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的語言能力問題研究

2018-01-04 21:55龔永標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語言能力問題研究

摘 要:在大力發展全國文明城市的今天,旅游、交通、政務等行業的窗口給城市經濟發展、城市運轉帶來了良好的形象與效益,窗口服務從業人員功不可沒。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市場經濟的深入,與國際旅游交通等窗口行業的語言服務相較,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語言能力方面存在詞不達意、言不盡意、知識匱乏、技能欠缺等不足。

關鍵詞:窗口服務從業人員 語言能力 問題研究

語言是存在的家。作為窗口行業的服務人員直接面對的是山南水北、五湖四海的人員,這些人員是不同年齡、相異的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不同地域的各色人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交通的便利,文化交往、旅游往來,這種情形無疑對從事城市窗口行業的服務人員是一種新的挑戰,是城市形象提升、地方經濟發展的機遇。

因而對窗口行業從業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語言能力問題。因為這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表現,也是城市發展的基本要素。其語言能力的問題直接制約著城市的形象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效益。

誠然,旅游、交通、政務等行業的窗口給城市經濟發展、城市運轉帶來了良好的效益,窗口服務從業人員功不可沒。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市場經濟的深入,與國際旅游交通等窗口行業的語言服務相較,仍有較大差距。在語言、措施、景點表達等方面多有缺失。尤其是語言能力方面存在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窗口行業從業人員整體文化素質堪憂

根據衡陽、長沙等地的交通旅游從業人員的調查發現,23%的人員初中文化程度,29%的人員高中文化程度,30%??莆幕潭?,18%本科文化程度。其中交通旅游專業畢業的人員只有9%。即使這里面的從業人員,經過普通話訓練取得二甲以上的也甚微。即使具有導游資格證,依然本土化、近親繁殖色彩濃厚。

二、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的語言服務意識淡薄

作為從業人員直接與各方來客打交道,卻仍然像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一樣缺乏前瞻性的服務意識。在旅客購票、游客申訴、困難戶上訪的接待處給人臉色、語言遲滯、言不盡意。這種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做法,無形中養成懶政、怠政的不良習氣,兼之我國積久的官場陋習,也在窗口從業人員的語言表達中暴露無遺。

古語云: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又云: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秋。來到窗口辦事、旅游的人,滿懷熱情卻見到一張張苦瓜臉,滿心希望應有的應答卻聽到只言片語、不知所云,那么猶如寒霜降臨,秋意蕭瑟。

由此,作為窗口從業人員的語言服務多么重要,旅客由此而一窺全貌,判斷出整個城市的服務能力低下。

三、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的語言服務能力問題

窗口行業從業人員語言能力問題,主要涉及旅游交流活動中的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素養、認知能力、互動交往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以及旅游企業對從業人員相關教育、培訓狀況,景區游客對當地旅游從業人員的滿意度等方面。依據抽樣調查的相關統計數據,筆者就窗口當前旅游從業人員的語言能力現狀得出以下評價結論:

1.從業人員整體語言服務水平不高,專業化程度比較低。

調查顯示,大多數被訪者都曾遇到因語言使用不當而造成的溝通問題,從業人員對旅客語言的理解程度不高。在調查中,86.7%的被訪者表示曾經因語言使用不當,而出現 “語言溝通障礙”問題;55.6%的人表示出現過因語言使用不當,而導致“游客難以理解”的問題;26.7%的人曾因語言使用不當導致“引發游客疑問”,17.9%的人甚至因此“觸發語言矛盾”。

2.從業人員培訓比例呈上升趨勢,不同崗位語言培訓需求呈現差異性。

數據顯示,近幾年入職的酒店服務人員和導游多接受過語言培訓。被調查的旅游從業人員中,在上崗前接受過崗前培訓的占68%,其中語言服務能力培訓占27%;在就職期間接受過單位培訓的占43%,沒有接受過培訓的占57%。在培訓內容上,從業人員普遍有短期語言培訓需求,特別是溝通能力和英語方面的需求較明顯。同時不同崗位語言培訓需求呈現差異性。導游中有83%選擇“如何有效與游客實現互動”,27%選擇的是“語言使用的基本知識”。在調查中,針對“對語言能力培養方面的建議或怎樣提高語言能力”這一問題,71%被訪者表示“希望可以參加實用性高的語言培訓學習”,同時,66%被訪者希望培訓能夠“結合實際場景,適當增加培訓環節的趣味性”;在語言培訓中,能安排導游之間的交流,“互相交流導游詞、帶團經驗以及鍛煉、提高語言表達的技巧等?!?/p>

3.游客對旅游從業人員滿意度不高,存在語言互動性差、溝通不暢等問題。

游客是第一消費者,對旅游從業人員語言服務有著最直接的體驗與評價。針對游客滿意度的調查,我們共回收問卷150份。涉及的問題包括不同崗位的旅游從業人員“對旅客的語言理解程度”,具體涉及是否使用普通話、語音是否清晰、用詞是否規范、語速是否合適、是否使用體態語等問題的調查中,有超過67%的被訪者都給出了肯定的評價。但是在涉及與游客的互動方面,評價相對要低一些。認為旅游從業人員與游客互動比較多的只占了16.7%,認為互動程度“一般”的占了53.5%,有26.7%的人認為互動“比較少”,另有3.9%認為“根本沒有互動”。

針對旅游從業人員“語言能力培養方面的建議或怎樣提高語言能力”,被訪的游客者有66.7%的人認為從業人員做到了“文明用語、有問必答”,但是也有不少游客認為“語言冷漠、不熱情不主動”,同時需要提高他們對景點的歷史、文化了解程度。對于“您認為旅游從業人員語言服務中有哪些問題(可多選)”這一問題時,“語言冷漠平淡”(37.2%)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缺少感情色彩”(33.4%);之后是語言不規范(30.9%)、表達不準確(27.6%)、回答模糊(26.3%)、回答不生動形象(19.7%)等。

4.在跨文化交際方面,從業人員存在外語語言能力不足和文化知識薄弱等問題。

調查顯示,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窗口從業人員自身在語音、語法、聽力、語用等外語語言能力方面存在著不足,影響與國外游客的有效和順利溝通。根據問卷涉及的選項,按語言能力不足具體問題所占百分比從大到小順序,主要表現在,聽力理解差占70%,自我表達不清占 68%,語用不當占56%,外語發音不標準占43%,運用上產生語法錯誤占23%。同時,因從業人員不了解外國游客的思維表達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而造成了理解偏差或接待失誤,分別占到了調查總數的75%和55%。值得注意的是,近57%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在面對外國游客時,存在緊張和焦慮的情緒,不知自己該如何表達和交流。近66%被調查者認為,由于一些外國游客口音問題,在與其進行交流講解時,存在難以聽懂的地方,并且不了解其表達的一些習慣用語。在表達時,自己會受到漢語思維方式干擾,無法用地道的詞語和準確的語用方式來表達,存在有交流上的延遲性和表達信息的不對等性。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2016年科學研究項目,[編號16C0569]。)

參考文獻:

[1]肖皇間.加強旅游從業人員語言文字服務能力勢在必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1.

[2]李行健,呂淑湘.論語言文字教育[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5—6.

[3]蓋曉明.漢語言文字與窗口從業人員的人文素質教育[J].寧波大學學報,2015,(6).

[4]何宇鳴.論城市文化環境建設與旅游交通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教育[J].高等建筑教育,2008,(5).

[5]何丹.漢語文化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龔永標 湖南衡陽 湖南環境生物職院公共基礎課部 421005)

猜你喜歡
語言能力問題研究
通過閱讀夯實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文化基礎
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探討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土地流轉問題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培養幼兒語言藝術的方法研究
“英語微課”對高職國際合作項目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