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象晉《清寤齋心賞編》解析

2017-11-25 06:17文景剛
長江叢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子孫家訓讀書

文景剛

王象晉《清寤齋心賞編》解析

文景剛

《清寤齋心賞編》是王象晉眾多著作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分析了其蘊含的修身、為官、讀書力學以及“養生”等方面的思想。

王象晉 《清寤齋心賞編》 修身 養生

《清寤齋心賞編》是王象晉眾多著作中的典型代表,內容包羅萬象,涉及修身、齊家、立世、養生、教育等多個方面,不僅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一手資料,而且言簡意賅,構成了新城王氏家規族訓的重要內容,對后世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本文就以《清寤齋心賞編》所載內容為依據,解析其所蘊含的思想、理念和現實意義。

一、修身乃立世之本

“夫人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于自是。日日知非,日日改過,則此身為義理再生之身,可以造命”;“結怨于人,謂之種禍;舍善不為,謂之自賤”;等等?!肚邋积S心賞編》

與儒家所倡導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的理念相通,王象晉極為重視“修身”對于子孫為人處世的基礎作用。一是告誡子孫要作到“一日三省”,著重指出,人如果沒有是非觀的話,就會陷入“自以為是”;二是砥礪子孫多做善事,陶冶情操,并將之與人生價值的實現與否緊密相連,“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三是循循善誘子孫,懷平常之心,坦然面對人生得失,“不敢喪心,不求滿意,能甘淡泊,能忍閑氣”。

二、為官以“德”,既要敢于擔當、公正清廉,又要嚴寬相濟

蒞官之法,事來莫放,事去莫追,事多莫怕。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勤與儉。事上之道,與其循之以法,不若奉之以體;臨下之法,與其循人之情,不若平我之情?!肚邋积S心賞編》

四世祖王重光在新城王氏家族史上首立家訓,“……所存者必皆道義之心,所行者必皆道義之事,所友者必皆讀書之人,所言者必皆讀書之言”。王象晉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揚光大,將其中為官之“道”的理念進行細化。他首先強調維護法紀、清正自守以凸顯官德,“事上之道,與其循之以法,不若奉之以體;臨下之法,與其循人之情,不若平我之情”;其次是對官員的擔當意識作了明確要求,認為其應當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自覺,“蒞官之法,事來莫放,事去莫追,事多莫怕”;再次是將為官之道與持家之法相結合,認為其息息相關,“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勤與儉”。

王象晉主張根據執法個體的不同而做到嚴寬并用。對待百姓和善良的人要寬容,在不違反律法的前提下放寬執法力度;對公務人員則必須嚴格要求,對奸惡之徒定要嚴懲不怠。即“嚴于公門,寬于百姓;嚴于奸惡,寬于良善”,并且認為這是從政為官的根本。王象晉的這些為政理念與當今的“以人為本”有著較高的契合度,對于推動政治文明建設有著極為有益的啟示意義。

三、重視讀書并強調反復閱讀與精讀

“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次讀,當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不學之謂貧,無成之謂賤……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肚邋积S心賞編》

與祖父王重光將“讀書”與“道義”作為家訓根基相同,王象晉也極為重視家族子弟通過讀書獲取知識和人生的進身之階。圍繞于此,他一方面強調了讀書過程中反復閱讀對于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重要性,“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次讀,當如入海,百貨皆有”;另一方面指出了從浩瀚的書籍中精選并針對性閱讀的必要性,“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四、積極辯證的“養生”之道

“人不知道,則居鬧市生囂雜之心;居深山,起岑寂之想”;“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當守國使不亂,以待奇才之出,衛生使不夭,以須異人之至”?!肚邋积S心賞編》

上文所載內容,體現出以下三種思想:

其一,人生立世要洞察并遵循自然規律而行,如果做不到此點則會被外界干擾,喪失生活的主動。比如,居于鬧市之中則會因為受到其繁復之擾而心生雜念,深入山林則會因為沉靜而感到無盡的寂寞,等等。

其二,保持良好心態,善于“自我治療”。王象晉認為,人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最為了解的,“心病”比“身病”更甚,需要“以心治病”,因為身體之疾往往多由“心疾”引起,只要心態平和了,身體自然會比較康健。

其三,追求最高的養生境界是實現人生的“不朽”。王象晉認為,實現“修齊治平”的政治抱負是讀書人達到“不朽”的重要途徑,也是“養生”的最高境界,即“為國家致太平,與長生不老”。雖然他明確指出常人很難做到這一點,卻也為如何實現此作了相關論述。

質言之,《清寤齋心賞編》所輯錄的經典條文既有為政箴言、閑情雅趣,又有修身訣竅、養生之術,影響極為深遠。晚晴名臣、理學大家曾國藩從中援引多條,編入《曾國藩家訓》中,流傳后世。直至今日,《清寤齋心賞編》仍然堪稱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和修養的提升尤其具有豐富的啟示意義。

(作者單位:王漁洋文化研究保護中心)

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指導項目研究成果。項目名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三觀”教育實現路徑研究,編號:2014SJD160。

文景剛(1981-),男,山東鄒平人,碩士研究生,王漁洋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研究人員,研究方向:中國思想文化史、王漁洋思想和文化。

猜你喜歡
子孫家訓讀書
張載家訓不只是橫渠四句
傳統家訓里的廉政觀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三坊七巷 名人家風家訓館
First Man
家訓伴我成長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水和水的子孫以及冰雪河流(之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