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創新發展驅動力下的失序成因研究

2018-01-03 10:41魏一丁
科教導刊 2018年29期
關鍵詞:失序驅動力創新發展

魏一丁

摘 要 國務院、教育部等政府主體制定的眾多有關進一步加快提升現代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不惜納入當地政府政績考核的決心背景下,依舊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教育失序現象?,F有的職教質量評估體系似乎逐漸演變成一種封閉的脫離教育實質的“等級劃分標準”,難以實質性的滿足區域化的產業結構調整與服務升級的人才質量需求。本文利用委托代理關系鏈、布迪厄理論,從制度的供給關系、制度執行路徑和制度受眾來揭示職教制度供給的強制性自上而下、各利益體的選擇博弈、消費杠桿調節侵害教育實質等重要失序成因,提供了一種比較新穎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的研究思路。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創新發展 驅動力 失序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0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termination made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government entities to further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re are still phenomena of disordered education such as "there are poli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exist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ems to gradually evolve into a closed "gradation standard" that deviates from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substantially meet the tal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service upgrading. This paper uses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chain and Bourdieu theory to reveal the compulsory top-down of the suppl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choice game of various interests, and the consumption lever regulation viol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supply relationship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execution path and the system audience. The essence of such important disorder causes a relatively new research idea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riving force; disorder

0 引言

近20年間,國家頂層設計者不斷生成強有力政策來驅動職教發展。從1999年職業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定義,到“十一五”期間的“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等“四大工程”、“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等“四大計劃”,再到“十二五”繼續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提升教師服務產業能力等紅頭文件的系列通知。直到今天的“十三五”以來,“雙一流”、“優質?!?、“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現代學徒制”、“二元制”等新型職教政策詞匯雨后春筍般地出現。高職教育類公共政策發布之多,時間之短,實屬各國罕見。這足見國家高職教育創新發展之決心意志與迫切程度。甚至將職業教育工作納入年度政府業績考核,見國家七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2004)。眼下的現實是政策雖然頒布了,但執行效果則亟待論證。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已明確指出:“要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托社會組織展開教育評估監測”。而在目前的高職教育評估體系下,依然出現廣泛而明顯的教育失序現象,職業教育“低人一等”、就業環境差、學生實踐能力弱等,這就需要客觀看待現有的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究其現象成因,找出高職院校創新發展受阻的癥結。本文將首先陳述高職教育質量評估機制現狀,再通過各辦學過程層面表述各類高職教育的典型失序現象,運用相關理論工具分析失序成因,再提出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驅動力內涵,最后陳述結論與建議。

1 高職教育質量評估機制研究現狀

有基于省域職教的研究認為應從經費投入、政策支持、辦學情況、社會貢獻、特色或創新項目等指標建立評價體系。還有針對職教集團社會服務的研究認為,應從“與產業融合度”、“基礎條件”、“技術評價能力”、“決策咨詢”等45個三級指標方面衡量社會服務能力層次。以上種種都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指標派”,而目前類似這種指標評價系的已經上升為全國范圍內引導高職院校資源流向的政策調控工具,學者王紀安指出的“五大效應”則從理論層面研究了該做法的積極意義。但是職教界也有不同的聲音,教育理論研究學者孫翠香認為當前高職教育質量,應著力于“問責制度”的確立與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決策科學啟動與論證、資源優化配置與成本效益衡量等內涵式發展關鍵節點,健全中國特色的高職教育質量評估體系。還有研究建議從民生改善角度來實踐高職教育的創新與發展。這也就意味著教育質量的判斷標準不再是從上至下,而是來源于學生的獲得感、教師的成就感、企業的滿足感。

2 高職教育典型失序現象

李江源在其研究中對教育失序做了定義,“教育失序指的是這樣的一種教育生活狀態:一個社會既有的教育行為模式與教育價值觀或尚未形成或尚未被人們普遍認同,對社會成員不具有有效的約束力,從而使得社會成員的教育行為缺乏明確的教育制度規范約束,形成教育制度規范的‘真空、‘缺席”,并指出現階段是社會轉型期的教育失序,本質在于現行教育制度規范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出現了危機。以下從“雙證書”、“校企合作”、“擇校就業”等方面論述目前高職教育失序的表象。

2.1 “雙證書”失序現象

就學生技能質量評估方面,袁翠提出當前職業教育存在“現代職業教育制度不完善”、“校內考核單一”、“辦學主體實施企業崗位職業技能考核困難重重”等問題?!半p證率”作為教育主管部門的考核指標,旨在革新傳統教育考核方式,引入就業準入制度,確保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處于平行地位?,F行的結果是制度確立、思想卻缺位,具體表征為社會對其含金量認同感低,企業等用人單位對職業技能實用性認可度低。本該由國家統籌規劃的職業證書體系,卻“證”出多門、標準不一,是教學計劃外的體外循環,無法引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根本性轉變。

2.2 “校企合作”失序現象

借鑒]德國雙元制、瑞士三元制、英國BTEC框架、澳大利亞TAFE模式,我國結合需求,先后推出“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現代學徒”等校企合作良策,但在本土化執行中,往往是在情感性支配下的偶然合作,企業追求短期利益,教師“卸了擔子”,停留在共建教學實習基地或聯合辦學等表層次的形式主義上,無法邁出校企合作的實質性步伐。

2.3 “擇校就業”失序現象

作為招生序列中的??茖哟伪簧鐣疚恢髁x嚴重影響,有損職業教育的社會形象,限制了高職教育公平性享有生源的權利。當高職學生就業后就面臨著就業導向異化的結果:職業性過度強化、高等性不足;價值取向功利化;素質單向度凸顯;人文教育缺位。這是由于教育部的有關就業的規定,“連續兩年低于60%的專業,調整招生計劃直至停招”,旨在擴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執行卻背離了初衷,比如完全按照具體企業的需求,以“訂單班”形式一味服務經濟,校園充滿了物質至上的觀念,人文關懷嚴重缺失。

以上種種都是高職教育過程中的失序現象,本是主管部門良好的愿景,但是到了教育代理機構卻往往差以千里。因此厘清職業教育公共政策實施路徑上的各種委托代理關系就顯得異常關鍵。

3 高職教育失序成因分析

3.1 委托代理關系鏈分析-自上而下

李玉棟認為,公眾、政府、學校與教師之間形成授權交錯的委托代理關系鏈,由于利益相關者的目標函數不一致、信息不對稱、權責不對等,造成教學效率低下、資源浪費、效果不理想。雖然政府代表了大眾對教育的訴求,但掌握著絕大多數教育資源,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大眾能夠參與訴求的通道分布于人大、政府、政協、媒體和相關官員,但由于法制化和制度化程度較低,這些通道很少利用起來。因此從一開始大眾的教育意愿就已經得不到有效表達,便極易出現政府教育供給制度的“自上而下”,沒有充分考慮社會力量的分化和自我利益化在這一過程的影響。這種強制化的教育供給制度,其理性不是來自于現實教育生活的實際運行中抽象概況而來,而是來自于某種先驗性,壓抑了個人理性等教育制度的創新可能。中間組織(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代理上級政府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行政監督來實現,不存在被替代或退出風險。這便脫離了原生的委托代理關系的本質約束,委托代理轉變為聽從上級制度意志。在代理鏈末端環節,教師承擔重要代理執行人角色,但現行職教制度的非層次化、非結構化激勵措施的缺失,以及過量的考核化制度供給,以至教師疲于應對檢查,無暇針對個性需求做好教學、科研或企業服務等。

3.2 布迪厄理論分析-消費杠桿調節過度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按照“結構產生慣習,慣習決定實踐,實踐再生結構”分析框架,構建了其文化消費理論,在消費者主觀能動的長期實踐下,內化成不同階級獨特的階級慣習,并產生了不同階級特有的文化消費行為與品位;而不同階級文化消費行為則進一步實現了階級之間的區隔與融合,改變了消費者的社會空間位置。

自從高等教育引入了付費模式,學生與學校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開始具備了消費特征,改變了學生這一消費群體的社會空間位置,直接導致了新的社會階層-學生消費者的出現。政府頻繁使用消費者杠桿調節工具,諸如高校排名、學生滿意度、就業取向、畢業收入水平等引導學生做出擇校選擇或其他導向。消費主義的引入將與高校的科學資本與學術資本等權威主義抗衡,但同時帶來不確定后果,將“高等教育學位看作私人地位,使其教學質量變得不如地位指標重要”,美國有研究表明,認同消費者身份的學生會把自己置于學術界之外,將自己視為被動的消費者,放棄自己對學習的責任。教師群體由于“經濟人”選擇假設,會選擇減小風險的做法實行“安全教學”。

4 驅動力內涵

高職院校的發展以實踐導向、就業導向、付費導向等觀點顯然是有可取之處的,但卻依然不能解釋眼下發展受阻的現狀。原因在前文已經論述的很充分,這樣的發展驅動方式在當下環境是行不通的。在國家社科“十二五”規劃的教育研究課題中,丁金昌認為高職院校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應將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有機結合,構建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李小娟的研究同樣指出學校應關注人才培養質量、關注需求導向、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上述國家級的研究成果觀點都確立了學校發展的驅動力是學生階層,這就需要真正從學生的情感需求、利益需求而出發。

5 結論與建議

強制性非個人理性的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給,教育公共政策執行路徑上的各種委托代理主體基于“經濟人假設”的選擇博弈,消費者杠桿下學生消費者階層的出現,很大程度決定了當下職業教育制度的產生、實施與受眾都會出現與預定目標嚴重的偏差,這也就不難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熱、社會冷,中央熱、地方冷,學校熱、學生冷”等現實生態了。

針對上述高職院校創新發展失序的瓶頸問題,建議增大地方政府職業教育業績考核比重;具體制定鼓勵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經濟補償細則;減少多頭管理職業院校的主管部門;出臺法律推進辦學自主裁量權交予學校的程序與時間等;要真正從學生利益需求、情感需求出發。其中是否以學生的真實需求為導向是切實關系高職院校發展的驅動關鍵,是所有問題是否解決的最核心思想癥結。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育科研項目JAS171054

參考文獻

[1] 張亨明.省域職業教育達標考評:指標體系與政策建議[J].求索,2014(1):179-183.

[2] 王紀安.建設“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钡奈宕笮猍J].中國高教研究,2007(1):62-63.

[3] 孫翠香,劉艷艷.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估:高職內涵式發展的關鍵環節[J].職教論壇,2014(1):20-25.

[4] 袁翠.借鑒國外職業教育模式構建高職特色技能考核體系[J].中國高教研究,2007(6):60-62.

[5] 宮寧.基于民生改善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6.

[6] 李江源.論社會轉型時期的教育失序與教育制度重建[J].當代教育論壇,2003(6):9-15.

[7] 歐陽旻,石紀虎.職業教育集團社會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7):49-51.

[8] 杜啟平,熊霞.高等職業教育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瓶頸與對策[J].高教探索,2015(3):74-77.

[9] 李玉棟.論教育中的雙重多層委托-代理關系[J].中國教育學刊,2015(6):63-68.

[10] 朱偉玨,姚瑤.階級、階層與文化消費——布迪厄文化消費理論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2(4):52-57.

[11] 拉亞妮·奈杜,喬安娜·威廉斯,許心.學生合約與學生消費者:學習的市場化與高等教育公共產品性質的侵蝕[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4(1):36-52,188-189.

[12] Shumar,W ( 1997 ) College for sale : A critique of the commod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 Falmer Press.

[13] 李小娟.高職學生素質能力評價研究[J].教育研究,2013(5):96-103.

[14] 丁金昌.高職院校需求導向問題和改革路徑[J].教育研究,2014(3):122-126.

猜你喜歡
失序驅動力創新發展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精準扶貧下體育文化發展的驅動力研究
越控制,越失序
偏向型技術進步視角下天津市經濟增長驅動力研究
偏向型技術進步視角下天津市經濟增長驅動力研究
在失序中選擇
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變化及其驅動力分析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