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新聞輿論“四力”的關系探析

2018-01-11 09:10丁書娟
今傳媒 2018年10期
關鍵詞:新聞輿論四力關系

丁書娟

摘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想有針對性地解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新聞輿論工作中層出不窮的新矛盾、新問題,首先要從理論上厘清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內涵及關系。黨的新聞輿論“四力”是鞏固黨的意識形態領導領導權的銳利武器,“四力”內涵豐富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傳播力是前提和基礎,引導力是手段和方向,影響力是標準和主線,公信力是保障和支柱。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新聞輿論;“四力”;關系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8122 (2018) 10 -0038 -03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靶侣勢浾撌侨藗冋J識主客觀世界并加以溝通協商進而取得共識的重要媒介,屬于意識形態重要范疇”[1],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本質上仍然是黨的政治工作,深深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講政治、講導向應貫穿工作的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要“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2],2017年“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3]作為牢牢把握黨的意識形態領導權的重要內容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這是黨中央立足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發展做出的戰略部署。

作為新論斷、新思想,目前學界關于黨的新聞輿論“四力”的研究大多擇其一二分而論之,較少有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考察,由此產生概念之間邊界不清而缺乏現實針對性,厘清“四力”的內涵和關系是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四力”必要前提。

一、傳播力是增強引導力、影響力和獲得公信力的前提和基礎

傳播力是主流媒體內在的本質素質和能力,包含傳播主體、內容、手段、機制、話語、方法等綜合要素,這種潛在的素質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在實踐中鍛造、歷練和涵化出來。黨管媒體首先要從新聞的傳播過程管起,在實踐中反復鍛造、歷練、涵化新聞媒體的傳播能力,使黨的優勢與媒體自身能力相耦合,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傳播體系。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在關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講話中首次提出傳播力這一概念,要求“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4],在2016年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從新型媒體集團“三力”的建設到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四力”,傳播力始終居于首位,且這一概念的運用由新聞傳播領域上升至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凸顯了新時代傳播能力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傳播力與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關系具體表現在:首先,尊重、把握和利用好傳播規律為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建設奠定基礎。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新聞輿論更是規律性極強的實踐性科學,因此“既要強調新聞工作的黨性,又不可忽視新聞工作自身的規律性”,新聞工作者“要冷靜地通過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不能受隨意性支配”[5],提高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需要建立在全面把握新媒體時代的新聞輿論傳播規律的基礎之上;其次,打造傳播平臺,打通傳播渠道是提高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先決條件。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將“中國體量”轉化為“中國增量”成為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課題,而對外傳播的短板制約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改革創新,只有下大力氣加快傳播能力建設,破除不適應的傳播體制機制障礙,打通傳播渠道,才能著手建設引導力、擴大影響力、獲得公信力;最后,選擇好傳播內容是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建設的前提。高品質的內容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的生活,與人民的精神需求相契合,而非脫離實際、一昧高唱贊歌的形式主義報道。只有引導的內容被群眾關注和認可,才可能產生和擴大影響力;內容真實可信,才能維持公信力。

二、引導力是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建設的手段和方向

輿論引導能力研究在學術界是一個常談常新的熱點話題,是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19講話中,黨中央在此前提出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三大概念之外,首次提出“引導力”這一概念。針對當下傳統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乏力的現狀,此時將引導力與“三力”并列提出有著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既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念的創新發展,也是新時期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遵循,表明黨的新聞輿論理論漸趨成熟。

黨的新聞輿論引導力就是引導者根據其意圖對輿論的性質、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行引導,從而影響被引導者認識和理解新聞的能力。從內涵上看,引導力包含引導者,引導路徑和目標、引導的有效性等基本要素?!靶侣勢浾撆c意識形態之間存在連體異構關系”,“西方媒體鼓吹的中立,新聞報道的‘客觀性顯然只是一種標榜和姿態”[6],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原則,新聞輿論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講政治、講導向是提高引導力的邏輯起點,完成“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是引導的旨歸,有了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保證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建設不偏離方向,始終為“兩個鞏固”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提高引導力需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正面宣傳、改革創新等原則,在實踐中旗幟鮮明、有理有利有節開展輿論斗爭。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作為新聞媒體的社會功能和內在素養,需要通過引導的方式加以鍛造、歷練和涵化,從而成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助推器”。引導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涵蓋了新聞輿論工作的全過程,如何用好、提高這一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解決問題、總結經驗,解放思想、創新理念。

三、影響力是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建設的標準和主線

所謂新聞輿論影響力,一般是指“主體通過信息傳播在社會輿論界引起關注、產生反響、激起共鳴的一種能力”[7],屬于效果范疇。傳播力、引導力建設需要以影響力作為衡量有效性的標準,公信力和影響力往往呈正相關,影響力是主流媒體獲得公信力的現實表征,具有權威性、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公信力較高。在新媒體時代,影響力作為一種軟實力,關系到我們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執政能力建設以及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因此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自覺地用“影響力標準”檢驗并推動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建設,堅持這一標準,就是堅持實踐第一、群眾第一的唯物史觀。影響力與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的關系具體表現在:影響力是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在傳播終端的體現,是衡量傳播效果的指標;引導的有效性就表現在是否按照引導者的目的對他人的認知和行為產生影響;影響力是公信力的直接表征,沒有影響力即傳播效果不佳,沒有傳通便難以獲得公信力??梢?,“影響力”是衡量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標準。

新聞輿論影響力直接影響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把提高影響力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主線有著必要性。當前輿論斗爭的陣地轉向互聯網,政黨執政日益離不開傳媒,政黨、媒體和群眾三者之間日益呈現出疊加融合趨勢,人們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多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而作為黨的喉舌的傳統媒體日漸式微,在國際上面臨著“失語”的窘境,在網絡上與群眾漸行漸遠。面對新形勢下產生的新問題,黨中央將提高影響力、增強話語權提上議程。提高影響力根本方法就是好好說話、講好故事,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受眾想聽的”,把“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讓新聞輿論工作更具創造力、感召力、影響力。新時代我們要牢牢抓住提高影響力這一主線,搶抓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機遇,搶占新聞輿論的制高點,樹立主流媒體在新聞輿論傳播上的權威性,努力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和公信力,真正踐行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和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四、公信力是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的保障和支柱

學界對公信力的概念研究存在“信用觀”“能力觀”“資源觀”和“信任觀”四類定義。就研究對象來看,包括傳媒、政府、司法和民間組織四大領域,而黨的新聞輿論公信力根本上是群眾對黨執政能力的認同感、信任感,主流媒體新聞報道的權威性源于政黨充當了其“把關人”的角色,因此此處媒體的公信力實質上是政黨公信力的外在表征。

“公信力是指公共權力領域與公民社會領域中以組織形態存在的行動者(公共機構)以及具有‘公共性的抽象存在物(主要包括語言、制度、權力、貨幣、真理等)因贏得公民的普遍信任而擁有的權威性資源”[8],這種資源需要通過長期實踐才可能獲得,但信任的成分會隨著信任主體與信任對象間關系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在雙方關系建立的初期,信任的產生方式為基于對制度的信任;隨著交往時間的推移,信任的產生逐漸轉向基于情感與認知的信任機制。

公信力與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的具體關系表現在:其一,公信力為傳播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在新聞媒介與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內容復雜化的大背景下,具有較高公信力的新聞媒介更具優勢,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中保持相當規模的受眾量,保證市場占有率;其二,公信力有利于保障引導力的穩步增強。引導是影響和改變人的認知和行為的過程,引導力增強的先決條件是受眾的認同,公信力作為權威性資源,一經擁有,便會成為增強引導力的“助推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公信力是擴大影響力的心理保障。影響力作為效果范疇,也以是否改變受眾認知和行為為標準,公信力是受眾對黨和媒體的忠誠程度,是擴大影響力必不可少的支柱。有了公信力,受眾在選擇信息獲取渠道是具有主動性和排他性,在面對主流媒介傳播的信息時更易接受,從而擴大影響力;失去公信力,則會成為被排斥那個角色,傳播的信息也因被質疑而不被接受,導致被邊緣化。

參考文獻:

[1] 張成良,新聞輿論:概念源流與內涵解讀[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3).

[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1.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 -10 - 28.

[4] 習近平.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強調共同為改革想招一起為改革發力群策群力把各項改革工作抓到位[N].人民日報,2014 - 08 -19(01).

[5]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4.

[6]張成良.新聞輿論:概念源流與內涵解讀[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3).

[7]沈正賦,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重構[J].現代傳播,2016(5).

[8]周治偉,公信力的概念辨析[J].攀登,2007(1).

猜你喜歡
新聞輿論四力關系
巧解四力平衡問題——提高科學思維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養成
牢記職責使命 強化創新驅動 努力提升黨報集團新聞輿論工作水平
強化五個意識,提升新聞輿論工作水平
新形式下高校新聞輿論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網絡時代做好編輯需練就“四力”
線索與議程設置:提高黨報傳播力引導力的切入點
修煉學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實黨建基礎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