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遙游》精神的現代性反思

2018-01-18 05:16李矜君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逍遙游欲望自由

李矜君

摘要:莊子思想至博至深,《逍遙游》作為《莊子》內七篇的第一篇,除了搖曳生姿的文風之美,還以其奇詭的想象、超妙的精神境界和豐富的精神蘊意為歷代所激賞。該寓言通過層層嬗變,傳達了莊子所要呈現的逍遙境界。后世之人也在對莊子《逍遙游》不斷的解析中,反觀自身,得到了啟發和借鑒。本文通過《逍遙游》對現代人的精神狀態進行關照,以求有鑒于現代性危機的反思,探求一條更健康的精神之路。

關鍵詞:逍遙;精神;自由;欲望

一、價值判斷

(一)等級高下的判斷

《逍遙游》開篇即極寫鹍鵬之偉壯,而后蜩與學鳩以對比姿態出現。但莊子之意并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式的譏諷。文中,“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雹偾f子是承認這種小大之辯的,承認這種自然成就的分辨,即使“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他也不鼓動小知“數數然”追求大知,小年去“數數然”追求大年而顯出小知、小年更相形見絀的姿態。斥鴳一笑,這一笑應當如何理解?只是對學鳩一類的諷刺嗎?當然,長期以來存在著這樣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它井底之蛙目光如豆的一笑。但從學鳩自己的生命范圍來理解,面對大鵬,它不是妄自菲薄、攀幕高遠而忘掉自己的本性,以期追求不適于自己的高度。它獨守自己的那份世界里的自得,對不可企及處不生妄想,不迷失自我,一笑而過,適性自得。他們都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即使有大小之別,但都因此有了屬于他們自己的自由。郭象在《莊子注》中對《逍遙游》作了題解:“夫大小雖殊,而放于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豈容勝負于其間哉!”②

大鵬之高遠不可及,彭祖之長壽不可及,“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莊子給出的解答是——此小大之辯也。這一辨里,不帶高低評判,不帶褒貶,不過是順應自然的承認罷了,這份承認之下有安然自若。在莊子的思想里,順應自然,即獲得自由。

而在當代人的理解中,“高下”不再只是單純的區分和承認,這種認識本身已帶了評判:高便是好,是應當汲汲追求;下便是低卑猥瑣,應當群起奮指。這樣單一片面的價值認識里,不再有莊子那份超脫靜謐的心態,而是在高下的相比里落入攀比的漩渦中,在踩踏別人的得意與被踩踏的恐懼里無限循環,越演越烈,陷入分別迷道的惡性循環。究其原因,與中國當代社會里單一價值觀不無關系??鞎r代里急功近利的人們越漸趨向于用一種淺薄功利的標準來評價判斷一切事物。商品文化發展到現在,幾近巔峰,滲入了各類人群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仿佛一切都可以被簡單標價然后出售。在對高下進行評判時,最直接最占主要作用的思維當然就是物化的價值判斷,不再是單純的本質的。單一價值觀的背后,深層原因是思想的惰性和退化,自我主觀的精神追求和思辨不復存在。

(二)有用無用的判斷

惠子有大瓠,不能盛水,落無所舍,便為其無用而掊之;有大樹,因匠者不顧便認為其無用。但莊子說,“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萬物的存在,是自然的選擇,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對一瓠,不該以一種用途來衡量它;對一樹,不該只以是否有便于工匠來測量它。瓠可浮乎江湖,樹可樹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供人逍遙寢臥其下。只用一種標準,不可;只用人世功利標準,不可。無用之用是不應該被否認、被忽視的。

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在《小王子》里寫到:“如果你對大人們說:‘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磚蓋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子……他們怎么也想象不出這種房子有多么好。必須對他們說:‘我看見了一幢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那么他們就驚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③這里的“大人”,代表了當代社會里的大多數。人們習慣了用金錢這一價值標準。用這一標準去衡量和表述另一物時,一切都顯得簡單明了,同時一切也都顯得單一貧乏了,這種衡量下的世界已經毫無美感,毫無創造力了。在當代社會里,每一件事總會逃不了質問:這有什么價值?有什么意義?這一問里的“價值”“意義”都不可避免的帶上功利色彩,它要求必須要“有所得”。到現在,這種功利的考量已經被放到無限大、無限廣、無限細了,人們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它們的評判。人們被單一價值觀束縛,被實用標準、他人眼光所累,無法把握客觀限制,也無法擺脫內心主觀的限制,落入了“有用”與“無用”的無限抉擇中。

回到《逍遙游》,我們可以看見其中絕對的“逍遙”在告訴后世:人應該也可以拋掉一切現實拖累,包括物質、權力、愛欲等待,來達到真正的自由。這時的人才會有真正的思考和明智的判斷。

二、自由

《逍遙游》中的自由,是“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笔窃谝患旱倪m當需求外,不貪得無厭。即使他人將天下拱手相讓也能清醒的意識到“予無所用天下為”,而不是被誘惑沖昏頭腦,為欲望驅使而迷失。否則到了那時,為天下所困,鐐銬加身,反而不自由了。自由,首先需要凈化心靈。天地萬物皆是道,所以真正的“逍遙”、“自由”,是指順應了萬物的本性而達到物我一體、物我不分,達到“無己”“無為”“無名”“無所待”之境。

再者,要自由,就應當做到“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使內心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地。這是一種心靈“無所待”的逍遙自由,不為一切外物所累,無悲、無喜、無掛礙,才能進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超拔境界,這樣合理的天人關系才是真正的自由。莊子思考個人生命在宇宙間存在的意義,認為天即自然,人亦自然。自然即自由,而且是終極意義的、生命本質上的自由。

在當代對自由的解釋有多種,包括哲學上、法律上、普遍意義上的“自由”??偟膩碚f,都表示個人的意志和行動不受拘束限制,指主觀對客觀的超越。而在籠罩當代的大眾文化的闡釋下,“自由”傾向于一種放縱的快感、隨心所欲。與《逍遙游》中的自由相比,當代自由觀強調沒有阻礙地去滿足自身欲望,與莊子“不過一枝”“不過滿腹”之后不貪求,從而達到自我解放狀態的自由已經相去甚遠。另一方面,當代把獲取自由的敵對因素放在外,認為不自由只是由于外在力量的限制所致,對自由的追求便向外而非向內。所謂追求自由,實則成了緣木求魚。當前的社會里,現代媒體的發展幫助了散播各種鼓勵人們扭曲自然本性地追求成功的言論,鼓吹著人們只要獲得所謂的成功就擁有了為所欲為的自由。在約翰·多克(John Docker)的《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文化史》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講解了大眾文化不為人所知的一面。在這一個看似已經非常平等的時代里,大眾文化流行、遍及。大眾對它采取的是歡迎的態度,并且還有各方勢力為它吶喊叫好,再次推動了其傳播。且不論其他各方勢力是出于何種動機,只看大眾一方。大眾文化因為大量地、批次地生產,滿足了更多數量上的人、也在價格優勢上滿足了更多層次的大眾。大眾為藝術、文化不再是昂貴的奢侈品而歡呼,認為他們迎來了真正平等的時代。但是,在他們熱情消費著這些廉價的文化藝術產品時,現象背后卻慢慢營構起一場文化奴役。流水線式的文化制造工業制造出的是廉價但千篇一律的文化樣式,給它們穿上不同的、故作高深的外衣,擺上貨架,由客戶直行選購。這種選購,看似是自由的,甚至是幸福的,實則已經是被生產出的這些商品限制了選擇的自由。而大眾在這虛假的自由和幸福里,逐漸被商品化、物化,精神被生活瑣碎腐蝕直至崩塌?!白杂伞钡目臻g在萎縮,思考的能力也慢慢遠去。在新寫實小說《一地雞毛》中,我們可以看見當代人人性的扭曲和異化,放棄了理想和想象,有的只是一地雞毛。當代已經離無所待、無悲、無喜、無掛礙的自由太遠了,甚至逃避自由,把一切推給生活的安排。

三、欲望——予無所用天下為

《逍遙游》中,鵬與學鳩有大小之辯,學鳩羨慕不來大鵬的高遠,也不自怨自艾。莊子認為,世間萬物本來就千差萬別,是自然上天的造就。只要順性自然,便可以做到逍遙自在,得到自由。所以斥鴳可發一笑并向大鵬笑問“彼且奚適也?”。調控自己的欲望是“逍遙”的關鍵一步。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痹S由在清醒認識自己下不為外物所惑,他并非沒有欲望,“不過滿腹”便知足了,所以他才可以堅定的說出“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痹凇跺羞b游》中“無所待”一思想便是對欲望泛濫的駁斥。欲望越多,人所依附的就越多。離不開的東西越多,人就開始被物質或他者定義,以物質形象或者他者形象出現。逍遙自在便無從談起。

在當代欲望社會里,經濟發展的迅速使人們振奮欣喜,投入其中奮力追逐。市場經濟確實取得了優越的成效,但這真的如經濟學家們所說,是受生產動力的驅使嗎?也許它本質上是受人類泛濫的欲望所驅使,只是被太多表象所掩蓋。當欲望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樣釋放,又因有拉動經濟的重大功效而被各種力量肆無忌憚地鼓動時,社會往下會越來越呈現一種怎樣的面貌且不論,人先會在欲望之門一步步打開下失控。弗洛伊德認為性欲是人類生命的根本,由性欲而生發出其他各樣欲望。當人們在各種各樣的欲望里沉淪時,“逍遙”便只是神話了。

花樣繁多的商品大批大批涌入公眾視野,成為眾人趨之如騖的對象,成為日用品。漸漸的,“日用品”越來越多,購物變成常態。據統計,中國年輕人網購頻率在亞洲稱冠,近七成人每周網購一次。人們受各種享受欲望的控制,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汲汲追求,不眠不休。同時,對滿足欲望的無限追求還在被各方力量合理化、鼓勵著。功利主義、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大行其道,“剁手族”出現,而且被“寵溺”。人們毫無反抗地為泛濫的物欲、意欲所捕食,理所當然地順從于各類媒體宣傳的功利價值觀,《逍遙游》中的“予無所用天下為”便淪為了天方夜譚。

四、結語

《逍遙游》作為中國古代智慧思想的凝結,是不應該被束之高閣的。其追求自由心靈的篇章更不啻為現代社會的一劑良藥。在對《逍遙游》的現代性反思中,通過對比,或許我們能更加清楚現代思想應該走向何方?!肚f子》一代代被重讀的意義也正是在此?!盁o所待”的自由不應該隨著時間流逝而變成神話。

注釋:

①《莊子譯注》,李欣譯注,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版。本文所引《莊子》原文皆出自本書。不再一一注釋。

②《郭象<莊子注>研究 》楊立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③《小王子》(法)圣??诵跖謇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參考文獻:

[1]李欣譯注.莊子譯注[M].上海三聯書店,2013.

[2]楊立華著.郭象《莊子注》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崔大華.莊學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2:143.

[4](澳)約翰·多克(John Docker).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 文化史[M].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逍遙游欲望自由
《逍遙游》中“而”字的用法與讀音
莊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魚海棠——中國動畫的逍遙游
宋榮子:《逍遙游》中不應被忽視的人物
電影的幻象與欲望的辯證關系查鳴
莊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淪者
美國壟斷不了“自由”“民主”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