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小學數學課堂中強化實踐操作的重要性

2017-11-15 23:10羅海龍
未來英才 2017年20期
關鍵詞:實踐操作小學數學課堂重要性

羅海龍

摘要: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理念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普遍較低,不僅影響了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學生的數學基礎十分薄弱,不利于日后的數學學習和研究。本文將對小學數學課堂中強化學生實踐操作的重要性和具體策略加以探討和分析,以期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實踐操作;重要性;策略

小學生天真爛漫,單純活潑,有著較強的可塑性,他們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對于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無法抱以較高的興趣和熱情,這給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阻礙。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以興趣為導向,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發掘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這將為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的快速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1]。

一、實踐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很多的定義定理都來源于生活的智慧,同樣的,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會增強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數學問題,他們就會形成高度的自信心,在學習上也會更有斗志,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大有助益。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先用木棒搭出一個三角形,因為木棒的長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學生會發現三角形的三個邊都是相等的,這就是等邊三角形??墒窃谖覀兊纳钪羞€有一些邊長不等的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他們還在哪里見過三角形物體,這些物體都有哪些用途。接下來讓學生用直尺畫出三角形,比一比在規定的時間內哪個學生畫的快,畫的多,這會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勝心。接下來教師可以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繪制三角形的方法?哪種方法的效率最高?”學生會通過實踐得出結果,并爭先恐后的回答,此時教師對學生給予高度的表揚,增加學生的自豪感,那么在以后的數學教學中學生也會竭盡所能的配合教師,做好數學實踐活動。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之下他們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無法與他人很好的交流與合作,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批評和指導,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使其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讓學生了解合作的好處,并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了解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學會揚長避短,最終達到自我人格的完善。

例如學習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讓學生先復述三角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后教師要讓學生猜一猜梯形的面積應該如何計算。將全班學生分成4-6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要說出2-3種推導方法,為了避免學生“不勞而獲”,要讓各個小組將他們的討論結果寫在紙上,在課程結束后由教師統一檢查。課上教師要為每個小組發放不同顏色的梯形彩紙,讓學生將其或裁剪、或組合成為熟悉的圖形,并進一步的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有的小組會將梯形沿著對角線剪開,發現了兩個三角形;有的小組會將梯形沿著兩個高線剪開,發現了兩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還有的小組將剪開的圖形與梯形組合起來,發現這是一個長方形。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手腦配合更加靈活,他們還組合成了一些奇形怪狀的圖形,既收獲了快樂,又獲得了知識,梯形的面積公式也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數學學習是一項長期的活動,單單依靠教師的耳提面命取得的效果比較有限,要想實現學生的終身學習,就要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當他們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時就會自然而然的進行思考和鉆研,教師只要扮演好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進行適當的點撥,即可讓學生獲得撥云見日之感,他們在學習數學時也會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2]。

例如在學習認識分數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圓形的紙片,將紙片涂上10個顏色,發放給10個同學,讓他們說一說每個人得到的紙片是多少,這與學生以往接觸的數字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剛剛接觸分數時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操作,一邊操作一邊思考,當把紙片分成2、4、6、8份時,每一份的分數應該怎么表述,學生將會發現圓形分成的份數就是分母,每一份代表著分子為1,這種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得出的結論將比教師強制性灌輸所得的知識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學生的主動性也得以激發出來。

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思維始于動作,比如教學“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對著圓柱體的底面半徑并沿著高把圓柱體等分為16份,把這16份拼起來后,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研究,又快又直觀地找出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和高相當于原來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圓柱體轉化為近似長方體后,雖然形狀變了,但最終體積沒有變化,自主推導出圓柱體體積統一的計算公式:V=πr2h。整個教學過程發展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生智力,同時培養了學生應用轉化思想來解決問題的策略,達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效果。

五、促進學生求異創新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動手操作,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有效手段。例如學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或畫角的方法后,教師進一步提問:如何在不使用量角器的前提下畫出120度的角。學生帶著問題又一次進入了愉快的動手操作、實驗探求之中。很快學生發現: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個30度的角拼起來能畫出120度的角;用兩個三角尺60度的角拼在一起也能畫出120度的角,如此這般不斷地出現創新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思考經驗,培養了學生求異創新的精神。

六、結語

小學階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設計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動腦、動手,鍛煉學生的手腦配合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快樂和滿足,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小學數學教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 占理杰.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7(15).

[2] 李芬.小學數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江西教育,2017(09).endprint

猜你喜歡
實踐操作小學數學課堂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在電類實踐操作課程中對士官學員安全及規范操作意識的培養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創新思維培養之我見
讀《邊疆的重要性》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