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明潔:“舍器之形,取物之道”

2018-01-09 04:53徐菁菁
三聯生活周刊 2018年52期
關鍵詞:設計

徐菁菁

作為當下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之一,楊明潔一直在追問 :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在設計中何以體現?

虛山水

2018年,工業設計師楊明潔拿到了自己的第五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和他以往的獲獎作品——施耐德監控設備、公交候車亭系統、瑞典絕對伏特加雙瓶包裝大為不同,這次獲獎的是一座博物館和它的庭院。

兩年前,楊明潔開始琢磨建立自己的第二座博物館。幾年來,他在世界各地收藏和發掘手工造物的產品、材料。他想找一個地方把這些東西陳列出來,探索和展示從過去、現代到未來,不同國家和地區手工造物的方法技術與美學不斷進化的歷程。

楊明潔把眼光鎖定在蘇州。蘇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手工藝之都。在他的想象里,一座園林空間用于展示傳統手工造物再合適不過了。但楊明潔并不想造一座傳統的蘇州園林,復制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他去日本探訪了京都多座禪宗寺院的枯山水庭院,也不愿照搬——“枯山水很美,但它是根植于日本文化里的,中國和日本終究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楊明潔決定對一所護城河畔的蘇州園林進行改造,在保留古井青苔、粉墻黛瓦的同時賦予它當代美學的氣息。

最初,他邀請一位德國的注冊建筑師朋友來設計。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方案拿出來不錯,但似乎還沒達到他想要的,全部推翻,楊明潔決定親自操刀。他觀察古典蘇州園林的布局,著迷于假山和花窗虛空的觀感,以及移步借景的營造邏輯。它們的障和透使景觀充滿變化與韻律。什么樣的設計既有當代美感又能體現這種“虛空”的審美旨趣?楊明潔突然想起自己曾經設計開發的一套“Y型支架系統”。細胞化的Y型支架單元體可以使用各種材料制成任意大小,它們被隨意拼接、自由組合,可以成為小凳、茶幾、沙發、燈具、置物架,或者干脆蔓延形成一面墻體,甚至構成整個屋子。

楊明潔用ABS塑料制作了數十萬個Y型支架,替代了整座庭院的山石和花窗。白色Y型支架相互組合,營造了交錯疊嶂的假山石。黑色Y型支架由密到疏的漸變穿插,增強了虛擬假山石的立體感。最終呈現的效果令他自己也感到意外。這種新材料和新工藝制造的景觀絲毫沒有在蘇州園林的老房子里產生違和感,反而激發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他把這稱作“虛山水”。

“Y 型支架”這種新材料和新工藝制造的景觀在蘇州園林的老房子里激發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

羊舍博物館內部

榫卯的重構

Y型支架系統可以被隨意拼接、自由組合

這一年來,楊明潔回過頭去反復追問自己:“虛山水”靈感的源頭到底在哪兒?他最終回溯到了童年的美學啟蒙記憶。楊明潔是杭州人,從小對江南梅雨季的牛毛細雨情有獨鐘?!拔乙恢焙芟矚g下雨,尤其是在故鄉杭州,江南一帶春末夏初時分的梅雨季,我會撐上一把傘在西湖邊觀雨。細密的雨絲形成了極其豐富的層層雨幕,我眼前的現實世界由近及遠,漸漸模糊。此時不但視覺被雨幕所虛化,聽覺也單純化,只有雨絲如水的綿綿之聲,所有嘈雜之聲均由遠及近地消失了。而嗅覺也仿佛只剩下水土花草的清香!所有的感官被‘雨這樣的介質剝奪、限制到一個純凈、美好的世界中。蘇軾曾在《飲湖上初晴后雨》一詩中如此描述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繪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所有一切組合在一起構成了單純的美。我們中國畫里講究留白,雨天西湖就體現著這樣的意境。這是我們中國審美里很重要的特征?!?h3>發現斷層

2005年,楊明潔在上海創辦自己的設計顧問公司YANG DESIGN時,并沒有想過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會成為自己的靈感源泉。他的工業設計啟蒙是在浙江大學和中國美院完成的。那時候,學校教育主要分成兩大知識體系:一個來自日本,一個來自德國。偶有本土化設計的課題,大多是源自于臺灣設計師的小范圍討論。2001年,他去德國穆特修斯學院留學,而后進入慕尼黑西門子設計總部擔任設計師,在全球最領先和最成熟的工業設計體系的洗禮下,對于設計唯西方“頂禮膜拜,全盤接受”。重新發掘中國文化傳統的價值,楊明潔走了很遠的路。

上海半島1919創意園區是由1919年建立的大中華紗廠和華豐紗廠改建的。2013年,楊明潔看中了老棉紗廠發電站,花了一年多時間將其進行改造,保留了混凝土建筑框架、煤炭運輸橋、巨型落料漏斗和發電機組基座,重新搭建了五層高的鋼結構。寬闊的室外樓梯直接通向二層。進門別有天地,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輛紅色的Mini Cooper,1971年產的第一代,中國內地唯一一臺。這是楊明潔今年8月份剛剛搜羅來的得意藏品。

楊明潔的設計崇尚簡單,這也是他的生活信條。他只穿黑色的衣服,有固定搭配。他不愛應酬,不喝酒,今年推掉了幾十場論壇的邀請。他的愛好不多,以至于他把“抽煙”也算在其中。設計幾乎是他生活的全部?!拔也⒉话言O計當成工作,它只是我的興趣愛好?!睏蠲鳚嵉母赣H是空軍部隊的機械師,經常給他玩各種飛機汽車模型。從小,除了喜歡做模型,他還喜歡畫畫。上課講到紅軍爬雪山,他就在紙上畫一根曲線表示山脊,在上面排列小人,把聽到的語言視覺化??即髮W報志愿時,他得知有工業設計這個專業,覺得和自己的愛好挺吻合的,就入了門。

老棉紗廠發電站是楊明潔的一方天地。二層以上是公司的辦公室,二層的一些房間展覽著他多年來獲各種大獎的設計作品。而一層則是他的寶庫:那是他的第一個博物館,收藏了1000多件他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舊物。

人們會用“精確”概括德國,用“簡約”來概括日本,中國設計的面目卻是模糊不清的。

去德國留學時,楊明潔參觀了歐洲大大小小的工業設計博物館。在那些博物館里,從縫紉機到自行車,從打字機到火車、飛機,短短幾小時的參觀就像穿越了幾個世紀的工業變遷,讓他興奮不已。他發現,歐洲各地的跳蚤市場和舊貨商店藏著許多類似的寶貝,于是,從在德國漢堡漁市買下一盞小臺燈開始,他的藏品日益壯大。如今,楊明潔對世界各地的舊貨鋪子了然于心:巴黎的圣安圖古董市場,每一個店主都有自己專門的收藏領域與方向,年代與產品品類都很豐富;洛杉磯的玫瑰碗跳蚤市場,可以收到比較平民生活化的物件。我見到楊明潔的前一天,他剛剛帶著公司團隊從泰國清邁度假回來。他在清邁花了一整天時間仔仔細細翻了兩家舊貨店,收獲包括一把埃塞俄比亞長匕首、一盞印度拉賈斯坦邦鐵路信號燈。

楊明潔的收藏里包括許多經典之作。2016年,他收入了一臺綽號“白雪公主的棺材”的唱片機。那是1956年,工業設計大師Dieter Rams為博朗設計的。Dieter Rams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設計原則。這臺唱機一改老式唱機木制家具式的外觀,是德國博朗工業的傳奇作品,后來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語言就是以它為藍本的。還有一把在曼谷古董市場發現的美國Stanley Co.公司的木工刨,設計精巧,可以通過杠桿結構調節底部彈性金屬薄板的曲度,形成不同半徑的曲面,加工出不同半徑的內弧面造型。

但絕大多數展品其貌不揚,它們包括各式各樣的刀具、吹風機、打字機、熨斗、熱水壺,五花八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一視同仁,定制展示柜,請來攝影師為藏品拍攝“身份證照”,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考證年代,制作標簽。這些年,楊明潔花了大量時間親自整理自己的收藏,他樂在其中。事實上,以工業設計師的眼光,他也從中收獲良多。一個展柜里放著各式各樣的熨斗。以時間線來看,早期的熨斗不管來自中國還是馬六甲,都盛炭加熱,而后加熱方式不斷改進。以空間線來看,早期,不同地區的熨斗形狀各不相同,但隨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船型,一直延續到今天。透過這些,他洞悉著過去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某個年代的材料工藝,甚至于整個工業設計的流變。

逐漸地,楊明潔開始琢磨一件事情:為什么在所有的藏品中,鮮有中國的工業產品?與此同時,不多見的中國制造總有同一種尷尬。他收藏了兩把老式電吹風,一把是德國造的,一把是中國造的,外觀一模一樣,德國的很重,中國的很輕。Mini Cooper的后面陳列著兩臺摩托車。其中一臺國產的長江750是舊藏,另一臺1953年產的寶馬R51/3摩托車是今年買到的。當這臺寶馬運到展廳,楊明潔發現,兩臺摩托車非常相像。他查閱了資料,才知道蘇聯人翻制了這臺寶馬,而長江750則是對蘇聯產品再翻制。

楊明潔在博物館里制作了一條對比時間軸。上方列舉了各個時間節點上中國發生的歷史事件,下方則是西方對工業設計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一目了然的,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爆發,大量新的工藝和材料誕生,推動了產品設計的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工業產品以及新的審美價值。中國的時間軸上則出現了巨大的斷層:新中國成立前,國家連年戰亂,工業基礎薄弱。新中國成立后的計劃經濟時代,沒有市場競爭,也就不需要設計。改革開放之后,西方的強勢工業文化進入中國,中國企業忙于代工,接著是山寨。對于產品設計的需求依然很弱。中國設計直到2000年以后才慢慢有了起色。

這些發現和楊明潔這些年回國創業的感觸相呼應?!皵鄬印苯忉屃藶槭裁粗袊O計在國際舞臺上缺少身份認同。人們會用“精確”概括德國,用“簡約”來概括日本,中國設計的面目卻是模糊不清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設計在中國不值錢”?!霸O計和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密切相關?!?959年,丹麥工業設計師維納·潘東(Verner Panton)根據人體曲線設計了一把S形單體懸臂椅,但當時沒有材料可以解決這把椅子懸臂設計的支撐問題,直到1968年,潘東找到了一種叫強化聚酯的塑料,把設計稿變成可以批量生產的一體成型的實體產品?!芭藮|椅”作為世界上第一把塑料椅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暗袊鴽]有經歷這一系列的過程,我們最終看到的是一個結果。一把一模一樣的塑料椅子,還是山寨的!在淘寶上花一兩百塊錢就能買到。我們沒有辦法去判斷一個好設計,它的價值究竟在哪里。這導致的結果是:我們的審美被限制在一個初級的層次。面對一個產品,我們只關心物質本身的價值——一只手提包,鱷魚皮做的一定是貴的,但很可能在日本,一只紙制的包更為昂貴?!?h3>“舍器之形,取物之道”

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在設計中何以體現?這個問題實難回答?;貒院?,楊明潔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設計現代工業產品,冰箱、智能硬件、飛機內艙等等。2013年,他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馬來西亞的華人品牌皇家雪蘭莪邀請他設計一套茶具。雪蘭莪創建于1885年,以高質量的手工錫器聞名于世。楊明潔去馬來西亞的工廠尋找靈感,那是他第一次涉足傳統手工藝?!八麄冇袀€很大的博物館,工廠跟博物館是連在一起的。我的第一個感觸是,他們在130多年里面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用錫來制作各種各樣的東西。吉隆坡號稱世界的錫都,當地有錫礦,這是皇家雪蘭莪誕生的資源基礎。他們的手工藝確實非常精湛,工廠里的工匠有很多都已經干了幾十年?!焙髞?,楊明潔為皇家雪蘭莪設計了一套名為“知竹常樂”的茶具,在錫镴工藝基礎上,融入了竹子的材質、語義與紋理,實現了防撞和防燙功能,獲得了2013年度美國IDEA設計獎。

這次經歷為楊明潔打開了一扇大門。他被傳統造物的美所吸引?!肮I產品追求大批量,標準化。很多傳統手工藝使用金屬、皮革等真實材料,非標準化的手工質感是現代工業無法實現的,給人的感覺很溫暖。這種審美價值就好像我喜歡舊物,它們有人的使用痕跡,有歲月留下的氧化痕跡,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备寳蠲鳚嵏锌氖?,用傳統的材料、傳統的工藝,皇家雪蘭莪的很多產品看起來卻一點都不傳統,他們邀請全球的設計師為他們做設計,很多產品非?,F代。后來,楊明潔走訪日本高岡的傳統金屬加工作坊,發現這些作坊成為成熟的產業鏈中的一環,幫助更大的工廠完成某個制造環節。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意大利蜚聲國際的家具制造業里?!霸谝獯罄?,再大牌的品牌家具都有很多加工是委托當地的小作坊完成。如果缺少了這些歷史悠久的小作坊,其實你沒有辦法去完成一個非常高品質的產品?!?/p>

2015年,楊明潔創辦了“羊舍”。他希望在設計中,舍棄內心過度的物欲,舍棄外在空洞、喧囂、符號化的表面形式,解構表象背后器物誕生的邏輯,簡而言之就是“舍器之形,取物之道”?!翱曜?、馬褂和旗袍都是我們的傳統設計?,F在只有筷子流傳下來了,為什么?因為筷子依然符合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情趣,旗袍或許依然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情趣,但已不符合當下的生活方式,所以只出現在某種特定的場合,而馬褂兩者皆不符合,就進了博物館?!?p>

楊明潔和他收藏的 1971 年產第一代 Mini Cooper

楊明潔為皇家雪蘭莪設計的“知竹常樂”

2015年,楊明潔去云南騰沖考察當地手工藝。項目團隊來到滎陽花傘的非遺傳承人鄭映海家里。鄭家制作油紙傘的技術與300年前的幾無分毫差別。油紙傘取材于當地,傘骨、傘撐選用騰沖的金竹;傘柄、傘頭是木料;傘面使用騰沖宣紙。油紙傘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然而,楊明潔和他的團隊“試了半天,發現這把傘很重,在現代工業制造的金屬骨架尼龍傘面前它已沒有任何優勢”。傳統造物還有沒有其他可能?這對楊明潔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這個設計過程跟我們日常的工業設計很不一樣,因為它是沒有參考的。如果是設計一臺手機,我們很清楚目標客戶、成本、人機交互以及用戶體驗需求,一步一步往下推導就行。但面對一種傳統工藝,一切改造都沒有基準,我們只能不斷地試錯?!?/p>

設計進行了三個月,楊明潔突然意識到,油紙傘的優勢在于它的審美價值:光線穿過沒有上漆的紙質傘面和疏密有致的傘骨結構,投射出一道光亮一道陰翳,非常漂亮。又經過了三個月,三根簡潔的木質支撐架起一只油紙傘的傘面,一盞名叫“竹之光”的落地燈誕生了。油紙傘的擋雨功能不復存在,結構之美卻得到了完美的表達。2018年的9月,楊明潔把“羊舍‘虛山水茶室”搬到了北京的瑜舍酒店。盧森堡駐華大使看到了“竹之光”落地燈,一下買了三盞?,F在,鄭家依然在為羊舍承擔“竹之光”的傘面制作,一些家庭成員重新撿起了這門手藝。

2016年,稀捍行動公益組織在全球范圍邀請知名設計師,每人選擇一種南京當地傳統工藝進行重新設計。這一次,對家居設計感興趣的楊明潔把目光投向了榫卯。楊明潔記得,自己第一次對中國傳統造物的關注就是從家具開始的。那時,他在德國進行畢業設計,導師提醒他,中國的板凳是一個很有智慧的設計,一個平面四條腿的支撐結構具有很多可能性。楊明潔在畢業設計中把板凳的木板換成了鋁型材,以此為基礎開發了各種附加結構,為一個德國的辦公家具品牌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家具系統。10年后,他又設計了一系列由松木制作的“板凳上的風景”,以板凳為基礎構建,延伸出小桌面、靠背、衣帽架、沙發等不同版本,但這些嘗試都沒有涉及榫卯這種中國特別典型的家具制作工藝。

南京曾是中國明朝的國都,而明代的家具又是中國設計的一個高峰。楊明潔考察了南京當地與榫卯相關的家具工坊與歷史建筑。他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我要取的是這個結構,而不是古代的這張椅子的外形。外形的誕生與那個時代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有關。明代的官帽椅,坐面和靠背幾乎成直角。在那個時代,它放在客廳里,楊員外招待趙員外,強調的禮儀就是正襟危坐。那時候還有專門為女子設計的椅子,可以讓人半倚靠,也是保持一個儀態。當時的生活方式要求這樣的坐姿,才會產生這樣外形的家具。我們今天不存在這種生活方式,模仿形式是很可笑的?!?/p>

最終,楊明潔制作了一把外表上絲毫不拘于傳統的折紙狀的椅子。椅子的靠背、座面、扶手由一組不同角度的平板構成,用燕尾榫相互連接構成整體。椅面與靠背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三維曲面,可以覆蓋毛氈、皮革等軟墊,實現不同的軟硬度,椅腿也可更換木質與金屬兩種不同的版本。

審美:創新與回歸

我拜訪楊明潔的這天下午,他正在和設計團隊開會。桌上擺放著一些微型的“Y型支架系統”。他告訴我,“虛山水”是Y型支架在大空間上的應用,現在他在嘗試將它縮小,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楊明潔說,“虛山水”的嘗試讓他發現了一種新的美學價值。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是數字文明的時代了。虛山水之“虛擬”部分所指的是Y支架所代表的數字文明特征:人工的、虛擬的、高效與精確,細胞化單元體可不斷解構、重組,呈現網絡化結構。

“虛山水”所對應的“真實”的部分是蘇州園林所代表的人文主義特征:自然的、真實的、情感與寫意、會隨著季節生長或凋零。

但換一個角度想,我們的前一個時代——工業化時代的生產是大批量的復制,而數字化時代,柔性化、小批量的數字加工工藝使得設計師變得更為自由,不再受工業文明時代制造工藝的束縛,極簡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繁瑣產生了新的形式,但非農業文明手工藝時代的繁瑣,而是一種有規律變化的不斷復制,這符合數字制造的運算特征。這也使得在數字文明時代所呈現的設計可能比起工業文明時代有了極大的多元性與豐富度。

數字文明時代的這種特征恰恰和手工藝時代很像,它們之間又產生了一種連接。數字文明與傳統人文是對抗還是融合?在“虛山水”庭院中,這兩者達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融合,楊明潔興致勃勃,“這是我現在非常感興趣的一個點:能不能把數字時代的一些制造工藝與傳統的制造工藝結合在一起?我會做這方面的嘗試”。

羊舍的成功,讓許多人關注楊明潔設計中對于手工造物的思考。但他坦言,他討厭“新中式”這樣的詞?!白鳛橐粋€設計師,設計首先應該滿足一個個體的人的需求,這個人可能是中國人,可能是美國人,也可能是德國人。我從不會把‘設計一個看上去很中國的東西當作設計的目標。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在設計中的體現,必須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每個國家或者地區設計的風格其實都是受歷史人文、地理環境以及當地族群審美的影響,慢慢地演變過來的,不可刻意而為之?!?/p>

楊明潔觀察和研究日本設計的源流,幾次拜訪日本當代著名工業設計師村田智明。對話總是會從400多年前千利休的茶道開始。受禪宗影響的茶道追求“侘”(wabi)與“寂”(sabi),堅持一種未完成、靜寂的美學。而當代日本的設計,從深哲直人的八分目到堀口徹的在使用中達到完美,從村田智明的火柴燈到安騰忠雄的清水混凝土,沒有人在刻意呈現日本風格,卻無一不受靜寂美學的影響。

不久前,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到訪楊明潔的博物館。他看著楊明潔制作的中國與西方的對比時間軸,問:是否有宋代的?“之所以他會問到宋代,是有原因的。宋代是中國極簡美學的開始,也是中國文明的一個高峰。宋代國畫的留白,瓷器上追求圓、方、素色的單純質感是中國極簡美學的代表?!睏蠲鳚嵳f,“極簡是一種經過抽象的,更高級的美學。但在今天,國人似乎已喪失了這樣的審美與創新的能力,只能膜拜中國古人或是以日本為代表的當代東方美學?!?/p>

在楊明潔看來,一個丑陋的設計反映的是一個丑陋的社會,反之亦然?!坝行r候我們喜歡特別繁復的東西,喜歡貴重材料堆砌外露的東西,認為那才是價值體現的。我覺得它其實是源自于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我們希望表達一種富足感,或許因為我們貧窮的時間太久。當你足夠富足的時候,你其實會做減法。我們現在正在做減法。中國接下來會面臨一個文化復興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會重新去回顧過去?!?/p>

猜你喜歡
設計
二十四節氣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統設計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搖搖棒設計
基于ICL8038的波形發生器仿真設計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基于iOS的室內定位系統設計與實現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