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北緯24°看花!(四篇)

2017-11-14 23:14李天永彝族
金沙江文藝 2017年8期
關鍵詞:南華鳳山松茸

李天永(彝族)

北緯24°看花,這是大樹杜鵑予我的魅惑。

還有一層,這里是橫斷山脈候鳥遷徙的鳥道雄關,被人們賦予了詩意的名字——百鳥朝鳳之地。

雞年驚蟄,又到了彝族的插花節。

天空飄來幾點雨,南華的幾位作家攝影家相約去大中山看花。

大中山東西平均寬約5公里,南北長約27公里,像一只西北──東南走向的海參,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所屬的兔街鎮、馬街鎮和五頂山鄉內,南部與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北部直抵大理州彌渡縣的牛街鎮,總面積11223公頃。

南華人稱大樹杜鵑為馬櫻花,也稱咪依嚕,她象征美麗善良的彝族少女。而馬街的彝族少女服飾受此影響,火紅的紅絲線包裹著整齊的銀泡,配上淺綠色上衣,仿佛是馬櫻花的化身。

三月春暖,山花爛漫。大中山的馬櫻花在肆意盛開。

這里的馬櫻花屬大樹杜鵑,灰棕色樹身,高大有形,花簇生于枝頂,花冠呈鐘形,很有質感。顏色為深玫瑰紅色,紅艷似火、異常絢麗。因海拔和氣候之由,花開花落此起彼伏。

行走在馬櫻花瓣飄落的林間,那是花神在招喚你的到來。

大中山看花,花色有紅、黃、白、粉紅不等,最為稱奇的是一株開滿粉白相間的滇藏木蘭花,她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一樹的花,沒有一片葉子。不似玉蘭花般含羞,而是開得熱情大膽,毫無保留地開。

神奇美麗的大中山如詩如畫,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溫潤的氣候,儼然就是一座天然大氧吧。

大中山的植被,成了大地的肌膚,也是靈魂依附的衣胞之地。這里,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以此形成的綠色文化韻味十足。

巍峨的群山,獨具魅力的亞熱帶生態景觀。走進大中山,你就變成了一棵樹。置身林海,你成了一滴水,隨山峰谷箐綠波蕩漾。

林海之外,一彎彎臨近成熟的麥子,仿佛是掛在大山里的一幅油畫,隨日出日落變幻著身影。

四季更迭,你不曾遺失節令中的每個環節,讓蟲松土,讓鳥兒穿梭在你舉手投足間,隨花輕唱,隨風舞蹈。

在大中山看花,你的心隨游走的云朵,讓眼睛沉醉在山風的步履之中。

鳳山有湖

先有湖水,而后有草甸。

鳳山湖水沿春耕的腳步緩慢退去,漸次瘦了身。

肥沃的泥土露出了真容。在陽光雨水的滋潤下,長成盛夏時節難得一見的草甸。

美麗的毛板橋草甸,軟軟的,像綠地毯。地毯的中間,開了岔的小河彎,將草地分成不對稱的兩大塊。

這是夏季才有的景致。其余的時間里,這美麗的草甸,隱沒在蕩漾的湖水深處。

清晨,晶瑩剔透的青草,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草甸的深處,牛羊借青草的長勢,成群結對而至。不時有戲鬧的人影閃過。

輕輕的,站立青草間,湖水在眼前延展。我想起《詩經》里的一句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沙橋地勢狀如飛鳳,西有南山,清泉甘美。其山東西兩側,一片碧綠森林形如鳳凰雙翅,尾向北面高峰,頭向田壩,嘴子頭有一對天然黑石,酷似鳳眼,故名“鳳山”,史稱“鳳山鎮”。沙橋鎮地處龍川江源頭,南華縣西北部。五峰蒼翠,八條溪水在這里匯入龍川江,昔日板橋哨的山嘴處修筑了攔河壩,形成了高峽平湖——毛板橋水庫(也稱鳳山湖)。

沙橋自南詔國至元朝,曾是俗富郡、邱州、欠舍千戶所的治所,享“八郡通衢”美譽,也有“滇中旱碼頭”之名。明清兩代在此設驛、堡、鋪、塘。民國末期曾稱為鳳山鎮。所以,沙橋又有“鳳山”雅稱。按此推算,沙橋距今有千年歷史。沙橋這座千年古鎮,南詔王閣邏鳳、袁滋、楊升庵、朱由榔、林則徐、李根源、賀龍、徐悲鴻、郭沫若、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梅志等名人在此小憩打尖抑或宿營不足為奇。

毛板橋水庫、南泉寺、老廠河水庫、英武哨古驛道、升庵折柳處(楊升庵苴力鋪吟詠《垂柳篇》)、天子廟(明永歷皇帝朱由榔露宿之地)、滇緬公路遺址、大田美國空軍羅克弗德中尉紀念碑(抗戰時期飛虎隊隊員)、石星石洞箐(公母石洞)等是沙橋有別于它處的韻味。

南泉寺坐落在沙橋南飛鳳山,與沙橋隔毛板橋水庫一泓碧波。

小時候故鄉的童謠這樣唱:沙橋街子兩頭低,一方豆腐一方雞。說明沙橋的豆腐很有名氣。

李根源途經沙橋打尖留詩一首:“沙橋古驛亂山崦,小憩征車打午尖;嫩煮魚羹餐豆飯,香生饞口夢回甜”。

想靜,鳳山湖里聽晨鐘暮鼓。想玩,倚船沿巖踏波漫游,青山屏衛,倒映成趣。盡享恬適與溫馨,令人心馳神醉。想吃,臭豆腐、千張肉、泡菜魚被稱為沙橋美食三絕。想垂釣,心拂碧水,獨釣人悠然,青草味溢香。

滇洱古驛道變幻成鳳山湖畔越山架橋飛渡的高速公路鐵路。

目光向西而游,山路水層疊,天地人彩繪,極盡韻味,一幅蕩人魂魄的畫卷。

寧靜的湖水,輕波曼舞。碧綠的草甸,清涼一夏。

毛板橋,滇中高原鑲點的一顆明珠。

精靈舞動的山野

滇中出菌,自古有之。

母親,拾菌行家。我們一家與菌子結緣。

天孕地長,忽然而生,沐山川草木雨露云霧。這些沾仙飄逸的大地靈物,就是滇中山林的野蘑菇,云南人稱野生菌。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和之美者,越駱之菌?!边@是史籍中最早記載野生菌的文字。

著名作家黃堯說:南華諸山產菌,滇中一大勝景。自清康熙有“志”以來,以及咸豐、光緒、民國——四大“縣(州)志”均詳載所有,細列名錄。以“物產”部如此編纂,緊要察刊。以我的陋見,滇中凡百十縣志,其為僅有。僅此一端,南華產菌、食菌,由飲食傳統衍為民生大要,南滇第一也!

七十年代中后期,父母教書,我們一家生活在瓦黑井一所小學里。每到夏秋出野生菌的季節,逢周末或假期,母親就會帶上我和小妹走進山林找尋野生菌。母親記憶力驚人,能記住每種野生菌的生長周期、出菌與落菌時間、出菌的準確地點?!罢揖印狈g成彝語就是“們解依”,通俗地講就是“追菌子”。我感覺追菌子比較恰當,因為我怎么跑都追不上母親的腳步,也追不上一朵野生菌。追得精疲力竭之時,母親會停在山路旁,指著一棵松樹說,到那里找找看,果然就找到松茸了,那高興勁別提多爽。我后來知道那是母親故意讓我找到的。

母親把吃不完的野生菌用竹簽串成一個個圓圈,在太陽下曬干,抑或削成片放在竹篩子里掛在火塘上方烤干。干菌積攢到一定程度,母親就邀約學校附近村里的婦女,將干菌背到普淜去賣。有一次,母親找到一大籃子松茸,叫上我,坐班車到南華縣城去賣。滿滿一大籃子二十幾公斤松茸連賣帶送只掙得15元人民幣?,F在想起來,生活真的不容易。

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知道,困難時期,不能吃太多的野生菌,那樣腸子就會“生銹”,做不動農活。但野生菌的民間交易卻從未在南華大地間斷過。尤其是八十年代初期,南華跑運輸的個體戶由于掌握信息,利用交通優勢,將松茸賣出了國門,賺得了第一桶金。也就是那個時候,南華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野生菌集散交易地的重要角色。

南華處于云南“山”字形地理結構的脊柱部分,地跨金沙江、元江兩水系,屬楚雄彝族自治州所轄,是紅河上游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又是楚雄州南部的生態屏障區和龍川江上游水源保護地,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大理、普洱三州市結合部。境內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963米,年平均氣溫14.9℃,年均降雨量823毫米,年日照2611.4小時,森林覆蓋率達63.7%。近250萬畝有林地面積中,有野生菌生長的林地達200萬畝。已知野生食用菌種類400多種,約占全國野生菌930余種的43%、占云南省670多種的59.7%,資源年蘊藏儲量1萬多噸,經濟價值較高的松茸、塊菌(松露)、羊肚菌、牛肝菌、雞油菌、干巴菌、虎掌菌、雞樅等野生食用菌均有分布和生長。從海拔2816米紅土坡鎮燒香寺山頂遠眺,有東南走向的大中山脈、龍潭山脈、腦頭山脈、馬鞍山脈,有龍川江、馬龍河、禮舍江、兔街河四條主要河流。大自然的恩賜讓這里有了山的神韻、水的靈秀,是一片多元文化組合的整體。從縣城龍川鎮始,逆時針走,雨露白族鄉、沙橋鎮、五街鎮、一街鄉、羅武莊鄉、紅土坡鎮、五頂山鄉、馬街鎮、兔街鎮,就像是掛在大山與大山間一顆顆閃亮的珍珠。

父親從鎮南師范學校畢業后,第4站便來到五街的古路苴教書。那年我不到兩歲。聽母親說,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古路苴蘇朝列若”,漢意為:古路苴的小帥哥!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決定了野生菌的生長環境。五街鎮古路苴、沙橋鎮瓦黑井分布在南華縣腦頭山脈分水嶺兩側,植被極好,也是生長松茸最多最好的地方。分水嶺的東部成龍川江的發端,進金沙江、入長江、匯東海。分水嶺的西部溪流匯入禮社江,成為紅河水系,最后出廣西流入北部灣。

野生菌,云南人俗稱菌子。

自古以來,當地人就有采菌子的傳統,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進行交易。

母親時常叮囑:色艷之菌有毒!味異、味辣、味苦之菌有毒!不能采,更不能拿來吃。千萬記住一條:烹飪野生菌要加入大蒜和花椒,如遇大蒜變黑,不能吃。切記。

父親后來退休賦閑在家,母親依然在菌季節里從云臺山野林深處為我們尋找到很多野生菌,有的是口福。

談到南華的野生菌,凡是到過南華縣的人都會有很多感慨,都認為品種多,吃法新奇,味道極好。從美食的角度來說,南華野生菌美食有以下特點:一是環保指數高;二是營養價值高;三是消費品位高;四是舌尖味道爽。這是大地靈物與巧妙烹飪產生的奇特味道。

久負盛名的松露(俗名塊菌、豬拱菌)、松茸、羊肚菌、虎掌菌為“四大名菌”更是蜚聲中外的“菌中之王”、“鎮南之寶”。

塊菌即松露。別名有土菇、無娘果、豬拱菌等。有黑色鉆石的美譽。塊菌分黑白兩種,法國等西方國家稱塊菌為松露,松露與鵝肝醬、魚子醬被列為西方國家的三大美食。松茸學名松口蘑,俗名山雞樅。羊肚菌主要別名有羊肚蘑、羊肚菜、地羊肚子?;⒄凭?,學名膠質制銀耳,主要別名有老虎巴掌,膠質假齒菌類。

魅惑的四道野生菌佳肴你一定想嘗嘗。塊菌如意包:這道菜外潤里嫩,菌香醇厚濃郁。生食雙味童茸:這道菜脆嫩清香,鮮醇爽口,菌香味特異。珍品羊肚菌:這道菜鮮香脆嫩,菌香濃郁,清淡爽口。蛋黃虎掌:這道菜香醇可口,菌香濃厚,色彩絢麗。

還有一道南華美食讓你瞠目結舌,就是由南華阿亮農家園制作的“天下第一毒菜”,曾上榜中央電視臺。但這一道菜無專業知識及經驗者,請勿為之?;鹜葻醪轂酰菏秤煤笪鸫道滹L和忌食生冷之物。這道菜的特點是:香咸微苦,粑軟適口,有袪風抗寒、追風除濕等功效。

世界野生菌,精品在楚雄;楚雄野生菌,極品在南華。滇西古驛道上的小鎮成了商家創業的起點,文化交流的中心,品嘗美食的天堂。那遍布縣城的大大小小的餐館里,來自各地的吃客們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嘗著這群與山歌一起長大、集天地靈氣、大自然饋贈的美味——南華野生菌。

一生,野生菌和美食文化陪伴,是件幸福的事。云南人、楚雄人、南華人有這口福。

童年逐夢的瓦黑井,樓房四起,水泥路伸向村村寨寨,已然富裕的彝寨。

父母遠去。今天和明天的生活還在野生菌的陪伴下繼續。

云雨喚來山野靈根,又一個充滿生機的菌季即將到來,生活在野菌飄香的地方,面對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我們在期待中仿佛又聞到山野悠遠的菌香……

石星·石洞箐

石星,南華沙橋的一個村委會。

石洞箐,位于石星張家村下方。

村散落半山,彝族人居住。與外界交往頻繁之故,年輕人大都不會講彝族話。

石洞箐,因長年干旱,箐里的小河接近斷流。石洞箐兩邊的山都是巖石,表層的巖石風化后長滿了各種樹木。而當地人稱的“公石洞”和“母石洞”也是巖石風化形成的,并非溶洞。只是這滿山都是巖石,有點像福建武夷山的地貌,還有“公石洞”和“母石洞”的傳說,引來很多人的探秘。

小箐河的北岸,離河床七八米的巖石間,一處陟坡,巖石長年自然風化,形成扁平的洞穴,可容納四五十人同時避雨,洞兩旁山草茂盛,樹枝垂蔭。當地人俗稱“母石洞”。

“母石洞”下游,也有一塊巨石,一柱擎天,獨立成峰,立河南岸。石柱下面有自然風化的洞穴。村里人稱它“公石洞”。

“公石洞”和“母石洞”形成南北相向。在“母石洞”喊山,會有“公石洞”應聲。相傳,那是母喊公答應。

去年美食節前夕,組織攝影家深入基層采風,就曾到石星。適逢雨季,道路崎嶇,越野車無法抵達石洞箐,只好做罷。

一行人從山的另一側繞到霧露鲊一戶彝族人家吃中午飯。

雨一直在下。彝族起大哥說:再等等,雨不過午時。

說得可真準。午飯過后天晴開了,群山都在云霧纏繞之中。

植被極好,綠蔭如華蓋,間或落下水滴。

攝影師陳安定、申云山、陳維壽帶上雨具,就這樣走進山林。

林下濕漉漉的,踩上枝干松針落葉堆積出厚厚的“地毯”,軟軟的、潤潤的,還露出各色野生菌,有松茸、沙老苞、香根、牛肝菌、奶汁菌、珊瑚菌……

沿長長的楊梅山山脊,遇見形態好的野生菌,攝影師們固定好支架、打燈,開始拍攝,讓隨隊的美女攝像師穿上彝族服裝與野生菌親近,抑或請領路的彝族起大哥做起采野生菌的模特。

山有靈性,就會得到好的攝影作品。

這不,楊梅山拍攝的《山靈》《菌如玉》,后來在面向全州的“中國·南華第十一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摩爾農莊杯攝影大賽”中榮獲了一等獎。

天漸漸暗了,我們開始返程。

石星,在車尾的暗光中依依隱去。

猜你喜歡
南華鳳山松茸
梁瀚嵩與起鳳山
王鳳山:三分“嚴”+七分“慈”=十分“愛”
松茸,你了解嗎
拯救瀕危的松茸需多方合力
壹品故事
Ho Feng—Shan何鳳山
姬松茸當松茸賣是不是售假
鳳山的彌勒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