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018-01-04 00:10郭文帥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11期
關鍵詞:生態效益

郭文帥

【摘要】:草原生態的保護建設目標主要是有效維持和修復綠色草原,最大程度上發揮草原系統的文化功能和生態功能,促進草原生態效益可持續良性發展和循環。同時,草原生態的保護建設項目、管理制度有序落實,也具有明顯的實際效益。結合草原生態建設中缺陷問題,針對性制定和健全保護項目實施措施。本文結合現有的草原生態建設問題展開分析,進一步提出保護建設的幾項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生態效益

1、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保護理念已經確立,但思路還有待改進

近年來,社會各界已經開始意識到草原生態建設保護的重要作用,并且政府部門逐漸樹立建設保護理念。但是,在項目實際落實階段也存在諸多生態保護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多數以上的草原生態研究學者和管理人員對項目建設有著不同建議和看法,使得草原生態的治理方向與思路存在偏差。

1.2項目缺乏綜合性及可持續性

草原生態的治理項目有著諸多實施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第一,缺乏綜合性與整體性。生態保護項目內容過于獨立,沒有做到協調統一的工作狀態。第二,部分項目和職責部門管理針對系統內層所下達任務和具體要求運行獨立,尤其是同一牧區項目建設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第三,建設項目內容過于單一。例如:還草退牧工程僅僅局限在圍欄與飼料補助,而圍欄所耗掉的項目資金巨大,但是飼料補助的標準一成不變甚至偏低。第四,草原生態的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牧民定居、還草退牧、畜牧生產方法的改進;畜種和草原改良、飼料基地搭建、草原生態檢測等綜合性分析等。

1.3草原承包制面臨一些問題

因為草原承包制度落實和推進程度不一,使得草原實際建設也存在差距。部分地區因為各級政府的承包制度落實、思想意識以及政策制度比較好,草原牧民積極性被充分激發出來,加快了畜牧業朝著專業化、集約化、規?;约皹藴驶较蚪洜I速率。另一部分地域由于相關政策支出不到位、資金投入少以及承包工作形式化等問題,造成草原承包落戶來帶生活和生產的技術性、經營性難點。主要包括:基礎設施落后、牧戶經營分散、服務技術停滯以及舍飼養殖管理方式無法順利推進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生產方式轉變進程。

1.4退牧還草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現階段,草原牧區畜牧業的集約化依舊沒有形成氣候,整體生產社會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程度較低。一方面,草原牧區服務的科學體系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與設備相對落后,人員專業素質低,無法適應現代化草原建設和保護需求。另一方面,草原牧區交通、圍欄、水利、住房、電氣、住房以及畜牧棚圈在內的牧場基礎建設相對落后。按照整個行業發展角度進行分析,結合農牧和農區交錯帶、牧區優勢資源進行分工明確的專業化經濟市場。草原農區具有畜牧業發展的大批量優勢資源,使得純牧區和農牧交錯區能夠展開專業分工。而實際情況是,牧區與農區優勢資源、優勢分工依舊體現不足,針對優價優質機制的內容缺乏,造成農牧互補和結合過度。概況來講,以農養牧、同步發展的目標依舊存在較大差距。

2、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建議

2.1增強生態安全憂患意識

第一,社會上加大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重要作用的宣傳力度,教育基層人員、相關管理人員,尤其是干部領導必須從科學發展與可持續發展角度進行生態文明的建設,提高草原生態保護環境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第二,進一步了解和掌握草原生態整體系統脆弱性,環境保護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以內蒙古草原為例,其主要位于綠植荒漠區域和農牧交錯區域,對自然感染和人為活動有著極高敏感性。因此,要求全體人民重視草原保護的平衡度,善待草原環境。第三,草原生態實際建設階段要以保護預防為原則,實現草原自我恢復功能。針對牧區資源利用和開發,必須樹立生態優先原則,確保達成發展和保護雙向發展的目標,進一步統一協調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第四,地方政府必須搭建人畜草三方面內容平衡的條件,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教育基層群眾采用現代化理念改變草原傳統畜牧業生活方式與生產模式,逐漸調整和草原生態合理承載力、環境容量相匹配的生活模式和生產模式,確保草原環境和牧區經濟協作。第五,樹立科學正確政績觀念。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歸于地方政府和領導班子考核績效的主要內容,制定目標問責制和責任制,加強監督檢查效果。

2.2積極穩步實施生態移民

實際工作表明,生態移民作為草原壓力緩解、牧民生活改善、草原環境恢復有效措施。建議各級管理部門必須按照草原生態的容量,對比中心城鎮吸納能力和輻射帶動的優勢,與小城鎮項目建設與扶貧開發有機融合。針對牧區與半牧半農區域內部生態相對脆弱的地區、嚴重沙化退化的草原,需要因地制宜,有步驟和有計劃實施生態性移民。

2.3出臺草原生態補償政策

管理部門與自治區已經在部分牧區內實施易地扶貧、換草退牧以及擴鎮移民等建設內容,能夠有效恢復草原生態的環境,加速牧民生活方式和生產轉變進程。但是,現階段生態工程的建設資金和任務依舊沒有滿足牧區移民搬遷要求。加上還草退牧項目年限即將到期,如果沒有及時給予支持,現有的建設成果無法得到鞏固。因此,管理部門必須加大還草退牧和搬遷移民工程任務量,進一步增加補助標準。同時,對比國內三農政策,對牧民生產的畜種改良、牧業機械重購、飼料飼草良種、農藥化肥、棚圈儲窖搭建等內容給予適當補助。

2.4加強法制建設

深度宣傳和推廣草原法、平衡管理、基本保護條例以及環保法等法規,引導草原牧民樹立法治意識,通過法規和法律制度來控制約束草原生態破壞行為,制止草原牧民私自采伐、挖掘、亂建以及亂占等問題的發生。嚴格管理超載過牧現象,最大程度上實現草原和畜牧的平衡。

結束語:

草原牧區的礦產資源利用開發作為現階段生態環境管理主要問題,需要相關人員認真研究和高度重視。按照法律制度來調整草原生態建設投入,將環保、國土、草原執法隊伍的建設不斷加強,做到草原生態的保護建設有法可依,維護草原生態的建設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勇, 熊曉蘭, 張蘋,等. 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6, 32(10):21-21.

[2]郭永昕, 虎凌云. 探析岷縣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草產業開發現狀及對策[J]. 草原與草業, 2012(3):28-31.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態效益
深圳清林徑水庫庫區巖質邊坡植被恢復技術
漫談生態效益特性
威寧縣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評估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研究
全國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技術與管理培訓班在慈利舉行
大興安嶺年創生態效益160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