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補之詠物詞思想情感轉化過程探究

2018-01-04 19:33劉春梅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摘 要:詞本為艷科。蘇軾提出“以詩為詞”的創作理論,用寫詩的態度填詞,將詞的題材、內容、手法、風格引入詞的領域。晁補之,宋代詞人,山東巨野縣人,“蘇門四學士”之一,晁補之詞力追蘇軾,擴展了詞的題材,創作了較多的詠物詞。但其詠物詞隨著人生際遇的變化,風格也在轉變之中。早年其詠物詞多為應答酬唱之作,后來隨著宦海的沉浮,其詠物詞便兼具有了抒懷和言志的特點。他的詠物詞格調較高,沉咽剛勁,成為北宋詠物詞的典范。

關鍵詞:晁補之 詠物詞 思想情感

最早的詞主要描寫女子的神韻體態和男女之間的戀情,詞品并不高,詞境比較局限。后來的“敦煌曲子詞”中,出現了詠物詞,比如詠月、詠燕、詠劍,藝術上較為粗糙。到了唐五代,韓翃的詠柳詞,溫庭筠的詠淚詞和牛嶠的詠燕、詠鴛鴦詞,成為詠物詞的代表,開始借詞來表達一些情感,但情感意境不夠高。宋朝以后,詠物詞逐漸發展起來。在北宋初期詠物詞相對少,優秀的作品也不多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柳永所作的幾首詠物詞。直到蘇軾提出“以詩為詞”的創作觀點,讓詞作的題材內容一下子豐富了起來,蘇軾創作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是詠物詞中的優秀作品。晁補之追隨蘇軾的創作觀點創作了近二十首詠物詞,在當時的詞人當中算是詠物詞較多的詞人。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他前期創作的作品,主要是聚會宴游時的應答酬唱之作。另一方面的作品,主要在晁補之宦游漂泊的人生階段創作的。一類詠物詞借物抒情,另一類詠物詞托物言志,都抒發了詞人真摯的感情。因此,晁補之的詠物詞兼具社交和抒懷兩種特性,提高了詞品,對宋代詠物詞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一、晁補之入仕前期的詠物詞

自元豐二年(1079)入仕到元祐八年(1093)被貶齊州,這段時間是晁補之比較滿意的人生階段。晁補之進士及第,在各項考試中都名列前茅,曾被任命為澶州司戶參軍、國子監教授、國史編修官等職,可謂是志得意滿。在此期間,他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生活優越,由于情趣相投,他和師友文人常常聚會,共同宴游,賞花觀景,應答酬唱,寫了很多社交詞,其中較多的就是詠物詞。比如:《洞仙歌·溫園賞海棠》中的“群芳老盡,海棠花時候”指出海棠花開的季節,不在姹紫嫣紅,百花爭艷的時節,而是在百花凋零,繁花飄落的時候。就在這個時候海棠卻像一個妝容未就的婷婷少女,緩緩而出——“最妖嬈,一段全是初開,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用比擬的手法生動的寫出了海棠花的情態?!笆荨弊钟玫慕^妙,為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開創了法門。再如《喜朝天·秦宅作海棠》用鋪排的方式展現海棠花如女子一樣的情態。這時期大部分的詠物詞,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出是應答酬唱之作,都是側重所詠之物物態的描摹刻畫,事物特征的展現。典型的作品有《下水船·和季良瓊花》:

百紫千紅翠。唯有瓊花特異。便是當年,唐昌觀中玉蕊。尚記得、月里仙人來賞,明日喧傳都市。

甚時又,分與揚州本,一朵冰姿難比。曾向無雙亭邊,半酣獨倚。似夢覺,曉山瑤臺十里。猶憶飛瓊標致。

當時的晁補之任揚州通判,揚州是花的世界,瓊花又是揚州花王,晁補之為其傾倒,寫詞和季良詞。全詞層層描摹,用典鋪排,寫出了瓊花的風韻和姿容,充分展出了瓊花之美,展現出詞人所具有的才學和功力。

二、晁補之貶謫期間的詠物詞

晁補之一生處在激烈的黨政漩渦中,受黨爭的影響,造成了他在宦海之中起伏漂泊的人生命運。從元祐九年(1094)六月起,晁補之離開京城出知齊州(今山東濟南),便開始了他宦游漂泊的人生。紹圣二年(1095)正月晁補之因修《神宗實錄》失實的罪名降通判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到貶所不久,又因岳丈杜純的弟弟知應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為避親嫌,將晁補之改通判亳州(今安徽亳縣)。期間,其母去世,晁補之回家守喪。元符二年(1099),晁補之為母親守喪之后赴信州。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聽政,再次啟用元祐黨人。晁補之被赦免,被召回京師任命為著作佐郎。建中靖國元年(1101),授尚書禮部員外郎、哲宗實錄院檢討官、神宗國史編修官。在京師任職不到一年,晁補之被諫官管師仁所論,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濟)。崇寧元年(1102)又改知湖州。從崇寧元年(1102)八月開始至大觀四年(1109)詞人晁補之被罷官閑居。

在這段宦海沉浮的人生時期,晁補之也創作了一些詠物詞,但這時期的詠物詞和先前的應答酬唱之作已經有了根本的不同。此時的詠物詞大約有兩類,一類是抒懷性的詠物詞,另一類是托物言志的詠物詞。

第一類,抒懷性的詠物詞。這類詠物詞,作者不是簡單對事物進行外形特點方面的描繪,單純地表現自己對事物的喜愛之情,而是將主體的情感巧妙地融于所詠的事物當中,達到借物抒情的目的。例如《江神子·亳社觀梅呈范守、秦令》是一首詠梅花抒情的詞作:“蘇晉長齋猶好事,時喚我,舉離觴?!闭宫F詞人總是處在貶謫羈旅途中的生活。在春天又來的時候,詞人回憶在春色茫茫中,晁補之曾在友人的陪伴下共賞梅花,詞人沉醉在風姿嫣然、清香徹骨的梅花叢中,陷入對友人深深的思念中?!兑购匣āず屠詈萍玖寄档ぁ吩~中鋪敘了牡丹是花中之王,描寫海棠花以絢爛的姿容妝點花的世界,但如此雍容的花朵,終究逃脫不了墜落的命運。面對這樣的情景,感傷的詞人最后說道:“縱歸來晚,君王殿后,別是風光?!笔惆l出時光飛逝物是人非,功業難成的感傷意緒。全詞先鋪排詠物,最后直接點題抒情,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還有《尉遲杯·亳社作惜花》:

去年時。正愁絕,過卻紅杏飛。沉吟杏子青時。追悔負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闌、日日數花期?;ㄓ行?,人卻無憑,故教芳意遲遲。

及至待得融怡。未攀條拈蕊,已嘆春歸。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與月相隨。都將命、拼與酬花,似峴山、落日客猶迷。盡歸路,拍手攔街,笑人沉醉如泥。

詞中說到,去年還沒有好好賞花,花開的季節就已經過去。今年花兒按時開放,等待人們的觀賞,可是人們卻不能如約而至,以致花兒匆匆離去。于是,作者感嘆春光本來就匆匆,不珍惜短暫的美好年華,只有悔恨了。作者借惜花感慨自己如花朵一樣希望在最好的年華得到賞識和重用,但是,他自己的期盼總是以失望而告終,詞人只能在老去的年華里感嘆命運?!氨M歸路,拍手攔街,笑人沉醉如泥?!笨此品胚_,其實無奈與無助盡顯其中。全詞借詠物惜春表現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心情。endprint

第二類,托物言志的詠物詞。晁補之也有些詠物詞,詞品極高,已不僅是抒情,而是借助事物的特性言說自己的品格和志向,托意高遠。最出名的當數《鹽角兒·亳社觀梅》,這首詞作于宋哲宗紹圣二年,作者從齊州知州貶為毫州通判之際,是一首詠物之作。此時的作者不斷遭受貶謫打擊,當他看到高格絕俗的白梅花時,產生共鳴寫下了這首詞。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作者通過對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寫,贊美梅花的骨中香徹與別有情致。上闋寫梅花的奇——開在寒風刺骨,雪花飄飛的季節;梅花的香——梅花的清香不是從花蕊散發出來的,也不是從花萼散發出來的,而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突出描寫了梅花的香徹透骨的特點。下闋運用對比的手法,以山桃花襯托梅花非凡的神韻。另外,梅花雖花影稀疏,清香淡淡,最終還是具有一般媚俗之花所不能與之媲美的超凡情致,有疏落橫斜籬落之韻,香淡有清香淡雅之美,這便是梅花高潔的品格。這首詠物詞,雖沒有點題抒情,通篇寫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韻和高潔的品格,但實際字字句句是詞人高潔品格的寫照,詞人在梅花的超凡脫俗的特征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又如《浣溪沙·櫻桃》:

雨過園亭綠暗時。櫻桃紅顆壓枝低。綠兼紅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處遠,風流一種阿誰知。最紅深處有黃鸝。

雖詠櫻桃卻以荔枝作對比,襯托出荔枝雖好但不為人知的事實,最后一句“最紅深處有黃鸝”可以理解為,荔枝雖別人不知,但善歌的鳥兒黃鸝卻能欣賞荔枝的之美為其歌唱。這首詞托意高遠,借詠物折射主體的個性情懷,使詠物本身具有了寓托性。

三、晁補之詠物詞的價值

晁補之本身善于作畫,對事物的觀察比較細膩,因此他筆下的詠物詞刻畫精致傳神。但他卻不單純的就物寫物,而往往能將事物的特點和自己的遭遇情感聯系在一起,把他們相互熔鑄在一起,塑造出鮮活生動、打動人心的藝術形象。特別是在詠物詞初步興起的時候,晁補之力推蘇軾創作理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作了較多格調較高的詠物詞,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境,對詠物詞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沈耀峰.晁補之研究綜述[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04).

[2]徐博文,何尊沛.論晁補之詞中的沉咽悲涼之音[J].貴州社會科學,2002,(02).

[3]岳振國.北宋黨爭中的晁補之考論[J].中州大學學報,2014,(01).

(劉春梅 內蒙古呼和浩特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商務系 010070)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