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公共基礎課程《課件制作》教學改革研究

2017-11-15 14:42曹海英元元景巧麗郝兵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年28期
關鍵詞:課件制作職業能力師范生

曹海英+元元+景巧麗+郝兵

摘要:教師需要合理運用新興信息技術來提高教學效率,已成為信息技術時代教師基本的職業能力。師范生作為未來的教師,高校應該注重培養其職業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在培養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職業能力的主干課程《課件制作》的教學研究、教學實施中都存在不足。該文立足于師范生的職業能力需求,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且從課程如何重組教學內容;課程教學中如何培養師范生的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整合的能力;以及針對課程實踐學時緊張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師范生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提出了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師范生;職業能力;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28-0196-02

1 課程現狀的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翻轉課堂、創客空間、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興起對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為合理運用新興信息技術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完善自身信息化教學知識體系以提高職業能力。

為了促進教育變革,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育部頒布了一系列的規劃綱要,如在2014年頒布最新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試行標準對從事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師從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最新印發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通知,其中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豐富基礎教育數字資源,促進優質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推進信息化教學應用,培養一批善于使用信息技術和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活動的骨干教師。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都認識到這一點,在針對師范生的信息化職業教學能力培養的課程上積極進行課程改革,雖然很多專家已經對課程結構、教學模式及課程內容選擇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踐,但是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課程《課件制作》的教學研究、實施中都存在如下不足:

(1) 教學內容陳舊。內容大多集中在多媒體素材處理工具;多媒體課件開發工具,如PPT、Flash和Authorware等一些較為傳統的課件制作軟件。而對于學科專業軟件涉及較少,如幾何畫板、聽力訓練軟件;而對網絡化學習所需的E-Learning課件制作工具,微課制作工具,快速課件工具、創新型的課件制作工具教學研究更少。即既沒有注重培養使用學科軟件服務教學的學科信息技術素養能力也沒有注重培養學生促進職業發展的追蹤新技術的能力和自學新技術的能力。

(2) 偏重操作技能。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工具軟件的基本操作,只單純地提高了軟件的使用技能。學生不能根據專業教學的需求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而且學生也沒有能夠深刻的認識體會到信息技術用于教學、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科和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習的優勢與價值;更沒能提升在學科教學中有效運用這些專用軟件的能力,使信息化環境沒有真正在學科教學上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未實現從掌握技能到應用技能的跨越。即沒有注重培養師范生的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的信息化教學職業能力。

(3) 課程在實踐教學實施上遇到了問題。課程本身的學時較少,但課程內容龐雜,學時基本不能滿足教學內容的需求,除了努力的提升課堂效率之外,很多情況下選擇壓縮實踐學時,使得操作實踐難以滿足學科教學實踐的需求。學生的信息化教學職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

2 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師范生是教師隊伍的后備軍,是未來的教師。強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學習,是為師范生日后走上教師崗位奠定職業基礎?!墩n件制作》是高校服務于師范生職業需求的以促進教育與信息化融合為目的的主干課程,如何改變陳舊的教學內容、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基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面向師范類學生職業需求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一項十分緊迫的課題。

2010 年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由前期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心轉向未來以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中心,這意味著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必須具備能夠應用信息教育技術來優化教學的職業能力。很多高校都在培養著大批的本科師范生,只有將這些未來的教師培養成能夠勝任崗位需求、具備基本職業能力的人才,這些學生才有競爭力,才能順利的就業。在校師范生與在職教師不同,在職教師的學習依托于真實的教學環境,而對于在校師范生,知識、技能和態度學習必須依托于課程。直接作用于學生學習結果的是“課程”,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師范生在學校學習的課程是提高其職前職業能力的重要載體,因此,想要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必需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必定需著力于課程的改革。作為信息化教學職業能力培養的主干課程《課件制作》,應該從職業能力需求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3 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課程改革研究

基于職業能力需求的《課件制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研究:

(1) 借鑒發達國家對職前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經驗,根據我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等文件精神,明確師范生在職前教師教育階段應該具備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此能力發展必定需要多門課程共同承擔。研究課件制作課程在其中具體需要承載哪些目標,根據這些目標,明確培養師范生信息技術能力發展的內容應該包括哪些模塊,確定每一個模塊的內容應該以及主要承載的具體目標。

(2) 信息化教學職業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就是教師能夠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使其服務與學科教學、優化學科教學,具有信息技術與其學科課程整合的能力。

師范生在《課件制作》課程中學到的信息化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在學科教學中加以實踐應用,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才能內化為真正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研究對學生進行學科的“微型課”訓練。在進行“微型課”訓練時強調信息化教學訓練,使學生真實體驗課件制作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針對學科授課內容,在教育技術學的基礎下提前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課程改革中研究實踐,思考引導學生針對教學方案收集相關度高、實用性強的教學資源,并能對收集到的多媒體教學資源素材進行合理的加工處理,應用。也能針對信息化教學方案,設計制作較好的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制作供學生學習使用的數字化學習資源。

(3) 在《課件制作》課程教學中,針對課程實踐學時緊張,師范生實踐應用與創新能力差,在實踐課程中研究構建以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為主、以微視頻資源學習為核心的翻轉課堂實驗教學模式。視頻資源中可以包括各學科中小學優秀教師的公開課、師范課課堂實錄,讓不同學科的學生提前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汪瓊.美國職前教師的技術教育策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5(2).

[2]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的通知[Z].2015.

[3] 林雯 .論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J].教育評論,2012(4).

[4] 周素娜.提升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實踐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3(8).

[5] 張成光,王忠厚.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3(9).

[6] 石長征,武麗志.技術支持的微型教學發展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8).

[7] 何克抗.TPACK——美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途徑與方法研究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12(7).

[8] 何克抗.智慧教室+課堂教學結構變革——實現教育信息化宏偉目標的根本途徑[J].教育研究,2015(5).

[9] 周紅春.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J].現代教育技術,2010(7).

[10] 宮賀,朱琦.視頻案例在師范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8).

[11] 孫眾.職前教師的信息化課堂教學基本功能力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9).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件制作職業能力師范生
任務型課堂教學中課件的制作和使用
探究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進一步完善免費師范生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