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實現

2017-11-26 23:27楊芳芳
當代體育科技 2017年26期
關鍵詞:社會效益體育場館場館

楊芳芳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6)

論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實現

楊芳芳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6)

文章通過對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的屬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內涵及其關系進行分析、闡述,認為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具有公益性和營利性雙重屬性。進而從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產業特性和社會責任角度出發分析平衡實現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必要性,認為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型體育場館應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兼顧社會責任,尋求實現大型體育場館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佳途徑,以實現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發展。

大型體育場館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平衡實現

1 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的屬性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和體育事業的良性互動作用,推進體育產業各門類和業態全面發展[1]。體育場館作為體育產業的一個分支,追求經濟價值最大化是其生存的前提和保障,具有營利性,但由于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大都是國家或地方政府投資興建,具有社會公共屬性。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曾提到,公共體育場館是構建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供社會公共體育服務、滿足人民體育需求的重要公共產品,公共屬性是其根本屬性[2]。這說明了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具有公益性和營利性的雙重屬性。

2 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

通過查閱資料文章認為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即:體育場館運營(管理)者在充分發揮體育場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學的現代管理手段和多樣的經營開發方式從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活動,為體育場館和社會在最大程度上創造的經濟收益;而作為準公共物品,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即:公眾在得到體育場館的產品、服務的同時,在其經營理念及其無形的形象影響下,對社會所產生的反應和評價。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主要作用于人們的精神上、心理上,它不會立即顯現出成果,但其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

從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內涵可以看出,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首先,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為其社會效益的創造提供物質基礎。通過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促進體育場館的科學化管理和高效化工作,使其經營開發內容更貼近人們生活活動需求,從而場館更具有競爭力、吸引力和影響力,而帶來相應的社會效應。其次,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可以帶來直接或間接、短期或長期的經濟效益。在運營過程中,一些大型體育場館會通過犧牲一些經濟利益來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響力以獲得更多公眾的關注和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看似放棄了一些短期的經濟利益,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場館的品牌形象、影響面等在無形中得到提升和擴大,這些會為場館帶來更多受眾的選擇和支持,其經濟收入自然隨之而增加。

因此,本文認為,體育場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不應孤立看待。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大型體育場館的特有屬性要求其一切運營活動的目標應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實現。

3 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平衡實現的必要性

3.1 體育場館業區別于其他產業的特性

3.1.1 體育場館業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屬性

體育場館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屬性。在場館雙重屬性的支配下,場館的經濟屬性是基礎,是實現其政治屬性的保障。場館運營過程中,沒有經營實力將影響場館的收益,長期虧損可能使場館無法正常運行,更何談實現政治任務。同時,場館的政治屬性為其經濟屬性的實現提供保證。在我國大型體育場館作為國家實現社會服務的重要載體,有為社會提供服務的責任和義務,在服務大眾的過程中,也為其提供實現經濟效益的機會。由此可見,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的雙重屬性要求其應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1.2 體育場館產品所產生的文化、精神價值

體育場館業不同于其他產業,其主要為顧客提供的產品是服務。場館通過舉行各種活動為顧客帶來服務的同時,最主要的是為顧客創造的是深層次的精神感受,其會逐漸形成該體育場館特有的精神文化價值。當顧客的精神文化感受越深,該體育場館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就越大,社會效益越廣,反過來會給場館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3.1.3 體育場館的公眾資源性

體育場館作為公眾性資源,相對于其他產業,其提供的不僅僅是服務,更多的是在體育場館這個載體下舉行活動而形成使得公眾積極參與社會的認同感。尤其在當代社會,場館通過舉行活動,在社會中形成公眾普遍認同的文化、精神,促進社會整合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體育場館特別是大型體育場館在運營中不能僅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更應考慮其社會效益。

3.2 我國大型體育場館應承擔的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社會責任

2008年胡錦濤指出:“我們要使奧運場館持續發揮作用,不斷讓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物質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3]。這明確指出新時期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的發展方向,也明確提出了我國大型體育場館應履行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在特定時期內,社會對經濟組織經濟上、法律上和倫理上的自行裁量的期望[4]。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社會責任是:在一定時期內,國家對于作為準公共產品的公共體育場館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方面應當承擔的責任綜合[5]。

3.2.1 大型體育場館政治目標層面的社會責任

作為準公共產品,首先大型體育場館在運營管理中要實現的政治目標責任是多層次的,其內涵包括國際層面、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多重責任,其次,大型體育場館要實現的政治目標責任是大范圍的,是要服務全國十幾億人口,使大眾從中獲得愉悅、健康,以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因此,政治目標層面的社會責任是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履行社會責任內涵的根本性要素。

3.2.2 大型體育場館的經濟目標的社會責任

大型體育場館在國民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推進我國體育產業全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首先,大型體育場館是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帶動了城市建設、交通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還肩負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其次,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運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人口就業、拉動內需、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由此可見,基于經濟目標的社會責任是我國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中履行社會責任的核心要素。

3.2.3 大型體育場館的文化層面的社會責任

首先,大型體育場館作為城市建設的標志性場館,是城市內涵建設的內容之一,具有重要的設計建造理念、觀賞價值和歷史意義。其次,大型體育場館體育作為文化的承載著和傳播者,通過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和文化交流活動,承擔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承社會文化、肩負振奮民族精神的使命。

通過以上分析,大型體育場館的公眾服務和利潤追求不是二選一,非此即彼的命題。相反,在企業化的框架下大型體育場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視為其發展的兩翼,只有認清兩翼的同等重要地位,并且使兩翼協調配合、互為補充,才能盤活大型體育場館。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型體育場館作為企業進行市場化經營,應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應兼顧社會責任,尋求實現大型體育場館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佳途徑,以實現我國大型體育場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發展以及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1][EB/OL]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4/1020/c22155-25868474.html.

[2]讓公共體育惠及民生——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在線訪談”摘編 中國體育報,2014,1,10.

[3][EB/OL]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9/29/content_16555588.htm.

[4]張群祥.西方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對我國的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7(2):109-112.

[5]曹連眾,孫宏遠.公共產品理論視角下的我國公共體育場館社會責任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5):14-17.

G80

A

2095-2813(2017)09(b)-016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65

猜你喜歡
社會效益體育場館場館
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購買體育場館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化解策略
會前視察 支招亞運場館利用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冬奧之約,場館先行
我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家庭農場經營模式下參與主體目標取向及社會效益分析
場館風采
圖書館財務管理與社會效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