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D與心血管疾病

2017-11-14 14:04陳思維梅艷郗愛旗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15期
關鍵詞:維生素D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陳思維++梅艷++郗愛旗

【摘要】近年來,關于維生素D(Vitamin D)缺乏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研究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Vitamin D缺乏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發生率較高,適當補充Vitamin D對于機體防止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Vitamin D缺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以及補充Vitamin D降低心血管事件等方面的臨床研究進行系統回顧,以引起我國學者對Vitamin D的重視,更加強相關研究。

【關鍵詞】維生素D;心血管疾??;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977.24;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5..02

Vitamin D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HEN Si-wei, MEI Yan, XI Ai-qi

(Qinghai People's Hospital Cadre Health Department,Qinghai Xining 810007,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vitamin D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the pop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re higher, appropriate supplement Vitamin D for the body to prevent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ave a certain rol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reduc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order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Vitamin D in Chinese patients.

【Key words】Vitamin D;Cardiovascular disease;Risk factors

Vitamin D是一類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物質,具有多種生物學作用[1],除了防止骨質疏松,調節鈣磷平衡的作用之外,在抗氧化、調節免疫、防治代謝性疾病及心血管系統疾病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2]。大量的研究證實Vitamin D缺乏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升高[3-7]。本文就Vitamin D與心血管疾病關系作一綜述。

1 維生素D來源及生理作用

1.1 Vitamin D來源

Vitamin D為脂溶性類固醇衍生物,家族成員中最重要的成員是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8]。其中VitD2主要來源于強化食品和補充維生,而VitD3主要是由7-脫氫膽固醇在紫外線UVB(290~320 nm)

的照射下,通過光化學作用轉變為膽骨化醇(VitD3)[9],并與VitD結合蛋白相結合,通過肝臟中25-羥化酶轉化為25(OH)Vit D,再經腎臟1-α羥化酶的作用,進一步轉變具有很強生物活性的1,25(OH)2-D[10]。1,25(OH)2-D的生物活性強但其半衰期短,在血液中很難檢測到。而25(OH)Vit D在血液中則較為穩定且濃度較高,同時其半衰期最長,常在臨床工作作為檢測機體VitD水平含量的指標。Vitamin D通過與維生素D受體(Vitamin D receptor,VDR)結合調節靶基因轉錄從而發揮生物學效應[11]。

1.2 維生素D缺乏的標準

Vitamin D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2014年簡化版)[12]中建議中國健康執業人員與美國醫學研究院、英國骨質疏松學會和澳大利亞骨礦學會等同道持相同觀點:確保骨健康的25(OH)VitD水平應>30 nmol/L,25(OH)VitD<30 ng/mL時則不足或缺乏。血清25(OH)VitD≥50 nmol/L,在幾乎所有人群中為Vitamin D充足。

2 維生素D是CVD事件發生的危險因素

Vitamin D缺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研究是近年來臨床學者探討的熱點?;A醫學研究發現VDR可以在心肌細胞中表達,而且活性D3與依賴性ca2+結合蛋白可快速激活的電壓依賴性ca2+通道[13]。研究表明,Vitamin D缺乏可使機體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Ⅰ型糖尿病等發生率大大增加[14]。同時有研究發現在患有心血管疾病人群中,其Vitamin D的含量遠遠低于正常值[15]。另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16-17],高緯度地區以及常年氣候較為寒冷的地方生活的人群中Vitamin D水平較低,其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在觀察動物小鼠實驗時,發現小鼠血清中Vitamin D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發現有著一定的關系[18]。近年來臨床研究也證實了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補充Vitamin D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以及延緩腎臟受損的時間[19]。因此Vitamin D與心腦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逐漸成為熱點課題。

2.1 維生素D與高血壓

目前認為高血壓的發病是由遺傳及生活習性相互影響的結果;其中生活方式的干預在高血壓的預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學研究證實,維生素D缺乏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Vitamin D的缺乏對血壓升高存在相關聯[20-21]。美國的一項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報告顯示:檢測12644名參加者的血中維生素D含量及血壓水平,發現維生素D水平位于平均四分位數75%以上的人群收縮壓比25%以下的人群低3 mmHg(1 mmHg=0.133 kPa),由此也證明了血清25(OH)D與血壓呈負相關[22]。endprint

Li等[23]通過實驗觀察發現去除VDR基因的小鼠會出現高血壓、RAS活性增高、飲水增多等現象。國內學者研究發現[24]Vitamin D的活性代謝物1,25(OH)2D3對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具有負相調節作用。Vitamin D缺乏可以激活RAS,長期RAS活性的升高直接使小動脈平滑肌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同時刺激醛固酮的分泌,導致體內水鈉潴留,進而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心肌重構及腎損害等機制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25]。因此,Vitamin D可通過調節RAAS系統活性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另外研究發現[26]Vitamin D調節RAAS系統活性同時改善了血管內皮的功能,從而對血壓的控制起到的一定的作用。血管內皮中存在VDR和1-α羥化酶[27];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并分泌炎性細胞因子對血管進行調節[28-29];此外Vitamin D通過增加Ca.ATRase表達及游離鈣的增加,影響血管的張力,抑制血管內皮收縮[30]。因此Vitamin D缺乏時,血管內皮的舒張功能降低也會導致血壓的升高。

2.2 維生素D與冠心病

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年輕化趨勢明顯[31],內皮功受損和血管硬化程度是冠心病主要形成的因素。研究發現Vitamin D缺乏可導致內皮功受損和血管硬化。內皮功能紊亂導致血管內皮的通透性的增加、血管收縮極易白細胞黏附,上述機制均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32]。一項臨床觀察性研究結果表明,25-OH D與血管硬化相關指標有明顯相關[33]。另外研究發現核轉錄因子NF-κB介導的內皮功能受損與Vitamin D缺乏相關[34];維生素D3可能通過對細胞因子的調控來調節體內炎癥反應,從而影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一方面[35]通過抑制免疫T細胞的增值,調節細胞因子的產生,另一方面抑制NF-κB啟動相關前炎癥因子的基因轉錄,減少促炎因子的產生[36],同時下調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Ⅱ(MHCⅡ)表達,降低抗原提呈作用。MHCⅡ是近年來發現的可以減低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保護性因子[37]。冠狀動脈鈣化是引起冠狀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38]。大量的研究表明[39],心臟血管的鈣化可以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發生骨樣變化。一項對于200例患有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Vitamin D缺乏嚴重者(9.5%)冠狀動脈鈣化評分遠高于(OR=4.3,95%CI1.5~12.1,P=0.005)[40]。與此同時,研究者對于1型糖尿病伴有冠心病發作的患者中,發現低Vitamin D水平與冠脈鈣化顯著相關[41]。研究發現[42]1,25-(OH)2D3可以參與調節和維持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激素;同時1,25-(OH)2D3可以刺激血管平滑肌生長因子[43]。機體維生素D的水平缺乏時,會導致心室肌肥厚和血管平滑肌增值。因此,機體Vitamin D水平對動脈血管細胞的功能存在廣泛的影響。

2.3 維生素D與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疾病中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近年來對心力衰竭發病機制的不斷深入研究,研究發現Vitamin D水平的變化與心力衰竭存在一定的關系[44]。慢性心衰患者心肌病理性的改變導致心室結構重塑,心肌肥厚以及心肌纖維化[45]。一項動物模型研究發現[46],敲除VDR基因的小鼠的心肌較野生小鼠心肌肥厚,其原因是VDR信號通路參與心肌肥厚的過程。大量的臨床對照試驗也證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Vitamin D水平含量遠遠低于正常水平[47],究其原因可能是①Vitamin D的缺乏促進機體炎癥的發生,炎癥介質釋放加重心肌受損程度[48];②Vitamin D與腦鈉肽釋放有一定關系,Vitamin D缺乏會導致腦鈉肽水平增高,加重心臟負荷,最終導致心衰的發生[49]。

3 討 論

Vitamin D缺乏已是全球一致認可的觀念,隨著研究的深入,Vitamin D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預防有著很大關系。然而Vitamin D缺乏與心血管事件發生機制復雜,研究尚不清楚二者的發生關系,另外在心血管事件發生,進行Vitamin D干預治療研究尚缺乏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佐證。

參考文獻

[1] Lee J H,O'Keefe J H,Bell D,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 an important, common, and easily treat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8,52(24):1949-1956.

[2] Holick M F.Vitamin D deficiency[J].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2006,150(23):1315.

[3] Lavie C J,Dinicolantonio J J,Milani R V,et al.Vitamin D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J].Circulation,2013,128(22):2404-2406.

[4] Rosen CJ,Adams JS,Bikle DD,et al.The nonskeletal effects ofvitamin D: an endocrine society scientific statement[J].EndocrRev,2011,33(3):456-492.

[5] Scragg R.Seasonali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nd thepossible protective effect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J].Int J Epidemiol,1981,10(4) :337-341endprint

[6] Motiwala SR,Wang TJ.Vitamin 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Curr Hypertens Rep,2012,14(3):209 -218.

[7] Weishaar RE,Simpson RU.Vitamin D3 and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in rats[J].J Clin Invest,1987,79(6):1706-1712.

[8] El-Khoury J M,Reineks E Z,Wang S.Progress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measurement of vitamin D metabolites and analogues[J].Clinical Biochemistry,2011,44(1):66–76.

[9] 郭燕燕,劉 澤,劉 堅,等.382例老年男性25羥維生素D的水平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2):1742-1744.

[10] 杜 偉,甘承文,郭海波,等.重慶市某研究所體檢人群中維生素D水平的調查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7):676-678.

[11] Heikkinen S,V?is?nen S,Pehkonen P,et al.Nuclear hormone 1α,25-dihydroxyvitamin D3 elicits a genome-wide shift in the locations of VDR chromatin occupancy[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1,39(21):9181-9193.

[12] 廖祥鵬,張增利,張紅紅,等.維生素D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2014年簡化版)[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6(20):718-722.

[13] Vazquez G,de Boland A R.Involvement of protein kinase C in the modulation of 1alpha,25-dihydroxy-vitamin D3-induced 45Ca2+ uptake in rat and chick cultured myoblasts[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1996,1310(1):157-162.

[14] Kaulgud R S,Shreyas A C,Vinay S P,et al.Emerging roles of vitamin D in various spectra of disea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3,4(5):190.

[15] Rosen C J,Adams J S,Bikle D D, et al. The nonskeletal effects of vitamin D: an Endocrine Society scientific statement.[J].Endocrine Reviews,2012,33(3):456-492.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

猜你喜歡
維生素D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花都區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及維生素D相關知識調查分析
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保健指導
長期有氧運動對高血壓的影響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維生素D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臨床療效及呼吸功能分析
他汀類藥物序貫療法治療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小囟門兒童預防性口服小劑量維生素D對頭圍及丹佛智能發育的作用研究
新確診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過快誘發心血管疾患22例臨床分析
維生素D對細胞自噬及相關因子P62/SQSTM1、VDR表達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