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農委副主任夏季在2018年新農村建設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推進培訓班上的講話

2018-01-18 01:45吉林省新農村辦
吉林農業 2018年13期
關鍵詞:農業農村建設

這次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認真分析我省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安排部署2018年吉林省啟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點工作任務。

一、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當前面臨的新形勢

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的戰略高度,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準確研判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鄉村演變發展態勢,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對“三農”工作作出的新的戰略部署,反映了新時代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新變化,為我們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吉林省開啟“三農”工作新征程的總抓手。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畜牧大省、生態大省,農業資源稟賦較好,發展的大頭重頭在農村,建設幸福美好吉林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最大的潛力和后勁都在“三農”。從目前來看,通過大力推進新農村和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產業發展、民主政治建設都有了長足進步。但總體上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農村表現的更為明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在農村、難點在農業、關鍵在農民的特點沒有根本性變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涉及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精神文明、社會治理、農民生活等“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融合打破城鄉不平衡,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的迫切需要,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和根本遵循,又是發揮吉林農業農村優勢,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經濟跨越提升的重大戰略機遇,對吉林而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新農村建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脈相承、密切聯系的。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男?0字方針,實質是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比,內容更加充實,邏輯遞進關系更加清晰,新農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邏輯起點,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而農村經濟是全省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不旺,鄉村難興,只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才能有力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正是基于此原因,4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暨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就我省今年鄉村振興戰略、新農村建設和率先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要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這個“三農”工作的大勢,統一思想、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搶抓機遇,將新農村建設和率先工作調整到鄉村振興戰略上來,不斷開創我省鄉村建設新局面。

(三)當前機構改革的形勢更有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變革之深,影響之遠,是歷史少有的。具體到“三農”領域,明確將中央農辦的職責,農業部的職責,以及發改、財政、國土、水利等部門的農業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明確其職責是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三農”工作戰略、規劃和政策,充分體現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發揮黨在農村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有助于形成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為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制度保障。下半年,省里也將比照中央進行改革,工作職能必將是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工作,既要管生產力,又要管生產關系;既要管農業,又要管農村;既要管發展,又要管改革;既要管農村經濟發展,又要管鄉村社會治理;既要服務頂層設計,又要具體組織實施。這些變化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農民的期盼,更好地履職盡責、發揮作用。

因此,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下定決心,下大力量,投入更多資源,多想真招實策,多拿真金白銀,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我省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二、2018年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總體任務和要求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吉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黨的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實施“三個五”發展戰略和推動中東西“三大板塊”建設,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各項改革,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重點要開展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圍繞實現農業現代化,全力推進產業興旺建設。推進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和發展基礎。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農業發展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為支撐,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一是推進糧食生產穩能提質行動。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700億斤以上。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到2022年,籽粒玉米累計調減600萬畝左右。到2021年,基本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6500萬畝。二是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行動。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推進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等10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工業發展,開展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推動農安、乾安等4個縣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發展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和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創建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三是推進基礎建設提升行動。新建成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以上。實施好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省推進,集成推廣旱作節水、玉米膜下滴灌、綠色防控、保護性耕作、航化作業等增產增效技術。四是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引領行動。到2022年,家庭農場發展到3萬個,農民合作社發展到10萬個,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600戶,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戶達到285萬戶,帶動農民增收100億元。加快推進土地流轉,支持各類服務組織開展土地托管、聯耕聯種、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等直接面向農戶的農業生產托管。五是推進農產品品牌培育提升行動。重點打造吉林玉米、吉林雜糧雜豆、長白山人參和長白山山珍等“吉字號”品牌,編制實施品牌發展戰略規劃,探索“吉字號”背書品牌+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發展模式,到2022年,“吉字號”品牌社會影響力明顯增強,長白山人參品牌成為國家級農業品牌,區域公用品牌達到30個,企業品牌200個,產品品牌500個。加快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六是推進社會化服務升級行動。加強農資市場服務,向農民和生產者提供選種、購種和種子種苗等全程服務,推進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利用農業展會開展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推進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服務。

(二)圍繞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扎實推進生態宜居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新農村,必須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把該減的減下來、該退的退出來、該治理的治理到位,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點。一是推進綠色轉型建設行動。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大糧牧結合、糞污還田推進力度,深入實施秸稈禁燒制度和全量化綜合利用,建立科學施肥和病蟲害治理技術體系。二是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行動。黑土地保護治理基本覆蓋主要黑土區耕地;耕地輪作制度基本建立;深松深耕整地1500萬畝。加強向海、莫莫格、查干湖、松花江三湖、月亮泡等重要濕地的保護。加強地表水飲用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繼續實施退耕還濕、退牧還草。三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計劃,探索建立生活垃圾清理和環衛保潔長效管理機制。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施農村污水治理行動,加強“空心村”服務管理和改造,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四是推進美麗鄉村創建示范行動??偨Y提煉和集中推廣一批成熟做法、技術路線和建管模式,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提升。五是推進新農村建設重點村提升行動。支持410個新農村重點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環境整治項目建設,建設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升級版新鄉村。

(三)圍繞繁榮興盛鄉村文化,創新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風文明是保障。要繁榮興盛吉林傳統民族民俗農村文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塑造新時代吉林農村鄉風文明,樹立新風氣、營造新風尚、創造新文化、形成新氣象。一是推進公民道德建設行動。建好用好農村道德講堂,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推廣,大力開展“吉林好人、引領風尚”主題實踐活動,評選勤勞致富、熱心公益、孝老愛親、創新創業、教子有方等鄉村好人。二是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行動。以“吉劇振興工程”為引領,加強評劇、黃龍戲等戲曲劇種的傳承與發展。實施“吉林印記”鄉村博物館的項目建設。保護好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遺跡、灌溉工程遺產。三是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行動。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吉林省農民文化節,開展“紅色文藝輕騎兵送文化”“文化惠農直通車”等活動,每年送演出下基層3000場。四是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產業行動。盤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康養基地、鄉村民宿,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創建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星級企業、休閑示范鄉村,組建休閑農業產業聯盟。五是開展移風易俗行動。辦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習所”,實施好創建文明村鎮5年行動計劃,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四)圍繞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推進治理有效建設。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保障。一是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行動。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創新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推進星級村黨組織創建活動,持續整頓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著力解決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統籌抓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選、育、管、用”工作,強化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監督管理。二是村民自治規范提升行動。健全和創新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依法加強村級民主選舉,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進村務公開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三是開展法治鄉村建設行動。增強基層干部群眾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向基層延伸,建立健全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機制。引導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四是開展德治鄉村建設行動。深入挖掘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規范,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實現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干群融洽。五是深化治安綜合治理行動。實行干部聯村維穩制度,加快推進農村社區網格化管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預農村公共事務,繼續整治農村亂建廟宇、濫塑宗教造像。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

(五)圍繞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積極推進生活富裕建設。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要求,也是推進鄉村振興以及做好農業農村全部工作的核心目標。必須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農民收入想辦法、出實招,不斷擴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逐步實現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是推進基礎設施提檔行動。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突出農村道路、飲水安全、危房改造、電力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推進社會事業完善行動。高水平、高質量辦好農村教育、新農合、低保、養老等事業,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三是推進農民增收行動。落實“保、增、降、減”綜合措施,保經營凈收入不降低,增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降生產成本,減生產環節和儲藏環節損耗,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四是推進產業脫貧攻堅行動。因人因地施策,提高農業產業扶貧措施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好汪清、通榆兩個深度貧困縣和150個深度貧困村脫貧任務。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

(六)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全力保障鄉村振興啟動實施。一是強化鄉村振興制度保障。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深化農業農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進一步釋放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制度性保障。二是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鄉村振興喊是喊不出來的,關鍵在于實打實地干、真金白銀地投。解決鄉村振興“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建立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制定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制度。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三是強化鄉村振興政策保障。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振興鄉村,必須走改革創新的路子,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的問題。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農地政策、城鄉社會治理、土地產權變革等一系列政策的轉變,探索構建鄉村振興政策支撐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四是強化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保障。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注重培養和引進農業農村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堅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鄉土人才,促進各種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

三、2018年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工作總體任務和要求

2018年是如期完成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第一階段目標的關鍵一年,任務艱巨,責任重大。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今年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工作的總要求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總抓手,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農業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為著力點,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攻克重點難點,補齊短板弱項,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大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農業盡快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發展目標是:長春市及其他9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有3~5個縣(市、區)達到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水平。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700億斤階段性水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同步。

主要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承擔國家糧食安全責任,鞏固提升糧食產能。一是優化結構穩產能。深入開展種植業結構調整鞏固提升活動,推進糧食生產導向由增產向增加有效供給轉變,進一步提升種植業結構調整的質量和效益,在穩定糧食生產產能基礎上,按照“宜糧則糧、宜特則特、宜蔬則蔬”的原則,優化各區域種植業結構。2018年,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總體穩定在7000萬畝以上,籽粒玉米調減面積保持在550萬畝左右。二是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聚焦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和優勢產區,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選擇資源條件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區域,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建設,確保將優質耕地穩定用于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2018年,繼續抓好敦化市、公主嶺市、榆樹市“兩區”劃定試點,全面啟動全省“兩區”劃定建設工作。三是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藏糧于地戰略,按照集中連片、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生態友好的要求,實施田間工程、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等工程,制定2018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整合實施方案,推進發改、國土、農發、水利等部門加大高標準農田項目整合建設力度,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參與。以長春市和9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重點,2018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200萬畝以上。四是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農業機械化整省創建,繼續實行“敞開式”“普惠制”農機具購置補貼,創建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加快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綠色環保、保護耕地、蓄水保墑等機械化耕作模式。2018年,建設全程機械化新型主體70個,14個率先示范縣建設42個,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7.5%。五是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應用。落實藏糧于技戰略,推廣綠色生物防控技術,統防統治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等。做好玉米籽粒直收烘干、鮮食玉米花生可降解地膜等新技術的引進示范。2018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4%。六是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大力推廣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設,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試點,探索灌區現代化改造標準和模式。2018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00萬畝,其中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0萬畝,14個率先示范縣新增25萬畝。

(二)推進三次產業深度融合,優化產品產業結構。一是發展壯大設施園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突出中心城市周邊“菜籃子”、主要交通干線沿線產業帶、重點蔬菜大縣優勢區、特色產業村和中西部庭院經濟建設,逐步擴大設施園藝生產規模,加強棚膜園區標準化建設,增強反季節蔬果供應能力,確?!凹志G色菜”的有效供給。以中草藥、瓜果菜種植為主,整屯、整村、整鄉發展特色庭院經濟。2018年,新建棚室33萬畝,累計設施園藝面積達到179萬畝以上。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推進全產業鏈大項目、大企業,集聚釋放優勢產能,促進畜牧業總量規模和質量效益“雙提升”。抓好白城奶牛、松原肉牛和肉羊、九臺奶牛、中部肉牛和梅花鹿4個“糧改飼”試點。2018年,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8%,畜產品精深加工產能達到170萬噸。14個率先示范縣新建規?;B殖場(小區)197個。三是推進現代漁業發展。扶持查干湖等湖庫發展大銀魚、池沼公魚等魚類加工,支持琿春做大做強海產品加工貿易,開展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創建和三倍體虹鱒等高端冷水魚品種推廣示范工作。2018年全省水產品產量達到23萬噸、產值達到137億元。實施稻漁綜合種養工程,力爭發展稻—魚、稻—蟹等養殖面積65萬畝。四是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突出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生豬、肉牛、乳品、參茸(中藥材)、果蔬、林特等10大特色優勢產業,推動加工產能向農產品主產區集群集聚。2018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6000億元。14個率先示范縣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以上。五是壯大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等新業態,打造一批以農民為主體的農家樂、林家樂和漁家樂。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支持農、林、牧、漁領域以文化傳承、旅游觀光、農事體驗為重點的休閑農業發展。做好國家級、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星級企業、休閑示范鄉村創建工作。加快培育農村電商,推進農業大數據、信息進村入戶、物聯網建設。依托電商平臺,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增強為農服務功能。以各類休閑農業園區、新農村建設重點村、龍頭企業生產基地為基礎,探索創建一批田園綜合體。2018年,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到93億元。六是加快產業融合聯動。大力推進種養結合,構建種植業與畜牧業相適應、相協調的種養循環生產結構。大力推進產加銷一體化,增強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以及各類新業態聯農帶戶能力。抓好農安、乾安等4個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七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創,制定完善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運營機制。啟動第二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評定。

(三)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一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加快農業地方標準制定,支持創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示范鄉(鎮)、示范場(企業、合作社)。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引導力度,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創建。2018年,力爭完成地方標準制定20個以上。支持長春市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到2020年綠色有機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500萬畝。支持梨樹縣創建100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生產基地。二是實施“吉字號”品牌培育工程。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品牌培育推進機制,鞏固擴大吉林優質大米、長白山人參品牌影響力,加大雜糧雜豆、玉米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制定出臺加快推進我省農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啟動乾安黃小米、汪清黑木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三是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省部共建長白山人參國家級市場,省市聯建區域性產地市場,培育一批全國性單品類農產品集散地,加快農產品集中產區田頭市場建設。申報國家級產地市場1個,改造升級區域性產地市場10個。四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定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抓好首批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啟動實施第二批試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健全完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平臺建設,開展追溯試點。五是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編制實施全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展規劃,啟動省市特優區創建工作,抓好撫松人參、汪清木耳首批國家級特優區建設。2018年,申報國家級特優區1~2個,認定省級特優區10個。

(四)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一是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力爭實現化肥和農藥施用量負增長,減小環境影響實現農業節本增效。在德惠等8個縣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和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工作,探索2~3套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新增測土面積1260萬畝,落實增施有機肥試點20萬畝。抓好長嶺、輝南1萬畝水肥一體化和高效緩釋肥使用補助試點項目。二是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嚴格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在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市)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大力推行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抓好九臺、舒蘭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三是發展節水農業。在糧食主產區、生態環境脆弱區、水資源開發過度區等加快實施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茖W劃定農業用水總量紅線和利用系數紅線。發展旱作農業、節水農業和雨養農業,嚴格控制井水栽稻。四是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頒布實施《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優先將黑土地劃為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整縣推行保護性耕作技術。

(五)構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機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一是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廣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支持同行業合作社聯合與股份合作。2018年14個率先示范縣創建省級以上示范社311個,新建家庭農場2200個以上。二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深入推進農民培訓“1231工程”,全年培訓3萬人次以上。針對農業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扶持培育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種養大戶等。三是探索創新帶戶增收模式。實施促進農民增收行動計劃,探索建立現代農業與農民增收的有效聯結機制。開展畜牧業收入倍增、種植業節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鄉村就業創業工程,建設返鄉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和創客服務平臺。推廣黨支部+村委會+合作社模式、鄉企合一模式和龍頭企業帶動模式,提升小農戶在種養加銷全循環產業鏈中收益能力。四是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動物疫病專業化防治服務能力建設。

(六)繼續深化農村改革,激活農業發展內生動力。一是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就瓿赏恋亟洜I權確權登記頒證。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加快省、市、縣、鄉四級信息應用平臺建設,實現全省農村土地確權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建立規范高效“三權”運行機制,盤活農村土地資源。落實集體所有權,充分保障農民集體行使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賦予承包農戶更充分的土地權能。放活土地經營權,賦予經營主體享有占有耕地并取得相應收益的權利。二是全面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將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和份額形式量化到集體成員。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經濟合作社和股份經營合作社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權益。突出抓好省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任務。啟動推進以“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主要內容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三是持續深化農墾改革。推進國有農場企業化改革與公司化改造,完成農墾國有土地確權發證工作,完成全省92家農墾國有農場企業辦社會職能全部移交屬地政府統一管理。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將農墾職工和墾區居民納入相應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四是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擴大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實現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貸款縣域全覆蓋。加快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完成主要農業縣覆蓋。發展農業政策性保險,探索實施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價格保險試點和收入保險試點,推進農業大災保險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投資基金。五是統籌推進其他農業改革。深化糧食流通體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推進河長制改革,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推進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四、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三農”工作迎來了歷史上的黃金期,這是新時代我們“三農”工作者的榮耀。同時也要看到,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一百年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使命呼喚擔當,我們要勇于擔當起新時代“三農”工作的使命任務,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銳意進取,扎實工作,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

(一)加強組織推動,注重工作謀劃。多年的實踐證明,哪個地區黨委政府重視新農村和率先工作,哪個地區新農村和現代農業建設就會在短的時期內實現歷史性新突破,相反哪個地方黨委政府忽視了新農村和率先工作,那里的工作就會出現滑坡甚至倒退,各級新農村辦和率先辦是當地黨委、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參謀部,發揮著綜合協調、督查指導、政策研究、宣傳培訓等重要職能作用,這個參謀部工作到位了,當地黨委、政府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能引起更高的重視,就能有更加創新更加著實的措施,整個地區鄉村振興工作就能取得良好開局。如果我們各級新農村辦和率先辦不想事、不謀事、不干事,不主動出擊、不積極作為,只把新農村建設和率先工作當做常規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也就失去了統領“三農”的地位和作用,鄉村振興也就很難開創新的局面。

(二)加強學習調研,注重能力提升。鄉村振興戰略,是涉及領域寬、涵蓋范圍廣、工作內容繁雜的一項系統工程,是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一項全新工作,要緊跟時代節拍,學習新知識、拓展新思路,不斷增強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用科學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因此,要深入學習中央、省內省外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和文件材料,查閱國外實施農村振興發展的經驗措施,要把在振興發展、深化改革、創新開放中形成的新鮮經驗及時補充到學習內容中。要積極組織省內省外調研考察活動,省內要相互交流學習,省外要不斷開拓視野,豐富思路,完善提高。要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找準切入點,及時總結和推廣新經驗、新機制、新模式,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三)加強責任意識,注重擔當實干。各級新農村辦和率先辦尤其是領導同志,要進一步增強工作使命感和責任心,主動作為、長遠謀劃,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組織和推動新農村建設和率先工作部署會、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和各類座談會,加強工作研究,安排工作任務,不斷增強工作動力。要建立健全各級工作機構、工作隊伍,增加工作經費,完善辦公條件,主動占位,強化指導。要積極謀劃設立或增加專項資金,抓好涉農項目資金整合,調動農民的投入積極性。要積極爭取人大、政協視察調研,提高重視程度,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四)加強典型培樹,注重示范引導。典型的作用是無窮的。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是在新形勢、新階段和新的環境下展開的,注重培育和推廣典型,靠典型引路,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各地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發展水平打造一批試點示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具有本地特色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發展和連帶效應。實踐證明,典型雖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組團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這在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已經得到印證。因此,各地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創新,強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連片、具有區域特色、深受農民群眾認可歡迎的樣板村和示范區,由點到面,組團發展。要加強典型的宣傳和推廣,要廣泛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大力宣傳典型經驗,烘托典型效應,讓基層干部群眾學有榜樣、干有方向。

(五)加強作風轉變,注重為民服務。各級新農村辦和率先辦干部要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切實提高服務水平,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多干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好事、實事。要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真正做到關心農民疾苦、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利益。要敢于面對矛盾和問題,深入到困難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發展最薄弱的地方去解決實際突出問題,大力發展農村產業,改變落后面貌,建設秀美村莊,使廣大農民共享鄉村振興戰略成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各地要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扎實有效的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取得跨越性的重大突破,為吉林全面振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農業農村建設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