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武術中師徒制傳承的價值思考

2017-11-28 02:32趙國慶
當代體育科技 2017年27期
關鍵詞:師徒傳統武術徒弟

趙國慶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山東蓬萊 265600)

中國傳統武術中師徒制傳承的價值思考

趙國慶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山東蓬萊 265600)

師徒制傳承是中國傳統武術傳承和發展的主要方式,通過對拳師的走訪、觀摩拜師儀式等形式,對比、總結師徒傳承模式的利弊因素及獨特優勢,在傳武遭遇發展困境和邊緣化的背景下,提出了適應當今社會價值觀的的一些措施:改變觀念,倡導新型師徒關系,在傳藝上更加注重“武德”和“心性”的培養,打破門戶之見,取長補短、躬身奉獻。

中國傳統武術 師徒制 傳承

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 而擇徒拜師是我國傳統武術最基本的傳承模式,在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中,歷代前輩的精湛武學技藝和武學典籍經過師徒這種關系,薪火相傳,使得中國傳統武術至今仍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1 中國傳統武術中師徒制的傳承優勢分析

1.1 師徒如父子

拜師是學習中國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中國很多傳統技藝都講究拜師學藝,如戲曲、書法、國畫、中醫、茶道等技藝,武術也不例外。沒有拜師,很難系統的學習傳統技藝,尤其是其中的竅訣。但是,拜師又不僅僅是學習技藝的問題,師父之稱謂,含有兩層意思: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父者,親情血脈倫理也,兩者缺其一,皆不可以師父之謂稱之。師徒之間形成類似于家庭倫理的特殊關系,記藝更容易傳承下去。

1.2 擇徒甚嚴,傳承有序

師父挑選徒弟的目的在于將本門的功夫傳承下去并使其發揚光大。因此,師父擇徒很是慎重,不僅需要他人引薦,還需要對徒弟的人品、武術的基礎及學習的天賦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其中在品行方面更為重視,清初黃百家的《內家拳法》中記有“五不可傳:心險者、好斗者、狂酒者、輕露者、骨柔質鈍者?!逼渲星八臈l均涉及了對習練者道德素質的要求。有時需要師父嚴格考察徒弟2~3年,只有徒弟的人品和武德達到師父的認可,師父方可接納入門,經過篩選,徒弟天賦和毅力都達到一定要求,更有利于武術的傳承,徒弟也更加珍惜繼續深造的機會,不斷體悟,勤奮練習,古代這種師徒關系特別注重傳承有序,都本門歷代前輩非常尊敬,同門師兄弟長幼有序,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發展。

1.3 傳承內容體系完備

拜師后,師父不僅要傳授徒弟拳腳兵器等武術技藝,還有傳授一些其他知識,例如一些藥物知識、跌打藥方、江湖經驗等,將徒弟作為自己的孩子一樣培養,從道德、膽識、武術技藝、醫藥學知識等悉心培養,在這樣穩定、親密的關系下,師父更容易可以根據徒弟不同的學習層次,成體系的將傳統技藝教給徒弟,因材施教,這是其他關系做不到的。

2 中國傳統武術中師徒傳承制在當今社會的境遇

2.1 傳統宗法制“師為徒綱”以及“門戶之見”

傳統武術中的師徒,是以模擬血緣為機制,形成與“父”同構的師和與“兒”同構的徒,體現為一種模擬的家庭結構?,F代師生關系與傳統武術中的師父與徒弟的關系都有其形成和發展的社會背景及歷史根源。

現代社會的師生關系不同于古代,“徒視師若父,遵師命,守師訓,忠心耿耿,絕不能有三心二意”。古代師父的地位與作用,過分強調以師父為綱的師徒準則,這就造成了師父在師徒這一關系中至高無上的身份與地位。這就造成師徒在社會中的身分地位存在差異,是一種不平等社會的關系。

現代社會,人們倡導人人平等,傳統的這種關系,必須要有所改變,不是說拋棄,而是說借鑒現在的師生關系,在平等的原則下,維持這種親密的關系。很多門派,由于家族或師門文化價值、拳法理念的差別,在對待本門武學的時候都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細數歷代前輩的豪俠事跡,導致在技藝交流中時常產生門戶口角甚至肢體沖突。在中國武術發展歷程中,這種門戶之爭由來已久,不僅有內家、外家之爭,南拳、北腿之斗;即使同一拳種內部,如非同一師門,也有“他是支系,我是正派”的排擠與嘲諷。這種“他是支系,我是正派”的門戶之見隨著傳統武術的傳承而一直“遺傳”下去。在中國文化格局發生很大變化的近代社會,這種狹隘的門派思想也沒有得到明顯改變,這種門戶之見,對傳統武術的發展是不利的。

2.2 經濟全球化,多元化的沖擊

傳統的師徒關系中,師父的地位是很高的,“苦練三年,不如名師一點”等詞句表明人們充分肯定師在整個人類文化傳播中的地位與價值?,F代社會網絡通信高度發達,人們很容易的就能獲得一些優質資源,高速的生活節奏和便捷的信息渠道,使人們更容易獲得高水平的武術視頻資源,使人們更容易浮躁,對師父的技藝的崇拜變得沒有那么強烈,

2.3 習武者少,真正的傳武者更少

傳統武術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他的技擊性,可以說是它的靈魂,在令兵器時代,為了生存不得不練習防身保命的拳術,以武為生的鏢師更是下苦功去研究它,有時一天練習八個小時。但是,現代和平時代,失去了生死搏殺的大環境,這就決定了,單純靠習武是不能維持生存的,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其他方式健身,很多年輕人更是受不了那份苦,練習傳統武術的年輕人少。

韓愈在《師說》中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毋庸置疑,傳統武術為師者的首要責任自然是盡己所能地傳技授藝。武技水平是每位被尊為“師父”者賴以建立個人威信和地位,并能對拳門產生強大凝聚力的必要條件之一。所以說,許多習武者冒寒暑、人清貧、謹知禮,經受種種考驗,成為入室弟子,從師父那習得真技實藝,

真正功夫精湛、純熟,品德高尚的傳武人少之又少?;蚴且驗楣Ψ虻脕聿灰?,極為保守不肯輕傳,更有甚者,功夫平平,卻吹噓自己,產生許多假大師,擾亂視野,阻礙傳統武術的發展。

3 中國傳統武術師徒傳承制發展方向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具有與時俱進,在當今社會,師徒制的傳承模式在繼承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改革,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時注重開創時代性特點是其適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路徑。

3.1 改變觀念,倡導新型師徒關系

傳統武術中師徒模式,模擬家庭血緣機制,師徒如父子,受傳統宗法“父為子綱”,“師為徒綱”的思想的影響,師父的地位極高,徒弟唯師命是從,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古代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例如,為武為生的武人,師父收徒弟很多時候是考慮徒弟的生計,甚至像撫養自己孩子一樣,吃喝都在師父家,師父去世,徒弟要為其養老送終,這種親密的關系是與時代是密不可分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以前這種靠武維持生計的時代已經過去,師徒很多時候,是各自有自己的工作的,師父之間關系也應有所變化,師徒關系在人格上是一種師生的平等關系,武道技藝上鼓勵交流互補,破除門戶之見。例如,在制定門規時,應剔除“從一而終”等限制技藝發展的陳腐流弊。

3.2 在傳藝上更加注重“武德”和“心性”的培養

練武先修德,這是武者的立身之本,師父在傳授徒弟技藝的時候,一定要多在武德上行不言之教,為徒弟立榜樣,還有就是,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沖擊下,人們獲取知識的速度越來越快,年輕人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懂得多,練得少,眼高手低,很容易浮躁,不安心去下功夫練功,造成了功夫沒練到份上就學習下面的內容,功夫不能達到純熟。所以說,師父在教授徒弟的時候一定要,在徒弟的心性上進行磨礪,耐得住寂寞,吃的了苦。

3.3 取長補短,躬行奉獻

作為師父,不能只固守老輩傳下來的功法,在潛心研習本門功夫的前提下,打破門戶之見,多多與其他拳種交流,取長補短,將功夫打磨精湛、純熟,以一個真正傳武者的心態去傳授弟子,而不是靠武術去斂財,或者抱著其他目的。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使得許多民間藝術所生存的空間迅速消失,從中國傳統武術師徒制傳承模式遭遇的問題,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武術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遭受嚴重威脅,作為傳統文化形態的傳統武術,必須具備自己的時代特色,中華民族的武術教育亦應保持其獨特性。在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時代,中國武術教育必將經歷重識自我的過程。

以師徒傳承模式為基點,充分挖掘它的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在世界繼續煥發光彩。

[1]袁志良.中國傳統武術發展中的師徒傳承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9:4.

[2]周偉良.師徒論——傳統武術的一個文化現象詮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5):585.

[3]郭玉成.武術傳播引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42.

[4]李印東.武術釋義——武術本質及其功能價值體系的闡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40.

G85

A

2095-2813(2017)09(c)-01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155

猜你喜歡
師徒傳統武術徒弟
扎根現實的羅丹師徒
唐僧師徒為什么不“飛著”去取經?
Mark Twain
傳統武術對警察徒手防衛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云南彝族傳統武術溯源
唐僧師徒的超速罰單
徒弟和保險柜
傳統武術在高等教育中發展研究
容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