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地形條件下木荷幼林生長狀況

2018-01-12 01:22蔡泉星
福建林業科技 2017年4期
關鍵詞:樹高木荷坡位

蔡泉星

(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福建 華安 363807)

木荷(Schimasuperba)為山茶科(Teaceae)木荷屬(Schima)常綠闊葉大喬木[1-3],具有很強的土壤適應能力,既喜歡疏松肥沃的土壤,也能在貧瘠的山地、丘陵生長良好[4],是福建省營造生態林和構建生物防火林帶的主栽樹種。此外,木荷樹形優美,在初夏少花時節開花,花色潔白而芬芳,是園林綠化、美麗鄉村和低效生態林改造中常用的景觀樹種[5]。經過多年種植,木荷干形通直、生長速度快、木材材質優良的特性也被人們所發掘,在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區被作為商品用材樹種廣泛種植[6]。由于木荷用途廣泛和經濟價值潛力巨大,為提高木荷造林成效,探索影響木荷生長的關鍵因子,本研究對不同地形條件下木荷的生長情況進行系統調查和研究,以期探明適宜木荷人工林營建的地形因子,提升木荷人工林造林成效。

1 樣地概況

試驗樣地位于福建省華安西陂國有林場洋坑工區18大班2小班和西陂工區29大班1小班以及新建工區8大班2小班,北緯25°04′—25°11′、東經117°29′—117°35′,海拔200~800 m,坡度15°~35°,土壤為紅壤,土層深厚。樣地所處區域屬戴云山脈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區,受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年均氣溫20.6 ℃,極端高溫37.2 ℃,極端低溫-2.2 ℃。年日照時間1889.2 h,年均降水量1870 mm,年均相對濕度80%,試驗林地前茬為桉樹林采伐跡地。

2 材料與方法

在試驗樣地內根據坡向、坡位分別設置試驗標準地。在西陂國有林場洋坑工區的樣地內朝南的山脊上分上、中、下坡位分別設置Ⅰ、Ⅱ、Ⅲ號試驗標準地,選擇山脊中坡位的西北、東北、東南坡向設置Ⅳ、Ⅴ、Ⅵ號標準地;在西陂工區的樣地內選擇山谷中部的西南、南坡向設置Ⅶ、Ⅷ號標準地;在新建工區的樣地內選擇山脊中部的南、北坡向設置Ⅸ、Ⅹ號標準地。標準地的規格為30 m×30 m。從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試驗圃地調運木荷苗造林。所調運的木荷苗均為苗高120 cm左右、地徑1 cm左右的輕基質營養袋苗。苗木調運至預定的造林地后,按穴規格60 cm×30 cm×30 cm,株間距2 m×2 m自上而下營造木荷試驗林。其中Ⅰ、Ⅱ、Ⅲ號標準地為2014年春季造林,Ⅳ、Ⅴ、Ⅵ號標準地為2013年春季造林,Ⅶ、Ⅷ、Ⅸ、Ⅹ號標準地為2015年春季造林。造林后各標準地林地撫育方式相同。

2017年春季,在各標準地中均采用5點式(標準地兩條對角線交匯點和標準地4個角)取樣,每個點取相鄰的6株,5個點共計30株木荷作為樣株,采用游標卡尺調查各標準地內樣株的胸徑、最大枝基徑等指標,采用塔尺和鋼卷尺測定樣株的胸徑、樹高、冠幅(按最大冠幅測定)等指標。試驗調查的數據均錄入辦公軟件Excel中進行初步處理,并采用DPS專業版處理系統進行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坡位木荷生長差異分析

不同坡位木荷造林3 a后胸徑、樹高、冠幅生長狀況見表1。方差分析結果表明,當坡位相同時,P胸徑=0.1737>0.05;P樹高=0.6409>0.05;P冠幅=0.6409>0.05。同一坡位的木荷在胸徑、樹高和冠幅生長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而當坡位不相同時,P胸徑=0.0001<0.01;P樹高=0.0001<0.01;0.01

進一步對不同坡位木荷生長情況進行多重比較(表1),可以發現下坡位的木荷長勢最好,中坡位的木荷生長其次,上坡位最差。且下坡位營造的木荷,造林3 a后,平均樹高可達4.44 m,平均胸徑3.11 cm,平均冠幅2.50 m,其苗高、胸徑均極顯著高于中坡或上坡種植的木荷,冠幅生長也表現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

表1 木荷在不同坡位的標準地造林3 a后生長情況分析

*:同列不同小寫字母為差異顯著(P<0.05);同列不同大寫字母為差異極顯著(P<0.01);下同。

3.2 不同坡向木荷生長差異分析

2017年春季調查的Ⅳ、Ⅴ、Ⅵ、Ⅶ、Ⅷ、Ⅸ、Ⅹ號標準地中木荷胸徑、樹高、冠幅生長狀況見表2。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同一標準地內,P胸徑=0.0598>0.05;P樹高=0.415>0.05;P冠幅=0.2063>0.05;而不同標準地間,P胸徑=0.0001<0.01;P樹高=0.0001<0.01;P冠幅=0.0001<0.01。說明同一標準地內木荷的胸徑、樹高及冠幅生長差異不顯著,但不同標準地間的木荷在胸徑、樹高和冠幅生長方面均存在極顯著差異。造成不同標準地內木荷生長情況出現極顯著差異的原因是不同標準地的地形、坡向存在差異。

將各標準地木荷生長情況進行多重比較結果(表2)表明,2013年在西北、東北、東南等坡向的山脊上營造的木荷林,造林4 a后,東北坡向的木荷在胸徑生長方面表現最佳,但僅比東南坡向的胸徑(5.18 cm)略微高出了0.11 cm,卻極顯著高于西北坡向的平均胸徑(3.98 cm)。而在樹高生長方面,西北坡向的平均樹高(6.19 m)略低于東北坡向(6.42 m),與東南坡向的平均樹高(6.75 m)相比,差異不顯著。冠幅生長的情況與樹高生長的情況較為相似,即東北坡向的木荷在冠幅生長略小于東南坡向,但略高于西北坡向的冠幅(4.22 m)。

在坡向和造林時間相同的情況下,位于山谷的Ⅷ樣地中木荷的長勢明顯好于位于山脊的Ⅸ號標準地,盡管兩者在胸徑、樹高和冠幅方面的生長差異并未達到顯著水平,但Ⅷ號標準地中木荷的平均胸徑(2.96 cm)比Ⅸ號標準地的平均胸徑(2.72 cm)高出0.24 cm;Ⅷ號標準地中木荷的平均樹高為3.14 m,比Ⅸ號標準地中平均樹高(2.75 m)高出0.39 m;2塊標準地木荷的平均冠幅差距較小,Ⅷ號僅比Ⅸ號標準地高出0.03 m,差異不顯著。Ⅷ號標準地中木荷的胸徑、樹高、冠幅生長全面優于Ⅶ號標準地,Ⅸ號標準地中木荷的胸徑、冠幅生長均優于Ⅹ號標準地,只有樹高方面略小了0.09 m。說明在山谷地帶,南坡坡向的木荷比西南坡向的木荷生長更好;在山脊地帶,南坡坡向比北坡坡向更有利于木荷胸徑和冠幅生長,但樹高生長方面差異不大。

表2 不同坡向木荷生長情況分析

4 小結與討論

采用苗高60 cm、地徑0.6 cm左右、營養袋規格為5 cm×10 cm的2年生木荷實生苗造林3 a后,下坡位標準地中的木荷長勢最好,平均胸徑、樹高和冠幅分別可達3.11 cm、4.44 m和2.50 m,中坡位標準地中的木荷長勢次之,上坡位最差,而同一坡位的木荷在胸徑、樹高和冠幅生長方面差異不顯著。在坡向和林齡相同的情況下,種植于山谷的木荷長勢明顯好于種植于山脊上的木荷,但兩者在胸徑、樹高和冠幅生長方面的差異并不顯著。當同處山脊或者山谷地形時,不同坡向的木荷生長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樣林齡的木荷,位于東北坡向的木荷在胸徑生長方面表現最佳,東南坡的木荷比東北坡的木荷胸徑生長情況略差,但極顯著優于西北坡生長的木荷。而在樹高生長方面,位于山脊西北坡向的標準地中的木荷,造林4 a后,平均樹高為6.19 m,略低于東北坡向(6.43 m),比東南坡向(6.75 m)矮了0.56 m。冠幅生長的情況與樹高生長的情況相似,仍表現為東南坡向>東北坡向>西北坡向。此外,位于山谷地帶南坡坡向的標準地中的木荷,造林2 a后,平均胸徑、樹高和冠幅分別為2.96 cm、3.14 m和2.14 m,比位于山谷地帶西南坡向標準地中的木荷的平均胸徑、樹高和冠幅分別高出1.05 cm、0.73 m和0.39 m;比位于山脊地帶南坡標準地中的木荷的平均胸徑、樹高和冠幅分別高出0.24 cm、0.39 m和0.03 m;位于山脊地帶北坡標準地中的木荷造林2 a后,平均胸徑、樹高和冠幅分別為2.41 cm,2.84 m和1.92 m。

造成不同坡位標準地中木荷生長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中下坡位水肥、土壤條件比上坡位好。盡管上坡的木荷林地光照時間長,且光多為直射光,而中、下坡木荷林受陽光直射時間較上坡短,而受散射光的時間比上坡長,但木荷幼齡期具有很強的耐蔭性,對光照要求相對不高,因此光照對木荷幼齡林生長的影響較小,故木荷在山脊的生長呈現出由下至上長勢漸差的情況。在同一坡位,光照、水肥和土壤條件基本相似,所以同坡位的木荷長勢未出現顯著差異。山谷比山脊更有利于木荷幼齡林的生長,主要原因是山坡或山脊的水土在雨水的淋溶或沖刷下容易流失而匯聚于山谷,從而造成山谷的水肥條件優于山脊。而坡向方面,光照條件較好的南坡樣地中的木荷胸徑、冠幅生長比北坡好,但樹高生長略差。這是因為木荷雖然喜歡蔭蔽,但并不是完全不需要陽光,在光照條件較差的情況下,木荷樹高生長比胸徑生長快,以保證頂部葉片接受更多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1]倪健.中國木荷及木荷林的地理分布與氣候的關系[J].植物資源與環境,1996,5(3):28-34.

[2]辛娜娜,張蕊,范輝華,等.5年生木荷生長和形質性狀的家系變異和選擇[J].林業科學研究,2014,27(3):316-322.

[3]阮傳成,李振問,陳誠和,等.木荷生物工程的防火機理及應用研究[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

[4]楊天平,韋書遠,戴勤,等.桂北木荷生長性狀及其相關性分析[J].四川林業科技,2015,36(5):79-83.

[5]蔣澤平,潘林,姜維華,等.木荷耐寒速生優良單株離體培養與植株再生[J].江蘇林業科技,2015,42(4):14-16.

[6]姜新.我國木荷研究現狀與展望[J].河北農業科學,2013,17(1):42-45.

[7]范輝華,湯行昊,劉寶,等.福建木荷輕基質育苗容器規格與分級培育試驗[J].湖北林業科技,2016,45(1):28-30.

猜你喜歡
樹高木荷坡位
檫木與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較分析
已經誰備好了
修剪對木荷生長的影響及通徑分析
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研究
人工福建柏胸徑與樹高關系的研究
不同坡位藜蒴人工林的生長差異分析
不同種源馬尾松樹高與胸徑生長相關模型研建
坡向坡位及郁閉度對森林公園內林下南方紅豆杉生長的影響
不同坡位對毛竹林小氣候及地上生長的影響
木荷苗不同年生移栽技術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