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雙板在高校音樂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18-01-09 06:34白超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雙板音樂課堂教學

白超

【摘要】課堂交互性的提高是高校課堂教學急需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為了對音樂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性差、個性化欠缺以及效果不明顯等狀況予以有效改善,文章以電子雙板為依托,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以期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提高高校音樂課程教學效率。

【關鍵詞】電子雙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音樂課程

當前高校教師普遍面臨著“上課難”的挑戰,面無表情、反應單調、玩手機、睡覺、聊天等都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常見表現。究其原因,根本在于高校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實施“一言堂”式教學,很少與學生互動與交流,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為了走出當前的教學困境,我國各高校都制訂并實施了很多針對性措施,但仍未扭轉教學過程中課堂交互單一的局面。因此,怎樣提高師生間的交互性日益成為高校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文章以音樂課程教學為例,運用電子雙板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解決當前音樂教育中存在的教育媒介不足、師生互動性差等問題。

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

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主要包括課前與課中兩個環節,各環節的主體都應是學生。根據小組任務,學生自行收集資料,組織內容并制作課件,完成課堂匯報工作。新環境下的教學應幫助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究者。所以,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必須對學生的學習特征與知識基礎進行充分考慮,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全地體現出來,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理念予以實現。

2.進行課前小組任務的合理安排

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應貫穿于教學始終。為了給予學生較多自由,應針對指定課程特征進行基于小組任務的教學內容與過程設計。具體地,需要明確課程的各個專題,并對各專題進行不同主題的細化,然后分解主題,使其成為有明顯內容,界定合理而又易于吸收的知識點,最后由教師根據不同知識點向學生進行小組任務的布置。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并進行課堂匯報,然后與其他小組展開討論,可對課程對應的主體目標予以實現。在課程結束后,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其回顧所學內容,最終達成總教學目標。在電子雙板環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中,小組任務布置十分重要,合理的小組任務能夠為課堂成功奠定基礎。

3.有效開展教學互動

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循序漸進地開展。新環境下的教學互動應重點強調兩方面內容:其一,課前互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主要通過課程平臺、QQ群、微信群等進行有效互動;其二,課堂互動,不僅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還應涉及教師、學生與電子雙板的互動,教師與學生應以對電子雙板環境的熟悉為基礎對其進行熟練操作,保證人機交互的有效性。所以,需要對學生進行電子雙板知識培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密切關注學生,一旦學生討論主題與學習任務相偏離,便給予及時提醒與幫助。此外,教師還要在課上根據學生的匯報提出探究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以從整體上實現電子雙板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與交流。

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文章以高校音樂課程為例,進行基于電子雙板環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該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課前自主學習、課堂探究學習與課后鞏固學習,網絡學習平臺與電子雙板環境下的PGP教學平臺為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提供重要支撐。

1.基于網絡平臺的課前自主學習設計

該部分的目的在于向學生提供學習資源,使其在課前通過音樂課程專題網站自動開展各子模塊的課前學習交流活動。

(1)導學模塊設計。按照音樂課程內容及其教學目標進行具體學習方案的設計,以合作演奏專題為例,應將教學目標定為讓學生對不同室內樂合奏的構成要素進行復述,明白不同合奏組合的音響效果。另外,還要進行教學課件的制作,具體應包括室內樂合奏構成、合奏組合音響效果,以及合作中所應注意的節奏、音量、音色與音準等。在課件設計好之后,應將其上傳至音樂課程專題網站,向學生提供課前學習的重要內容。

(2)理論學習模塊設計。該模塊應包括學術界關于音樂課程的主要理論觀點與流派等,讓學生清楚把握音樂及其教學理論的發展與演變歷史,以及不同理論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同時,針對課程中學生普遍難以理解的部分(例如不同組合音響效果),進行教學視頻的制作,讓學生在視頻觀看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更為直觀與有效的理解。在傳統課堂教學中,視頻制作的實現難度很大,需將其視作電子雙板環境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幫助。

(3)視唱練習模塊設計。仍以合奏專題為例,利用曲譜制作軟件進行合奏音效的處理,經過高斯窗算法平滑處理,視頻制作中的速度、力度以及微觀律動等曲線都更加具有可視化特征,學生可以對音樂演奏中的音響參數特征有更清晰的感受,借助可視化的表現形式,在宏觀視角上對合奏的結構與風格進行觀察,更好地明確教學目標。此外,學生還可借助曲譜制作軟件進行嘗試性創作,并將作品上傳至音樂課程專題網站上。

(4)互動交流模塊設計。該模塊的設計可以為學生的展示、交流與相互學習等提供支持。其一,學生可在網絡平臺上就具體的音樂問題同教師展開交流,提高師生互動性,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與知識吸收的程度,以便在課堂上進行集中答疑;其二,在自主學習之后,學生還可通過專題網站中提供的音樂軟件進行歌曲或伴奏等創作,然后將其上傳至專題網站上,在同學之間進行分享與經驗交流。

2.基于PGP平臺的課堂教學設計

知識的獲得是學生在特定情境下基于人際協作活動的開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基于PGP平臺的課堂教學需要圍繞學習活動進行設計,加速學生知識內化。

(1)問題驅動模塊設計。首先,教師需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與音樂課程的教學重點相結合,進行重要知識點與易混易錯點的講述;其次,教師結合主要知識點設置測試內容,借助電子雙板呈現于學生,學生可通過互動系統接受測試,經由PGP平臺統計、分析并公布測試結果;最后,教師按照測試結果優化教學策略,整體性提高教學效率。endprint

(2)任務驅動模塊設計。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對知識點進行選擇性講解,然后按照具體的知識實施項目或活動驅動式教學,為學生營造更加有利的學習環境,安排具體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小組協作的方式完成相應任務,并接受教師及其他同學的評價,進而對其研究方案進行完善。

3.基于網絡平臺的課后學習測評設計

在完成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組織,讓其登錄至音樂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接受學習測評模塊的在線測試,對自身的知識掌握與運用狀況進行測驗,以便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提高知識與技巧應用水平,加速音樂知識與技巧的遷移。

基于電子雙板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優點

1.課前自主學習加速創新型人才培養

基于網絡課程的音樂課前自主學習平臺將學案、教學課件、交互式音頻與視頻以及相應的拓展性音樂資源融合于一體,滿足了學生對學習資源提出的內容豐富且翔實,并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等要求,極大地幫助學生開展課前自主學習與課后知識鞏固活動。同時,該平臺設置的互動模塊還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創造了極大便利。平臺靈活化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自定學習步調,并對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反復式學習。由此可知,以網絡課程平臺為支撐的音樂課前自主學習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加速了其個性化學習的實現,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支持。

2.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加速學生知識建構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電子雙板為教師的問題答疑、任務呈現等課堂教學組織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開展、知識內化及遷移提供技術支撐,有利于學生小組協作及知識應用等能力的提升。在電子雙板教學環境下,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均得到了支持,音樂教學情境的創設更加科學,學生可以對自身知識體系予以完善,實現對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建構。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進行基于電子雙板環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對具有信息化特征的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教學效果。今后,高校需要強化信息素養、電子雙板使用等方面的培訓工作,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與師生課堂活動開展能力等予以提升。同時,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更具自主學習與小組協作能力,為基于電子雙板環境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張屹、白清玉、馬靜思、周平紅、范福蘭:《交互式電子雙板環境下的課堂交互性研究——以高?!敖逃夹g學研究方法”課堂教學為例》,《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第83-87頁。

[2]朱凱歌:《基于電子雙板的顛倒課堂模式探究——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為例》,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14。

[3]趙萬霞:《電子雙板環境下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以〈網絡教育資源設計與開發〉為例》,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陜西西安endprint

猜你喜歡
雙板音樂課堂教學
攝影作品
隱形MA與雙板矯治器治療早期骨性Ⅱ類下頜后縮錯的臨床療效
基于交互式雙板教學系統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電子雙板應用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