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美學的藝術主體論

2018-01-04 12:01楊春時
當代文壇 2018年6期
關鍵詞:靈感人品

楊春時

摘要:對審美主體的研究是中華美學的重要內容。中華美學特別是儒家美學認為,審美主體決定著審美對象的創造,文品決定人品,文品與人品一致。這種觀念得到了“文氣說”的論證。這種觀念有其合理性,但也遮蔽了文品與人品的區別,它源于審美個性對現實個性的超越。儒家的理想人格是文質彬彬的君子,而道家的理想人格是回歸自然天性的真人。在傳統社會后期,儒道美學思想合流,審美個性與現實個性分離,涌現了“真情”說(徐渭)、“童心”說(李贄)、“至情”說(王夫之)、“性靈”說(袁宏道、袁枚)等。中華美學重視審美主體的修養,提出了“養氣說”。同時,中華美學也從主體角度探索了審美的動因,認為審美源于人的“天性”,起于“發憤”,生于“感物”。與西方美學的“天才論”不同,中華美學更重視后天的修養和創作過程中的靈感,這與中華美學不是主體論而是主體間性論,認為天人合一才是靈感的根源。

關鍵詞:中華美學;審美主體;文品;人品;靈感

一 藝術主體的品格

藝術主體與現實主體不同,后者具有現實性,前者具有超越性。關于藝術主體的觀點,不同學派有所不同。儒家學派、道家學派都從各自的立場出發來闡述藝術主體。但是,有一點相同,即他們都認為藝術主體是與道為一、進入理想狀態的人。

1.文品與人品

藝術主體首先涉及到人品與文品之間的關系,亦即作家與作品的關系問題??鬃又v文質彬彬,確定了人品(質)與文品(文)的對稱關系。中華美學認為,詩言志,文為心聲,因此人與文相稱。文品來源于人品,人品的高下決定了文品的高下。人品既包括道德品性,也包括氣質才氣,而文品也包括了思想內容和風格文采,但一般而言,人品側重于道德品性,文品側重于思想內容。所以,孔子言:“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保ā墩撜Z·憲問》)他認為德相對于言是第一位的,不可或缺的,而言(文)則是第二位的,不必另外追求的。劉勰云“文實相稱”“瞻彼前修,有懿文德”就是指文品與人品相符合。葉燮說:“余歷觀古今數千百年所傳之詩文,與其人未有不同出于一者?!w是其人斯能為其言,為其言斯能有其品。人品之等不同,而詩文之差等即可握券取也?!保ā兑哑栉募肪戆恕赌嫌渭颉罚霸娨匀艘?,人以詩見?!保ā对姟吠馄吧w是其人斯能為其言,為其言斯能有其品。人品之差等不同,而詩文之差等即在,可握券取也?!保ā兑哑栉募肪戆恕赌嫌卧娂颉罚?。他的理由是:“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亦不能違心而出?!保ā对姟吠馄﹦⑽踺d倡導人品與文品統一,講“詩品出于人品”(《藝概·詩概》)。他還說:“書,如也,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而已?!保ā端嚫拧拧罚┩瑫r,強調人品比才氣更重要,指出“賦尚才不如尚品”(《藝概·賦概》),就是說人和文都是德重于才。

人品與文品的一致性,得到文氣說的論證。中華美學認為,“文以氣為主”,而氣貫通天地人,體現為人的氣質稟性,也對象化為文的風骨、氣韻,這就是所謂文氣說。曹丕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典度雖均,節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保ā兜湔摗ふ撐摹罚┻@里的氣即氣質稟性,它帶有個體性,體現于文章之中?!段男牡颀垺穼S小娥B氣》篇,認為作者善于養氣,才能使文章有氣韻。

事實上,人品與文品有關系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藝術作品具有現實層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的思想品德乃至氣質稟性。強調這一方面具有合理性,要求作者進行人格修養,對提高創作水準有所助益。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方面,文品不等于人品,文品可以超越人品。這是由藝術的審美超越性決定的。藝術不僅具有現實層面,還具有審美層面,因此具有超越性。所謂人品,是指現實人格。而所謂文品,是指審美(藝術)個性。審美個性不是現實人格的復制,而是其升華和超越,是理想人格。與文品一致的不是人品(現實人格)而是理想人格(藝術個性)。所以歷史上常有文品與人品不符,甚至“壞人”寫出好作品的事例。

中華美學之所以把文品等同于人品,在于天人合一觀念抹殺了審美的超越性。中華哲學認為人的本性是道,而道是倫理道德,具有現實性,而抹殺了存在的超越性。人為道所決定,也同樣具有倫理本性,而缺乏了超越性。盡管有文品即人品之說,但文與人畢竟有區別,藝術的超越性難以抹殺,所以在審美經驗的反思中,文品等于人品之說就不自覺地被突破了?!段男牡颀垺芬矚v數文人之瑕疵:“略觀文士之疵:相如竊妻而受金,楊雄嗜酒而少算;敬通之不循廉隅,杜篤之請求無厭……”對于這種現象,他總結說:“蓋人稟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難以求備?!保ā段男牡颀垺こ唐鳌罚┑?,劉勰并沒有由此深入探討人品與文品的關系的非同一性,而是轉而談論文士的使用上來,提出“是以君子藏器,待時而動……窮則獨善以垂文,達則奉時以騁績?!彼?,關于文品與人品的關系,中華美學沒有給出全面的答案。

2.理想人格與藝術個性

第二個問題是藝術主體的理想人格問題。人品僅僅指現實人格,而在藝術中表現的是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才能轉化為藝術個性。任何人都有審美的可能,而理想化的人格更能充分地體現藝術主體的本性,而且藝術主體本身就已經成就了理想人格。因此,雖然中華美學沒有明確地提出藝術主體超越現實主體,但卻認為藝術主體必須具有理想人格。那么,什么樣的人格才是理想人格呢?儒家美學認為藝術主體是倫理化的人,也就是君子。君子與小人相對,本來這是宗法社會的等級劃分,君子是統治階級,小人是被統治階級。后來社會變革,階級關系變化,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化,一些“小人”發跡而變成“君子”,而一些“君子”淪落為“小人”。于是,君子和小人的意義就發生了轉換,由社會等級的劃分變成了道德人格的高下之分。在孔子所處的時代,正是社會變革的時代,他的君子小人之分,也具有了兩重意義,一個是傳統的社會身份的劃分,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另外一個是道德品格的劃分,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焙髞砣寮叶嘣诤笠环N意義上區分君子和小人。在儒家看來,君子是接受圣人教誨、感召的有道之人,他遵守禮法,懷有仁德之心;小人是不接受圣人教誨、感召的無道之人,他不遵守禮法,無仁德之心??鬃拥囊磺薪陶d都是為了培養君子。作為藝術主體的人,首先是君子,只有君子才能成為審美的人,而小人則不能。為什么這樣說呢?儒家美學認為,審美是樂道,“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因此,君子才懂得為道之樂,而小人只懂得欲望滿足的快樂。而且,君子不僅是道德完善之人,也是具有文化修養包括審美修養之人,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文質彬彬”,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儒家的藝術主體具有情理一體的心理結構。這個理是倫理信念,它主導著情,情從屬于理。情與理達到了平衡,就是君子,也就成為審美的人??鬃蛹捌溟T徒,不僅修習六藝,而且終日弦歌不絕,樂而忘憂,可謂審美之人。

道家的藝術主體是回歸自然天性的人。道家認為得道之人是天人、神人、至人。何謂天人、神人、至人呢?莊子說:“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保ā肚f子·天下》)這是擺脫了社會禮法束縛,回歸自然天性,獲得身心解放的理想化的人。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也就進入了“逍遙游”的自由境界,成為審美的人。那么,所謂天人、神人、至人是一種什么樣的生存狀態呢?莊子認為,是無知無欲、無我之人:“今者吾喪我”“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保ā肚f子·大宗師》)“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保ā肚f子·庚桑楚》)他看穿世事,恬淡無為:“淡然無極而眾美歸之,此天地之道而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兇舛浑s,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保ā肚f子·刻意》)“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莊子·大宗師》)莊子講無情,但這個無情只是無常人之情,但卻懷有天人、神人、至人之情,是出自自然天性之情。如他說:“真者,精誠之志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者雖親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保ā肚f子·漁夫》)這里,莊子抨擊為禮法所拘的世俗之情,而倡導出自自然天性的真情。這個真情者,就是藝術或審美的主體,藝術或審美才是一種真情。

總之,道家認為,藝術主體應該是超脫世俗,回歸真性情的清靜無為的人。藝術或審美中的人,通過非常的心靈體驗,才可以悟道。莊子虛擬了黃帝與臣子北門成的對話,描繪了主體的審美體驗:“樂也者,始于懼,懼故崇;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以惑,惑故愚;愚故道,道而可載與之俱也?!保ā肚f子·天云》)音樂觸動了人的本性,使人產生了真情即懼、怠、惑三種情感體驗,從而產生了崇、遁、愚的思想活動,最后得以悟道。這種心理體驗與道家講求的“心齋”“坐忘”是相通的,是悟道的過程。后世美學家多有繼承道家的“無我”“忘我”的思想,認為審美的主體是虛無化的,從而摒棄文明教化,實現自然天性。道家美學主張藝術主體的自然化,去掉人的社會文化屬性,回歸自然天性,同時也讓審美對象回歸自然本性,去掉其文化社會屬性。這樣,藝術主體與審美對象同一于自然,所謂“同于大通”,從而就具有了主體間性。

秦以后,儒道美學思想趨于合流,強調藝術主體的真性情,逐漸突破了情理一體的心理結構,偏向于情,藝術主體成為情感主體。此時,理想人格問題就轉化為藝術個性問題,并且逐漸把藝術個性與現實個性區別開來。曹丕注意到了文人的個性特征與社會規范的沖突,他說:“古之文人,鮮能以名節自全。何哉?夫文者妙發性靈,獨拔懷抱,易藐等夷,必興矜露。大則凌慢侯王,小則傲蔑群黨,速忌離訧,啟自此作?!保ā读簳ち袀鳌の膶W》)“妙發性靈,獨拔懷抱”就是藝術個性的表現,而它與禮法(名節)有所沖突。曹丕還是站在政治倫理的立場上,對藝術主體的反叛性有所批評。傳統社會末期,理想人格向個性傾斜,體現為對藝術個性的肯定。涌現了“真情”說(徐渭)、“童心”說(李贄)、“至情”說(王夫之)、“性靈”說(袁宏道、袁枚)等。這些概念的提出表明審美個性開始確立。李贄呼吁童心,他認為人心已經被世俗社會污染,因此寫不出好文章。必須恢復童心才會有好文章:“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焙沃^童心,他說:“夫童心者,真心也?!^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彼囆g主體就是具有了童心的“真我”。真我區別于世俗之我,既區別于儒家的君子型的我,也區別于道家的清凈無為型的我,而是自我實現的自由之我。袁宏道倡導“……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保ā对欣扇肪砣稊⑿⌒拊姟罚├钫{元在《雨村詩話》中也說:“人各有所長,李白長于樂府歌行而五七律甚少,杜少陵長于五七律而樂府歌行亦多,是以人舍李而學杜。蓋詩道性情,二公各就性情而出,非有偏也?!雹僭短岢?,“詩者,各人之性情耳,與唐、宋無與也?!薄疤峁P先須問性情,風裁休劃宋元明?!雹谒€說:“凡作詩者,各有身分,亦各有心胸”(《隨園詩話》卷四)“作詩,不可以無我?!保ā峨S園詩話》卷七)這里最鮮明地提出了作為藝術個性的自我。葉燮提出“胸襟”說和“面目”說,認為作品體現出作者的胸襟和面目,而胸襟和面目不僅是理想人格,而且具有個性特征。葉燮認為作品體現出作者的胸襟。胸襟是人的胸懷,決定著作品的格調高低,實際就是作者的審美理想。他說:“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載其性情、智慧、聰明、才辨以出,隨遇發生,隨生即盛?!保ā对姟穬绕┩瑫r,葉燮又提出了“面目”說,進一步觸及了藝術個性。他說:“作詩者在抒寫性情,此語夫人能知之,夫人能言之,而未盡夫人能然之者也。作詩有性情必有面目,此不但未盡夫人能言之,并未盡夫人能知之而言之者也?!彼€提出“自我作詩”:“若夫詩,古人作之,我亦作之,自我作詩而非述詩也。故凡有詩謂之新詩?!匮郧叭怂从?,發前人所未發,而后為我之詩?!保ā对姟穬绕┦⒋笫空撌隽死L畫中的個性創造,他說:“若夫林巒之濃淡淺深,煙云之滅沒變幻,有詩不能傳,而獨傳之于畫者,且倏忽隱現,且無人先摹稿子,而唯我遇之,遂為獨得之秘,豈可覿面失之乎?”(《西山臥游錄》)

總之,中華美學對于藝術主體的論述,對現實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間關系所作的區別,接近于藝術個性超越現實個性的思想,但還沒有得到明晰的闡述。

3.藝術主體的修養

在道家看來,實現理想人格不需要修養、教化,相反,要去除修養、教化,只要清心寡欲、無待無我即可回歸自然天性,達到逍遙境界。而在儒家看來,藝術主體作為完美人格不是超越性的人格建構,而是修養、教化的結果。儒家主流思想認為藝術主體是人的良善本性的實現??鬃诱J為仁孝之心來自人的自然天性,因此良善人格雖然需要后天教化,但有先天的根據,而藝術主體亦復如此。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人性原本是美的,只是不加修養,被荒廢了;而只要施行教化和自我修養,就可以成為具有美的品格的人。他說:“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此豈山之性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重視君子的人格修養,包括審美修養,所以講“充實之謂美”。何謂充實?是人格的完滿,“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是集之所生也?!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具有浩然之氣者才是審美的主體。儒家的審美還依附于倫理教化,但也有溢出倫理教化的時候,這是審美要求與倫理規范之間差別的表現??鬃右詷返罏槊?,但又贊同曾點的人生志趣,即能夠與人在春日沐浴于沂水邊,歸來且歌且舞,享受人生之樂。但是,即使如此,樂道仍然是君子主要的人生志趣,純粹的審美和藝術只是從屬性的人生志趣。

儒家學派的荀子另有說法,他認為人性本惡,必須經過后天的教化,方才可以成為善的和美的。他說:“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保ā盾髯印ざY論》)“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指出了藝術主體需要教化修養,否則不能存在。所以,“美善相樂”,要通過教化實現人格的完善。但這樣一來,善既然違背人類天性,對惡的天性如何教化就成為問題,而藝術主體的存在也成了問題。

藝術家的審美人格在先天與后天之間還有一個連通的中間環節,這就是氣。氣既具有先天的屬性,是人的氣質稟性,所以因人而異;也具有后天的屬性,是人的品質和創造力的根源,所以可以養氣。所謂養氣,就是人格氣質的修養。養氣說最早源于孟子。孟子認為氣充塞于天地人之間,成為人格的根源。他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他認為:“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是集義之所生也”(《公孫丑上》)中華美學中的養氣概念不同于后天的學習,不是知識的儲備,也不是道德的修養,而是非功利的內心調節和創造力的積蓄,實際上帶有審美修養的成分。劉勰把孟子的養氣說與道家的“心齋”說結合起來,作為修養的方法:“元神宜寶,素氣資養?!保ā段男牡颀垺ゐB氣》)“是以吐納文藝,務在節宣。清和其心,調暢其氣,煩而即舍,句使壅滯,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常弄閑于才鋒,賈余于文勇,使刃發如新,湊理無滯。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氣之一方也?!保ā段男牡颀垺ゐB氣》)明代“前七子”之一的徐禎卿,認為“人品”決定“詞氣”,必須從人品的修養入手來養氣。王夫之提倡“君子所以多取百物之精,以充其氣、發其盛,而不慚也”。(《詩廣傳》)明清時代的美學家注重養氣、練氣、練膽,培養作家的理想人格。劉大櫆倡導文章的“神氣”,而這個神氣來源于理想人格。它說:“文章者,人心之氣也。天偶以是‘氣畀之其人以為心,則其為文也,必有輝然之光,歷萬古而不可墮壞?!保ā逗iT初集序》)“文章者,人之精氣所融解?!保ā杜嗽跐緯r文序》)王夫之也認為,天地之靈氣鑄造了人之神,而神即理想人格,體現于詩文中。他說:“天地之生,莫貴于人矣。人之生也,莫貴于神矣。神者,……天之所至美者也。百物之精,文章之色,休嘉之氣,兩間之美也。函美以生,天地之美藏焉。天致美于百物而為精,致美于神而為人,一而已矣?!保ā对姀V傳》)

二 藝術的動因

關于藝術的動因,這里主要指內在的動機,而不是外在的動機,如美刺說就是外在的動機。關于藝術的動因,中華美學的基本觀念是由言志到“發乎情”。但是,喜怒哀樂皆為情,何種情才能成為藝術的動機,這需要具體考證。

1.藝術的內在根據:天性說

道家以歸返自然天性為美。因此,道家美學思想認為藝術或審美的動因不是發乎情,因為真人(至人)、天人、神人是無情的;藝術或審美動機是擺脫世俗、回歸本真的追求。藝術主體是無待的,也就是沒有欲望對象,完全是返本歸真的自我實現。這就是說,道家認為,進入逍遙游的審美境界完全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是自然主義的無為。但是,人畢竟是有情有欲的,不可能不表現出來,因此,道家美學關于藝術或審美動機的觀點就具有矛盾性,即一方面講沒有動機,另一方面又講有動機?!肚f子》中講了一個故事:“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于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聲而趨舉其詩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蓋,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莊子·大宗師》)莊子在這里描述了歌哭者子桑的心理狀態,他不是淡然無待,而是且歌且哭,充滿悲憤,思考、追問何故造成了自己不幸的命運。這就與儒家的“發憤”說靠近了??梢哉f,道家的歸返自然說,體現了傳統社會中人對社會教化壓抑的逃避,這是一種消極的反抗。審美本來不是歸返自然,但道家以歸返自然為由,就超離了現實,而具有了追求自由的動機,從而進入審美境界。

儒家也把藝術的根源歸于天性,但這個天性不是自然,而是源于性情,性情源于天道。儒家認為,天道體現于人的性情,“天命之為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謂教?!保ā吨杏埂罚┯谑?,人的性情就要表現出來,從而就有了藝術沖動?!睹娦颉氛f:“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笨傊?,儒家認為藝術發于情,而情源于人的本性,本性源于天道。如此,就構成了儒家的藝術根據說。

在傳統社會后期,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互相沖突、融匯,產生了新的美學思想。于是歸返自然天性的思想發生了變化,自然被重新解釋,不再是鳥獸草木似的無知物欲的自然天性,而成為擺脫社會文化束縛的自由人格。李贄認為美即自然,而自然發于情性,因此一方面倡發憤說,同時也認為詩文乃出自對快樂的追求。李贄說:“大凡我書皆為求快樂自己,非為人也?!彼€以道家思想解釋“孔顏樂處”,說:“此樂現前,則當下大解脫;大解脫則大自在;大自在則大快活?!保ā独m焚書》卷一《與陸天溥》)李贄的快樂是自由的別名,尋求自由就是他的審美動機。

2.藝術動機:發憤說

感物說強調了藝術動機的無意識性、自發性,這是就審美意識本身而言。但審美意識的基礎是現實意識,現實意識包含著現實動機。藝術動機發源于現實動機。是什么沖動打破了現實生存狀況,引發藝術沖動呢?儒家美學提出了“發憤”說,它認為對現實的不滿激發出了藝術活動。司馬遷首發其端:“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發憤之作也?!薄扒街鳌峨x騷》。蓋自怨生也?!保ā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里發揚了孔子“詩可以怨”的詩教,由詩歌的泄導人情的作用推移到藝術創作的動機。后世繼承了這一美學思想,繼承了孔子的“怨”的美學思想。鐘嶸說:“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楊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詩品·序》)韓愈提出了“不平則鳴”。他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擾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東野序》)歐陽修提出了“詩窮而后工”的創作思想:“予聞世道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人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人之能窮人,怠窮而后工也?!保ā睹肥ビ嵩娂颉罚├钯椯澇伤抉R遷的發憤著書說,謂《水滸傳》為“忠義泄憤”:“古之圣賢,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顫,不病而呻吟,雖作何觀乎?《水滸傳》者,發憤之所作也?!保ā吨伊x水滸傳序》)金圣嘆也認為《水滸傳》是發憤之作:“發憤作書之故,其號耐庵不虛也?!保ǖ诹貖A批)“……怨毒著書,史遷不免,于稗官又奚責焉?”(第十八回回首總評)他們都把藝術的動機歸結為人事的坎坷和對現實的不滿。不僅藝術創作的動機是發憤,甚至自然審美也出于發憤。廖燕認為“天下之最能憤者莫如山水”,山水乃“天地之憤氣”郁結而成,因此詩人要把它“收羅于胸中而為奇怪之文章”,以發泄自己的“幽憂之憤”③。

為什么要發憤著書呢?因為現實不合理,壓抑著人的性情,束縛著人的自由,所以要在藝術中、審美中發泄憤懣,得到解脫。這就是司馬遷說的:“此人皆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保ā妒酚洝罚┌拙右渍J為,由于時代變遷,導致風雅衰變:“國風變為騷辭,五言始于蘇、李。蘇、李、騷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發而為文?!保ā杜c元九書》)他對哀怨為文有所批評,認為非雅正之道。哀怨之情使藝術獲得了感動人心的生命力,成為藝術創造的直接動力。劉宋時的王微說:“文詞不怨思抑揚,則流淡無味?!保ā杜c從弟僧綽書》)④在傳統社會后期,美學思想走向反抗現實,藝術動機也從身世不平的憤懣轉為個性伸張的要求。李贄說:“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其喉間有如許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頭又有許多欲語而莫可所以告語之處,蓄積即久,勢不能遏。一旦見景生情,觸目興嘆;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訴心中之不平,感數奇于千載?!保ā斗贂るs說》)“我與詩學無分,只孤苦無朋,用之以發叫號,少泄胸中之氣?!保ā斗贂肪硭摹洞疱H粠熤濉罚┌l憤說沖破了“溫柔敦厚”的詩教,也突破了樂道說,把藝術的動機歸結為對現實的反抗,這一美學思想體現了藝術對現實的超越性,雖然這一超越性思想被遮蔽著,但在具體的美學論述中往往流露出來。發憤說的合理性在于揭示了藝術對現實的批判性,從而確定了藝術是向往自由的創造。

3.藝術沖動:感物說

藝術不僅有內在的動因,也體現為主體對世界的意向性,這就是藝術沖動。中華美學認為藝術發生的機緣不僅僅在主體,還在于物我之間的感發,這就是感物說。感物說揭示了藝術沖動的本質,這有其特殊的哲學根據,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物我感應,我才有審美沖動。另一方面,藝術通過物我互相感應而回歸天人合一的狀態。藝術不僅僅是主體情感的發泄,還來自對象世界的感召。這思想從形而下的層面上說,就是氣論。中華美學認為,自然界不是客觀之物,不是死寂的對象,而是充滿了生機的生命體。世界與人都本于道,道的生命力就是氣,氣化生萬物,打通人與世界。而藝術就是氣的萌動,生命的復蘇,使世俗的世界回歸生命的本體世界。劉勰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橐晕镞w,辭以情發?!保ā段男牡颀垺の锷罚┰跉獾母邪l之下,物我之間形成感應,產生情感,這就是美感。劉勰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保ā段男牡颀垺っ髟姟罚╃妿V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保ā对娖贰ば颉罚╆憴C說“感物興哀”⑤,傅亮稱“悵然有懷,感物興思?!雹奘捊y稱為“睹物興情”⑦等。感物與興情的概念相關,形成“感興”概念,用以指稱藝術的發生。王夫之曰:“能興者謂之豪杰。興者,性之生乎氣者也?!保ā顿菇狻罚┯筛形锒d情,感興就是藝術發生的動因。

總之,中華美學認為,藝術的動因,不是來自純粹的主觀,也不是對客觀的反映,而是天人感應,既是世界對我的召喚,也是我對世界的回應,是一種“感興”。感物說強調了藝術的審美主體間性,賦予藝術動機以非主體性、無意識性,似乎是外物刺激下自發地產生的。

三 藝術的能力

1.人才與靈感

西方美學重視天才,認為藝術是天才的創造,普通人不能成為藝術創造的主體。天才擁有先天的才能,是不學而能??档绿岢隽颂觳庞^念,認為天才才是藝術創造的主體。這一思想延續至胡塞爾形成了先驗自我的觀念。當然,西方美學認為普通人經過藝術修養也可以欣賞藝術,但畢竟具有被動性,不具有天才的創造性。之所以具有這樣的觀念,在于西方美學承認審美的非理智性和超越性,看到藝術具有非常人可及的創造性乃至神秘性。如柏拉圖就認為美是靈魂對理念的回憶,審美帶有迷狂的性質;而康德依據先驗論提出了天才觀念,認為天才具有先天的才能,是藝術創造的主體。而中華美學出自實用理性觀念,認為藝術是一種倫理化的活動,而不強調藝術的神秘性。它雖然也承認天賦,但更重視藝術修養,認為人人皆可以成為藝術的主體、審美的主體,故只講人才,而很少西方的天才觀念。這就是說,藝術主體不是先天的天才,而是后天的人才??追蜃与m然被視為圣人,但他并不認為自己是不學而知的天才。他說:“吾十有五而志與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墩撜Z·為政》)這里孔子把自己的成長進步歸結為學習,而不是生而知之?!墩撜Z》中有一段對話:“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保ā墩撜Z·子罕》)可見,孔子不贊同弟子稱自己為天生的圣人,認為自己的才能來自后天的磨練和修養??鬃颖簧裨挸蔀椴粚W而知的圣人,是后儒的編排。中華文化認為,只有圣人才是生而知之,凡人都是學而知之,文乃圣人所傳,作家不過闡釋圣人之道,故不強調天才,而強調后天的學習?!段男牡颀垺穼TO《養氣》《體性》等篇章來論述作家的德、氣、才、學。劉勰承認人的天資的差異:“人之稟才,遲速異分”;又強調后天學習,二者不可或缺,共同構成作者的才能。劉勰說:“文章由學,能在天資;才自內發,學以外成?!保ā段男牡颀垺な骂悺罚W與才可能有所偏廢,則不能成好文,這是應該避免的。他說:“有學飽而才綏,有才富而學貧?!保ā段男牡颀垺な骂悺罚┨貏e是不能依侍天資,疏忽后學,終究不能成器:“若學淺而空遲,才疎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保ā段男牡颀垺ど袼肌罚┊斎?,也有突出天資,把常人與天才的差異絕對化的思想,但這種思想沒有成為中華美學的主流。

中華美學又重視藝術才能的特殊性,這就是創作的靈感。靈感不同于普通的技藝,而具有某種神秘性。中華美學認為,靈感并非天才所專有,而是人之共有的才能。陸機開始談論靈感,并有專門的論述:“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際,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攬營魄以探賾,頓清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俯,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滋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時撫空而自惋,吾未識夫開塞之所尤?!保ā段馁x》)這里,他不僅描述了靈感的創造性以及來無影、去無蹤的突發性,也揭示了靈感的非自覺性和神秘性。清代謝榛沿襲嚴羽的思想,反對“立意作詩”,認為它導致“涉于理路,殊無思致”。它認為詩歌是靈感的產物,而靈感即“天機”。他說:“詩有天機,待時而發,觸物而成,雖幽尋苦索,不易得也?!?;“情景適會,與造物同其妙,非沉思苦索而得之也?!保ā端膬娫挕罚┥蜃隍q也論及靈感,首先說靈感來自天地靈氣。人為萬物之靈,所以有“靈趣”。他說:“兩間之形形色色,莫非真意之所呈?!擞惺切?,為天地間最靈之物……故得筆動機隨,脫腕而出,一如天地靈氣所成,而絕無隔礙?!谔斓匾造`氣而生物,在人以靈氣而生畫,是以生物而無窮盡,而畫之出于人亦無窮盡。唯皆出于靈氣,故得神其變化也?!彼终撌鲮`趣指導下審美的非自覺性、創造性,他稱之為“神”:“今將展素落筆,心所預計者,不過何等筆法、何等局法;因洋洋灑灑,興之所至,毫端必達,其萬千氣象,都出于初時計意之外?!握??必欲如何,便是阻礙靈趣?!羰看蠓蛑?,其始也曾無一點成意于胸中。及至運思動筆,物自來赴,其機神湊合之故,蓋有意計之所不及,語言之所難喻者。頃刻之間,高下流峙之神,盡為筆墨傳出?!保ā督嬷蹖W畫編·會意》)

傳統社會后期,個體意識覺醒,更強調藝術主體的獨創性,開始從人才說走向天才說。元代楊維楨說:“書畫之積習,雖有譜格,而神妙之品,出于天資者,殆不可以譜格而得也。故畫品優劣,關于人品之高下……其不然者,或事模擬,雖入譜格,而自家所得于心傳意領者蔑矣?!保ā丁蠢L圖寶鑒〉序》)這就是一種天才論。湯顯祖強調了天才和靈感對于藝術的決定作用。他說:“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氣者,全在奇士。士奇則心靈,心靈則能飛動,能飛動則下上天地,來去古今,可以屈伸長短,生滅如意。如意則無所不如?!保ā队褴梦闹濉ば蚯鹈濉罚┢媸考刺觳?,心靈即靈感,天才仗勢靈感可以進入自由的境界。葉燮也承認天才:“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間皆是也,然必詩人為神明才慧而見?!保ā对姟绕罚┻@里的“神明才慧”就是指具有審美能力的天才,認為唯有此類人才能發現和表現物之美。當然,他也認為天賦必須經過后天修養,否則不能成才,這是中華美學家的共同認識。金圣嘆提出了“靈眼覷見,靈手捉住”(《第六才子書西廂記評點》),前者指作家的靈感發生,后者指作家的靈感表現,要達到二者的統一才能創造出好文。

2.藝術才能

作為藝術主體,需要相應的才能。那么,藝術需要有哪些才能呢?中華美學認為,作家的創造才能首先體現為想象力。與西方美學不同,中華美學認為藝術不是現實的反映,不是模仿現實,而是情感的抒發和想象力的創造。想象力來自人的天性,中華美學認為,人為天地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他具有創造世界的能力。劉勰把想象力稱為“神思”:“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保ā段男牡颀垺ど袼肌罚┥袼肌胂罅哂谐綍r空,克服意識與物體間隔的“游”的功能。顧愷之稱想象為“遷想妙得”,是說想象力可以領會天地人生之妙,也就是獲得審美領悟。

作家的才能還表現在語言的運用能力上。中華美學認為詩言志,但又認為言并不馴服于人,不能充分達意,須作家運用自己的能力來調配語言,使其表情達意。劉勰在《神思》篇中,論及使用好語言是文學創作的關鍵,他說:“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遁心?!且浴Z致以繹辭;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彼惨庾R道語言與藝術思維的矛盾,往往造成文學意蘊的減損:“方其搦翰,氣倍辭前;及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也?!币虼怂鲝埼娜艘B成使用語言的技巧,做到言隨意轉,言意合一,以順利地完成文學創作的任務。他說:“是以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毙斓澢湟矎娬{了運用語言的能力對于詩歌創作的重要性:“然情實眑眇,必因思以窮其奧;氣有粗弱,必因力以奪其偏;詞難妥帖,必因才以至其極;才易飄揚,必因質以御其侈。此詩之流矣?!保ā墩勊囦洝罚?/p>

藝術鑒賞能力對于藝術創作和欣賞都具有重要性,而藝術鑒賞力既有先天因素,也包括后天經驗。范溫提出:“學者要以識為主,如禪家所謂正法眼者?!保ā稘撓娧邸罚┰械捞岢觥笆肯绕髯R而后文藝”的命題,把器識作為創作才能的先決條件。他說:“信乎器識文藝,表里相須,而器識狷薄者,即文藝并失之矣。雖然,器識先矣,而識尤要也?!保ā栋滋K齋類集》卷二十,《論文》)所謂器識,指人的見識學養,更是審美鑒賞力,它決定著作文所達到的高度。顧炎武也贊成“士當以器識為先”。李贄強調了作家的“才、膽、識”,而葉燮更提出了作家的“才、膽、識、力”:“曰‘才、曰‘膽、曰‘識、曰‘力,此四者所以窮盡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聲狀貌,無不待于此而為之發宣昭著。此舉在我者而為言,而無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保ā对姟绕罚┧J為此四者缺一不可。袁枚講“才學識”而以“才”“識”為先,強調了作家的天賦。葉燮進一步提出了“胸襟”說,認為作者的胸襟大小決定了作品的高下。所謂胸襟,是作者的胸懷、閱歷、見識等方面的綜合,是決定的藝術才能的審美理想。他說:“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載其性情、智慧、聰明、才辨以出,隨遇發生,隨生即盛?!保ā对姟穬绕?/p>

3.藝術能力的培養

中華美學認為,藝術的能力包括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既有天賦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養,即所謂“才自內發,學以外成?!薄安庞刑熨Y,學慎始習”(《文心雕龍·體性》)后天的“學”與“習”對于詩文創作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清人洪亮吉在《北江詩話》中指出“詩人之工,未有不自識字讀書始者?!雹唷段男牡颀垺んw性》篇,劉勰舉出了才、氣、學、習四事,強調了后天學習對于藝術能力養成的作用,認為是“并性情所鑠,陶染所凝?!彼赋隽嗽鲩L才干的途徑是“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保ā段男牡颀垺んw性》)“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保ā段男牡颀垺ど袼肌罚┕湃颂貏e強調學習經典,劉勰指出要“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壁w翼認為要學習古人,要為己所用,最終才能自成一家:“(古人)才高者,可以擴吾才;其功深者,可以進吾之功;必將挫籠參會,自成一家?!雹崛~燮提出作家要以“識”充實“才”:“吾故告善學詩者,必先從事于‘格物,而以‘識充其‘才,則質具而骨立,……而免于皮相之譏矣?!保ā对姟吠馄┧e杜甫、王羲之歷盡滄桑,積累了深切的人生體驗,具有了博大的胸襟,所以能寫傳世佳作。盛大士論詩畫,認為作家的“胸襟”要在審美實踐中獲得,即“得江山之助”。他說“詩畫均有江山之助。若局促里門,蹤跡不出百里外,天下名山大川之奇勝未經寓目,胸襟何由而開拓?”(《溪山臥游錄》)袁枚提出,詩歌創作要具有“才、學、識”,而以才、識為先。他說:“作史三才,‘才、‘學、‘識缺一不可。余謂詩亦如此,而識為最先。非‘識而‘才與‘學俱誤用矣?!保ā峨S園詩話》卷三)這里把學置于次要地位,認為學、才必須在識的指導下才能發揮作用。如果說才具有先天性,學具有后天性,那么識則是二者的融通。當然,袁枚并非不重視學,而認為學習文學典籍具有基礎地位,必須廣博學習,融會貫通,以增長才干和學識。

后天學習的途徑不僅包括讀書,還包括社會實踐。杜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笔侵盖罢?,而俗語“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又兼顧了后者。這就是說,不僅要有閱讀經驗,還要有人生閱歷,多了解世事人情,以增長知識,歷練思想,才能最終提高藝術能力。

注釋:

①郭紹虞:《清詩話續編》,上海古籍出版1983年版,第1526頁。

②袁枚:《小倉山房詩集》,《袁枚全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頁。

③《二十七松堂文集》卷四,《劉五原詩集序》,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版。

④嚴可鈞輯:《全宋文》卷十九,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⑤《贈弟士龍詩序》,見《四部叢刊》本《陸士龍文集》卷三所附《兄平原贈》。

⑥《感物賦序》,中華書局影印本《全宋文》卷二六。

⑦蕭統:《答晉安王書》,中華書局影印本《全梁文》卷二十。

⑧洪亮吉:《北江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頁。

⑨趙翼:《甌北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1頁。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責任編輯:劉小波

猜你喜歡
靈感人品
哲理漫畫
怎樣煉就好人品
人品:人生最重要的名片
如何提升學生的服裝設計靈感
游走在音樂創作間的頓悟
讓課堂充滿創新活力
論動畫劇本的選題與構思
淺談即興編舞在舞蹈創作中的運用
測你的人品還剩多少?
做人的根本在人品,做事的根本在謹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