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行走中尋找微笑的詩人①

2017-11-13 23:44莊桂成
世界文學評論 2017年3期
關鍵詞:香格里拉故鄉詩人

莊桂成

李強是湖北當代著名詩人,20世紀8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在全國報刊發表詩歌、散文、評論百余篇。1998年出版首部詩集《感受秋天》,2008年出版詩論專著《讓更多的人仰望星空:一個詩人的文化夢想》,引發文壇反響,被譽為“文化夢想詩人”。2011年出版地域文化專著《漢口十年》,2014年出版詩集《螢火蟲》。李強認為,“對于詩歌而言,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最好的追求,熱愛是最好的堅守”。正因為憑著對詩歌的一腔熱愛,李強創作了大量的詩作。李強在其詩集《螢火蟲》第一輯中,收錄了大量的“旅途”詩歌。這些作品真實地記錄了詩人的“行走”,足跡所至,國外到了冰島、英國、古巴,國內也到過呼倫貝爾、銀川、青海、拉薩、香格里拉、韶山、鳳凰等。詩人每到一地,必有所記,有點類似于“行吟詩人”,邊走邊吟。李強也是如此,足跡所至之地,都會留下他的吟誦,或吊古,或懷鄉,或感時。

一、吊 古

詩人每到一地,大都喜歡憑吊古跡,追憶往昔。李強的《呼倫貝爾紀行》就是一首吊古之作。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在遠古時期,古人類就在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創造了呼倫貝爾的原始文化。12世紀,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臺時,在呼倫貝爾進行了幾次大的決定性戰役,消滅了政敵,打破了幾個大部落勢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統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蒙古帝國。詩人來到呼倫貝爾,望著那茫茫不見邊際的草原,被雄渾的歷史所深深折服。

“風吹草低/歲月的翅膀掠地而過/風起云涌/英雄的吶喊融入星河?!逼鸸P四句,詩人就勾勒出歷史的滄桑?!帮L吹草低”借用《敕勒歌》里“風吹草低見牛羊”語句,寫出茫茫草原的特征?!皻q月的翅膀掠地而過”則寫出了歲月的滄桑,轉眼八百多年過去,時光如白駒過隙,而且是掠地而過,有如飛機的俯沖,驚險而刺激?!帮L起云涌,英雄的吶喊融入星河”,在這八百多年的時光里,世事變遷,有如潮起潮落,英雄當初排山倒海的氣勢,都已融入那縹緲的星河,消逝得無影無蹤?!俺孙L/浪跡天涯的季候風/誰配敘說草原的歷史/除了湖,橫無際涯的呼倫湖/誰配收藏英雄的血跡?!痹娙司拺压湃?,體現出一種崇古之情。當年的叱咤風云,高不可及,沒有人配來敘說,只有從古至今浪跡天涯的風。當年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英雄血淚,沒有人配來收藏,只有橫無際涯的湖,默默見證著歷史的滄桑?!鞍税倌昵暗穆齑蠡馃^/何處尋找棄甲遺弓、斷垣殘壁/馬頭琴悠揚,酥油茶醇香/氈帳無語,敖包相望/老額吉、小羊羔、勒勒車相伴/唱著廣袤大地的純樸、堅韌與善良之歌?!卑税俣嗄昵暗膽鸹鹬?,歷史留下的棄甲遺弓和斷垣殘壁已難覓蹤影,而現在飄蕩在草原上空的,只有悠揚的馬頭琴聲和酥油茶的醇香。咿呀咿呀的勒勒車和小羊羔,伴隨著蒙古老額吉的幸福晚年生活。氈帳是氈制的帳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之為居室、氈制帷幔。敖包蒙語“堆子”的意思,敖包最早本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標志,后來演變成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歷史的硝煙已經遠去,草原大地上唱著純樸、堅韌與善良之歌。歷史不能忘記,英雄的過去應該銘記在心,所以詩人最后看似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走出視野,走進記憶”,我們應該走出眼前的“茍且”,還當有歷史和遠方。

《品讀中原》(23)是詩人的另一首懷古之作,但與《呼倫貝爾紀行》的崇古不同,詩人在《品讀中原》中突出一個“品”字,對歷史往事多有評鑒?!靶枪馊c兩點/羅網無際無邊/梵音如風如霧如溫柔的呢喃/生活在塵世忙碌/鐘表在這里停轉?!痹谛枪鈨扇c的寧靜晚上,夜幕無邊無際,經過一天的走馬中原,詩人思緒在呢喃的梵音中升騰,穿越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和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拔魈烊〗?,瀏覽經典,偃師在前?!辟葞煴臼呛幽鲜〉囊粋€地名,但相傳周武王伐紂,功成旋師,至此筑城,息偃戎師,故名偃師。但詩人此處借用偃師,卻有塵世生活忙碌,暫時在此安息休整之意。三千多年過去了,刀光劍影都已成為過去,曠世恩怨都已煙消云散?!懊脭扣E,辰龍在天,白馬非馬/白馬出身高貴,飽讀詩書,悟透大千/不在意落葉人群的打擾或寒暄/鼠目寸光,不值一談/牛行莊重,非同一般?!笔づc十二地支相配合,組成卯兔、辰龍等,“卯兔斂跡,辰龍在天”,這里喻指有人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退隱不出,有人行事張揚,大膽表現自己?!鞍遵R非馬”則出自中國古代邏輯學家公孫龍提出的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他在《公孫龍子·白馬論》里提出了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系,但把它們之間的區別夸大,割斷二者的聯系,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想體系。但是,詩人顯然在這里對“白馬”也有所喻指,指品行高潔且智慧聰明之士,他們不在意那些世俗人群的干擾,不同于鼠目寸光之輩,而是“牛行莊重”,如勤勤懇懇的老牛一般,負重前行?!皠x那間鳴鑼開道轟隆隆響在天邊/國色天香梳妝打扮,花枝招展/齊刷刷恭迎圣駕屈膝請安/有些宮女太懶,重衣素面/倦臥椒房還抱怨倒春寒/真是豈有此理!高力士忍無可忍大喝一聲/奴才大膽!可惜局面無法改變?!苯贩渴俏鳚h未央宮皇后所居殿名,亦稱椒室。以椒和泥涂壁,使之溫暖、芳香?!稘h書·車千秋傳》顏師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溫而芳也”,后來用為后妃的代稱。高力士是唐代宦官,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在轟隆隆的圣道之前,宮女們恭迎圣駕,屈膝請安,但居然也有人“倦臥椒房”而“抱怨倒春寒”?!笆f神像,億萬子民/哪里去了?盧舍那華麗典雅不改容顏/永恒的微笑穿越遙遠/穿越前世今生空門人間/她是西方的一尊佛嗎/她是傳說中的一個人嗎/我不知道。我知道/她不會說出內心的秘密,不會老去/她會庇護那些迷途的羔羊/她會說來吧孩子,回到我的身邊/回到從前的伊甸園?!笔朗聹嫔?,君王喜怒無常,以致詩人怒問“十萬神像,億萬子民”哪里去了?但在《品讀中原》一詩的最后,詩人推出一個美麗的“女神”形象——盧舍那。盧舍那是龍門石窟成千上萬的佛像中,體形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大佛。她位居佛龕中央,豐頤秀目,嘴角略翹,稍含笑意,微微俯視的雙眼恰同信徒們仰視的目光交會,形象既莊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她是唐人心中美與智慧的化身,也是中國現存最完美、最知名的佛教造像。盧舍那佛是報身佛的名字,也是對佛真身的尊稱。在佛經中,盧舍那是佛在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身。盧舍那美麗而善良,庇護天下子民,她永恒的微笑穿越時空,穿越前世今生,庇護人們回到快樂的伊甸園。

二、懷 鄉

故鄉情結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思想情感,這是因為故鄉之于人的意義重大。故鄉是人最先感受世界之地,也是人成長之地,從這個方面說,故鄉是人的生命之源,根基所在?!肮枢l中有個體最為摯愛著的親人,在親情的呵護下,人的精神和心靈能夠獲得除故鄉之外其它地方不能或很少能給予的愉悅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輕松感,從這個方面說,故鄉是人的精神、心靈休憩之所?!睂枢l的深沉愛戀是人類的一種美好情感和優良美德,而懷鄉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源遠流長。詩人李強的許多詩作,也書寫了他對家、對故鄉以及精神之鄉的深沉情感。

《出門在外的日子》(11)表達了詩人對家的思念。每一個人都會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出門在外,都會有過出門在外時思家的情感體驗,但李強對思家情感的描寫卻非常有趣,他是在句式的對稱和語義傳達的對比中,來書寫濃濃的思家之情的?!笆帐昂靡挛?、書籍和心情/證件和錢小心藏好/背上行囊試一試輕重/是朋友作別就道一個再見/是親人相送就說一聲走了?!边@一節寫出了出發前的心情,可以說是輕松愉快,行囊是“試一試輕重”,與朋友道一個“再見”,與親人說一聲“走了”,簡單明了,語調輕快,似乎還可以聽到詩人高興的“口哨”。 但是,到了下一節,那種輕松愉快轉瞬即逝,“自由剛來作伴/孤獨不時敲門/新鮮開始流動/隔閡已在砌墻/出門在外的日子/一收起傘雨就劈頭澆來/一打開傘太陽就會竊竊私笑”。出門在外,確實開始自由了,但孤獨來了;面對一個新的環境,確實很新鮮,但隔閡隨之來了。而且很多事情開始變得不順了,收起傘雨就下,打開傘雨停,似乎老天爺也開始故意作對。于是,詩人開始直接點題,“出門在外的日子格外想家/想溫暖覆蓋的房屋與燈火/想親切簇擁的目光和聲音/想一棵長不高的樹/想一朵飄不去的云”?!胺课荨焙汀盁艋稹贝砑业臏嘏凸饷?,目光和聲音代表親人的關切和問候。樹不可能永遠長不高,云也不可能永遠飄不去,因此,詩中“長不高的樹”和“飄不去的云”,則表示詩人心中的一種永恒,那就是對家的感情永遠不變!“出門在外的日子輕飄飄的/一陣風能吹到天涯海角/一場雪能埋去十年八年/出門在外的日子沉甸甸的/一低頭一駐足/便壓彎了腰?!庇巫映鲩T在外,無根無依,有如水中的浮萍,所以詩人說是輕飄飄的,一陣風就能“吹到天涯海角”。因為無根無依,所以還十分脆弱,一場雪就能埋個“十年八年”。但是,濃濃的鄉思之情又是沉甸甸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是那“一低頭一駐足”,對家的強烈思念,往往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我們梳理一下《出門在外的日子》全詩的行文基調,首先出發之前心情是輕快的,出門之后便有些沉重,接下想起家中的一事一物又是溫馨的,但是對家的思念又是輕飄和沉甸甸的。從語義上來看,它就是兩組對比,這些對立或矛盾形成一種張力,使得詩人情感向兩端張開,成就了這首詩特殊的美感。如果這首詩所表達的心情完全是愉快的,便不符合現實;而如果這首詩所表達的心情完全是沉重的,又顯得太單調。就是在這兩種相反心情的擴張之下,形成一種表面上的矛盾,但結果證明卻是一種有意義的陳述。另外,這首詩中還有許多對稱的語句,即句法基本相似,字數基本相當。如“是朋友作別就道一個再見”與“是親人相送就說一聲走了”在句式上非常對稱,這種對稱在全詩中屢屢可見,包括“自由剛來作伴/孤獨不時敲門/新鮮開始流動/隔閡已在砌墻”,以及“一陣風能吹到天涯海角/一場雪能埋去十年八年”等,都是如此。對稱可以表現在詩歌的聲調、句式和詞性諸方面,“它對于詩歌的主要意義是見出詩歌語言的整齊之美,使詩歌和諧而規整,形成和諧的節奏的律動”。朱光潛曾說,他每拿到一首外國詩,常先不管其意義如何,上來就首先把它朗讀一遍,如果覺得音調鏗鏘聲調和諧,再來細品其意義,否則多半非詩或非好詩,這就是從語音的對稱來講的。如果說對稱是力求通過句式的“同”以見出語言整齊之美,賦予詩歌以句式的整齊與和諧的話,那么對比則重在凸現反差,從而使詩在規整中構建某種程度的不平衡,在意義的對比中使詩歌增加跌宕起伏牽動人心的張力。

一般來說,“故鄉”對一個人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人出生并成長的地方,二是曾經長期居住的地方,所以后者又往往被稱為第二故鄉。對于詩人來說,湖北可能是其第一故鄉,而他曾經讀書和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哈爾濱或許可稱是其第二故鄉,因此,《那時在哈爾濱》(7)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詩人的一首懷鄉之作?!斑b望那片透明般蔚藍的天空/遙望幾條夢境樣安詳的街道/遙望三月里冰獅子蹲在門口一言不發/遙望六月之夜紫丁香競相開放/遙望十二月黃昏窗花姑娘不邀而至/給踏雪歸來的主人一個驚喜?!痹娙怂b望或回憶的,都是曾經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透明般蔚藍的天空”“夢境樣安詳的街道”,帶有濃郁地域色彩的“冰獅子”,以及六月的“紫丁香”和十二月的窗花姑娘“雪花”,一切都是那么單純和美好,以至給踏雪歸來的主人的都是“驚喜”。在哈爾濱讀書時,正是詩人風華正茂的青春時節,因此,對第二故鄉哈爾濱的“遙望”,實際上是對過去青春歲月的回憶。

應該說,世界各國的人都有熱愛和眷念故鄉的情結,而中國人由于長期的農耕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鄉情則更深厚和濃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很多詩人所懷之鄉已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故鄉,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故鄉?!熬駥用嫔系墓枢l則是懷鄉者對故鄉的一種精神重建?!痹趹燕l者的心中,故鄉已不是現實中的那塊土地,它已由遠離游子的物質實體升華為生存的精神支柱,成為懷鄉人的精神家園。筆者認為,詩人李強的《夢回鳳凰》和《尋找香格里拉》就是懷精神之鄉的典型作品。

我們先來看《夢回鳳凰》(5)?!皦艋伉P凰/夢回遙遠的故鄉/夢回故鄉的童年/夢回童年的天堂?!焙茱@然,鳳凰不是詩人的故鄉,他沒有在那里長時間生活過,只是曾經出差或旅游去過那里。但是,詩作開篇就說“夢回鳳凰/夢回遙遠的故鄉”,看來詩人是把鳳凰當作了他夢中的故鄉。詩人夢中的故鄉是怎樣的呢?它是有如童年一般純凈,天堂一般美好,所以詩人說“夢回故鄉的童年/夢回童年的天堂”。很多文人都對古城鳳凰有過描寫,而以沈從文的《邊城》為代表。鳳凰是個美麗安逸的小城,風景好,民風也非常淳樸。那里不僅有古樸的氣息,還有濃郁的古鎮文化。據說清晨和夜晚的鳳凰最美,恍如人間仙境一般。而這個人間仙境般的古鎮,實際上就是人們的精神之鄉?!巴衅痫w翔的翅膀/從現代回到從前/一次即興的旅途有多漫長/從劇場回到生活/一次角色的轉換有多匆忙/曲終人散的夜里/一個人躑躅在彩虹橋上,看著,想著?!闭驹诠沛偟臉蛏?,詩人反復穿越歷史的時空,回到了從前。在歷史與現代的穿越之間,致使詩人思考生活的意義,“一次即興的旅途”“一次角色的轉換”,生活之中,很多時候不正是來去匆匆,最后曲終人散嗎?或者說,每一個人不都是歷史長河的過客嗎?我們常說,詩人是孤獨的。其實,“孤獨”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就生存方式和生存狀態而言,一是就內心體驗而言。前者是外在的孤單,是旁人眼中的孤獨;后者是內在的孤獨,是對外在孤獨的內心情緒體驗”。詩人一個人躑躅在彩虹橋上,這是現實中的孤獨,但是,現實中的孤獨促發詩人內心的孤獨體驗。孤獨造就深度,之所以孤獨,因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引發詩人思考蕓蕓眾生所忽略的人生終極體驗或生命關懷。

《尋找香格里拉》(30)更是如此?!拔铱匆娗嗲嗟谋趟?和風與桫欏輕言細語/桫欏與云杉難舍難分/我沒有看見香格里拉/我看見茫茫的納帕海/蒼鷹牽引著云彩/衰草召喚著牦牛/我沒有看見香格里拉/我看見橫空出世的松贊林寺/轉經筒忽急忽緩/誦經聲忽高忽低/老喇嘛慈眉善目/小喇嘛稚氣未脫/我沒有看見香格里拉?!痹娙丝匆娏吮趟?、桫欏和云杉,但沒有看見香格里拉;詩人看見了納帕海、蒼鷹、牦牛,但沒有看見香格里拉;詩人看見了松贊林寺、轉經筒、喇嘛,但沒有看見香格里拉。詩人連用三句“我沒有看見香格里拉”,其實他所看到的,無論是碧塔海、納帕海,還是桫欏、云杉,或者蒼鷹、牦牛和喇嘛,都是香格里拉有代表性的景物,他所看見的就是香格里拉。但是,詩人所要見的香格里拉,并不是現實中的香格里拉,而是詩人心中的香格里拉,是詩人精神的故鄉?!拔业搅他惤?離迪慶還很遠/我到了玉龍雪山/離梅里雪山還很遠/我到了香格里拉縣/遙望消失的地平線/心中的雪蓮花呀/你是我一生一世不可企及的眷念?!币驗橄愀窭锢窃娙诵闹械墓枢l,所以到了麗江,離迪慶還很遠。到了玉龍雪山,離梅里雪山還很遠,總是到不了詩人要去的地方。最后,詩人慨嘆:所謂的香格里拉,是他心中的雪蓮花,是他一生不可企及的眷念,是他心中永遠如雪蓮花一樣圣潔的精神之鄉。

三、感 時

詩人在外旅行,往往會觸景生情,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杜甫有詩《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鼻宕鷧敲魳湟苍凇毒湃章菇堑歉摺吩娦蛑姓f:“而騷人賦客,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以益其悲?!卞X基博在《吳祿貞傳》稱贊,“祿貞能為詩,感時撫事,隨口吟唱,如不經意”。中國古代文論家劉勰說大自然的山林水域是詩人文思的淵藪和寶庫,他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四季更替所帶來的詩人心理體驗的變化,認為“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其意思是說,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這些不同的景物表現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隨景物而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感情的抒發。一葉下落尚能觸動情懷,幾聲蟲鳴便可勾引心思,何況是清風明月的秋夜,麗日芳樹的春晨呢?李強的詩作《下雨天參觀韶山》《從林芝回到拉薩的路上》《我們走在去蘭多諾的路上》《一粒沙塵在青海湖邊走失》等都記下詩人對所處時代的感受。

《下雨天參觀韶山》(19)敘寫了詩人參觀韶山時的感受。韶山是毛澤東同志的故鄉,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是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詩人參觀韶山,感受應該很多,但是,在諸多的外在事物沖擊下,他突出了雨天?!坝晗碌煤芗?人依然擁擠/荷花在舊居前開得艷艷的/菊花在銅像前開得默默的/男女老幼,南腔北調/把十三間半屋擠得滿滿的?!遍_篇就說“雨下得很急”,我想這個“雨”下得急,一方面是指自然世界的“雨”下得很大,雖然下這么大的雨,但“人依然擁擠”,擋不住人們前來參觀的熱情,說明毛澤東同志在人民心中的影響力之大。但是,這個“雨”或許也指社會情勢之“雨”,在各種社會問題不斷涌現,腐敗分子層出不窮的今天,天空并不是艷陽高照?!昂苫ㄔ谂f居前開得艷艷的”,有些人只看到了當代社會的轟轟烈烈,享受當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卻忘記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做出的犧牲,唯有菊花在銅像前開得默默的?!跋磧羟嗌揭彩帨祆`魂/雨越下越急/吹動綠水也喚醒記憶/風未曾停歇?!贝笥曛?,青山碧綠,但對人的靈魂也是一場洗禮,所以詩人突出了“越下越急”;大風大作,吹動一池綠水,但也在不停喚醒人們對過去的記憶,所以“未曾停歇”?!吧剿h去,七月依稀/風雨中的點點滴滴/至今依然清晰”。詩人參觀韶山是在2004年7月,但這首詩的寫作是在2004年11月,因此,這首詩的第三節也含有雙關之意。首先,它可能是指詩人已經遠離韶山的山水,距離參觀時的7月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所以已有些“依稀”,但參觀時的情形,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突出韶山之行給詩人的印象之深。其次,它也可能是指革命的風潮已隨歷史漸漸遠去,20世紀20年代7月的南湖似乎已有些“依稀”,但革命風雨中的點點滴滴,依然清晰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告誡我們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先烈的豐功偉績。

如果說《下雨天參觀韶山》是抒發一種崇敬和洗禮之情,那《一粒沙塵在青海湖邊走失》(34)則是表現對宇宙和人生的終極思考?!扒嗪:V袤無垠/地球是宇宙飄蕩的沙塵/青海湖廣袤無垠/我們是祁連山滾落的沙塵?!痹娙藘纱螐娬{“青海湖廣袤無垠”,說明詩人在“廣袤無垠”的青海湖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暗厍蚴怯钪骘h蕩的沙塵”,詩人也隱約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要自大,哪怕是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中飄蕩的沙塵,而我們也不過是祁連山滾落的沙塵?!疤炻吩诤呅№?然后向西,向南/大步奔向唐古拉雪山/日亭月亭相對無語/默默送別遠行的親人/一千年站成不變的風景?!碧炻肥侵盖嗖罔F路,它起于青海省西寧市,途經格爾木市、昆侖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自治區安多,最后到達拉薩。它是重要的進藏路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被譽為天路。日亭和月亭是日月山上的兩座亭子,日月山是青海農區和牧區的分界線,是游人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據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經此山,她懷揣寶鏡,登峰東望,不見長安故鄉,悲從心起,空鏡下滑墜地,一分為二,一半化為金日,一半化為銀月,日月交相輝映,照亮著西去的征程。后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就修了這兩座亭子,分別叫日亭和月亭,經幡飄舞的亭子里面用碑文和壁畫記錄了公主入藏時的種種情景。如果說天路是現代生活的代表,那么日亭和月亭就是傳統社會的象征。天路只是在湖邊稍作休息,就奔向了唐古拉雪山,代表了世事的變遷,而日亭月亭一千多年就立在那里,代表了歷史的永恒?!疤煸崤_敞開心扉/不見蒼鷹來約會/油菜花情竇初開/蜂群也久候不來?!比绻f詩人在前兩節,只是展示宇宙的“浩翰”與個人的“渺小”,歷史的“永恒”與世事的“變遷”,開成兩種張力,將人引入一種終極思考的情境,那么在第三節里,詩人開始表達心志了。天葬是藏族等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他們認為靈魂不滅和輪回往復,所以人死后把尸體放到天葬臺讓鷹吞食。天葬臺敞開心扉,卻不見蒼鷹前來啄食;油菜花開得正艷,卻沒有蜜蜂前來采蜜。詩人巧妙地借旅途邊的天葬臺、油菜花等事物,表達了懷才不遇之感?!耙涣I硥m在湖邊走動,張望,發呆/它看見白而柔順的云/藍得透亮的天/青海湖在祁連山的懷抱中安眠/它看見沙塵們越走越慢,而/更多的沙塵已在湖水的拍打中安眠?!痹娙嗽谇嗪:?,望著柔順的白云,藍藍的天空,一切都是那么安靜,仿佛還有些祥和,但是在這安靜的環境中,沙塵們越走越慢,漸漸消失。詩人感覺到個人的孤獨和渺小,世事的變幻和短暫,他認為個人就如一粒微小的沙塵,最后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不免有些悵惘,有些無奈。

無論是吊古、懷鄉,還是感時,其實詩人都是在思考,甚至可以說是一邊行走,一邊尋找,尋找他心中的微笑,這微笑可能是“青萍之末催生的微笑”“陽光雨露孕育的花蕾”“突如其來的怦然心動”,也可能是“驟雨后的彩虹”“暗夜里的星光”,還可能是“游子的回故鄉之路”“虛掩的門”。這“微笑”就是詩人苦苦追尋的東西,代表了人世間的美好,同時也表示了詩人對生活的一種祝愿,顯示出詩人內心純真善良的情懷和大愛。

注解【Notes】

① 本文系武漢市“黃鶴英才(文化)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604。

② 本文所引李強詩歌均出自李強著《螢火蟲》,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

猜你喜歡
香格里拉故鄉詩人
故鄉的牽掛
香格里拉行
坐上這趟車去“云的南方、花的故鄉”
月之故鄉
《故鄉》同步練習
“詩人”老爸
開往香格里拉
憤怒
尋找香格里拉
迷行香格里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