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稅降費 任重道遠

2017-12-22 23:52本刊編輯部
財會通訊 2017年13期
關鍵詞:非稅征管稅負

減稅降費 任重道遠

□本刊編輯部

2017年4月,國務院決定自當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檔次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檔稅率;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同時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預計全年將再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輕稅負3800多億元。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降成本是“三去一補一降”五大任務之一,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又是降成本的重要內容。

“稅”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財政收入,滿足政府支出的需要。在減稅結構設計合理、落實到位的前提下,減稅會促進相關企業的發展,擴大稅基,增加稅源。2016年我國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稅率檔次過多成為營改增過程中一項突出問題,企業為明確不同稅率的商品或應稅勞務,加重了征管成本負擔,還出現了稅負轉嫁,導致高征低扣或低征高扣現象。簡并稅率后,減輕了企業稅收成本和負擔,加強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減稅的重頭戲仍在于此,下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應當按照“寬稅基、低稅負、嚴征管、重協調”的要求,完善增值稅的整體設計。

其他稅種亦存在減稅空間:企業所得稅已出臺一系列減稅政策,在實施中還應關注政策的落實情況,使企業所得稅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下經濟形勢的要求;一些高端消費品因消費稅稅率過高而導致消費需求流失到境外,須有對應的措施加以應對;在增值稅和消費稅基礎上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與目前財政資金統籌使用要求相悖,事實上構成了對企業的負擔。適應降低稅率和企業稅負水平,還應從立法上規范和統一設置標準稅率,規范稅收優惠,強化稅收征管,配套推進中央與地方的稅權改革,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費”大部分屬于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組成部分之一。非稅收入中,有的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而收取的,如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有的是所有者財產權的體現,如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收益;有的是依法依規收取并專項用于支持特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收入,如政府性基金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

目前非稅收入項目依然偏多。財政部印發的《2017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顯示,占非稅收入比重較大的政府性基金、專項收入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就“款”級科目而言,分別是32項、58項和16項,細化到“項”級科目,這三大類非稅收入項目更加繁多。大量非稅收入項目的存在,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加重了企業負擔,擠壓了企業的盈利空間。此外,非稅收入的法治性遠不如稅收收入,存在自由裁量權過大的可能性,甚至導致“稅不夠費來湊”的現象。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降低企業負擔,提振實體經濟,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應成為重點。

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讓實體經濟更強大,需要政府部門以自我改革的勇氣推出具有真金白銀的具體措施,激勵微觀主體沉下心來做好主營業務,激勵各類資本進入實體經濟。就此而言,減稅降費尚處于“授之以魚”的政策性施惠階段,長期而言,通過財稅體制改革形成符合法治規范和市場訴求的制度,才是“授之以漁”的市場紅利。

猜你喜歡
非稅征管稅負
基于隨機前沿模型的我國非稅收入負擔率分析
基層財政在稅收征管中的作用分析
洞察全球數字稅征管體系
地方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問題探討
“營改增”條件下建筑企業如何降低稅負
淺談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王軍:走聯動集成的稅收征管現代化之路
衡量一個國家稅負輕重不能光看數字
營改增對物流業稅負的影響與對策
論非稅收入管理制度的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