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功能語言學的日語元話語意義及功能分析

2018-01-04 22:23楊秀云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

摘 要:根據言語交際理論模式、語境—目的功能說、語境關聯的相關理論,探討元話語在語境中產生意義的語言觀。元話語是交際雙方共同語境中共享或部分共享的語碼,其在邏輯——意義構建過程具有擴充功能和投射功能,它不是單向的獨立活動,而是雙向的互動活動,交際或語篇中表達相互作用要素及對人力學的元話語在交際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關鍵詞:日語元話語 功能語言學 擴充功能 投射功能

一、元話語意義

元話語(Metadiscourse)自1959年被Harris提出后,其概念、意義、功能、分類、研究領域等成為學界的話題,各個領域的學者分別從修辭、認知、功能、語用、心理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闡釋。從對元話語意義闡釋的多樣性,可以理解元話語豐富的內涵。關于何為元話語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分別從元話語的形式、內容、功能、意義、修辭等方面進行了定義。

外國學者的研究中,多是從形式上或修辭上對元話語進行定義。如Jakobson(1980)、Stubbs(1983)、Polly Szatrowski(1993)、古別府(1994)等。隨著元話語在中國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國學者結合國外學者的研究,也從功能、意義等方面對元話語進行了各種討論,如李佐文(2001),楊信彰(2007),趙剛(2010),李秀明(2011),許慧敏(2013),寧穎、楊玉晨(2013)等。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功能認知學的言語交際理論、語境—目的功能說、語境關聯等相關理論,嘗試把元話語定義為:發話者/作者和受話者/讀者在一定語境中共享或部分共享的語碼,它構建話語結構,明示話語的銜接與連貫,引導話語參與者介入話語,補充修正話語內容,以利于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元話語的這種定義包涵以下意義。第一,元話語不是單向的獨立活動,而是雙向的互動活動。在發話行為中,元話語的互動雙方是發話者和受話者,而在語篇中則是作者和讀者。第二,元話語需要共同語境中語碼的共享或部分共享。只有互動的雙方擁有共同的語境和語碼,才能通過有效推理建立最佳關聯,由認知實現語言的表義功能。第三,交際或語篇中表達相互作用要素及對人力學的元話語具有重要作用。概念意義是靜態的,而表示相互作用要素及對人力學的元話語是動態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第四,元話語的目的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發話者通過元話語,解釋說明談話內容或語篇的上下文關系,協助受話者或讀者理解交際過程中各部分的聯系,隨著話題的進展,雙方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路,努力與發話者或作者產生良好的互動,推動話題順利進行,最終目的還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實現交際目的。

二、日語元話語功能分析

Halliday與索緒爾關于語言是社會符號的看法一致, 但他反對把語言學研究局限于“語言”。他明確指出,語言學應既研究“語言”,也研究“言語”。功能認知語言學注重在社會關系中探索語言的邏輯關系,交際過程中,邏輯——意義關系包括并列結構和從屬結構,并列結構一般位于句首,起支配作用,從屬結構一般位于句中,據附屬地位。邏輯——意義關系以擴充功能和投射功能為基礎,其中擴充功能包括詳述、擴展、增強,投射功能包括語言投射和思想投射。具體如圖1:

圖1:元話語在邏輯—意義建構過程中的作用

(一)擴充功能

表示邏輯—意義關系的每個句子都有表示過程、互動交換、傳遞信息的功能,并與詳述、擴展、增強等進一步起擴充作用的分句組成復合分句。

1.詳述:表示詳述的元話語把意義進行特定化或進一步詳細描述。它雖然不增加新的要素,但可以通過換言、明確化、精煉、詳述等表示性質或評語的元話語,對已經存在的意義進行進一步敘述。該類元話語包括“あるいは(むしろ)”“言い換えれば”“つまり”“例えば”“とりわけ”“実際のところ”“実は” “少なくとも” “まさに”等。如:

(1)その時計はだめだ。むしろ動いていない。(下劃線表示元話語,下同)

用表示換言、例示、明確化的元話語。通過上述表示詳述的元話語,增強了詳述表示邏輯—意義關系的結構標示。

2.擴展:對于前句要敘述的內容,后句通過增加新的要素進行擴充。增加的要素,可以是附加要素,可以是替換要素,也可以是二者選一的要素。常用的元話語有“そのうえ”“さらに”“他方”“~ではなくそして~でもない”“~の代わりとして”“~があることは別として”“ただ”“それとは逆に”それに対して“それとは別に”“ではあるが”“ ではありながら”等。如:

(2)私は鶏を飼育し、そして夫は庭の手入れをする。

其中例(2)的“そして”是表示附加要素的元話語,表示“私”和“夫”各自的工作,在關系上表示遞進,在內容上增加了關于“夫”的內容。

3.增強:對于前句要敘述的內容,后句通過表示時間、空間、樣態、主要因素、條件等的元話語進一步言及、增強前句的狀況特征。

(3)本は贅沢であると同時に、安くて民主的でもある。

功能語言學認為,交際雙方在同一語境下,具有暗含的潛在語境。潛在語境既有主觀指向,也有客觀指向,元話語具體表現同一語境下交際參加者的潛在能力和志向性。表示擴充功能的元話語增加了分句的物質過程,而表示投射功能的元話語則引導表示心理過程的意識形態。

(二)投射功能

投射同樣表示邏輯—意義關系,投射不表示直接的經歷,而是具有描述語言的功能。投射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元話語有:“言う”“告げる”“述べる”等。投射功能包括語言投射和思想投射,在傳統語法中稱為“間接引用”。

1.語言投射:通過提示已述事項的意義可以“報告”所述事項。原則上,所述事項通過從屬結構進行提示,實際上不可能忠實敘述原本的話語,而只能報告其要點,有時甚至與原本意義存在較大差異。如:

(4)A:それは動きませんよ。壊れていますから。修理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ね。

B:なんて言ってるんだい。

C:直した方がいいって。

上文中A是商店主人,B是上了年紀且有些耳背的女顧客,C是女顧客的孫子。引用保持了敘述方式等命題的獨立性,它和“原話語”一樣表明發話動機,而投射功能表示的報告中,發話動機即敘述方式不明瞭。

2.思想投射:不只是發話過程需要語言,思考也同樣需要語言。心理過程也具有投射功能。如:

(5)シングルマン醫師は自分の患者が回復することを常に信じていた。

該句投射的是心理過程,具體來說是認知心理過程,被投射的不是詞匯,而是意義。該句中的元話語不是提示詞匯、語法,而是提示意義,并且被投射的詞匯經過了再次處理?,F象通過意義模式表現出來,意義通過詞匯、語法模式表現出來,現象經歷以上兩個階段的表現過程。表示解釋和命令的元話語在發話過程中只能通過投射體現,建議通過知覺及認知等心理過程投射相當于命題的內容,報告不能投射建議,只能投射表示感情的心理過程。也就是說,表示信息交換功能的命題,通過認知心理過程投射,表示物品、行為交換功能的建議,通過感情心理過程投射。

三、從理論到實踐的日語元話語

目前學界關于語言的研究,相較對于語言本體的研究,對實際運用的言語研究更受關注。索緒爾為了區隔語言學,提出了語言(language)和言語(parole)的概念?!罢Z言”是所有語言使者頭腦中存儲的詞語形象之總和,它是抽象的,穩定的,它使得交流成為可能。與此相對,“言語”則是某個個體在實際語言使用環境中說出的具體話語,言語是隨時間和地點變化的一個動態的實體。它是具體的,并隨說話人的不同而改變,是語言變化的源泉。日本人在交流過程中,會無意識地使用元話語調整會話形式和人際關系。西條提出了元話語在展開辯證談話過程中的作用模式圖談話和思考的過程是循環進行的,由此展開不斷發展變化的話輪。對受話者來說,通過元話語不斷形成符合推進話語進行的理解表象,促進對話語的理解,而對發話者來說,元話語推動組織談話及進行辯證談話過程,有利于談話的順利展開。(1999:124)

圖2:辯證談話過程和元話語作用模式圖

通過該模式圖,可以看出元話語有利于對方理解發話者或作者的發話意圖,但是并不是說只要記住元話語,就可以順利進行交際,因為在辯證談話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見解,對發話者來說,任何交際都是發現的過程。發話者意識到受話者的理解與發話意圖出現偏差時,就會有意識地調整談話內容或談話方式。如下列百貨商店女經理和新職員アン關于銷售銀飾的對話,整個對話幾乎都是女經理一人在說,然而通過アン的表情和臉色,雙方也進行了一定交流,該部分在()中表示。

(6)女性支配人:○1この仕事ではね、アン、私たちは銀器をうているの?!?さて、銀器というものには愛情が必要なんです。

アン:はい。(アン不理解,“果真如此”?)

女性支配人:○3いいですか。(なぜなら、)銀器を買う人達は銀器を愛しているんです。

アン:○4ええ、でしょうね。

女性支配人:そうよ、○5えーと…ですからね、當然なんだけれど、つまり、銀器には愛らしく美しい輝きがあるでしょう。お客様が入っていくる場合、普通、(お客というものは)美しいものが好きな人達なの?!?そこで、あなたは銀器とともに美しくなりなさい?!?そしてあなたは、(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は)美しさで銀器を売るのです。

アン:(はあ)。

女性支配人:あなた…きっとあなたはどうやればよいかわかっていると○8思うけど。そうね、でも、あなたはそうしなくちゃ。

○9じゃ、ちょっと言ってみてくれる。―――○10ほらね。こう言うのよ。(こういうふうにするの)「奧様、これとっても美しくないでしょうか」。

該對話發生在百貨商店銀飾銷售柜臺,女經理正在教給新人アン銀飾銷售策略,為了達到銷售目的,需要アン了解銀飾的優點,并希望得到顧客基于銀飾優點對于銀飾的喜愛之情。以下是關于該對話的元話語分析。該對話中包括表示敘述事實的解釋元話語和對某事物或行為進行命令的元話語。其中,○1~○5表示解釋型元話語,○6~○10表示評價、命令型元話語,評價、命令型元話語是以解釋型元話語作為前提的。構成概念的內容往往以比喻形式表現,而對人力學卻以一致形式表現出來。在女經理與アン的對話過程中,與構成概念的內容相比,談話過程中相互作用要素及對人力學起了重要作用,最終實現了女經理要求アン做的“向顧客展示、說明銀飾的迷人之處”,最終達到銷售的目的,而アン最終也是這樣做的,最終實現了交際目的。

四、結語

本文參照借鑒英語、漢語界相關元話語研究成果,從功能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出發,提出日語元話語在邏輯——意義構建過程中的擴充和投射功能,并從理論到實踐分析了日語元話語,凸顯日語元話意義與功能的普遍性及特殊性,以期實現與英語、漢語元話語研究的學術對話?;诠δ苷J知語言學的日語元話語關注作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現象,而不是個體內部的個別現象,通過探討日語元話語的意義、功能和作用,可以理解其在不同使用者中的功能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有助于理解語言在交際過程中的作用及日語聽說讀寫譯課程授課過程中日語元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可在文本分析、文體論、計算機語言學、社會化研究、教室會話分析、誤用分析、教師培訓、教科書分析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以上問題作為今后的課題將進一步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基金“功能認知視域下日語元話語分析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5YJC740117]的部分成果。)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 ,1978.

[2]Jakobson,R.D.Framework of Language. Estate of Roman Jakobson ,1980.池上嘉彥,山中圭一譯.言語とメタ言語[M].勁草書房,1984.

[3]池上嘉彥,主観的把握.認知言語學から見た日本語話者の一側面[J].昭和女子大學大學院言語教育·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2006.

[4]西條美紀.談話におけるメタ言語の役割[M].風間書房,1999.

[5]杉戸清樹·塚田実知代.言語行動を説明する言語表現―専門的文章の場合―[J].國立國語研究所,1991.

[6]古別府ひづる.専門的內容における口頭発表のメタ言語表現[J].表現研究,第59號,1994.

[7]田野村忠溫.メタ言語とは何か[J].日本語學(.Vol.15)10月號,1996.

[8]胡壯麟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楊秀云 江蘇南京 南京大學 210023;江蘇常熟 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2155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