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酒、馬匹、柴火與世界 格魯吉亞的詩意之旅

2018-01-04 05:29撰文姚璐攝影李若漁署名除外
廈門航空 2017年10期
關鍵詞:格魯吉亞雪山葡萄酒

撰文_姚璐 攝影_李若漁(署名除外)

紅酒、馬匹、柴火與世界 格魯吉亞的詩意之旅

撰文_姚璐 攝影_李若漁(署名除外)

十一黃金周,正當國內各大景點游人如織、人頭攢動時,我再次坐上了第比利斯到梅斯蒂亞的面包小巴。車子被塞得滿滿當當,提前40分鐘就離開了車站。如一個月前一樣,車上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有種穿越的感覺;如同一個月前一樣擁擠的空間、一樣的路、同類型的人,只是這次,我所奔赴的,并不是夏末的那場高山徒步,而是令人期待的秋日序曲。

格魯吉亞位于亞歐板塊交接處,是古時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戰火紛擾的土地上毅然堅強地保留著原始的文化、文明和語言

沿途的綠意盎然增加了我的不安和焦慮,生怕這重返的決定最終換來一場空。一個月前的徒步,讓我深深迷戀上了外高加索的雪山、森林和村落、遺跡。為了見證這里的夏秋交替,我在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游走了一個月,最終如愿回來了。

氣溫驟降的梅斯蒂亞(Mestia),此刻冷冷清清,就連鎮中心的Laika Café,都不再如夏天那般熙熙攘攘。熱烈的徒步氛圍悄然消逝,這里迎來了盛夏過后空前的靜謐。

為了更靠近森林和雪山,我搭車來到附近的村子拉塔利(Latali)。到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傍晚,村子里一個游客都沒有,也沒有用來招待游客的客棧。我只能往看上去是村中心的小賣部走去,試圖尋求幫助。比劃了一陣手勢后,老板示意讓我稍等片刻。我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這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賣店,貨架上有一些簡單的食品和生活用品,這讓我想起了李娟筆下的阿勒泰:在那些遠離城市的大山里,小賣店承載了人們對于外部世界的所有期待和欲望,哪怕什么都不買,只是在這里盯著貨架看一遍,便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仿佛那個物欲橫流的世界,和自己產生了聯系。

正當遠離城市的我盯著貨架上各種商品看得入神時,一位年輕姑娘帶著一位老人走進了店里,和我用英語打招呼。在這語言不通的小村子里,能遇上一個可以溝通的人,就像見到救世主一樣。女孩為我找了一戶愿意接待客人的當地人家,開出了含三餐和住宿的非常樸素而合理的價格。謝過她之后,我便跟著老人左轉右轉,在漆黑的夜色中走進了他家的院子。

始建于13世紀的阿納努里城堡,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古堡之一

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村子、森林,被遺棄的、有著廢墟之美的石塔,在秋意闌珊下,共同組成了外高加索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攝影_姚璐)

大門一開,溫暖和光明撲面而來。這并不是為游客準備的客棧,目之所及,全是濃濃的生活氣息。整潔的廚房里燒著火爐、烤著熱餅,香氣襲人,衛生間里有洗衣機、浴缸和熱水器。在散落著無數村莊的外高加索斯瓦涅季(Svaneti)地區,這里的硬件設施著實令人驚喜,和我腦中的“村莊”概念相去甚遠。即使是那些徒步抵達的村子,大多數家庭也有完善的現代化生活設備。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推開房門,便可以看到滿目的森林、草甸和雪山。夜晚的寒冷讓樹葉一天天變成彩色,清晨的側逆光點亮了那溫柔的色彩。我沿著村里的小道散步,呼吸著散發出泥土芬芳的空氣。山里的牧場如此寂靜,甚至大部分時間,這里一個人都沒有。草叢偶爾發出陣陣攢動聲,一頭牛從樹叢中探出頭看著我,掛在它脖子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響,給這秋色伴奏。

不同于其他地區,斯瓦涅季有著獨特的地標——石塔。這些屹立于每個村莊的石塔,建造于9至13世紀,曾作為抵御外敵的避難之所,戰爭時期,村民們帶上足夠的水和食物,躲進高高的塔中。如今,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村子、森林,被遺棄的、有著廢墟之美的石塔,在秋意闌珊下,共同組成了外高加索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

散步回到住處,我才有機會打量這個再平常不過的普通家庭:柴垛整齊地靠墻堆積在院子的墻角;雞滿地亂跑;一些野花倔強地抵御著寒冷,依舊盛放;洗過的衣服,就這么曬在雪山之下。這個普通的家庭,反而讓我感到空前的舒適和隨性,一切都不刻意,一切都只是生活原態。

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的市井百態

無數信徒跋山涉水來到季瓦里朝拜,微弱的星芒在光年里照亮了他們的世界

一對夫妻走累了坐在路邊休息

女主人招呼我進屋吃早餐,踏進廚房,她正在從烤箱里拿出新鮮出爐的巧克力面包、剛擠出的新鮮牛奶和許多用野果自制的果醬。我一邊吃著這熱騰騰的美味早餐,一邊試圖用手勢、翻譯軟件和這家人做簡單的交流。孩子看到我這個外人,興奮異常,拿出了他幾乎所有玩具,一件件向我展示,連作業都顧不上寫。老爺爺抱著他的兩個外孫,跟我表達著斯瓦涅季是個好地方的驕傲之情。

是啊,斯瓦涅季真是個好地方??粗巴鉂u漸被陽光照亮的彩色森林和雪山,那份對于風光的熱忱被點燃,在我的心中熊熊燃燒。我整日地坐在院子里,喝著紅茶,貪婪地看著一草一木細微的變化。熱情而又克制的格魯吉亞人總是能保持既照顧周全、又不太打擾我的完美狀態。家里的青年男人出門去干活,老爺爺則在院子里做一些木工,自制“家具”,女人們揉面,做各種口味的面包。不善于干精細活的我,倒是很樂意幫助老爺爺砍柴,海子的詩“喂馬、劈柴、環游世界”,說的便是我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吧。

格魯吉亞是世界葡萄酒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生產國

每到晚上,女主人便會拿出葡萄酒,給我倒上一小杯。格魯吉亞是世界葡萄酒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生產國,即使在遙遠如斯瓦涅季深處,都能喝到各種醇正的葡萄酒,更別提第比利斯繁華的市中心,三五步便是一個酒莊。

喝著葡萄酒,我腦中浮現出了西納吉(Signaghi)的面貌。這個小鎮被描述為卡赫季 (Kakheti)地區最漂亮的小鎮,而在我看來,這是格魯吉亞最漂亮的小鎮。這個18世紀發展起來的地方,最初是作為抵御侵略的避難所,而如今,它是紅酒之鄉卡赫季的中心。當車子駛過觀賞小鎮的最佳位置時,車里的游客們發出陣陣驚嘆,紅頂的房子被樹林包圍,屹立在一片高地之上,如童話般令人不可思議。我坐在看得見風景的露天飯店里,看著午后烈日、夕陽西下到華燈初上的過渡,仿佛做了一個冗長而美妙的夢,夢里有酒、有詩、有遠方。

格魯吉亞傳統美食——亨卡利,像是煮熟的包子

一個年輕人若有所思地從閣樓上眺望遠方

小鎮并不大,步行即可到達所有地方。起起伏伏的石板路、小巧而精致的民宅、古老的城堡和城墻,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如今,西納吉又名“愛之城”,許多格魯吉亞人結婚都會來此,大約是因為這里滿足了人們對于“浪漫”的想象吧。

我住在一戶人家里,晚上,店主大叔叫來了兩個朋友,開了一瓶葡萄酒,煎了幾個雞蛋、拌了點沙拉,配著面包,便開始了“酒席”。他們告訴我,格魯吉亞的葡萄酒完全不輸法國,這里的許多酒莊依舊延續傳統的陶罐釀酒工藝,而用葡萄渣釀制、蒸餾而成的高度酒“恰恰”,也是格魯吉亞酒桌上司空見慣的品種。夏天徒步時,我便在外高加索山脈深處喝到過濃烈的“恰恰”,酒精度數完全不輸中國的白酒。但格魯吉亞并沒有灌酒的酒文化,酒的作用,只在于“助興”和“品嘗”,大家禮貌性地互相敬酒,借此機會談天說地,鮮少有喝得酩酊大醉的時候。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外高加索,此時,夜幕降臨,雪山借著月色的光輝,煥發出醉人的銀白色。飯后,女主人照例給我倒上一小杯“恰恰”,這便標志著一天的結束。

猜你喜歡
格魯吉亞雪山葡萄酒
葡萄酒的產區品牌
十款葡萄酒與十塊石頭
法國葡萄酒何以譽滿天下
雪山歷險記
雪山歷險記
供應藍莓汁和葡萄酒
格魯吉亞:榛子種植越來越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