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懷念

2018-01-02 01:45何樂誼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熱油糯米粉民間文化

何樂誼

又一年辭舊迎新,走在老家的大街小巷,縷縷飄香縈繞鼻尖,蛋散、油角、米餅……街邊到處都有商販在賣著這些飽含祝福寓意的民間傳統小吃,巷口兩邊還有不少“現做現賣”的民間高手。陣陣吆喝聲傳來,滿滿的年味如被點燃的鞭炮,瞬間炸開來。我慢慢地走著,感受那濃郁的新春氣息。忽然視線被不遠處的一家小店吸引,透過玻璃望去,不到五十平方米的作坊內一對爺孫正笑盈盈地和著粉團。我驀地眼睛一熱,鼻子一酸,那些與外公共度的好時光一一浮現腦際,真是久違的親切,更是舌尖上的懷念。

家鄉的春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除了買新衣、洗邋遢,各家各戶都會在年前親手制作小吃,預示著春節來臨的第一個高潮。陸游的《劍南詩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語,擔頭粗籹簇青紅?!钡浆F在仍讓我記憶猶新的,便是那老家的糖環了。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春節吃的糖環都是在老家做的。記得母親曾勸過外公不要那么固執,非要吃自己親手做的,還堅持一定要用手將面團伸展再扭作環狀,而不像鄰里那樣用模子壓型。外公卻說,這做糖環的手藝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傳統,扔不掉也不能扔掉;小小的一個糖環,不只是好滋味那么簡單,代表的更是民間文化的傳統,得一直傳承下去。他還特別囑咐子孫記好做糖環的技巧,別讓這手藝失傳。如今,外公已離開我八年之久,可那些做糖環的記憶對我來說,大概是一輩子也忘不掉了。

“做糖環啰!”

清晨的霧氣里,老家的上空余煙裊裊。院子里,外公順著水龍頭的水清洗著各種鍋碗瓢盆,讓我把鄉里的糯米粉拆封打開倒入大碗。格外積極地接過任務,撕開包裝袋后我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力氣把整袋粉搬起,怎么辦呢?對了!我拿起一旁的小碗,一次次來回地把粉運到大碗中。一個踉蹌,我被小石子絆了一下,手一抖,滿滿一碗的糯米粉竟撒了一半,望著外公正忙的背影,我有些不知所措。校黠一笑,我用肉嘟嘟的小手捧起地上的顆粒,把手伸到水龍頭下,正打算把剛撒的糯米粉洗干凈,只見水花在我手中濺起,白色的粉末卻瞬間沒了蹤影?!皢琛瓎琛蔽业哪槹櫝梢粓F,外公慌忙放下手中的鍋鏟走過來,聽我哽咽地道完來龍去脈,他用手輕輕抹去我的淚痕,隨即又揉了揉我的小腦袋,哭笑不得:“哎呦傻姑娘,不哭了,不哭了。不怪你,是糯米粉太害怕水,一遇到水就逃跑啦?!?/p>

做糖環,我最喜歡的就是和面團了。揮著糊了滿是糯米粉的手,我用力地來回搓捏著面團,不時偷偷地把粉拍到外公臉上,“哈哈,你變成大花貓啦!”這是,外公總是會故作生氣地喊道:“小搗蛋鬼!”然后一手叉腰,一手高高舉起像是要揮下的樣子,可到最后也只是笑得慈祥,雙眸泛起溫柔的光。

下鍋油炸的時候,外公習慣性地把我護在身后,避免我被熱油濺傷。煙熏火燎,灶膛前的木柴閃爍著火光。我拽著外公的袖子,只露出眼睛盯著鍋里。炸件安靜地躺在油中,外公用長筷子不斷地將它們翻轉,嘴里還不停叨叨著“這東西啊,還是自己做的有味道?!薄皞鹘y的東西始終是不能丟的?!痹谕夤磥?,做糖環可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一種幸福,一次傳承。

等到油鍋里的炸件變成金黃色,外公一邊撈起炸好的糖環,一邊對在一旁端碟子的我說:“人啊,出生的時候就像這糯米粉團,年年軟弱的,所以啊,總要經歷些磨難的考驗,在熱油里翻騰受煎熬,才能活成最好的模樣,才會足夠堅硬堅強?!蔽亦駠魍虠棸懵犎脒@話,在數年后的今天,徘徊在沉重的學習壓力和挫折中,才恍然大悟,甚至得到了無形的前進動力。

現在在城市里很少有親手制作的傳統小吃了,高新科技讓生產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創意美食也跟上了年貨選購的大潮。而我卻獨愛老家那親自揉捏油炸的糖環,環環相扣,連綿不斷,生生不息。

“糖環喂!傳統的民間小吃喂!”小店里老人那中氣十足的渾厚嗓音把我拉回現實,他忙著去翻動油鍋里的糖環,仍不忘大聲招徠顧客?;秀敝?,我似乎又看到了外公的臉,深邃的眼睛微微陷下去,嘴角的笑意格外和藹?;厥?,淚眼朦朧……

(參考教材: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間文化”)

(指導教師:姚梅桂)

猜你喜歡
熱油糯米粉民間文化
糯米粉包覆納米零價鐵去除溶液中U(Ⅵ)的試驗研究
預糊化淀粉對糯米粉糊化、流變性能及微觀結構的影響
熱油冷料法 破解水泥混凝土公路養護難題
盛妝端熱油
賈平凹民間文化意識與中國新時期文學創作
烷基苯聯合裝置熱油系統改造顯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