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媒介改編與媒介經濟學

2018-01-11 09:55曹琴王妍蓉
今傳媒 2018年11期

曹琴 王妍蓉

摘要:跨媒介進行文藝作品的改編可謂歷史悠久,而隨著當前媒介融合的發展,跨媒介改編更是形態多樣,但傳統文藝改編多以藝術價值作為改編標準,當前則以文藝lP價值為導向。綜藝電影之所以出現就在于其廣泛受眾帶來的lP價值凸顯。同時,綜藝電影通過改編擴展了不同媒介的受眾,增加了更多的媒介收益模式,符合了當前媒介經濟學的內容要求。

關鍵詞:跨媒介改編;媒介經濟學;綜藝電影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8122(2018)11 - 0099 - 03

人們自古都在進行文藝作品的改編活動,像中國古代的史書發展為演義,話本改小說,甚至是題畫詩、詩意畫、小說插圖都可視為是改編行為。但古代的這些大多是在同一媒介上進行,像史書、演義、話本、小說等都是語言文本。即使題畫詩、詩意畫、小說插圖可以視為跨媒介改編的情形,但通常被改編出的內容要和改編對象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無論是題畫詩還是小說插圖,都是要被置人被改編的詩和小說中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復合性作品改編活動。相較而言,因為人類所使用媒介的不斷發展,當前的文藝作品改編則出現了更多的跨媒介可能,從而出現更多的改編樣態。

一、跨媒介改編與文藝IP價值

文藝作品的跨媒介改編在古代既已存在[1],但這種改編活動更多地是遵循文藝價值的規律,也即是說在古代的文藝改編中,通常是因為文藝自身的藝術價值而被進行相關的跨媒介改編。這種改編活動通常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從長久的歷史跨度來看,古代的改編對象通常具有較為深刻文化影響,甚至來源于歷史史實等內容。像傳統的《三國志》內容,在后世成為評話、戲劇等體裁的改編來源,之后被改編為《三國演義》小說形式,再接著也存在小說插圖、連環畫等其他跨媒介的文藝改編活動。但這種改編活動很多時候具有民間性或不自覺性。

但就當前的文藝跨媒介改編而言,其改編行為更具有自覺性,并且存在更加頻繁的改編行為。這里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前文藝作品的呈現媒介更趨多樣化。在傳統文藝作品存在形態中,文字、靜態圖像以及現場的身體表演是其主要的呈現手段,但在當前的文藝表達手段中,動態圖像、多媒體、程序編碼等都是不斷更新的媒介呈現形式。具體而言,攝影發明于19世紀40年代,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數字攝影時代。電影出現在20世紀初,并逐漸從黑白默片走向彩色有聲電影,甚至現在的3D電影形態,而且電影事實上構成了影音結合的媒介形態。電視的發明也帶來一系列相關的媒介節目形態,像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同樣隨著計算機編程的發明,出現了多媒體技術,一些文藝作品甚至可以改編為全新的媒介形態——游戲??梢哉f,正是媒介形態本身的多樣化,使得文藝作品的跨媒介改編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促成了其更多的發生。

細審當前的文藝改編行為,與古代的一個重要不同在于,對于文藝IP價值的追求。所謂l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即知識產權。這個詞最近成為文化產業研究的熱門話題,其含義就是指無形的文化資產以及這些資產的衍生物,比如游戲改編成影視作品如《仙劍系列》;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如電影《小時代》,網絡劇《法醫秦明》;漫畫改編成電影如《十萬個冷笑話》《蝙蝠俠》《X戰警》;海外作品改編翻拍如《奇怪的她》《重返20歲》;綜藝節目同樣存在這種跨媒介的lP改編現象。

文藝的lP價值成為當下進行文藝改編的重要標準,也即是說,在古代以文藝價值作基礎的跨媒介改編之外,當前的跨媒介改編行為事實上又加入了lP價值的評價標準。這一評價標準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作品在當下的受眾接受度,凡是具有一定lP價值的文藝作品通常在當下就具有較為廣泛的受眾,無論其具體媒介形態為何。這一作品在初始的形態既可以是文學作品,如網絡小說,也可以是電影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也可以是漫畫、動漫等作品,在一定的特殊情況下,它甚至可沒有具體的文藝形態,而只是一個特定的音樂、形象等對象,像英語課本中的李雷和韓梅梅形象,就因為其受眾較多,被改編成了電影。

當前的文藝改編現象具有強烈的跨媒介意識,這一方面在于當前的媒介形態的豐富性,另一方面也是IP價值成為改編活動重要的標準。以當前的綜藝電影來看,就突出地顯示了lP價值在改編中的重要影響。就傳統語境而言,綜藝節目和電影是兩種非常不同的文藝形態,一個通過電視媒介播放,一個以電影院作為播放場所,兩種所代表的內容呈現形式也完全不同。綜藝節目通常沒有特別強的敘事性,主要以明星才藝等作為重要的表現對象,強調節目的娛樂性,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來放松觀眾心情,進而實現綜藝節目的收視效果。但電影本身則特別強調敘事性,通過講述故事來滿足觀眾,其情緒的調動是多方面的。這兩者的差異決定了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綜藝節目都沒有改編成電影的行為。

最早進行綜藝節目改編電影的嘗試是在國外,日本著名電視臺NKH對自家熱門綜藝節目進行了改編電影的嘗試,即《上班族NEO》,但是票房并不理想,美國的綜藝節目《美國偶像》改編的電影《追星族》也沒有掀起狂潮。但在中國,綜藝節目改編電影有不斷發展,并進而形成一個高潮的發展趨向。最早的《樂火男孩》 (2009,改編自《快樂男孩》)、《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2013,改編自《中國好聲音》)開啟了中國綜藝電影的序幕,但作品本身并沒有獲得良好的票房反應。直到2014年《爸爸去哪兒》同名電影上映,獲得了非常高的電影票房,成為綜藝電影的引爆點,之后2015年的《爸爸去哪兒2》《爸爸的假期》《奔跑吧兄弟》,2016年的《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2017年的《歡樂喜劇人》《決戰食神》都成為引發話題的綜藝電影。但也應看到隨著這股熱潮的發展,人們也對綜藝電影產生了質疑,尤其在后邊的綜藝電影在票房上的表現也日益疲軟。

縱觀這些綜藝電影,有些采用了非常簡單的改編方式,基本上就是將綜藝節目本身做成電影進行上映,如《爸爸去哪兒》,也有綜藝電影會簡單加入敘事性開頭來制造懸念,但主體仍是綜藝節目,如《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之皇家寶藏》。但有的電影也會進行較大改編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敘事故事,如《爸爸的假期》《歡樂喜劇人》《決戰食神》。就前一種簡單改編而言,綜藝電影主要是借用了電影的形式以及媒介播放渠道,而被改編的綜藝節目也通常缺少敘事性,主要是明星參與的真人秀活動[2]。而后一種改編則更加傾向于遵循電影藝術的內容邏輯,設置了較強的敘事故事,這時綜藝節目更傾向于是故事的一種背景認知,同時因為有綜藝節目的影響,這種敘事性又會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人們會帶著綜藝節目的觀感去看待電影內容。

總之,綜藝節目改編成電影事實上是受到極大限制的,它們或者保持綜藝節目的內容,只是換上了電影的形式,或者改編成電影內容,但受制于節目內容,不能很好地講故事。歸結而言,文藝價值的評判標準很難作為綜藝電影這種跨媒介改編的改編依據。那這些綜藝電影得以出現,并獲得一定票房成績的原因,就在于當前文藝改編的lP價值取向。綜藝節目一般都會注重明星效應,明星的參與和綜藝的娛樂導向,使得其獲得大量的受眾,而這促成了這些綜藝節目的lP價值,正是被受眾的追捧,成為綜藝節目改編成電影的重要動力。這種綜藝電影改編,事實上也反映了媒介經濟學對于文藝跨媒介改編的影響。

二、媒介經濟學

所謂媒介經濟學,是指“媒體生產和銷售媒介產品到不同的媒介產業中去的商業運營和財政活動”[3]。由此來看,媒介經濟學關注經濟對于媒介的影響,或者說媒介本身的經濟學維度。對于媒介經濟學的探討事實上是伴隨著消費社會以及文化工業的發展而形成的。大眾傳媒的發展,使大眾文化成為主導性的流行文化,而文化工業實際上就是這種文化的經濟化后果。因而,我們當前可以從經濟的角度對不同的媒介進行評判。

對于跨媒介的文藝改編,其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不同媒介的受眾。改編活動所涉及的媒介不同,其受眾既有可能實現遷移,同時也可能存在差異。以網絡漫畫《快把我帶走》為例,它最初是以漫畫受眾的形式存在,之后被陸續改編成動畫、電視劇、電影,并出版了紙本書籍。一方面,原有的漫畫受眾可能會去觀看其他的媒介形式,像許多忠實粉絲都會購買書籍作為收藏;另一方面,電視劇、電影、動畫等媒介形態又可能吸引新的受眾,尤其是喜歡這些媒介形態的受眾。擴展受眾可選擇的媒介形態,并進而通過媒介形態擴展受眾范圍,成為媒介經濟學的重要結果。這種通過媒介形態擴展受眾的情況,尤其發生在兩種媒介形態差異較大的情形,如當前形成重要文藝改編現象的漫威電影系列。漫威電影改編自美國具有影響的一系列超級英雄漫畫,它極大地擴展了受眾范圍,從傳統更偏向于青少年的漫畫媒介轉向更具大眾傾向的電影媒介。同樣,在一些文學、電影以及游戲的改編中,同樣發生著對不同媒介受眾的吸納和擴展。

從媒介受眾的角度來審視綜藝電影,它同樣遵循這種策略,從綜藝節目變成電影,既使原有的受眾可以選擇進入電影院觀看新的媒介形體,又可以在喜歡綜藝的受眾之外吸引喜歡電影的受眾。但就具體的調查顯示,在看過綜藝節目之后觀看改編電影的觀眾仍然是絕大多數的。也就是說,與有些跨媒介改編可以吸引新受眾而言,綜藝電影更主要是為原有受眾提供一種新的媒介形態選擇。尤其對于那些只進行簡單改編的綜藝電影,它事實上只更換了媒介形式,內容依然是綜藝節目,所以在吸引新受眾方面略顯乏力。

但綜藝電影卻突出地顯示了不同媒介的經濟盈利模式存在差異。從總體而言,不同媒介形態有著不同的經濟運作模式,進行文藝作品的跨媒介改編意味著擴展更多的盈利來源。綜藝節目本身并沒有從受眾身上得到直接的經濟收益,主要通過廣告、品牌冠名等方式獲得相關經費支持。而綜藝電影則更多遵循電影的盈利模式,以受眾作為重要的收益來源。正是這兩種不同媒介的經濟模式,使文藝作品可以通過跨媒介改編實現更多收益,這也正是媒介經濟學所要關注的地方。

當前媒介經濟學應該關注不同媒介所具有的經濟模式,以及這些經濟模式的有機組合。就當前的文化工業而言,文藝lP價值意味著一種大眾文化產品,而工業化的生產技術使當前的跨媒介改編更加高效,這就促成了同一文藝IP可以在不同媒介形態實現多方面的經濟收益。這種“一元多用”的文藝生成形式將“擴展更加多元、長久的盈利途徑,獲得產品效益的最大化”[4],從而在根本上順應了文化工業生產下的媒介經濟學邏輯。

三、小結

文藝作品的跨媒介改編古已有之,但其長久處于以藝術價值作為改編標準的階段。隨著當前媒介形態的增多,這種跨媒介改編出現了更多的類型,并且改編行為日益頻繁。綜藝電影的出現就是順應這種改編潮流。同時綜藝電影也符合媒介經濟學的內在要求,也即,以lP價值作為作品改編的重要標準,通過擴展多種媒介形態的受眾,增加多元媒介形態的經濟收益,從而實現文藝作品IP價值的文化工業生產模式。

參考文獻:

[1]尹鴻,袁宏舟.從渠道到內容,從內容到IP-綜藝大電影與多屏融合時代的電視發展[J].電視研究,2015(6):22.

[2] 邵猛.綜藝電影“去電影化”問題芻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6(8):141.

[3] 蓋麗安-多勒著.趙彥華編譯.什么是媒介經濟學?[J].國際新聞界,2005 (4):38.

[4] 高穎.綜藝電影產生的原因及其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電影市場,2016 (1):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