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漢六朝時期吳越地區人文地理演化進程

2017-11-21 05:18尹弘兵張路赟
社會觀察 2017年10期
關鍵詞:浙東吳越族群

文/尹弘兵 張路赟

秦漢六朝時期吳越地區人文地理演化進程

文/尹弘兵 張路赟

先秦時期,吳、越兩國同處長江下游,地理鄰近,習俗語言相通,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隨著歷史的發展,兩者文化面貌漸趨一致,最終融合成統一的吳越文化。吳、越兩國與華夏大國發生密切聯系,并同在中原視野下成為難分彼此的區域代表。歷經越滅吳、楚滅越和秦漢統一,吳、越從國族名稱演化成為長江下游地區的人文屬性,形成吳越人文區。吳越地區從外部來看是一個整體,從內部來看又有吳、越之分。吳、越兩者有區別但又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吳越人文區的二元結構。

吳、越的人文含義及其演變

吳、越二字包含有四層含義:政治、族群、地理、文化。吳、越概念的演變與吳越人文區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吳、越兩國滅亡后,吳、越喪失其政治含義。越滅吳后,吳的族群概念消失,而越的情形則比較復雜,越國雖亡,但越人退入山區,仍保留族群意義。吳、越兩國滅亡后,其地理含義得以保留。楚滅越后,越文化消失,吳、越在文化上只作為文化意象的抽象概念留存。

秦漢時期,吳、越概念又經歷了新一輪演變。政治上,西漢初年吳、越作為政治概念一度恢復,但很快再次喪失政治含義。族群上,秦漢時越人仍活躍于東南地區,保持了族群含義。地理上,吳、越的地理含義保留下來,泛指兩國故地。文化上,西漢中期以后,吳越地區發展成為中華文化下的區域文化。

三國時期雖然短暫,但在吳、越概念和吳越人文區的演進上卻具有重要意義。孫吳立國東南,吳再次恢復政治概念,山越具有政治含義,至山越被孫吳征服,孫吳也為晉所滅,吳、越作為政治實體最終消失。山越被征服后,越在東南地區也失去了族群含義。地理上則有了新變化:孫吳核心區由此具備了明確的“吳”屬性,越則主要指山越活動的東南山區。文化上,隨著山越被征服和孫吳滅亡,二者的文化亦隨之消失。

東晉南朝時期,吳、越概念又有了新的演變。吳、越作為政治實體已不存在,但仍然被用于指代南方政權,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含義。東晉南朝時期,吳演變為區域人群的代稱,指代江東土著,在僑人與吳人嚴重對立的情勢下,“吳”也因區別兩個群體的作用,而具備了新的族群含義。地理上,吳主要指代孫吳核心區——江左地區,而越則轉向指代嶺南,基本退出東南地區。文化上,僑人與吳人的對立也使吳具備了文化上的意義,而山越故地的發展也使之具有了不同于太湖地區的區域特征。

綜合而言,秦漢六朝時期,吳、越概念有一個由對立走向一體的演進過程。秦漢三國時期,越是獨立族群,有自己的社會組織與生活方式,不受郡縣管轄,因此吳、越二種因素一般處于對抗狀態。東晉南朝時期,山越消失,吳、越地區均為郡縣,不再具有對立的意義,于是在郡縣體制下最終演化成二元一體的吳越人文區。

郡縣與國族的二元對立格局

秦朝實行普遍的郡縣制,這一舉措剝奪了統一前諸國族的遺民身份,使其喪失原有歸屬,而重新以郡縣賦予新身份,推動國族向區域轉變,開啟了區域的人文地理進程。西漢建立后,郡國并行,吳越地區除荊國、吳國等內諸侯外,還有從越國遺民發展來的閩越、東越等外諸侯??たh是王朝的有機組成部分,而諸侯則實為獨立王國,這就形成了王朝與諸侯的對立格局。吳越地區的情形更為復雜,不僅有王朝與諸侯,諸侯亦分內、外諸侯。內諸侯與漢朝是統一架構下的對立關系,而外諸侯具有獨立國族的性質。因此西漢早期吳越地區的人文地理結構,不僅體現為漢廷與內諸侯的對立,更體現為郡縣與國族的對立。

兩種對立中,最初以漢廷與內諸侯的矛盾最為突出。吳楚七國之亂后,叛亂諸侯封國或納入中央、設為郡縣,或另行拆解,繼以宗室。經此一戰,吳越地區除江都國外,皆為郡縣。王朝中央與諸侯的矛盾初步得到解決,至武帝時期基本解決。

七國之亂中,吳、楚固為主角,但諸越外諸侯也卷入其中,從而將郡縣與諸越之國的矛盾也推到了臺前。東越直接參與叛亂,而閩越則接納了吳太子駒,最終導致了閩越與東越的戰爭,戰事結束后,東越舉國內徙,另處江淮之間。此外,閩越還曾一度進攻南越國。而南越作為諸越國中最強大的一國,對漢廷一直叛復無常,至元鼎年間西漢才借南越內亂之機出兵攻滅,設為郡縣。閩越國對漢廷與南越首鼠兩端,最終漢廷兵指閩越,將軍民盡數遷往江淮,空虛其地。至此,諸越之國覆滅,移民融入華夏。遺留未徙的越人則撤出發展成熟的中心城邑,退入深山老林,直至東漢末年才再次以山越之名登上歷史舞臺。

可見秦漢時期在東南、嶺南等邊緣地區仍然存在王朝中央與地方勢力的對立,并以郡縣與國族對立的形式表現出來。劉濞吳國轄下本為春秋吳國故地,因而會稽諸郡被視為“吳”地。劉濞吳國之“吳”與諸越外諸侯之“越”本來同為朝廷的潛在分裂勢力,但七國之亂后吳國廢除,重為郡縣,諸越不寧,會稽郡靠近東越、閩越之地,常為進攻的軍事基地,從而形成了郡縣與國族二元對立格局。吳國廢除、諸越內徙后,郡縣與國族的對立局面得以和緩,但諸越族群并未消失,只是退縮山林。隨著吳會地區的開發,越人也逐漸發展起來,形成山越,一度因諸越內徙而淡化的對立格局再次重現。

孫吳征伐山越與吳越對立格局的瓦解

秦漢時期吳越地區經濟文化水平有較大提高。東漢末年大亂,吳越地區損失遠小于中原,孫策渡江后以江東六郡為基礎建立孫吳政權。孫吳代替秦漢王朝成為郡縣制的新推動者。孫吳立國后,山越與郡縣的矛盾突出,引發了新一輪郡縣與國族的對立,吳越二元對立格局再次突顯。

山越是“東漢末年由古代越人的遺裔與部分漢族人,在我國東南部山區經過長期的共同勞動與斗爭,逐漸融合而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直到唐朝后期,方融合于漢、壯、瑤等民族中”。其分布地區北至長江,東至沿海,西至贛江西岸,南至南嶺一線。山越作為越族的一支,不僅承載了越的族群含義,而且是與孫吳政權對立的政治勢力,雖無統一的政治組織,卻亦具備了政治含義。

山越的存在對孫吳政權構成巨大挑戰,江東六郡為孫吳根本,但亦是山越活動地區。山越不寧則內憂不去,孫吳統治者“山越都除,便欲大構于(曹)丕”的政治理想就難以實現。對山越的征服早在孫策渡江即已開始,孫權時期多次征討,賀齊、呂蒙、諸葛恪等孫吳名將皆曾征伐山越,對山越的策略也從最初的單一征討轉為鎮撫并用。經過孫吳的大力征伐,山越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族群和政治勢力而存在,其文化亦隨之消失。

征討山越幾乎貫穿了整個孫吳時代,大致分為三期:以興平渡江至孫策被刺為第一期,孫權接掌江東至黃龍稱帝為第二期,黃龍元年至赤烏元年為第三期。自渡江至孫策死前之五年中,與山越的斗爭竟多達十余次。至孫權初期,江東六郡仍不穩定,征黃祖時山越又起,致使西征功虧一簣,于是呂范、程普、呂蒙等孫吳名將悉數用于討治山越。孫權稱帝后,開始大規模深入進討,諸葛恪征討丹陽山越即為其中一例。

孫吳早期對山越以軍事打擊為主,但在諸葛恪的征討過程中已能看到懷柔手段,使山越人主動走出山間,接受編戶,“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孫吳大量精兵正是出自山越。陸遜征討會稽、丹楊山賊,前得“部曲已有二千人”,后“得精卒數萬戶”。諸葛恪討山越的結果,“獻戎十萬……既 兇慝,又充軍用……更成虎士”。賀齊在建安等地鎮壓洪明、洪進等山民,稱“凡討治斬首六千級,名帥盡禽,復立縣邑,料出兵萬人”。

經過孫吳的大力征伐,山越走出山林,融入華夏,東南地區的越人至此基本消失,僅極少數遺留,零星出現于史書。山越被征服后,故地設為新都、東陽、臨海等諸郡,山越族群消亡,吳越地區國族與郡縣的二元對立格局至此瓦解。

浙東地區的發展與會稽人文區的形成

孫吳征服山越終結了吳越地區國族與郡縣的二元對立格局,山越故地的開發開啟了吳越人文地理的全新局面。

山越被征服后,喪失實體的越概念亦隨之衰落。東晉時,還能見到較多“越”指代江東地區的情況,南朝時期大為減少。江左揚州作為南朝腹心所在,重要性遠勝嶺南,上述情況說明東晉南朝時“越”概念在東南地區已淡化,反而成為嶺南的代稱。

孫吳滅亡后,“吳”的地理含義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孫吳核心區自此有了明確的“吳”屬性。吳門世族盤踞在以吳郡為核心的太湖地區,晉室南遷,亦不得不倚重吳門大族。在地理含義與政治勢力都繼續保持的情況下,借助吳國、吳郡與孫吳的歷史影響,“吳”成為太湖地區明確的人文地理屬性。孫吳末年出現“三吳”,東晉南朝廣泛流行。狹義“三吳”指三郡,其中吳郡和吳興郡是明確的,但第三郡存在會稽、義興及丹陽三說。此外,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以三吳指代環太湖地區的含義。

東晉時,會稽在三吳之中。但是,南朝時,義興取代會稽成為三吳之一。吳郡、吳興、義興分處太湖東、南、西三面,不僅形成了新三吳,還構成了更小的環太湖地區。而會稽則與山越故地的東陽、新安、臨海、永嘉諸郡聯系起來,于是在正史中多處出現了“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諸軍事、會稽太守”等記載和南朝東揚州的設置,嚴耕望先生稱為會稽都督區。這表明會稽從三吳中脫離出來,與山越故地逐漸聯結為一體,形成了以浙江為界、會稽為核心的浙東人文區。

浙東山區原為山越活動地區,孫吳征服山越后,大力開發。永嘉之亂后,北方流民南下,浙東地區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秦漢時期,浙東地區縣的數量很少,主要集中在寧紹平原,而平原以南山區只有諸暨、烏傷(今義烏)、大末(又稱太末,今龍游)以及沿海的回浦(又稱章安,今臺州)和永寧(今溫州)。但是,三國時期浙東地區大量設新縣。自齊至隋,浙東未出現新縣,反而是隋代幾次調整,將諸縣撤裁或并為一縣,表明浙東發展已達到相對飽和水平??梢姖h末至兩晉是浙東地區快速發展期,為浙東人文區的形成奠定基礎。

浙東人文區的形成還與會稽的特殊地位有密切關系。司馬睿曾云:“今之會稽,昔之關中?!边@是由它的地理位置、發展狀況及時代背景造成的。

從地形來說,環太湖地區為太湖平原,會稽地區為寧紹平原,兩者以錢塘江和杭州灣相隔,但平原開發一般早于山地,因此錢塘江的分界作用并不顯著。新石器時代寧紹平原與太湖地區為統一的文化區,秦漢時期,會稽郡治吳縣,浙東地區并在治下,聯成一體,至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吳、會分立,錢塘江的分界作用開始突顯。至東晉初年,原漢末會稽郡已被分為建安、永嘉、臨海、東陽、會稽五郡。隨著丘陵開發逐漸追及平原,會稽與浙東丘陵地區聯系加強,但會稽仍與環太湖地區有緊密聯系,狹義三吳仍將會稽包括其中。

東晉時期的會稽還是大族聚居之地,因而在政治上有特殊地位。永嘉南渡后,僑姓高門有意避開太湖地區,另擇會稽為寓居之所?,樼鹜跏吓c陳郡謝氏即是其中最顯赫的大族,故會稽一地高門林立,不僅是大族士人隱居之所,也是僑姓高門政治退守之地,隱隱形成建康為主、吳郡與會稽為輔的一主兩副政治地理格局。蘇峻之亂后,會稽一度被議為遷都之地,后世學者更視會稽為三吳腹心,可見會稽在東晉一朝的特殊地位。南朝時會稽的地位仍未改變,會稽都督區以及東揚州治會稽都說明了其特殊性。

浙東人文區最初作為軍事單位出現。蘇峻之亂時,陶侃“上(王)舒監浙江東五郡軍事”,是浙東五郡合稱見于正史的最早記載,也是會稽都督區最早見于史籍,“浙江東五郡”、“會稽五郡”皆指會稽、東陽、臨海、永嘉、新安。會稽都督區出現后有從軍事區轉為行政區的趨勢,永和年間,王羲之“求分會稽為越州”,“事雖未成,但浙東五郡有獨立為一區之勢”。劉宋時有東揚州之設,東揚州在南朝雖有廢立,持續時間也不算長,但會稽都督區一直保持到了南朝滅亡,浙東五郡合為一區的趨勢再無逆轉。

經歷東晉南朝時期的發展,環太湖地區與浙東地區分立的局面已然成形。秦漢以來對東南地區只泛稱“吳越”,至吳、會分立后,吳地名穩定在太湖地區,會稽地名則在寧紹地區穩定下來,而會稽與越有密切關系,于是吳、越概念有了分別指代具體區域的趨勢。王羲之求分會稽為越州,表明會稽具有潛在的越概念。晉安帝隆安年間,謝琰為會稽內史,都督浙東五郡軍事,“(謝)琰既以資望鎮越土,議者謂無復東顧之虞”,可見不僅會稽被視為“越”,浙東五郡亦有“越土”之稱。東晉一朝,越州雖未立,但已見脫離吳地之勢。陳亡以前,以會稽為核心的浙東地區單獨發展已成定局。隋滅陳后,以浙東地區發展的既定事實和長江下游的吳越概念,最終改會稽為越州,將越的地理概念賦予浙東地區,從而形成浙西為吳、浙東為越的明確地理分區。

六朝時期亦是吳越地區的文化轉型期。六朝以前,吳越地區民風彪悍,永嘉南渡后,中原衣冠南下,北方世族避吳門大族所居之吳郡,另擇會稽為棲身之地,會稽風貌為之一變。清談玄學、譯經論佛、山居問道、蘭亭雅集、雪夜訪戴等諸般風雅之事數見史書,儒、釋、道三家名士接踵而至,謝安、王羲之、謝靈運等名士匯聚于此,會稽成為南朝文化中心之一。以中原文風入江南山水,更添江南雅致細膩之質,奠定江南的文化基調。東晉以后會稽才子輩出,文風興盛,遠非昔日尚武之貌。

結語

秦統一后,吳、越從國族名稱演化成為區域代稱,成為區域的人文屬性,其含義經歷了復雜的演變。在吳、越的四層含義中,政治概念首先消失,族群概念則發生了較為復雜的演進,從民族演化成為區域人群,文化概念則從具體文化演變成為抽象意象,最終演進成為區域文化,地理概念則保留最為完整,演進最為清晰,并與文化的抽象意象結合起來,最終演化成為吳越人文區??梢娫谕醭w制之下的人文地理演化進程中,本地區的先秦諸侯國號成為重要的文化遺產,成為人文地理演進的重要因素。吳、越概念之下的地理與文化含義及其演變,在吳越地區人文地理演化進程中起著主導作用。

吳越地區在這一時期的演變中完成了族群的融合過程,剝離了族群與政治含義,剩下的文化與地理含義則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經歷了復雜的演進。隋唐大一統國家再次建立后,越概念很快回歸,并以浙江為地理界線,重新構建起以文化地理分區為內涵的新吳越二元一體格局??偟膩碚f,秦漢六朝時期,長江下游地區的人文地理演化進程,經歷了從二元對立到二元一體的發展過程。隋唐以后的吳越人文區,其內部的吳越二元不再以對立為基調,而是以更加融合的形式表現為吳越一體。

(尹弘兵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璐赟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摘自《社會科學》2017年第10期;原題為《從二元對立到二元一體:秦漢六朝時期吳越地區人文地理演化進程》)

猜你喜歡
浙東吳越族群
清代浙東曲家補考
從彭陽姚河塬卜骨刻辭看西周早期西北邊域族群關系
《〈新浙東報〉史料選編》編輯經過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論《白牙》中流散族群內部的文化沖突
歸來吧!精靈(大結局)
淺析不同層次的認同是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基礎
浙東傳統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等月亮
河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