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畝廢溝塘變身 “聚寶盆”

2018-01-17 21:41張金花
漁業致富指南 2018年12期
關鍵詞:聚寶盆黑魚茭白

姜 斌 張金花

5月22上午,江蘇省啟東市合作鎮達育村村北一片占地33畝的茭白園里,71歲的養鱉能手陳立昌指著周圍茭白青青、水面清爽的連片溝塘,豪邁介紹他的生態養鱉經:“池塘種茭白,水中養甲魚,還有魚蝦和黃鱔,原本一片廢溝塘,現今一只‘聚寶盆’!”

1998年春天,當時尚在國有啟東鹽場上班的陳立昌,看到老家附近有一大片低洼地旱季水泡地、雨季一汪水,近乎荒廢的同時,還因水面環境“一團糟”而成村里干部的“燙手山芋”,老陳可惜之余,決心開發這片荒廢水面。就此,他先利用5畝池塘搞起了扣蟹人工繁育,后又瞄準野生甲魚日漸稀少市場空缺,毅然將蟹塘改造成生態鱉池。

過了3年,歷經漫長的等待,陳立昌放養的五六百只野生生態鱉終于長成每只0.6~0.75kg的商品鱉。欣喜之余,他突發奇想,這一大片水面,僅用于純粹生態養鱉,既顯浪費,又難以實現水體的潔凈。老陳于是嘗試種植蓮藕,后來則改種經濟效益更為可觀的茭白,還真行,甲魚有了茭白作掩護遮陽光、免驚擾、添成色、豐餌料,少病害,無形中提高了產量,還有效實現了水體的生態凈化,保證了甲魚的養殖質量,特別欣喜的是,老陳從南通引種的這一茭白品種,可比本地茭白早上市半個月,每畝茭白年產出900kg左右,增收達四五千元呢。就在這樣的摸索過程中,陳立昌的鱉塘面積10年間,不斷地從5畝增加到8畝、10畝、20畝,直至“吃”下四周總計33畝低洼農田與水塘。

除了茭白與甲魚立體養殖,是否還有更大的增收潛力?這些年里,老陳試驗在水塘放養適量的龍蝦、黑魚、黃鱔和鯽魚,這般立體綜合養殖模式很快又顯現更為驚喜的生態養殖效應:茭白根葉招引和孳生天然蟲類和微生物,水中龍蝦以茭白根葉作食物,幼小龍蝦和小雜魚成為了甲魚的最好食料,這黑魚、鯽魚及其它雜魚則為凈化水體立下大功,這般生態立體的養殖模式,有效實現了商品甲魚仿野生甲魚的生態品質保證。除此之外,每畝水面每年產出三四十公斤的龍蝦、二三十公斤的鯽魚和一二十公斤的黑魚和黃鱔,無形中又增加了至少2000元的凈收入。

陳立昌開展以養鱉為主體的生態綜合養殖,當然離不開他10多年探索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和技術。為防盜,他在池塘四周安裝了10個監控,鱉塘由此多年少人“光顧”;為防止茭白“雄化”,他每年春天要“勻”掉八成左右的茭白幼苗;為讓甲魚保持生態品質,他在堅持“3年一個養殖周期”的同時,從不喂食高蛋白的人工餌料;為防范鱉、魚、蝦發生病害,他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預防技術;為保持池塘水體清潔和水質安全,他從不施用化肥農藥,堅持常態化水體更新,更做到天天打撈水面垃圾雜物……這樣一來,他養殖的生態甲魚以及收獲的茭白及其它魚蝦,皆因品質優異而年年俏銷四方,甚至吸引來一撥又一撥上海食客。

老陳如此經營水塘,一方水面由此水清鱉壯茭白綠,廢溝塘里“淌”金銀。且看陳立昌扳著指頭說出的令人怦然心動的可喜產出:去除年畝均產出100只以上商品鱉、單價180元、凈收入10000元外,每畝鱉塘里種(養)的茭白、黑魚、黃鱔、龍蝦、鯽魚,每畝至少還能有多達六七千元的額外收成。難怪老陳和老伴守著他的這片33畝養鱉池塘,一呆就已第21個年頭。

猜你喜歡
聚寶盆黑魚茭白
太湖茭白
難以忘懷的江南味
“黑心”茭白
長了黑點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聚寶盆(下)
聚寶盆(下)
聚寶盆(上)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