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詩經》中的離別情懷

2018-01-18 05:16徐慧慧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詩經

徐慧慧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詩經的離別情懷,主要包括因別離而生的惜別情懷、思歸情懷、悼念情懷以及離別世俗的歸隱情懷。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詩經離別詩及其審美價值,對于后世讀者而言,具有現實的情感共鳴和藝術的美學啟迪。

關鍵詞:詩經;離別詩;離別情懷

江淹《別賦》中寫到:“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千百年來,親人在歧路之情,摯友臨離別之感,撥動了多少人的心弦,并且這種離別又是人生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因此“離別”也就自然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歌詠的重要內容。離別詩作為詩經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主要從情懷、意象、內涵和審美方面,給后世離別詩創作無限啟迪。

古代的中國產生了世界上無以倫比的送別詩。別離,可謂是歷代詩人所常唱不衰的一大主題?!氨馍鷦e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別離最能牽動人們的情懷,別離之作,最能充分反映個人的內心世界,最富有人情味,且感人至深?!对娊洝芬膊环Ρ憩F離別情懷的作品。這種情懷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忍別離而生的惜別情懷

“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之景難免讓文人墨客傷懷,因惜別情懷而生的送別詩,也應運而生。

《詩經》中就有一定數量的送別之作,可以肯定的有《國風》中的《燕燕》、秦風中的《渭陽》、《大雅》中的《崧高》、《烝民》和《韓奕》,《周頌》中的《有客》,共有六首。

《燕燕》為例,這詩的解釋有二:一是《毛詩序》云:“《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倍恰对娙伊x集疏》引魯詩說:“‘衛姑定姜者,衛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婦無子,畢三年之喪,定姜歸其父?!盵1]鄭箋對其原委做了解釋,以《毛詩序》為準??梢姟堆嘌唷肥且皇姿蛣e詩。錢鐘書先生論《燕燕》詩時,引用了張先的詞《虞美人》和莎士比亞的劇作,說明此詩中“眼力不如人遠”的觀念。[2]這就是詩中的送別眺望?!堆嘌唷非叭碌?,后二句分別是“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瞻望弗及,實勞我心”。這樣前三章以眺望作結,最后一章是說被送著是如何恭順善良,是如此難舍難分的原因。詩中的惜別主題是從眺望中體現出來的。體現了姐妹深厚的情誼,所以鄭箋說:“婦人之禮,送迎不出門。今我送是子,乃至于野者,抒己憤,盡己情?!盵3]《燕燕》通過眺望來表達依依惜別之情,而《渭陽》則通過詩贈物來表達不舍。這是一首民間甥舅惜別之詞。秦太子瑩送舅氏重耳歸國一事,當是此詩的用詩之意。[4]詩人贈給舅舅車馬,作為路途伴侶,又贈送“瓊魂玉佩”,體現了厚重的甥舅之情。

《詩經》中的離別詩,較多的表現了依依惜別的情懷,這種情懷對后世文學同樣具有重大影響,成為后世離別詩創作的重要參照。

二、離別故鄉而生的思歸情懷

離別是傷痛的,無論何種緣由。離別后的人們或多或少,或早或晚會有一種思歸的情結,這種情結在《詩經》的離別詩中尤為明顯。主要體現如下:

(一)女子思鄉歸寧

所謂歸寧,是指古時出嫁女子回家省視父母,這是倫理道德的要求,在周代屬于“孝行”之一。[5]在《詩經》中像《周南·葛覃》、《邶風·泉水》和《衛風·竹竿》等詩,就是表現女子希望歸寧父母的情懷。

以《衛風·竹竿》為典型,這是一篇已嫁之女思歸之詩。作者是衛國的一個貴族婦人,離開家很遠,無法回去探望父母,鄉愁涌起,就作了此詩。[6]《毛詩序》:“《竹竿》。衛女思歸也。方玉潤《詩經原始》中也認同這一觀點。女子將自己思鄉盼歸之情寄托于對往事的回憶之中。一個‘憂字寫出了自己思歸而不得的無限愁緒。

(二)軍人思鄉盼歸

《詩經》中的離別思歸情結,也較多較鮮明的反應在軍事題材的作品中,如《豳風》中的《東山》、《破斧》、《邶風·擊鼓》、《王風·揚之水》、《魏風·陟岵》、《小雅》中的《采薇》,都不同程度的寫到軍人思歸的情結。來自于不同地區,不同軍營的軍人,心中涌動的是生命的歸屬感,思鄉盼歸之情不時會從詩歌中流露。

軍人久役思歸詩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參加抗擊外族侵犯之戰爭,第二類是參加平叛的戰爭,第三類是參加統治集團之間的混戰。[7]第一類詩如《小雅·采薇》、《小雅·出車》,《毛詩序》:“《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盵8]因為久役而希望與家人早日團聚,體現廣大將士的共同心聲。第二類詩有《豳風》中的《東山》、《破斧》。第三類詩則如《邶風·擊鼓》、《王風·揚之水》。

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思鄉盼歸的鄉土情結已經扎根于他們的心中,這種生命的歸屬意識,是人類共通的心理。

(三)流亡者離家思歸

動蕩的社會,沉重的負擔,天災人禍,往往迫使古時一些人背井離鄉,到異地他鄉去尋求他們夢想中的樂土。而現實是殘酷的,外地和本地的生活狀況一樣令人失望,甚至更加糟糕,于是,心靈深處的思鄉情結又驟然升起,最終還是以故鄉為歸屬。

以《小雅·黃鳥》為例,這是一篇游子吟?!饵S鳥》寫逃亡流徙的人對過去“邦族”的生活的懷念。[9]朱熹《詩集傳》云:“民適異國,不得其所,故作此詩……茍此邦之人不以善道相與,則我亦不久于此而將歸矣?!盵10]詩中以“我”的語氣來訴說其苦和思鄉之情。以黃鳥起興,抒發自己的怨氣,用六個“無”字,表示反對黃鳥對自己的傷害;又用兩個“不”字,一個“莫”字,表示對“此邦之人”的否定;再用三個“歸”字,表示歸心之切。

三、生死別離而生的悼念情懷

叔本華說悲劇是“人生可怕的方面被展示給我們,我們看到了人類的悲哀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正好是與我們愿望相反的那樣一種世界情況”[11]。在中國古代詩人看來,生之須臾,死之必然就是那樣一種與生命愿望相背離,既不可逃避,也無法改變的人生悲劇。

悼念成為了人生的一種儀式,也是一種凈化心靈的方式。而第一次把生者對亡者追念之情思以藝術形式寫入詩里的,便是《唐風·葛生》?!睹娦颉吩疲骸啊陡鹕?,刺晉獻公也。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薄豆{》云:“喪,棄亡也。夫從征役,棄亡不反,則其妻居家而怨思?!盵12]作者用這些名字好聽的植物或表達意志或表達感情或表達憤怒。陸德明注疏:“蘞似栝樓,葉盛而細,子正黑如燕奠,不可食?!敝参锷L在野外以及墓地上面,注定了會承載很多很多的悲傷??追f達注疏:“予,我。亡,無也。言我所美之人無于此,謂其君子也。吾誰與居乎?獨處家耳。從軍未還,未知死生,其今無于此?!蔽覀兙涂梢岳斫膺@是離開家抑或逝世,很符合它悼亡的意味的。[13]

姚際恒在《詩經通論》評價“冬之夜,夏之日”此句特妙,見時光流轉。生者始終沒忘記兩人的情義,不著思念之語,卻盡得思念之意。[14]“哀莫大于死別,悲莫甚于生吊”,正是這生死之悲讓人們積壓在內心深處最沉痛、最溫軟、最復雜的情懷得到了最好的釋放,文字就是最有質感的表達。詩經這首悼亡詩的魅力不僅在于值得回味的優美文字,更多的是力透紙背真摯情感。

表達悼念之情的詩,在詩經中還有很多,據學者研究還有《綠衣》、[15]《素冠》、《黃鳥》、《蓼莪》[16]這些悼亡詩在寫作手法、詩情魅力、生命體驗等方面對后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四、賢者不得志而生的歸隱情懷

歸隱作為中國歷史上獨特的文化現象源遠流長而又牽涉頗廣。士人歸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雖然它的精神從未占據過傳統思想的主流,但作為一種基因積淀于歷代的人文知識分子中,一直綿延不斷;從堯帝時代的巢父、許由,到商周的伯夷、叔齊,兩漢之際的嚴光、梁鴻,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陶淵明,直到明末的陳繼儒,近代的弘一法師李叔同、文人學者周作人等[17],在他們的心中或多或少的存有歸隱情懷。歷來學者對這一文化現象的研究側重于對其源流、嬗變、文化載體、文化內涵、影響等。

而詩經中也有為數不多的具有歸隱情懷的詩篇,例如《國風·北風》,《毛詩序》:“《北風》,刺虐也。衛國并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盵18]此詩寫在黑暗和絕望的政治局面下不得不選擇避亂逃走,是一位正直的賢者所作。何楷《古義》說:“《北風》,賢者去國也?!辈⒄J為詩成于周夷王之世。[19]給人的啟示是統治集團已無任何希望,甚至即將到來的“敗亡”面前,退出和離去就是唯一可能的智慧選擇。

羅大經悲嘆“賢者不得行道,不肖者得行無道”[20],也許歸隱未嘗不是賢者的出路。

詩經中的離別詩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情感的范型上,還表現在離別意象和離別內涵的范型上。對后世讀者的情感共鳴以及后世離別詩的創作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对娊洝纷鳛橹袊膶W光輝的起點,永遠給予我們現實的人文關懷和藝術的美學啟迪。

參考文獻:

[1][8][12][18]周振甫.詩經譯注[M].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38、227、161、55.

[2]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1.

[3]劉緒義.詩經心得[M].東方出版社,2007.6:49.

[4][6][9]公木、趙雨.名家講解詩經[M].長春出版社,2007.1:79、172.

[5]殷光熹.《詩經》中的女子思鄉歸寧詩[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6(11).

[7]殷光熹.論《詩經》中的軍人思鄉盼歸詩[J].思想戰線,2008(34).

[10](宋)朱熹.詩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7.

[11]馬新國.西方文論選[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36.

[13][14][15]熊剛.論《綠衣》、《葛生》對中國古代悼亡詩的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1).

[16][19]公木、趙雨.名家講解《詩經》[M].長春出版社,2007.1:187、259、294、54.

[17]胡栩鴻.士人歸隱的文化背景[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12).

[20]羅大經.鶴林玉露[M].北京:中華書局,1983.

(作者單位: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猜你喜歡
詩經
《詩經》中走出的“莊姜”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詩經·邶風·擊鼓》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遇見最美的《詩經》
小心翼翼
《詩經》研究七十年管窺
巧用《詩經》解難題
“啡”我思存
房縣讓“詩經文化”唱響四方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