫風深深地打動著我,稚真、稚拙、平淡、清馨。

我由衷贊嘆豐子愷老先生的藝術修養和思想內涵,他為我們留下的一篇篇文字,一幅幅畫箋,不僅僅是感觀上的藝術成就,還有他的藝術理論的哲學思想對人們內心的啟迪。

“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六十多年以前的一幅畫箋,今天看來依舊那樣鮮活,那樣富有生機。母與子之間、鄰里之間、親朋之間、同胞之間、異類之間,相互的包容,相互的理解,洋溢著濃濃的親情。雞與貓之間的和諧相處,所折射出的是社會主題,是當今社會的核心價值。我雖聽不懂雞言貓語,也搞不清楚畫箋中雞與貓的竊竊私語究竟為何,但從雞與貓那慈祥、和善的面容,能夠揣摩得到,它們是毗鄰而居的好街坊、好鄰居。也可能是久別重逢的摯友,是兩個家庭出行不期而遇時的相互問候。它們在噓寒問暖地寒暄,問候彼此安好。又仿佛在交流著治家的理念,同時也在向晚輩們傳授尊老敬幼的心得。告誡晚輩們要像長輩們那樣,愛國、愛家、愛群體、愛社會。要學會關愛彼此,尊重“異性”。它們講述的不一定是大道理,母慈子孝,它們懂得親力親為,身教重于言教。

有時我曾默默思索,在我們身邊的異類,它們身上有著一些特有的東西值得我們人類學習,比如“鴉反哺”“羊跪乳”,它們那簡單的肢體語言為我們詮釋的是世間大愛,作為號稱“高級動物”的人類,我們應該深度地思忖自己的行為,摒棄敵視、冷漠、市儈和嫉妒的思維,多一些理解、包容、熱情與友善,與鄰為善,和睦而居。心中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珍惜眼前的人和事,讓愛的陽光灑滿大地,讓世界充滿愛的芬芳。于是,雞與貓的竊竊私語的和諧之聲便會在耳邊響起……

試想,這也是豐子愷老先生溫柔悲憫的情懷吧。

(遼陽 丁先達)

一幅雞貓護子的畫箋,筆畫簡練生動,布局巧妙,活靈活現。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兩句小詞,二者組合起來,不僅彰顯了萬物自然之美,更蘊含了母愛和孝悌,親情與天倫。畫外的寓意,讓人陷入聯想。

本來世間萬物,隨日月旋轉,自然生生不息。春來種子發芽,夏日枝頭生花。自然讓我想起小時候的院子,初夏的牡丹,虬勁的枝干上,長滿翠綠的葉子,襯著紅紅的花朵,在融融的暖風中搖曳。一只老母雞,帶著一群毛茸茸的小雞,咕咕咕地叫著。小雞們都有著金黃色的小嘴,纖細的小腿邁著輕快的步子,不時嘰嘰嘰地叫,跟著母雞四處覓食。牡丹花下,一只母貓領著幼崽,偎依在一起。每每想起,心中便有一股暖意冉冉升起。

這些說來也是本性使然,母愛的偉大。屠格涅夫筆下的《麻雀》,竟然戰勝了獵狗。也見過喜鵲為保護幼子拼命。而不能忘懷的是,汶川地震,墻倒屋塌。斷壁殘垣間,一母親土墻壓身,在她柔弱的臂膀與脊梁支撐間,一嬰兒酣然入睡,嘴里含著早已冰冷的乳頭。這是當時救援現場讓人垂淚的一幕。每每憶起,總是忍不住心頭顫栗。

母親在哪,哪里就是快樂的地方,兒時記憶里,總是不愿離開的就是媽媽,她走到哪,就想跟到哪。五歲左右時,離開小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沈陽。到了繁華的沈陽,眼睛不夠用,在不知不覺中,與媽媽走散。好在媽媽發現得快,趕緊把我追回。我忘記了之后是怎樣的責怪。只在后來夢中,出現自己和父母走在曠野中,朗月的青紗帳里。后來曠野中只剩下了孤獨的我,睡夢又總在急切的呼喚中驚醒。這個夢境曾在我年少時,反復出現,以至于不能忘懷。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中國古代的儒家智慧博大精深,雞也好,貓也罷,由此思彼。我自上班后與父母不在一個城市,每逢節假日,還是常帶著孩子回去,看看年邁的父母,哪怕幫他們做一頓自己拿手的飯菜,聊幾句生活中的絮語。

愛無疆,孝無涯。目睹畫中雞母貓娘,掩卷細思,擁有時當珍惜,才會真正擁有。

(錦州 陶鐵林)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歡慶新年的日子里,迎來了《遼海散文》第一期同題習作。以豐子愷大師的雞貓畫箋作為開場同題,讓人感覺溫情四溢、祥和生機,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丁酉雞年暖意縈懷、安康吉祥的唯美景象。

遙遠的記憶中,在一個電閃雷鳴的盛夏,母雞帶著它的寶貝們走丟了。這可急壞了一家人,我和母親開始到處尋找。結果,我在一片低矮的柳叢中驚喜地發現了它們。只見老母雞鋪開翅膀蹲在那里,雨水順著漂亮的蘆花羽毛直滴答。它看著我們,示意起動一下身子,告訴我們,小雞在呢!小雞依附在母雞的羽翼下,探頭探腦,嘰嘰喳喳。眼前的一切多么讓人感動??!

從那以后,那只令人起敬的大母雞便進入我的眼界,進入了我的心靈視野。為小雞啄食、掘地,遇到敵人會勇敢地沖過去搏斗……這種摯愛,這種擔當,抒寫了母愛最美的篇章。

那些“喵星人”當然是深受人類喜歡的寵物,它與狗狗同樣是人們飼養寵物的首選。俗語說:“來貓去狗,越過越有”,預示人丁興旺,順意安然??纯串嬅妾氉印巴鹑纭币蕾素埬?,溫暖舒適,呵護有加。

看著看著,圖中的雞媽媽突然暴跳如雷了,她伸長脖子,亮著高嗓門對貓媽媽叫道:“管管你家宛如吧!它總去侵襲我的寶貝們,雖然我的寶貝多,但是我不會讓一個孩子吃虧掉隊。再說了,我們同在陽光下,同受主人的恩惠,應該和睦相處才對?!边@話讓貓媽媽無地自容,它也曾犯過這樣的錯誤,只能低頭愧對。它知道應該怎樣去教育它的貓咪寶貝了。

看來平日溫厚的雞媽媽到關鍵的時候,再不會顧及情面、畏懼退縮,而是勇敢面對,挺身而出。盡管不是同祖同宗,她會盡自己的義務,本能地去保護她的孩子們,更想讓類似的“喵星人”醒醒腦子,收斂自己。

金雞報春曉。雞年話雞,萬眾同歌。這“雞貓相聞”、怡然自得的田園風情,讓我們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幸福美妙。讓人感覺春的腳步近了,春的氣息濃郁了,讓我們更加欣喜的是:使我們每個人在溫馨的環境中獲得奮進的力量。

(本溪 王 燕)

我喜歡豐子愷的畫,是因為他的畫貼近生活,對兒童生活、民間疾苦、眾生動態、田園風物的勾勒形神兼具且獨具韻味。他的畫小中見大,以生活細微處為著眼點,自然恬淡的風格,給人以震撼心靈的感動。

這一張雞貓畫箋,我曾在教學中當作插圖運用過,但當時只是把它作為一種圖片展示,并沒有去仔細研究其中的深意,今天在同題中看到這眼熟的畫作,不覺一震,細究起來,原是大師為高吹萬《望江南》所做的詞意圖?!吧綇]好。生意盎然長。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物類亦慈祥?!焙靡粋€“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詞圖相得益彰,一片祥和溫馨,讓人心生無限暖意。

不論人與物,母性的那份慈祥都是與生俱來的。比如說小小的麻雀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雖是螳臂當車,但卻用母愛的力量嚇退了龐然大物似的獵狗。毛茸茸的雞仔兒,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摸,但絕摸不得,這邊一伸手,那邊雞媽媽早就奓挲起羽毛,拉開了拼命的架勢,就連那貓,你也動不得它的幼仔,它會“喵嗚喵嗚”瞪圓眼睛向你示威。保護孩子是母親的天性。孩子們則簇擁在母親身邊,其樂融融,理想中的幸福大抵如此吧。

我是個愛觸景生情的人,看到這一幕,也想到了我小時候像一只幸福的小雞仔圍著媽媽轉,像一只幸福的小懶貓依偎在媽媽懷里的情景,衣食無憂的我們總是過著快樂的日子,從不擔心生活中的風雨欲來,也從沒想過我們將來離開時,媽媽的落寞與孤單。兒女承歡膝下,雞同貓會說些什么呢?也許是在互相夸贊對方家孩子的優點,也許是在交流養兒心得?!案改钢異圩?,則為之計深遠?!币苍S它們根據孩子們的特點暢想著孩子們的未來聊得眉飛色舞,也許想到將來孩子們終將離開而黯然神傷。而大師筆下的意境不是灰色的,“撫群雛”——母慈,“爭護母”——子孝,動物尚且如此,這尊老孝親的中華傳統美德類及我們人身上,該是有更多感慨吧。

雞不論同貓說什么,都不會有抱怨,世上父母都如此,倒是作為孩子的,應該深思……

(朝陽 時春華)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有一句“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冷不丁一看,漫畫展示的是一幅平常的動物世界生活情節:雞群一家和和美美,抱團取暖,有點“家和萬事興”的意味。而貓呢,心不在焉,有點“勢單力薄”或“孤苦伶仃”的感覺。兩者硬是糾結一塊,讓人不得小視。細心琢磨一番,頓覺意境絕妙,簡單的構圖里折射著深刻幽深的蘊意。

不是冤家不聚頭,雞貓相鄰不足奇。在農村鄉下,雞鴨成群、貓拿老鼠的影像隨處可見,都是生活的原生態。而雞同貓說,雖不多見,但不足為奇。

先說兩個例子。老家村西J家,人丁興旺,母親是一家之主,勞苦功高,受到至高禮遇。逢年過節,張燈結彩,很是熱鬧。外人看來真是其樂融融,讓人羨慕。村里M家,母親生下兒子后便守寡度日,相依為命。后來,兒子長大成人,而母親卻患病臥床不起,兒子放棄學業,承擔起養家重擔。時至今日,兒子忠孝兩全出了名,年已五十尚未娶妻成家。此事是村里的奇葩和傳奇,更是方圓十里的有口皆碑。

其實,兩種情形意境相同,卻讓我浮想聯翩。

孔子名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意思是“所謂孝,就是上天的規范,大地的準則,人最根本的品行”。其弟子子路,借米孝親,不畏山路崎嶇,只為雙親圓夢。高徒閔損深刻感悟“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坦然愛及他人,一腔赤誠表達了對孝道的闡釋,一顆大愛之心讓他在“二十四孝”中被銘記。

話題再說回來。母雞撫育諸多子女,可謂千辛萬苦、嘔心瀝血。子女盡孝,施以孝心種種,可謂回敬恩澤、理所當然。雞同貓說,不外此類,其熾熱親情,不容褻瀆。

今年恰是雞年,發表“雞同貓說”,其精髓在于,維系家和萬事興,子女須懂“百善孝為先”,不能“子欲養而親不待”,孝敬老人要趁早,否則遺憾終生。只有孝敬長輩,才會使人得到尊重。

說一千道一萬,不抵親力親為,以身實踐。

我的母親至今癱臥在床6年之久,個中細節,不敢提及。唏噓之余,只是默默祝福,經?;丶铱纯?,免得惦念之苦。

(朝陽 丁文剛)

新年伊始,雞年大吉,《遼海散文》第一期同題習作,以豐子愷大師的雞貓畫箋作為開場同題,讓我們遼海散文充滿詳和生機。

“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的詞句配圖,多像我們鄉下山屯中一幅最美的田園風光畫!

這一天,雞媽媽興高采烈從山中帶回一窩小雞,來到院子外邊的大門口,看見和它同住一個院里的貓媽媽也蹲在大門口,雞媽媽看到貓媽媽和它的孩子,心里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也許是雞護崽的本能吧。你看雞媽媽伸長脖子,就差身上的雞毛沒有豎起來,嘎!嘎!嘎!地告訴貓媽媽和它的孩子:咱們同住一個院子里,你有孩,我也有孩,你別驕慣你的孩,互相之間可以互相打鬧、玩耍,你們貓的家族野性十足,偷雞摸狗,偷吃我的孩子,我可不饒你。別看你黏乎在主人身旁,晚上還和主人睡一個被窩,你們只會給主人獻媚,我們和孩子也是主人的心肝寶貝,我們會給主人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你要管教孩子不嚴,傷了我們,主人一定把你們送到森山老林子,讓你們娘倆永遠都住山上,變成山貍子。

貓媽媽一聽心里都氣炸了,這個雞潑婦,不講道理,可貓媽媽很有雅量,靜靜地蹲在大門口,貓媽媽只能用它的肢體語言表示對雞媽媽的抗議,它的尾巴耷拉很長,是雞媽媽的話使它不高興,貓媽媽的耳朵尖尖豎起,它最不愛聽雞媽媽說的話,再看貓媽媽的胡子都扎立起來,貓媽媽心里不滿,眼看就要爆發。

貓媽媽的孩子宛如更是可憐,緊緊依偎在它媽媽身旁,傷心的臉上差一點沒掉下眼淚,心里也討厭這雞婆子的訓斥:干嗎還說貓家族偷雞摸狗,貓能變山貍子嗎?這也不貼譜。

貓媽媽用低低的聲音告訴宛如:咱們背過身不要看它,不要搭理這個厲害的老母雞,咱們要聽主人的話,咱要和院里的雞、鴨、鵝搞好團結,不要傷害它們,互相追逐打鬧,嬉戲玩耍,這是多么快樂的事。主人說過,咱們居住的地球,將來人類要建一個大同世界,得從咱小院做起,獅子和牛犢們能在一起跳舞,貓和雞不也一樣跳舞嗎?

(葫蘆島 李鳳芹)

看到豐子愷老人的《雞同貓說》這幅畫,親切溫馨之感油然而生。不說這幅畫的格調與布局多么講究,就其立意和它所表達的意境已經遠遠超越了畫作本身的價值。它深邃的思想內涵和妙趣橫生的場景氛圍,無不令人擊節叫好,浮想聯翩。

試問,雞在同貓說什么呢?它們是在嘮家常嗑兒?還是在顯赫“母以子為貴”的榮耀?抑或是雞媽媽正在與老貓進行和平談判?我想,后者的可能性極大。因為,看雞媽媽那老實厚道的神態,似乎在哀求老貓說:貓媽媽,別再吃我的孩子了,他們還小,一朵花還沒開呢,你把他們吃掉了,我這當媽媽的怎么活??!

再看那老貓,梗著脖子、橫著尖刀一樣的胡須,瞅瞅懷里的小貓對雞媽媽說:你那么多孩子,吃幾個算啥?我就一個兒子,不吃你的孩子,怎么下奶喂飽我的兒子?

雞媽媽仰著脖子,怯怯地說:貓媽媽,你可別忘了自己的職責啊,糧倉里那么多老鼠不捉,你為啥貪吃我的孩子?這不是弱肉強食嗎?

老貓冷笑一聲:雞媽媽,你真是少見多怪??!當下,已經不是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的時代了。世界上所有的食物,都是我老貓的囊中之物。你想想,有肥嫩可口的小雞不吃,我憑啥蹲在老鼠洞前遭受煎熬呢?雞媽媽,我老貓的地位已經由捉老鼠升遷到黑貓警長和貓司令。吃你的孩子已經夠仁慈了,不服,把你吃掉了,也叫你沒有牙啃!

雞媽媽見老貓不可一世的樣子,氣得無可奈何,只好叮囑自己的孩子說:唉,這年月兒,已經沒有道理可講了。孩子們,咱惹不起,就上樹躲著吧!

孩子們嘰嘰喳喳地圍在母親身邊說:媽媽,上樹也逃不掉的,貓也會上樹??!

雞媽媽瞅瞅可憐的孩子們,嘆口氣:唉,貓升官了,不捉老鼠了,為了安全,咱們就鉆老鼠洞里吧!

看到這幅畫,不由得想起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慈烏夜啼詩》: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我想,愛護生命,敬畏生靈,應該是豐子愷老人創作這幅畫的初衷吧!

敬佩豐子愷老人憂天下之所憂的睿智和先見之明。

(丹東 李俊寶)

豐子愷先生寥寥數筆《雞同貓說》畫宣,美感觸動心靈,其情融于詩意。正所謂“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題畫意境相投,題畫巧設疑章,筆觸靈動活現,畫風純素,韻神義長。鐫刻出母愛博厚,情暖愛融,濟愛孝悌,愛之召喚的和諧唯美畫面。讓人倍感溫馨,使人有所感悟。

正是一個花枝招展,草木豐盈的時節,在這個農村小山溝里,生活自在的貓媽媽和學步的貓兒子,徜徉在暖和的陽光下,正在玩耍學習捕捉。

母瘦雛漸肥。雞媽媽含辛茹苦,舉步維艱,帶著一群剛生下來不久的孩子嘴里嘰嘰嘰嘰到處覓食?!坝袐寢尩牡胤骄褪羌?!”小雞們心里想得挺美。

這時,小雞們有毛絨絨的羽毛,可愛極了,像個圓皮球,可他們的一舉一動早被好玩的小貓盯上了,小貓心想,這應該比老鼠好玩多了,口水直往下流。

一聲齜牙咧嘴的“喵,喵……”,小貓正準備往上撲……

小雞們被小貓的示威嚇到了,連忙扇動小翅膀,往雞媽媽懷里躥,雞媽媽連忙張開翅膀,發出召喚,護佑散開的雞寶寶平安歸來。

雞媽媽也不甘示弱,擺出要打架決斗的姿勢,并叫囂著:“一個都不能少!”看見雞媽媽的架勢,嚇得小貓連忙往貓媽媽懷里鉆,縮成一團,向貓媽媽求救??藓爸骸皨寢?,媽媽,不好,不好,快,快……”

貓媽媽低下頭,撫摸著小貓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我和你雞阿姨是鄰居,我們是好朋友,我們倆小的時候,就在一起找食物吃呢,我們倆一起出游,一起覓食,一起分享食物,一起漫步,現在都變成媽媽了?!?/p>

轉過身,貓媽媽對雞媽媽笑了笑說:“生這么多咋養得起啊,吃不好,睡不好,會營養不良啊,我覺得還是生一個好,優生優育,沒負擔?!?/p>

雞媽媽瞇了瞇眼:“窮有窮養法,富有富養法?!边€對身邊的小雞說:“你們也要和小貓友好相處,不要打架,將來你們長大了要互幫互助,鄰里和睦,有了小寶寶也是一樣,不要教給他們互相傷害?!?/p>

“我們永遠都不分開,我們永遠是好朋友?!闭f著笑著,他們往家的方向走去……

(甘肅慶陽 杜鵬飛)

責任編輯 王 琦 孫 靜

猜你喜歡
豐子愷母親媽媽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有 “畫 ” 說豐子愷爺爺
鳥媽媽
給母親的信
我的媽媽是個寶
不會看鐘的媽媽
豐子愷漫畫欣賞
媽媽去哪兒了
悲慘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