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能讓“切膚之痛”消失嗎?

2018-01-05 14:55愛米粒
音樂愛好者 2018年12期
關鍵詞:內斯本杰明交響樂團

愛米粒

2018年10月23日,英國作曲家喬治·本杰明(George Benjamin)的歌劇《切膚之痛》(Written on Skin)先是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舉行了亞洲首演,隨后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上海,再度上演于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這部有著“二十一世紀最佳歌劇”光環的歌劇究竟如何?是否如它宣傳的那樣值得一看?演出前,我們采訪到了此次歌劇的指揮勞倫斯·雷內斯(Lawrence Renes)與導演本杰明·戴維斯(Benjamin Davis)。

“慢工出細活”的匠人作曲家

喬治·本杰明是英國乃至全世界當代音樂的領軍人物。他出生于1960年,早早地顯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七歲就開始作曲。1976年,十六歲的本杰明進入巴黎音樂學院,跟隨梅西安學習作曲。梅西安對這位年輕有為的愛徒評價甚高,甚至將他的才華與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論。畢業后,本杰明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繼續深造,就讀期間,他的管弦樂作品《為地平線環繞》(Ringed by the Flat Horizon)在BBC逍遙音樂節上公演,成為當時所有參演作品的作曲家中最年輕的一位。

隨后,喬治·本杰明的作品持續地在世界各地上演。1982年,西蒙·拉特爵士執棒倫敦小交響樂團世界首演了本杰明的《曙光》(At First Light)。1995年,本杰明為第七十五屆薩爾茨堡音樂節開幕式創作了《室內樂團三部創意曲》(Three Inventions)。2002年,在倫敦巴比肯中心舉辦的喬治·本杰明個人作品演出季的開幕式上,其作品《重寫本兩部》(Palimpsests)由倫敦交響樂團和法國指揮家皮埃爾·布列茲合作首次公演。

本杰明在音樂上的早熟與成功,并沒有讓他心生驕傲,相反他行事相當低調謹慎。本杰明的音樂創作歷程可謂相當緩慢,雖然他涉獵了室內樂、歌劇、電子音樂等多種音樂體裁,但作品數量并不多,為了精心打磨一部十幾分鐘的作品,他往往可以花上數年之久。從目前已經出版的音樂作品來看,1988年至1992年,本杰明僅僅創作了兩部作品,總時長只有二十分鐘——換言之,他平均每年只創作了五分鐘的音樂。在本杰明看來,音樂創作需要許多草圖、許多放棄、許多等待,這是達到他所想要的結果的唯一途徑。而在完成一部作品之后,他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構思下一部作品。媒體常給本杰明的作品冠以“精致”“一絲不茍”“完美無瑕”的評價,他留給人們的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匠人形象。

喬治·本杰明的音樂風格講求一種“持續的流動”,總是使用一個最簡約的材料,卻窮盡了其極大的延展可能性。他的第一部歌劇《走進小山》(Into the Little Hill)為2006年巴黎秋季藝術節的委約作品,由馬丁·克林普(Martin Crimp)創作劇本。而雙方第二次合作的歌劇就是《切膚之痛》,這也是本杰明創作的首部大型歌劇,2012年夏天由作曲家本人指揮,首演于法國普羅旺斯-艾克斯音樂節。2013年3月和11月,《切膚之痛》又先后在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和巴黎喜歌劇院上演。迄今,這部歌劇已經在全球演出了八十余場,好評不斷,廣受歡迎?!都~約客》的樂評人聽完后說:“其璀璨而神秘的聲音里包含著從感性到殘暴的所有人類情感?!倍商m媒體則評價道:“最終,這會是一部永恒的歌劇?!?h3>源自十三世紀傳說的“暗黑系”歌劇

《切膚之痛》是一部以激情、嫉妒、壓迫和暴力為主題的“暗黑系”歌劇,其創作靈感來源于一個十三世紀的傳奇故事:游吟詩人威廉與守護者之妻阿涅絲相愛,守護者發現了他們的奸情之后,將威廉的心臟挖了出來,加以烹飪后給自己的妻子食用。阿涅絲得知真相后,從陽臺上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切膚之痛》的英語標題“Written on Skin”直譯過來就是“寫在皮膚上”的意思,從表面上看指的是威廉——在歌劇中以一名抄本畫師的形象出現,被稱為“男孩”——制作書本這一事件,但劇作家馬丁·克林普顯然在有限的戲劇文本中思考了更深層次的東西——人類過往的種種不幸與痛楚。全劇由當代世界的三位天使拉開序幕,他們口中念著“除去磚頭建成的城市,除去電線,覆以草地”的咒語,用法術剝離現代世界,并喚來中古時代。這個過去的世界是不幸的,借著天使和男孩之口,劇作家讓觀眾聽到了上帝創世卻又以洪水淹沒世人、猶太人被處以石刑、罪犯受到拷打、婦女困頓于盲目服從的狀態中等內容。

雖然劇情脫胎于十三世紀的民間傳說,但在音樂風格上,《切膚之痛》卻是一部極具當代感的作品。作曲家的音樂力圖暗合劇本本身的沉重主題,展現出從圣潔寧靜到殘暴不仁間的巨大張力。全劇伊始,銅管、木管以及弦樂隊就奏出尖銳的不協和音,仿佛是人物意志的痛苦宣泄。劇中充斥著大量的現代作曲手法,極殘酷地呈現了人類情感中負性的一面:背叛、嫉妒、殺戮等。而終場則為本已錯綜復雜的劇情增添了一重神秘的維度:觀眾被帶回現代,阿涅絲作為插圖中隕落者的形象被展現出來,三位天使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切,眼里流露出對人類不幸與災禍的冷酷迷戀。全劇的最后一個音符結束在小提琴的高音C上,是對阿涅絲最后一聲尖叫的應答,又仿佛是對人類世界未來的疑問。

據指揮家勞倫斯·雷內斯介紹,《切膚之痛》探索了樂器所能做到的最極端的演奏方式,來表現音樂的許多不同色彩,他將之稱為“特效”(special effect)。為了更好地描述這種效果,雷內斯舉了一個例子:“丈夫和妻子躺在床上,妻子假裝在睡覺,但實際上沒睡著。丈夫雖然看不見妻子的眼睛,但他能聽見妻子的睫毛刮在枕頭上的聲音,那聽起來就像是蟲子一樣。于是,作曲家讓樂手們用弦樂演奏出昆蟲飛過的效果,讓音樂聽起來毛骨悚然?!?/p>

雷內斯告訴我們,《切膚之痛》是他最為鐘愛的作品之一,首演時他就被震撼到了?!斑@是一部絕對的杰作,對我來說,它和莫扎特、威爾第的歌劇是在同一高度的,我相信它一定會在接下去的幾百年里盛演不衰?!痹诶變人沟难劾?,《切膚之痛》的演奏難度無疑是極高的?!懊恳粋€作曲家的作品都像是一種語言,當我們演奏莫扎特、貝多芬、馬勒、布魯克納的作品越多,我們理解他們的語言就越深刻,也就越容易把握他們的音樂風格。演奏現代音樂就像是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要在一個星期內學會它,并唱出那么多不同的情感變化,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倍舜紊虾=豁憳穲F的精彩演釋,也使它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能夠承擔西方當代歌劇演釋的交響樂團。

堪比全舞臺版的半舞臺版制作

此次《切膚之痛》的演出采用了半舞臺版,即交響樂隊不在樂池里,而是和歌唱演員一起在舞臺上演奏;演員雖身穿戲服、有動作表演,但舞臺上沒有道具和舞美設置。不過,歌劇畢竟是一門音樂與戲劇相互融合的藝術,那么采用半舞臺版的演出形式,是否會削弱歌劇本身的戲劇內涵呢?對我們提出的這個疑問,雷內斯表示,通常來說,歌劇的確應該是全舞臺版的,但由于《切膚之痛》的音樂和腳本太強烈了,所以半舞臺版對戲劇內涵并沒有很大的影響?!岸乙驗榻豁憳穲F是在舞臺上的,觀眾們可以清楚地看見指揮和樂手,因此也可以更加專注于聽覺體驗,更直觀地感受音樂本身?!?/p>

導演本杰明·戴維斯對場景的劃分非常巧妙,他利用舞臺中間的指揮臺來分割時間和空間。作為一部半舞臺版歌劇的導演,戴維斯很有“自知之明”,他認為半舞臺版歌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讓觀眾看到歌唱家與指揮、與樂團之間的互動和對話?!叭绻液椭笓]有不同意見的話,所有事情都會散開,所以我們必須保持意見一致。我覺得在半舞臺版的歌劇中,導演的工作是去幫助演員和樂手們,而不是試圖去擋在他們的路上?!币虼?,不同于其他歌劇排練過程中,導演和指揮“從頭吵到尾”的狀態,戴維斯和雷內斯幾乎從不吵架,兩人經常一起吃飯、閑聊,甚至共享同一個休息室。

對習慣于十九世紀以來歌劇程式的觀眾而言,《切膚之痛》是一部顛覆式的作品。它與其他歌劇最大的不同便是,在一般的歌劇中,歌劇情節的描述是作為字幕打在舞臺兩旁的屏幕上的,而《切膚之痛》的演員則是將旁白與角色本身的臺詞一起唱出來——比如說,飾演阿涅絲的演員會唱:“阿涅絲走到窗邊,說道……”據說,劇作家克林普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制造歌劇與觀眾的一種疏離感,讓觀眾在看戲時不至于陷入劇情中。比起傳統歌劇的跟隨角色的情緒而呼吸,在《切膚之痛》中,觀眾更像是一位旁觀者,以冷靜的上帝視角了解舞臺上所發生的一切,并體察到其中的虛擬性——他們時刻都被提醒道,舞臺上的一切都是虛構的。

演出時,三位主演,尤其是飾演阿涅絲的美國女高音歌唱家喬治婭·賈曼(Georgia Jarman)不僅有著卓越的聲樂造詣,其表演功力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有時當舞臺上的燈光暗下來后,她依然在忍不住地啜泣,這使得這部以半舞臺版形式呈現的歌劇所具有的戲劇感染力,幾乎不亞于一部全舞臺版的歌劇。

猜你喜歡
內斯本杰明交響樂團
一場極致的“生與死”的體驗——評鄒翔指揮長沙交響樂團演奏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
忘卻歌
德國在華顧問的神秘另一面
交響樂團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上海交響樂團舉辦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紅色經典音樂會
彼得兔故事集 第一篇 小兔子本杰明的故事
人類飛翔的史前時代:本杰明·羅賓斯和他的旋轉臂
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自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