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分析

2017-12-26 01:16孫建平李振福王金森張小龍
關鍵詞:港口指標經濟

孫建平, 李振福*, 王金森, 張小龍

(1.大連海事大學 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26;2.北京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 北京 100081;3.同濟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上海 200092)

中國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分析

孫建平1, 李振福1*, 王金森2, 張小龍3

(1.大連海事大學 航運經濟與管理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26;2.北京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 北京 100081;3.同濟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上海 200092)

協調在組織管理中是作為調節組織個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來達到最終目標的一種職能.協調可以使個體組織在一個整體中,減少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促使整體目標的實現.研究中國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關系對港口業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基于此,該文根據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模式,提取出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因子,建立起評估二者關系的協調度指標體系,然后對經標準化處理的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篩除掉相關系數較大的指標,消除指標之間信息重復的影響,以此來簡化指標評價體系.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對多指標進行線性組合處理,計算得到能夠反應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綜合性指標,在對二者的綜合性指標按照協調度模型進行測算后,得到不同時間段下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度類型,以此來評估二者的關系水平.實際數據計算結果表明,1990年~2014年的時間段內,我國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度關系有6次明顯的變化:1)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1990年~1991年),改革開放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和外貿的高速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的壓船壓港現象;2) 在1992年~1997年期間,我國的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處于不協調狀態;2) 在1998年~1999年期間,這個階段我國的港口業與經濟增長處于不太協調的狀態;4) 在2000年~2004年,這一階段我國的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由比較協調狀態到協調狀態過渡;5) 在2005年~2009年期間,中國經濟的增長與港口業的發展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二者的協調發展關系也處在良好的狀態;6) 在2010年~2014年期間,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發展處在協調狀態.這些變化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政策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其中,二者的協調度在2005年~2009年達到較高的水平.

關聯模式; 主成分分析法; 協調度分析; 中國

協調在組織管理中是作為調節組織個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來達到最終目標的一種職能,它可以使這些個體組織在一個整體中,減少相互之間的矛盾,促使整體目標的實現[1].研究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關系對港口業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能夠有效的測度二者之間的這種關系,本文引入協調度指標來評估我國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水平. 當前,利用協調度開展研究的學者有很多,蘇靜等[2]利用空間計量的方法分析了中國能源—經濟—環境(3E)系統協調度的地理空間分布特征,研究發現了中國3E系統協調水平總體上不容樂觀的現狀;李江蘇等[3]采用協調度模型評價了河南省城鎮化水平與質量的協調情況,發現省內各地城鎮化水平整體呈上升的態勢;謝傳勝等[4]基于層次分析法-距離協調度組合模型對低碳電源電網規劃的協調度進行了評價,以南方兩省為例,分析其協調程度及其內在原因,給出了相應的指導建議;童玉芬[5]等基于主成分法對北京市人口、經濟和環境系統進行綜合評價,建立了變異系數協調度模型來對北京市1996年~2010年協調度進行定量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協調度在很多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多成功的應用.

針對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協調度關系研究的匱乏, 而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關系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二者關系的協調度作為重點,通過對二者之間關聯模式的考察,建立協調度評價模型,并對二者的協調水平進行定量分析,探索我國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程度,進而指導我國港口業的健康順利發展.

1 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關聯模式的考察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一種需求產業,港口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它將國內外貿易經濟活動中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等各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時,海運作為進出口貿易品的載體,為進出口貿易在世界范圍內開展提供了可能,而港口作為海運的重要接口對海運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研究清楚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模式有助于推動港口業的進一步革新,同時也能夠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時的重要依據.

1.1 港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一是對一個區域的經濟帶動作用.港口作為城市的發展核心,因其具有靠近運輸結點、運輸成本低、單次運量大的優勢,往往成為吸引相關產業聚集的最佳區域,從而形成臨港工業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又吸引人才、技術等要素的大批流入,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進而促進城市的發展,其直接的表現就是該區域GDP的不斷增長.而GDP作為反映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可以清楚地看出港口業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二是對勞動就業的促進作用[6].港口業對于就業的促進作用表現為港口業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值,能夠直接利用或調動相關產業的勞動人員數量的情況.港口業在參與到經濟活動上時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很大,港口業作為一種衍生產業要為其他部門產業的經濟活動提供裝卸、中轉等服務,同時港口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制造業、貿易等行業提供服務和產品,而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勞動就業崗位可以滿足相關地區就業人員的需求,促進該地區的勞動人員的就業,以此來創造更多的社會生產價值,促進經濟的增長.

1.2 經濟增長對港口業發展的反哺作用

一是為港口業的發展建設提供直接的資金支持.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的累積可以為國民經濟部門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該地區的資本的存量也會增加,以此來帶動港口業及相關產業資源配置的升級,為港口業的規?;l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同樣,當一個地區的港口業的金融體系的發展相對完備時,能夠吸引工業、貿易和物流等相關的進駐,并將區域內的資源、人才、技術等資源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產業鏈,從而提升該地區港口業的發展質量,增加該地區港口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為港口業的發展提供間接的貿易物流需求.港口業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滿足物流需求,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增長作為產生物流需求的原動力,能夠為港口業的發展提供不斷的需求.當一個地區的經濟不斷增長時,會刺激各個產業部門的不斷發展建設,產生巨大的貿易物流需求,而海運具有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的優勢,在對外貿易方面,承擔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主要運輸任務.港口作為海上運輸的樞紐,在實現海運任務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由經濟增長所引發的貿易物流需求會借助于港口業而得到完成,其間接的促進了港口業的發展.

圖1 港口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聯模式Fig.1 The correlation model between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2 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模型

協調的本意為“和諧一致,配合得當”[7].從系統角度來看,協調是指系統間或系統內各層次、各子系統之間各種參數的和諧一致、配合得當、結構和功能的相融合的關系,通過協調處理,可以減少系統運行的負效應,提高系統的整體輸出功能和協同效應.一個系統的協調度可以表達為系統或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彼此和諧一致的程度,它能夠體現系統由無序向有序發展變化的趨勢和程度,還可以有效地度量系統或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協調程度的高低.因此,協調度是對系統協調關系的一種測度.

港口業與經濟增長屬于兩個系統,港口業的發展受經濟貿易、造船業、政府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同樣,經濟增長會受到資本的積累、勞動力投入、技術進步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波動,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就是處理兩個系統之間這些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此來提高二者的整體輸出功能,促進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協調度就是用來衡量二者關系的一種指標,是對這種關系的一種量化.

2.1 指標體系

針對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所存在著耦合、互動的相互關系,為了能夠衡量二者之間發展的協調程度,本著能夠反映、監測、比較、評價及預測分析對象的原則,分別對我國港口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指標進行篩選,建立指標體系,以此來反映我國港口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各自的屬性特征與影響因素.由于影響港口業和經濟增長的因素眾多,而且不同指標間存在較大的相關性,通過對指標體系進行相關性分析后,篩選出對評價結果有顯著影響的指標作為分析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測算的指標因素.

影響港口業發展的因素的指標選取,主要參照了孫雅波等[8]在海運強國評價中指標的構建,分別從港口相關產業發展水平、海運船隊、經濟貿易、人才與技術、港口、政府投入6個方面做衡量.如表1所示.

表1 影響港口業發展的指標體系

續表1

影響經濟增長的指標選取,主要參照王君磊等[9]對經濟增長質量評價中構建的指標系統,具體從資本的積累、資源消耗、經濟發展體制、勞動力成本、科技教育水平、城市化率和工業化程度7方面做判斷(表2).

表2 影響經濟增長的指標體系

2.2 協調度模型及類型

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二者間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差距,但由于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存在合理的區間,只要二者協調度在閾值范圍內,不足以影響整體關系,這種發展模式也是可以得到認同的,當然,二者的整體發展保持最優是最理想的狀態.針對這種思想,定義協調度的計算公式為:

CXY=1-δ/μ,

(1)

(2)

(3)

式中,X表示我國港口業發展的綜合性指標,Y表示我國經濟增長的綜合指標,CXY為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CXY∈0,1.CXY由變量X、Y綜合決定,當X、Y均為正值且二者數值相等時,CXY取到最大值,為1.根據X、Y的取值不同,二者的協調度也會發生變化,針對CXY所得值,將協調度分為6類,如表3所示.

表3 港口業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分類

2.3 計算方法

由于表征港口業發展的指標較多,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同指標之間相關性較大的現象,在進行協調度的分析選擇時,可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為了避免這個現象的發生,本文采用相關-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對指標進行處理和篩選.

2.3.1 數據的標準化處理 由于系統不同指標的原始數據存在量綱以及數量級大小的不同,無法對不同指標的數據進行直接的比較和計算.為了消除這些因素所造成的影響,需要將不同量綱的評價指標,通過適當的變換,化為無量綱的標準化指標,即進行指標的標準化處理.考慮到均值化方法處理的各指標數據構成的協方差矩陣既可以反映原始數據中各指標變異程度上的差異,也包含各指標相互影響程度差異的信息,故本文采用均值化的方法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4)

(5)

(6)

(7)

其中,為經濟增長原始指標的平均值.

2.3.2 相關性分析對于指標的篩選 相關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計算兩個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篩除掉相關系數較大的一組指標,從而消除掉指標之間信息重復的影響,簡化指標評價體系[10].

根據相關系數的計算公式,則

(8)

為了能夠有效的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指標,需要對的值做一個界定,規定臨界值M(0M,則可以刪除二者中的一個評價指標,保留另一個,若rij

通過對指標的相關性篩選,能夠有效的去除重復信息對評價的影響,簡化指標的評價體系.

2.3.3 影響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綜合性評價指標的計算 由于影響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因素是不同指標組成的綜合性指標,是一種多指標的統計分析方法,因此,本文選用相關-主成分分析法[11]對指標進行測算.主成分分析的實質是對觀測指標的進行線性組合處理.主成分分析法的計算模型為:

(9)

(10)

(11)

(12)

主成分分析法的相關步驟[11],以計算xi為例:

1) 對指標性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統一量綱;

選用短蔓不搭架的雙胞山藥。該品種短蔓地爬,抗風保墑,不需要搭架,既省材料又省人工,如搭一個矮架能有利于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爭取高產。該品種耐熱、耐旱、耐寒,適應性強。塊莖圓柱形,表皮光滑,耐貯運,品質優,刨皮后自然存放,其肉質雪白不變色,易酥不爛,多食不膩。該品種雙胞率達70%以上,單根重500-1000 g,大的可達1500 g,一般畝產3000 kg左右,高產田塊可達4000 kg以上。

2) 計算標準化之后的指標數據的相關系數,得到相關系數矩陣Rn×n;

3) 計算矩陣Rn×n的特征值λi(i=1,2…n),λi表示第i個主權因子xi所解釋原始指標的數據總方差;

4) 確定k值,使信息的利用率達到85%以上,k表示影響主權因子經篩選后的指標數,

(13)

5) 主權因子xi特征值的貢獻率ωi為

(14)

6) 指標的權重αij通過專家咨詢法[12]來進行確定.

通過相關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最終可以剔除一些不可量化以及與已知指標相關程度較高的指標序列,選取出對評價對象影響較高的指標作為協調度的計算因子,以此來分析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關系.

3 港口業與經濟增長協調度的實證分析與評估

3.1 樣本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針對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指標體系和影響我國港口業發展的指標體系,本文選取1990年~2014年的數據作為時間序列以此來分析我國經濟增長與港口業之間的協調度關系.針對協調度所使用指標的數據來自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中國交通運輸部網站(http://www.mot.gov.cn/)、《中國交通年鑒》、以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網站(http://www.cansi.org.cn/).

3.2 結果分析

在經過相關性—主成分分析對評價指標進行提取后,將專家咨詢法確定的指標權重帶入到協調度的計算模型中,可以得到中國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度表,如表4所示.

表4 中國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度(1990年~2014年)

續表4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交通年鑒》及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網站.

圖2 中國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協調度的變化曲線Fig.2 Variation curve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port industry’s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第2個階段是在1992年~1997年,我國的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處于不協調狀態.1992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在不斷地摸索前進中明確了方向,改革開放的熱潮繼續在我國進行,外國資本大舉進入我國本土,全國出現了投資性熱潮,但由于我國處在經濟發展體制改革的初期階段,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導和宏觀調控,從而引起很多項目的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嚴重,這也直接引起了我國經濟增長在1992年~1993年達到了高潮,出現了經濟過熱的現象.這段時間雖然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經濟發展結構的問題也凸現出來.因此,國家在1993年~1996年階段實行宏觀調控,經濟增長的勢頭得以控制,經濟增長的綜合水平也得到提高.同樣,在這個發展階段,國家進一步擴大了沿海開放的范圍,這極大地促進了沿海地區港口業的發展,當時的交通部全面組織實施“三主一支持”[13]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長遠規劃,在水運主通道和港站主樞紐的規劃和建設以及支持保障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石油、鐵礦石、糧食為主的散雜貨碼頭和集裝箱專業化碼頭,但由于我國港口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基礎建設依舊薄弱,因此短時間內的發展水平不會有質的提高,其整體發展水平還處于較低狀態.

第3個階段是在1998年~1999年,這個階段我國的港口業與經濟增長處于不太協調的狀態.這個時期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低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9.5%的增速.經濟增長沒能保持之前的發展勢頭,其中一部分原因來自于1997年下半年出現的東南亞金融風暴.雖然當時的金融風暴沒有直接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實質沖擊,但恰逢香港與澳門回歸祖國之際,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在這場金融風暴面前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同時,東南亞作為我國經濟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地區,我國在外貿出口和引進外資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這也致使我國的港口業發展在這一階段受到限制.

第4個階段是在2000年~2004年,這一階段我國的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由比較協調狀態到協調狀態過渡.從這一階段可以看出,我國港口業的發展體制和經濟增長都處在上升階段,且發展模式日趨成熟,其中重要的轉折點是2001年11月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明顯的變化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出現大幅的回升.同時,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格局的形成,中國在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也在不斷加強,也加快了中國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優化改革,中國開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在加入WTO初期,中國在與各個WTO成員國尤其是發達成員之間的關系中還處于被動和單向狀態[14],因此常常處于對外貿易的劣勢,為中國“走出去”的戰略的實施造成一定的限制.作為對外貿易的重要載體,港口業在我國加入WTO后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時代.作為世界重要的制造大國,中國生產的產品開始大量進入到國際市場,促進了中國港口業的進一步革新.

第5個階段是2005年~2009年,這一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整體表現為熱浪不斷,中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扮演越加重要的角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這段時間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達到了15%,為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中國在這段時間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重大成果,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中國港口業的發展也經歷了一次高潮,中國成長為世界海運大國,由交通運輸部頒布的《2009中國航運發展報告》顯示,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6.57億噸,在全球貨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中國占據了8席,成為世界港口吞吐量最大的國家.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的增長與港口業的發展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二者的協調發展關系也處在良好的狀態.

第6個階段是2010年~2014年,這一階段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發展處在協調狀態,但受2008年~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在這一階段整體下滑,直接體現在全球貿易需求的大幅減少,世界經濟發展陷入了困境,同樣,我國的經濟發展在這場危機面前也未逃脫下滑的悲劇,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連續五年出現了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國的經濟體量的增大所帶來的發展速度減緩,另一方面是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戰.為此,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減緩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沖擊,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改革,我國的經濟也在這場危機面前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在港口業方面,經歷了上一個階段經濟發展的熱潮之后,我國的港口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我國港口業發展的綜合水平也到達了一個新高度.但由此產生的空港空船的弊端也在這一階段充分地暴露出來,我國港口業的發展經歷了一次斷崖式的下跌,不過,這次危機也促進了我國港口業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繼續發展.

4 結論

經過協調度模型的系統評價,本文分析了港口業與經濟經濟增長相關的各方面因素,經過相關性分析與主成份性分析對指標進行篩選,篩除掉相關系數較大的指標,消除指標之間信息重復的影響,使指標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彼此之間又相互獨立;通過對協調度進行定量測量,可以較為準確地找出制約港口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從而為今后制定港口業的發展戰略提供重要的依據,從而指導港口業的健康順利發展.

實際數據計算結果表明,1990年~2014年的時間段內,我國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度關系有6次明顯的變化:1)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1990年~1991年),改革開放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和外貿的高速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的壓船壓港現象;2) 在199年~1997年期間,我國的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處于不協調狀態;3) 在1998年~1999年期間,這個階段我國的港口業與經濟增長處于不太協調的狀態;4) 在2000年~2004年,這一階段我國的港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由比較協調狀態到協調狀態過渡;5) 在2005年~2009年期間,中國經濟的增長與港口業的發展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二者的協調發展關系也處在良好的狀態;6) 在2010年~2014年期間,港口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發展處在協調狀態.這些變化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政策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其中,二者的協調度在2005年~2009年達到較高的水平.

[1] 張竟竟, 陳正江, 楊德剛. 城鄉協調度評價模型構建及應用[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7,21(2): 5-11.

[2] 蘇 靜, 胡宗義, 唐李偉. 我國能源—經濟—環境(3E)系統協調度的地理空間分布與動態演進[J]. 經濟地理, 2013,33(9): 19-24.

[3] 李江蘇, 王曉蕊, 苗長虹, 等. 城鎮化水平與城鎮化質量協調度分析——以河南省為例[J]. 經濟地理, 2014,34(10):70-77.

[4] 謝傳勝, 董達鵬, 段凱彥, 等. 基于層次分析法-距離協調度的低碳電源電網規劃協調度評價[J]. 電網技術, 2012,36(11): 1-6.

[5] 童玉芬, 劉長安. 北京市人口、經濟和環境關系的協調度評價[J]. 人口與發展, 2013,19(1): 44-51.

[6] 李 明. 水運對我國國民經濟貢獻的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 2004.

[7] 張曉東, 池天河. 90年代中國省級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度分析[J]. 地理研究, 2001,20(4): 506-515.

[8] 孫雅波, 范厚明, 劉益迎, 等. 基于信度和效度分析的海運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 上海海事大學學報, 2014,35(4): 26-31.

[9] 王君磊, 王兆凱, 楊曉明.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經濟增長質量評價模型[J]. 統計與決策, 2007(12): 49-51.

[10] 遲國泰, 曹婷婷, 張 昆. 基于相關-主成分分析的人的全面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2,32(1): 111-119.

[11] 李鴻禧. 基于相關—主成分分析的港口物流評價研究[D].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 2013.

[12] 韓小孩, 張耀輝, 孫福軍,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標權重確定方法[J].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2012,33(10):124-126.

[13] 肜新春. 試論新中國海運事業的發展和變遷(1949-2010)[J].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2(2):127-137.

[14] 陳泰鋒, 胡鞍鋼. 加入WTO對中國的影響:基于國際收益的后評估[C]//胡鞍鋼. 國情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5] 張曉東, 池天河. 90年代中國省級區域經濟與環境協調度分析[J]. 地理研究, 2001,20(4): 506-515.

[16] 劉 強, 陳宜先.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綜述[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2004,22(1): 8-11.

[17] 潘文硯,王宗軍. 基于協調度模型的低碳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情報雜志, 2012(10):76-82.

[18] 交通部,商務部. 外商投資國際海運業管理規定[EB/OL]. [2004-02-25]. http://www.cipa.gov.cn/1800000121_23_66653_0_7.html.

[19] 閆國慶, 袁道君, 吳 橋. 港口投資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以“寧波港口經濟圈”建設為例[J]. 海洋經濟, 2017(2): 23-29.

[20] 黃道戀.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6,38(11): 28-29.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2013中國航運發展報告[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4.

[22] JIANG Y, LU J, LI J, et al. Dynamic impacts of Harbor Tolls Policy on China’s port economy-The case of Zhanjiang Port[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16,61:37-43.

[23] SEO Y J, JIN S P. The estimation of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of the port industry[J]. Transport Policy, 2016,49: 168-175.

[24] KUNTOJI G, RAO S. A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minor ports to improve the ec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y[J]. Aquatic Procedia, 2015,4: 256-263.

[25] AKBARI N, IRAWAN C A, JONES D F, et al. A multi-criteria por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developments in the offshore wind industry[J]. Renewable Energy, 2017,102: 118-133.

[26] LAN S L, ZHONG R 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metropolitan economy and logistics for sustainability[J/O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6. [2016-08-23]. 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16.08.017.

[27] ZHAO Q, XU H, WALL R S, et al.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port and city: Improving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of port citie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7,59: 120-133.

Thecoordinationanalysisoftheportindustry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inChina

SUN Jianping1, LI Zhenfu1, WANG Jinsen2, ZHANG Xiaolong3

(1.School of Shipp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81, China; 3.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s a function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is used to adjust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in the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Coordination is able to make individuals groups in a whole, reducing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each other and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verall goal. The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 industry of China and the growth of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ort industr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model between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orrelation factor between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s extracted, and the coordination indicator syst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s established. The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dicators is made to simplify the indicator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bigger indicators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mov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du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indicators eliminated.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method, the multi-indicators are linearly combined to calculate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which are able to reflect the port industr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the above two is measured, a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at the different period is generat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levels between them according to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e practical results by data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re were six obvious changes in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0 to 2014. The first change happened in the 1990s, from 1990 to 1991, when the phenomenon of ship delay and port congestion appeared because of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foreign trade brought by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second one formed in the period from 1992 to 1997. At that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stayed in a state of disharmony. The third one appeared in the period from 1998 to 1999, during which there was a state of little coordination between our country’s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fourth one came up from 2000 to 2004. During this stage,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national port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started to transform from the state of relative coordination to the state of coordination. From 2005 to 2009, whe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industry was at a golden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of them also was in a good condition, the fifth change occurred. As for the last one, it happen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0 to 2014 when there was a condition of more good coordination. These change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and policy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Among them,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reached a higher level from 2005 to 2009.

association mod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ordination analysis; China

2017-08-3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3&ZD170);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NCET-13-0701);大連海事大學“十三五”重點科研項目(3132016361).

*通訊聯系人. E-mail: lizhenfu863@163.com.

10.19603/j.cnki.1000-1190.2017.06.017

1000-1190(2017)06-0825-09

F552

A

猜你喜歡
港口指標經濟
聚焦港口國際化
中國港口,屹立東方
一類帶臨界指標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港口上的笑臉
最新引用指標
莫讓指標改變初衷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惠東港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